2006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693826 上传时间:2017-07-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6中考语文模拟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06中考语文模拟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06中考语文模拟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06中考语文模拟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06中考语文模拟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06中考语文模拟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6中考语文模拟试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库宝 百度文库原版文档免费下载站,免登陆,免财富值,一键下载。2006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出卷者:朱超胜)第一部分(13 题,18 分)1.背诵默写(10 分)(1)按课文原句填空(3 分)_,自将磨洗认前朝。 (杜牧赤壁 )薄暮浓云愁永昼,_。 (李清照醉花阴 )_,亲射虎,看孙郎。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2)按要求填写课文原句(7 分)观刈麦一诗中,作者为自己从不干农活却丰衣足食而感到深深愧疚的诗句是:_,_。_,_。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中描写月夜景色的语句是:_,_,_。2.根据下面故事的内容,体会加点文字的含义,在文中的空缺处填上恰当的语句。 (4 分)一个人历尽艰险去寻找天堂,终

2、于来到了。当他欣喜若狂地站在天堂门口欢呼“我来到天堂了”时,看守天堂大门的人诧然问他:“这里就是天堂?”欢呼者大惑不解:“你难道不知道这儿就是天堂?”守门人茫然摇头:“你从哪里来?” “地狱。 ”守门人仍然摇头。欢呼者似有所悟,慨然嗟叹:“怪不得你不知道天堂何在,原来你没有去过地狱!”你若 ,那么 便是进了天堂;你若 ,那么 便是进了天堂。总之,若没有其中一样,你是断然不会拥有另一样的。3.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4 分)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时,遇到一位高龄老人过生日,乾隆乘兴为老寿星题写了一副对联。上联是: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下联是:古稀双庆内多一个春秋。这位老寿星的年龄有:_岁。你

3、是如何知道的?答:_第二部分(420 题,52 分)一、阅读送东阳马生序选段,完成 47 题。 (12 分)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斥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4.解释文中加点词的的意思(2 分)嗜:_ 录:_ 假:_ 或:_5.翻译下面的

4、语句(4 分)家贫,无从致书以观:_录毕,走送之:_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_文库宝 百度文库原版文档免费下载站,免登陆,免财富值,一键下载。故虽愚,卒获有所闻:_6.选文是从哪些方面写作者在乡求学之难的?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精神?(4 分)答:_7.读了这段古文,你感悟最深的一点是什么(2 分)答:_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815 题(21 分)孩子为什么要说声“谢谢”肖桂云一个蹒跚学步的小男孩摔倒了,父母赶紧跑过去扶起了他,望着孩子又继续向前欢跑,父母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这时,站在一旁观察良久的一位老人提醒这对父母:在你扶起小孩时发现他掉了一件什么重要的东西吗?这对父母不解,老人说:“孩子

5、忘了说声谢谢 ,丢了一个人最起码的对他人劳动的尊重和回报精神。尽管孩子小,可这种东西理应从小就培养。 ”小孩的父母懂了,叫回了孩子,直到孩子说了声“谢谢” ,才放手让他自由玩耍。这个故事发生在半个世纪以前,那位老人就是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而故事中的那个小孩日后也成为一个极富爱心的人,他创办了一家儿童福利院,收养了近百名孤苦孩子和残疾儿童。“谢谢”是简简单单的一个词,在社会大力倡导,成人已渐渐熟悉并开始习惯于使用这个词时,而作为祖国花朵、社会栋梁的孩子们却并没有那么深刻的体会,在一些小孩看来,“谢谢”不过是应对之词。骄横、霸道、自私、享受正成为现今一些孩子如影随形,摆脱不掉的特征。于是我们

6、看到了社会上许许多多见怪不怪的现象。一个 60 多岁的婆婆上车后好不容易给孙子抢了一个位置,孙子以屁股坐下,欢快地嚼着口香糖,婆婆尽管被挤得东倒西歪,可见到孙子没受累,自己反而笑眯了眼;客人送上来的礼物,第一个抢着打开的一定是孩子,不论三七二十一,先来个一吃为快,而从未想想客人的感受或为客人端茶看坐,那怕是问候一声;面对父母寄来的每月生活费,学子们关心的只是汇款的金额,对父母的留言却不屑以顾,更不用说细心去收集父母每次的留言;即使孩子上了大学,那些肩条挑手提、冲上跑下办入学手续的也常常是白发父母,再瞧瞧那些“天之骄子”们,却一个个派头十足,悠哉游哉地漠视父母们的奔波与劳苦。日本的家长们就对中国

7、孩子处于如此优越的地位而深感不解,在他们那里,孩子满 16 岁就要自食其力,很少再向父母要钱。父母中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给其灌输了劳动意识,教导孩子除了空气和阳光是免费赠送的以外,其余都要靠自己双手去创造。而小孩们也都很争气,从小就外出打工,尝试自己养活自己,由于接触外界早,深深理解了劳动的艰辛,懂得了人与人之间团结的重要性,对别人的劳动成果就极其珍惜。不要时对朋友、同事间的帮助感谢不已,就是对父母、弟兄提供的额外鼓励,他们也十分感激,会真诚地道声“谢谢” ,并想方设法日后给予物质或精神上的回报。而反观国内的一些学子,养成骄横跋扈,贪图享受,自私自利的不良品性,除自小缺乏教育外,与父母的百般 ch

8、ng 爱,不让孩子受一点点委屈也有关。古人云:崽用爷钱不心疼。一方面孩子们没有经历过父辈的艰辛与磨难,耐力与意志力不够。另一方面是与父母过多地提供各种便利与优惠,孩子本来自制力就差,从一声下来就躺在父母怀里尽情享受,吃穿不愁,活在 m 罐里,自然就养成了“少爷”意识,凡事以我为主,极端骄文库宝 百度文库原版文档免费下载站,免登陆,免财富值,一键下载。横与霸道,遇到一点挫折就哭叫不止,逼父母妥协。在很多时候,正是父母的疼爱和偏心造成了孩子极端自我的心态,这样的孩子日后走向社会,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安身立命吗?“溺子如杀子” ,让孩子时时不忘说声“谢谢” ,是要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自立意识、团结

9、意识以及劳动意识,懂得日后的艰辛与挫折。父母只能养一时不能养一世,真正的生活必需靠孩子自己的双手去创造。8.给文章加点的字注音,在文中的空缺处填上恰当的汉字。 (2 分)骄横_ 不屑一顾_ chng_爱 m_罐9.文章开头讲述故事有什么作用?(2 分)答:_10.第段交代“那个小孩”后来的事,意在说明什么?(2 分)答:_11.第段写成人和孩子对“谢谢”的不同理解和感受有什么作用?(3 分)答:_12.第段列举了一些“见怪不怪”的现象,这在论证方法上叫_,作者列举这些现象的目的是_。 (3 分)13.第两段的对比中,文章阐明了怎样的事理?(3 分)答:_14.文中说“谢谢是简简单单的一个词”

10、,其实它在生活中的意义并不简单,请从以下两方面加以理解。 (用文中的原话答也行) (4 分)从人际交往上看:_从孩子成长上看:_15.解释“崽用爷钱不心疼”中“爷”字的意思;请在你学过的古诗中摘录一句用到这一词的诗句。 (2 分)“爷”的意思是:_;古诗摘录:_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620 题(19 分)一元钱的钱的故事古华城一天,我参加了一家电视台创意的一个游戏。游戏的内容是我身上没带一分钱,但我得去乘一辆公共汽车,车票的价格是一元钱,我要想办法“借”到这一元钱。游戏的方式是由我在前面借钱,电视台的摄像机在后面跟踪偷拍,实录下我在这个游戏中可能遭遇到的种种场景。我到了公共汽车站,犹豫了好久,才鼓起勇气对一位大伯说:“大伯,我的钱包被人偷走了,能坐我一元钱坐公共汽车吗?”大伯头也不抬地说:“你们这种人我见得多了,现在到我这儿来讨一元钱,转身又到别人哪儿讨一元,一个月下来,你们的收入比我的工资还要 高呢。可恶!”大伯显然将我当成了职业乞丐,我一下子张口结舌,什么话也说不出来,第一个回合就这样败下阵来。我深吸了口气,准备第二次冲锋。这次,我看准了一个慈祥的大妈。我红着脸上去搭讪:“大妈,我的钱包走人偷了,我现在身上一分钱也没有了,您能不能借我一元钱让我乘车回家?”大妈仔细看了我一眼说:“年轻人,我看你表面还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