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收入会计的未来发展.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6927069 上传时间:2018-01-03 格式:PPT 页数:98 大小:1.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民航收入会计的未来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98页
中国民航收入会计的未来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98页
中国民航收入会计的未来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98页
中国民航收入会计的未来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98页
中国民航收入会计的未来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9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民航收入会计的未来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民航收入会计的未来发展.(9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民航收入会计的未来发展 及我国民航面临的挑战,陈大树,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 中国民航收入会计研究所 二0一二年十二月,目 录,2,第二章,中国民航收入结算的历史及发展,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一章,民航收入会计的历史,序言,民航收入结算的内容和特点,民航收入会计的未来发展及我国民航面临的挑战,第一章 序言,3,一、民航业当前的形势 (一)、全球经济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加快了全球和区域航空运输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进程。 1978年是航空史上的里程碑,美国国内市场放松了管制,基于自由市场竞争的原则,取消了市场准入、航空定价、航线等妨碍和不利于航空公司竞争的限制 。(牌照、航线、时刻、运价)同

2、时,美国与多国签订自由化的航班协定,相互给予更高级的航权。随后其它国家也群起效仿。,国际航协也积极倡导打破现有的国际航空格局,实现自由飞行的雄心。随着各国开放天空,航空运输将朝全球一体化的方向发展.放松管制和开放天空、低成本运营、战略联盟,经济一体化促使世界航空界更快更深入地整合,世界航空运输业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时期。上个世纪末,随着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天空开放和全球性的航空公司战略联盟在国际民航界渐成趋势。,4,目前,国际航空运输业形成四大联盟:星空联盟、寰宇一家、天合联盟、翼之盟。据统计,世界航空客运量排名前41位的航空公司中,有35家是航空联盟成员。 中国国航加入星空联盟后,

3、利用星空联盟其他成员航空公司的航线网络,有效增加了联程客运航班的覆盖范围以及航班密度。公司的整体联程收入大幅增长,继东航、南航之后,今年,厦航又加入了天合联盟。中国民航实现了飞遍全球。 截至2011年底,我国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签订双边航空运输协定114个。中国民航的全球网络越来越密、越来越完善。(我国航空公司整体经济效益的提高有赖于大型航空枢纽的建设、完备的航线网络)A-B-C、E-F-C、D-H-C整体效益低。,5,6,(二)、亚太地区特别是中国航空运输市场的迅猛发展,成了世人瞩目的焦点。 当前,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进出口总额排名世界第一,外汇储备世界第一。我国民航2004年旅客运输

4、量过1亿、2009年旅客运输量过2亿、2012年旅客运输量预计超过3亿。 20022012年,是民航发展最快、最好的十年。2011年,民航运输总周转量、旅客运输量、货邮运输量分别为:,7,577.4亿吨公里、2.93亿人次、557.5万吨,特别是2007年以来的5年,总周转量是过去57年总和。过去十年,中国民航平均增速在15%以上。2007年,中国民航运输总周转量达到全球第二,成为公认的全球民航大国。目前,首都机场客运量跃居全球第二,浦东机场货运稳居全球第三;全国年旅客吞吐量1000万人次以上机场达到21个。经济效益更是全球独好。国航在2009、2010连续两年成为全球盈利状况最好的航空公司。

5、去年,中国民航的盈利规模占全球民航业的56%。,8,民航运行质量提升的背后是新技术的支撑。大量全球最新、最前沿的技术的采用,使我国民航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2003年国航在国内率先推出了电子客票。现在中国是全世界电子客票普及率最高的国家。 从纸质机票到电子客票,是民航信息化的一次大变革。到2008年,中国民航实现了100%的中性电子客票普及率。之后,民航又全面推广自助值机、网上值机、手机值机、自助登机等一系列自助服务。现在网上查询航班、购买机票、选择飞机座位,中国人感受到了新技术快速推进带来的巨大变化,感受到了民航的现代化步伐。,9,(三)、中国的航空运输业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和高速发展,将进入一个

6、新的发展阶段。 到2020年,我国民航的国际竞争能力将得到较大提高,国际客运周转量将进入世界前3位,到2030年,我国航空运输市场规模将位居世界第一,国际客运周转量进入世界前二位;我国航空公司国际市场份额位居世界前二位,我国将有一家航空公司牵头组建全球航空联盟;航空运输服务质量位居世界前列,创新的航空运输服务模式或产品被其他国家采用。,10,我国政府把航空运输的发展放在重要的位置,采取积极鼓励的产业政策。民航管理当局从航线审批、运价管制、飞机购买等具体事务中脱离出来,把宏观调控的重心放在安全适航管理、航空市场准入的审批,以及市场竞争中航权的交换(对等原则)等方面的立法建设上. 国内的航空市场的

7、管制将逐步开放。在机场业方面,基本上实现了机场属地化管理.未来的机场将是一个以航空主业为依托,融合航空物流、保税区、高新技术加工产业、国际商贸、商务会议等于一体、辐射周边区域的航空城的新概念,(临空产业开发园区)并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龙头。,11,民航业能够改变一个地方的开发开放程度,能够促进一个地方提升经济质量,是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抓手。“要开放,修机场;要想强,上民航”。 现在中国民航共有46家航空公司,其中10家是民营公司,今年将增加3家航空公司,都是民营企业。目前仍然有一些公司在等待审批,试图要进入民航领域,其中多数是民营公司。金字招牌、现金流。,12,13,我国主要民营航空公司一览表,

8、(四)民航收入结算工作伴随着市场营销方式上的变化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进入21世纪以后,信息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在微电子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极大推动下、航空公司电子商务、电子票、代号共享等业务迅速发展, 民航业所有的变革都将建立在科学技术发展基础之上。其中最重要的是微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14,1,电子信息技术在航空运输企业中的普遍应用,引起了航空运输企业在市场营销方式上的革命性的变化。而收入结算工作与市场营销工作息息相关,在数据链上是上游和下游的关系,可以这样说,民航收入会计未来的发展得以实现的基础,是一个完善的全球化的电子商务网络。因此收入结算工作

9、伴随着市场营销方式上的变化也必将引起革命性的变化。,16,例如:随着航空公司之间国际联盟合作的加强,代码共享、里程累计的互认,特殊比例分摊协议(SPA)的增多,在代码共享合作基础上的航线联营就有:收入联营、利润联营、收入超量联营。结算量大量增加,结算工作变得更加复杂。 收入结算工作已从传统的手工化、半自动化走向高度的电子化、无纸化和自动化;从传统的静态记账核算向动态控制和为航空企业经营决策服务转变。,1,1、实现了手工向系统自动化、双边向多边、结算向数据信息服务。将订座、销售、离港和承运数据等转换成对特定决策有用的信息,提高决策的效率和准确性。 2、结算的周期越来越短。2007年7月联运结算改

10、月清算为周清算,在全面实现电子化后有可能实现日清算。国内航空公司之间国内票联结算周期有望实现与国际同步;中国BSP在2002年3月1日实现销售款周清算、2008年11月17日实现销售款半周清算(2次)。 3、联运结算流程简化(SIS),1,IATA2007年推出了联运业务“无纸化结算”计划。此计划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全行业无纸化结算、全面提升结算品质、提高结算效率,是对各航空公司结算和清算流程的再造,旨在简化联运结算流程、降低航空公司收入管理成本,推进全行业无纸化结算进程,提高全行业自动化效率。目前,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中国南方航空公司已成功实施SIS。,15,总之:进入新的世纪后,信息化越来越成为影

11、响世界的重要因素。它影响着社会形态,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乃至思想价值观念。全球信息化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题。,二十世纪初,国际民用航空业务刚刚起步,1919年签署的巴黎公约,成为国际航空运输管理的基准。 1945年新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成立,为加强行业财务管理,设立了财务委员会,针对民航企业收入管理业务的特点,财务委员会下设收入会计委员会,专门负责协调国际间收入管理处理事宜。,20,第二章 民航收入会计的历史,根据国际航协收入会计委员会和分摊大会的规定,收入会计大会和分摊大会每年召开,来自世界各航空公司代表根据日常收入管理业务处理中发现的问题,向会议提交议题,讨论处理办法,最

12、终形成新的决议,这就保证了国际航协收入会计委员会能够及时指导收入管理实际工作,解决各国间航空公司因不同会计方法而引起的业务处理纠纷,促进全行业达成共识。,21,经过几十年的不断完善,国际民航收入管理规则逐渐使航空公司的收入管理工作标准化、国际化。 RAM收入会计手册也进行了相应的修改,逐渐增加了全球航空旅行计划(间称UATP)结算规则、数据交换规则、抽样结算规则、无纸化开账规则、一次性结算规则、清算规则等内容。形成了一整套新的收入管理的方法体系。,22,一、我国民航收入结算的历史 我国民航收入结算工作已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历程,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从双边结算到多边结算,从手工作业到系统自动化,

13、从简单的算账、记账工作到为企业的领导层提供决策数据信息,从最初的几名工作人员发展到如今数千人的队伍,中国民航收入结算工作已经在我国民航运输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3,第三章 中国民航收入结算的历史及发展,上世纪50-60年代,中国民航只有有限的几条通往临近国家的国际运输航线,收入结算是以双边协议为基础进行的。 70年代,随着中国民航开辟更多的国际航线,收入管理工作也面临着按国际化标准进行作业的挑战。,24,25,二、我国民航收入结算的发展 1、从手工操作到系统自动化 80年代末,中国民航收入管理工作者系统地掌握了国际民航收入管理方法,作业方式由纯手工逐步发展到了采用微机的方式。 随着计算

14、机信息与通信技术的发展,收入结算自动数据源的增多,航空联盟的兴起,代号共享的实施,SPA(特别比例分摊协议)的增多及复杂化,航空公司纷纷要求快速采集数据、准确分摊票证、及时提供决策所需的销售和运输信息。如:销售数据的自动审核和自动分摊;承运数据(包括外航票证)的自动分拣、核对人数、建立批组和收入确认。,39,为了尽快填补中国民航在自动数据采集和处理的空白,提高自动数据的利用率,减少航空公司的结算成本,加快票证的分摊速度,从而提升中国民航的整体竞争力,中国航空结算中心于1998年12月到2000年12月开发了“中国民航SPA自动分摊系统”。“中国民航SPA自动分摊系统”主要内容有:自动票证数据接

15、收与控制、销售处理、美国税拆分与统计、调整帐单生成与管理、运价计算栏信息识别与分摊运价组构建、SPA识别与分摊和票证影像还原与查询。,1,2011年9月,中国航信结算公司自主研发的面向ET和EMD环境的新一代收入管理信息系统新一代国际客运结算系统(IPRA)。在南航投入使用。该系统实现了与中航信订座系统和离港系统连接、与南航生产运行系统连接、与国际航协清算系统平台连接进行数据交换等,也可以直接与南航财务ORACLE系统连接。提升了收入会计的准确性,而且缩短了结算周期,使国际客运收入结算品质在时效性、精确度、拓展力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标志着南航国际客运结算达到与国际先进航空结算水平同步,,1,2

16、、从双边结算到多边结算 进入90年代,随着中国民航体制改革的深化,国内航空公司逐步认识到了收入管理在市场竞争中的重要意义。业务培训和国际交流日益频繁,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国民航收入管理的整体水平。 1994年,ACCA代表中国各航空公司加入了IATA清算所。 ICH 国际航协清算所(IATA CLEARING HOUSE,简称ICH),是国际航协下属的一个组织机构,主要为成员航空公司提供多边联运清算服务。,1,国际航协清算所的清算内容包括清算成员之间发生并同意通过清算所清算的交易,有:客货运联运费、邮件运输费、包机费、联营航线费、机场和候机楼使用费、飞机服务维修费、救援、配餐和地面服务费、通讯导航费等。,多边结算与双边结算Multilateral Settlement and Bilateral Settlement,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