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三年上学期期末考(语文)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693817 上传时间:2017-07-26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7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高三年上学期期末考(语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12高三年上学期期末考(语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12高三年上学期期末考(语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12高三年上学期期末考(语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012高三年上学期期末考(语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高三年上学期期末考(语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高三年上学期期末考(语文)(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112012 厦门一中高三年上学期期末考语 文本卷满分 150 分。20120209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卷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班级、姓名、号数。2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卷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3考试结束后,考生必须将作文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一、古代诗文阅读(27 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 分)1补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6 分)(1) ,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锦瑟 )(2)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李密陈情表 )(3)可堪回首, ,一片神鸦社鼓!(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4)夜深忽梦少年事, 。 (白居

2、易琵琶行 )(5)无丝竹之乱耳, 。 (刘禹锡陋室铭 )(6)问君西游何时还, 。 (李白蜀道难 )(二)文言文阅读(15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25 题。入蜀记宋陆游九月九日,早,谒后土祠。道旁民屋,苫茅皆厚尺余,整洁无一枝乱。挂帆,抛江行三十里,泊塔子矶,江滨大山也。自离鄂州,至是始见山。买羊置酒。盖村步以重九故,屠一羊,诸舟买之,俄顷而尽。求菊花于江上人家,得数枝,芬馥可爱。为之颓然径醉。夜雨,极寒,始覆絮衾。十月二十一日。舟中望石门关,仅通一人行,天下至险也。晚,泊巴东县,江山雄丽,大胜秭归。但井邑极于萧条,邑中才百余户,自令廨而下皆茅茨,了无片瓦。权县事秭归尉右迪功郎王康年、尉

3、兼主簿右迪功郎杜德先来,皆蜀人也。谒寇莱公祠堂,登秋风亭,下临江山。是日重阴微雪,天气飂飃,复观亭名,使人怅然,始有流落天涯之叹。遂登双柏堂、白云亭。堂下旧有莱公所植柏,今已槁死。然南山重复,秀丽可爱。白云亭则天下幽奇绝境,群2山环拥,层出间见,古木森然。往往二三百年物。栏外双瀑泻石涧中,跳珠溅玉,冷入人骨。其下是为慈溪,奔流与江会。余自吴入楚,行五千余里,过十五州,亭榭之胜无如白云者,而止在县廨听事之后。巴东了无一事,为令者可以寝饭于亭中,其乐无涯,而阙令动辄二三年,无肯补者,何哉?(选自入蜀记 )【注】令廨:县令办公的地方。 寇莱公:北宋名相寇准,字平仲,华州下(gu,现在陕西渭南)人。1

4、9 岁中进士,曾任归州巴东县的知县。宋真宗时封莱国公。因寇准在巴东任过知县,所以此地有祠堂纪念他。 飂飃(li ol):凄冷的样子。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谒后土祠 谒:拜B大胜秭归 胜:胜过,超过C权县事秭归尉右迪功郎王康年 权:权势,权力D奔流与江会 会:会和3下列句子中,全部表明作者热爱山水的一组是( ) (3 分)道旁民屋,苫茅皆厚尺余,整洁无一枝乱。 舟中望石门关,仅通一人行谒寇莱公祠堂。 遂登双柏堂、白云亭。然南山重复,秀丽可爱 亭榭之胜无如白云者A B C D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因为是重阳节

5、的缘故,有人杀了一只羊,几条船分买了。B巴东县街市上萧条冷落,县城里才一百多户人家,县令办公的地方以下都是茅草屋。C这一天天阴很重下着小雪,天气凄冷,使人怅然若失,作者因此有了流落天涯的感慨。D白云亭栏外面有两条瀑布直流进山涧中,下面是慈溪,奔流着与长江会合。5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 分)(1)求菊花于江上人家,得数枝,芬馥可爱。 (3 分)译: (2)白云亭则天下幽奇绝境,群山环拥,层出间见,古木森然。 (3 分)译: (三)古代诗歌阅读(6 分)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6 分) 余干旅舍 唐刘长卿3摇落暮天迥,青枫霜叶稀。孤城向水闭,独鸟背人飞。渡口月初上,邻家

6、渔未归。乡心正欲绝,何处捣寒衣?【注】本诗是作者寄居在余干(今江西)旅社时所做(1)这首诗运用了那些意象来表达离乡情思。 (3 分)答: 。(2)有人评论此诗具有“时渐进,情渐浓”的特点,请结合相关意象进行赏析。 (3 分)答: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 分)(一)文学名著阅读(10 分)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5 分)A觉新与表妹梅芬青梅竹马,但梅的母亲和觉新的继母周氏在牌桌上有了意见,就拿拒婚来报复。觉新屈从于父亲的意志与瑞珏结婚。不久,梅出嫁。不到一年便守了寡回到了娘家。他俩在战乱中重逢,难忘旧情。后来梅抑郁成疾,吐血而死。 (家 )B爱斯美

7、拉达害怕再次被捕,被甘果瓦和黑衣人骗上了船。上岸后发现黑衣人是克洛德。他威胁爱斯美拉达,要她在绞刑架和他之间选择,爱斯美拉达宁死不屈。克洛德意欲占有爱斯美拉达,遭到顽强反抗。愤怒的克洛德将爱斯美拉达交给了隐修女。 (巴黎圣母院 )C吴荪甫虽拼尽全力,最后还是落得众叛亲离的结局:婚姻上,妻子刘玉英对他感情冷淡,貌合神离;家庭里,四小姐不听规劝,离家出走乃至回到乡下;事业上,收买的内线韩孟翔、林佩瑶背叛自己,姐夫杜竹斋在关键时刻反戈一击,直接导致他的大败。 (子夜 )D查理在印度发了财。他贩卖人口、放高利贷、偷税走私。跟各种肤色的女人鬼混,渐渐把表姐忘到了九霄云外。为了风光地重返巴黎,爬上更高的地

8、位,他甚至和相貌丑陋嫁不出去的侯爵小姐定了婚。(欧也妮葛朗台 )E宝钗小恙,宝玉来梨香院探望。宝钗要赏鉴通灵玉,念出玉石上“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八个字,莺儿听了便说这两句和宝钗金锁上的两句话是一对儿,宝玉看宝钗的项圈上果然有“不离不弃,芳龄永继”八个字。莺儿说出这字的来头,宝玉心有所悟。 (红楼梦 )8简答题。 (任选一题,100 字左右) (5 分)(1)请简述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三气周瑜”的经过。 。(2)请简述复活中马斯洛娃到车站见聂赫留朵夫的故事。答第( )小题: 。(二)文化经典阅读(6 分)9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6 分)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4瞻之在前,忽焉

9、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论语子罕)(1)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A.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是颜渊对老师的颂扬,形容老师的学问博大精深,难以捉摸。B颜渊认为老师“循循善诱” ,从“文”与“礼”两个方面教导学生,不到学生弄明白教授的内容,绝不停止对学生的教育。C尽管用尽了全力,但颜渊仍觉得自己离老师的境界还很远。D孔子的教育方法至今仍有意义, “循循善诱”就成为日后为人师者所遵循的原则之一。(2)颜渊从几个方面由衷地赞美了自己的老师?(4 分)三、现代文阅读(24 分)

10、(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012 题。戏剧需要激情余秋雨戏剧需要激情。列夫托尔斯泰对“艺术”下了一个简单明确的定义:“作者所体验过的感情感染了观众或听众,这就是艺术。 ”别林斯基认为“激情”是一切诗歌体裁所必有的,而且,他还说:“(激情)这个字眼,在谈到戏剧时最经常地被人采用,因为就其本质来说,戏剧是最富有激情的诗歌体裁” 剧作家和观众交流的媒介是形象,而只有用激情熔铸起来的形象,才具有真正的审美价值。剧作家从现实生活中发掘出来的思想,是一部剧作的灵魂,正是它,赋予剧作家的产品以一定的社会价值;可是,戏剧最忌的是理性说教,思想必须饱含着激情,才能对观众产生巨大的感染

11、力。戏剧的基本手段是动作,而动作不过是激发感情共鸣的有力手段;如果动作不能产生感情反应,它就失去了自己固有的意义。在不同种类的剧作中,激情可能产生不同的效果:它有时引起观众热泪盈眶,有时使他们开怀大笑,有时促使他们深思冥想;但却不能没有它,失去了它,剧本就不能唤起观众的共鸣。在不5同风格的剧作中,有的激情汹涌澎湃,犹如奔腾咆哮的江水;有的感情含而不露,就像水渗沙石之中可是,如果没有它,剧本就成了一条龟裂的干河,是没有生命的。剧作家需要技巧,但更需要激情。一位技巧娴熟但却没有激情的作家,最多只能成为熟练的匠人。剧本不能没有戏剧性,可是,戏剧性更需要激情的滋养;否则它就会是没有生命的枯木干枝,难收

12、茂叶繁花之美。戏剧需要戏剧性,但也需要抒情性。两者应该是并行不悖,水乳交融,相得益彰。不过谈到“抒情” ,人们首先会想到诗,特别是抒情诗。抒情诗要求通过凝练、节奏鲜明、感情色彩浓厚的语言,抒发诗人对现实世界的内心感受,引起读者、听众的强烈共鸣。戏剧要求的是贯穿动作,是鲜明的人物性格,是完整、紧凑的情节,而这些却是抒情诗所不能容纳的;如果不顾戏剧的特性,在剧本中让人物脱离剧情发展去大抒其情,又会造成剧情的停滞。从这个角度来说,戏剧和抒情似乎是对立的。可是,各种文学样式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对立,都是相对的。别林斯基把抒情性称为“一切诗的生命和灵魂” ,他认为“抒情性像元素一样进入一切其他种类的诗中,使

13、之活跃起来,有如普罗米修斯的火焰鼓舞了宙斯的造物” 。他还说:“如果没有抒情性,史诗和戏剧就会过于平淡,变得对自己的内容冷漠无情。 ”他的看法无疑是正确的。10根据文意,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3 分)A戏剧的真正的审美价值,在于剧作家用激情熔铸起来的形象和观众之间的情感交流。B思想赋予剧作家的产品以一定的社会价值,戏剧需要理性,但又最忌理性说教。C一部剧作的灵魂是作家从自我情感世界提炼而升华的思想理念。D戏剧的基本手段是动作,它是激发感情共鸣的有力手段,所以,从本质说,戏剧是动作的艺术。11文章第段中“从这个角度来说,戏剧和抒情似乎是对立的” ,这句话有何含义?谈谈你的理解。 (3 分)答: 。12文中先后两次引述别林斯基的话,作者引用这些话,要分别说明什么?用自己的话概括。(3 分)6答: 。(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 (15 分)本题为选做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一类作答,不得再做另一类文本的题目。(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15 题酒 事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