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细节成就完美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693388 上传时间:2017-07-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5细节成就完美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05细节成就完美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05细节成就完美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05细节成就完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5细节成就完美(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细节成就完美-浅谈班主任工作的技巧肇庆中学 黎隽班主任工作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具有基础的意义,同时它在学校工作中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缘于班主任工作的特点琐碎。我认为,就班主任的工作而言,细节可成就完美。何为细节?细节就是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人人、处处、事事都留心去发现其问题所出、价值所在,从而把问题落到实处,而不只停留在口号上。那么作为班主任如何从小事情上见大智慧呢?下面我仅就班主任工作的技巧方面谈一些自己工作中的体会。案例一、奇特的班委会成立方式毕业之初,我担任一初中班的班主任。开学伊始,校园里阳光明媚。“老师好!”一位小女生朝我班的注册桌位走过来。“你好,你是初一(五)的学生吗?先注册

2、吧。 ”看到第一位报到注册的学生如此彬彬有礼,我心里有一种初为人师的甜蜜和喜悦。她开始注册。我有一旁认真观察,她叫谢小芬。我发现她写得一手涓秀的钢笔字,于是我赞赏道:“不芬同学,你的字写得真漂亮!”忽然想起欢迎新同学的欢迎词尚未写好,于是对她说:“小芬,你的字写得那么好,今天可一定得帮老师一个大忙啊!我们班教室黑板上的欢迎词还没有写,写什么好呢?你去帮老师想好,然后写上,就当作一次小小的黑板报作业吧!”“我行吗?”小芬面露难色。“行,你一定行!老师知道你行。 ”我意识到她还缺少一点自信,于是鼓励她。晚自习前,我走进教室,黑板上一行醒目的大字映入眼帘:“愿我们成为好朋友!”旁边还画着两张腼腆的笑

3、脸。“愿我们成为好朋友!多美好的心愿啊。 ”我深情地说:“同学们,黑板上这美好的祝愿是谁设计的呢?她道出了我们共同的心声啊!她就是我们班上今天来得最早的谢小芬同学,大家说她设计得好不好呢?” “好!”同学们异口同声。 “我建议,就推举谢小芬同学为我们班的第一任宣传委员,大家同意吗?”教室里暴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后来,她成了我班上优秀的宣传委员。受此事的启示,在接下来的一周时间里,我结合学生的档案,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利用类似的方法依次找到我了我们班的第一届班委成员。他们在大家眼中,都至少有一技之长,他们不是班主任任命的,而是经大家的推举,靠自己的能力当上的班干。实践证明,第一届班委的成立是成功的

4、。我细想:不正是开学之初那一个认真观察的细节成就了这一次奇特的班委成立方式吗?案例二、一次主题班会的前奏曲新学期第二周星期一的早上,我走进教室,顺便弯腰拾起了地板上的一团纸屑放进垃圾篓,接着开始静静地收拾讲台上的粉笔,直到整理整齐干净,我才开始上课。我注意到这一过程,学生一直在静静地看着。第二天上课前,我再次走进教室,发现讲台及其周围干净了,但却发现,在第四组与第三组之间的走道上有两团纸屑,我于是重复了昨天的工作,然后继续上课。在晚自习时,我再次走进教室,此时教室很干净,但却人声沸腾。我示意学生安静后没说什么就离开了教室。如是一周,我一直在观察,积累学生的问题,注意观察教室的环境,直到星期五晚

5、自习时,我才语重心长地给大家讲了一个“孟母三迁”的典故。接着布置:下周星期一我们的主题班会题目是:献一份爱心,共同创造一个静雅的学习环境-“孟母三迁 ”的启示。接着,我还在黑板上写明了班会的形式及要求。并着手布置的班干的组织工作。这一次班会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在下半个学期里,我班的环境卫生评比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经此一事,我想起一句名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难道不是从小节做起吗?案例三、也给你一个昵称吧在记忆姓名方面,我记性很差,常记不全学生的姓名,不过我有自己的应对方法。“静静,给老师拿盒粉笔去。 ”快上课了,我看见一位女生还在走廊里与同学玩耍,当时只记得她的名字含有一个“

6、静”字,于是脱口而出。“老师,您叫我吗?” “是的,快去吧!”她愉快地拿粉笔去了。这时,与她玩耍的那位女生跑过来说:“老师,你叫她静静吗?只有她妈妈才这么叫她的啊! ”接着还娇嗔道:“你对她那么好,偏心!”我立刻意识到是刚才那一个临时“昵称”的原故,于是说:“那老师也给你一个昵称吧!就叫小燕子,怎么样?” “好啊,好啊!.”说着话,她高兴地跑回了教室。此刻,我顿悟:孩子更喜欢亲切的老师。自此,在课后,我们班就多了一些亲切有趣的昵称,诸如, “小玉” 、 “大宝”听起来很温馨的感觉,这时的班级就像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案例四、小文章大道理新课改要求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学校倡导小组学习,我将之落实到课

7、堂。在一次小组讨论学习活动中,由于一部分同学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缺少合作精神,在讨论课上没有认真讨论问题,倒是你长我短地谈话,偏离了主题。我立刻让大家安静下来,说了一则寓言:上帝对一个牧师说,他要让牧师去看一看天堂与地狱的差别。他们来到一个房间里。房间中央摆放着一锅热腾腾的肉汤,一大群人围着锅坐着,个个都愁眉不展,原来,他们虽然每个人手里都拿着一把汤匙,但汤匙的柄太长,他们无法将汤喂到嘴里。面前摆放着美食,他们却只能眼睁睁的望着,仍旧要饿肚子,怪不得一个个神情暗淡、愁眉苦脸。上帝又带牧师来到另外一个房间。里面仍然是一个锅热腾腾的汤。一大群人围着锅席地而坐。他们手中仍拿着长柄汤匙,可每个人脸上的

8、表情却幸福而满足,他们在欢笑、唱歌,过的非常快乐。牧师迷惑不解,他问上帝,同样的食物,同样的条件,第一间房里的人们都在挨饿,处境悲惨,而另外一间房里人们却丰衣足食,过得很快乐,差别为何如此之大呢?上帝微笑着说:“难道你没有看见,第二个房间里的人都在相互喂对方吗?”讲完故事,我平静地说:“下面同学们继续讨论学习,合作交流并完成课后的习题。”从检查学生的作业来看,这一节讨论课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想,大概就是因为那一则短短的哲理寓言吧。还有一次,期中考试刚结束,一些同学觉得可以松口气了,自习课不再专心致志地学习了。我走进教室,教室立即静了下来。我没有说什么,只是用责备的眼光扫了扫刚才还在随便说话的学习委员,然后在黑板上写下一句治学名诗句 “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静土。 ”然后又写下毛泽东的一句诗-“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同学们若有所思地点头,直到下课铃响教室一直安静。为人师者,当教书兼育人。其实,育人之妙不正在寓大道于小节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