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张家港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26925004 上传时间:2018-01-03 格式:PPTX 页数:37 大小:10.8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的家乡——张家港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我的家乡——张家港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我的家乡——张家港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我的家乡——张家港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我的家乡——张家港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的家乡——张家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的家乡——张家港(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爱我家 家乡文化历史交流1苏州大学文学院 2012级汉 2班 王斌 (2012届沙中) 王一诺( 2012届暨阳高中) 2012年 11月 15日小城中国张家港2张家港的现代经济文化解说:王一诺3 经济发展、荣誉总概括张家港市 在全国县城经济百强县(市) 中位列第三 位,先后荣获了 “ 国家第一批卫生城市 ” 、 “ 环境保护模范城市 ” 、 “ 全国生态市 ” 、 “ 双拥模范城市 ” 、 “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 、 “ 国际花园城市 ” 、 “ 全国文明城市 ” 等 90多项国家级、 100多项省级荣誉称号。 2006年,率先建成首批 “ 国家生态市 ” ,高标准通过 “ 国家节水型城

2、市 ” 考核,荣获 “ 中国人居环境奖 ” 和 “ 中国城市管理进步奖 ” 。 2008年获得 联合国人 居奖,是中国县级市中获此殊荣位其他县级市较早的县级市之一。 4经济强体 沙钢集团沙钢集团是江苏省重点企业集团、国家特大型工业企业、全国最大的民营钢铁企业。集团总部位于江苏省张家港市。沙钢集团坚持走创新发展之路,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深化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企业实现了持续、稳健、高效发展。 2009年,全国民企 500强排名第 1位。 5张家港保税区+ 江苏省张家港保税区于 1992年 10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是全国首家内河港型保税区,唯一的区港合一的保税区,江苏省唯一的保税区。 经过多年的

3、开发建设,已形成了由保税区管委会统一开发、建设和管理的保税区、保税物流园、扬子江化工园和扬子江高新技术产业园一区多园的发展格局,主要有物流、化工、机电、粮油和纺织五大支柱产业。 2008年 11月张家港保税区经国务院批准,升格转型为保税港区,成为中国目前政策最优、功能最齐全的特殊经济区域。 6有名小村 永联村华夏第一钢村 永联村目前所辖面积 10.5平方公里,拥有 77个村民小组,村民 10400人。 2010年,村工业销售收入 285亿元,利税 16亿元,村民人均收入 21586元,村办企业永钢集团总资产达 160亿元,拥有 500万吨钢和 500万吨材的年产能力,名列全国冶金百强企业第 2

4、9位,全村总资产达 40亿元,综合经济实力跨入全国行政村三甲行列。 2011年 1到 7月份炼钢 250万吨,轧钢 262万吨,销售收入 212亿元,利税 10.38亿元。 “ 十二五 ” 期间永钢和永联村所有建设项目总投资 90亿元,到 2013年永钢将跻身为炼钢和轧钢产能各 1000万吨的综合型冶金企业,年销售收入达 700亿元,利税 50亿。 近年来,先后获得“ 全国文明村 ” 、 “ 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 、 “ 江苏省百佳生态村 ” 、 “ 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 ” 等 30多项省和国家级荣誉称号。7张家港独特发展模式 城乡一体张家港在一代又一代领导集体的不断努力下,开拓了新型发展模

5、式,通俗的讲: “ 走到哪里都是农村,走到哪里都是城市。 ”在张家港,没有市、乡区别,只有镇级之别,摆脱了乡镇发展不平衡的弊端,各个镇中心发展相当,城乡一体。张家港的这种模式,走在了农村改革发展的前列!89张家港现代经济的发展,也推动了张家港现代人文风景的发展。如全国文明示范步行街、杨舍老街、梁丰生态园、沙洲公园、张家港公园、永联农耕园等。梁丰生态园101112杨舍老街13沙洲公园14步行街张家港公园15农耕园16张家港的政治张家港的人文解说:王斌17从古至今总概括( 暨阳县 张家港市)18千年古暨阳早在西晋太康二年(公元 281 年),张家港境内就设置了县级行政建制暨阳县,县治(县署所在地)

6、是杨舍镇。这在现存最早的明代弘治江阴县志中记载得十分清楚。在如此广阔的地域中选择杨舍作为县治,足见杨舍在当时的重要历史地位。历史岁月的长河中,在暨阳、梁丰古邑出现了许多令人回肠荡气的历史事件和在史海惊涛中沉浮的多名风云人物。清代叶长龄所著杨舍堡城志也对暨阳乡、暨阳县、暨阳湖、暨阳县署、暨阳县令、古暨阳文社等进行过记述和考证。可惜的是,由于唐代以后连年兵燹,屡遭毁坏,昔日古邑文物遗迹已经荡然无存,很难寻找。19“ 张家港 ” 名字由来唐宋年间,香山和镇山之间有一涧谷流漕,终年涧水不绝,溪流潺潺。如遇大雨,山洪直冲流漕所在东江湾沙,形成水渠。这条水渠后来竟成为闻名中外的 “ 张家港 ” 。 清代康

7、熙二年( 1663),江阴县衙拟在澄江门和巫山之间修建马路,勘察丈量到此河时,发现此河无名,于是请大桥镇镇董吴翼之提议起名。吴翼之知道此河乃是张氏祖上所开,后来又是张氏裔孙拓宽,遂提名称 “ 张家港 ” ,并报江阴县衙认定备案。康熙三年( 1664)冬,江阴县衙正式批文命名此河为 “ 张家港 ” 。1958年,江阴县人民政府组织 6万民工和千名解放军官兵拓浚张家港,河总长达 38.11公里; 1968年再次拓浚,张家港遂成为内河 6级航道。 1982年,张家港港正式对外开放。 1986年撤沙洲县,建立张家港市 。20 八千年崧泽文化东山村遗址很荣幸,八千年崧泽文化群坐落在我的家乡张家港,而且是

8、我土生土长的南沙镇(现已撤镇,但发现时仍为南沙镇)东山村。古文化遗址是一个地方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至上世纪末,张家港境内共发现 10处古文化遗址,它们是:东山村遗址、徐家湾遗址、许庄遗址、蔡墩遗址、韩墩遗址、河阳山遗址、凤凰山遗址(南沙)、西张遗址、西旸遗址、老烟墩遗址。这些遗址分布时间约在距今 2500年8000年之间。其中东山村遗址距今 8000年,历史之悠久,在长江下游古遗址群中可谓首屈一指。东山村遗址不仅大大早于周边县市的古遗址,而且还略早于名闻遐迩的马家浜与河姆渡遗址,是一处典型的由新石器时代早期向中晚期渐变阶段的古遗址。从东山村遗址的出土文物看,证实张家港人的

9、祖先早在 8000多年前已经开始定居生活;出土的稻谷是目前国内发现的最早的稻谷之一,比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还早900 年;出土的陶质纺轮是沿江地区至今发现最早的纺纱线工具,对于研究提供了实物资料。东山村遗址的发现,证明张家港地区是长江、太湖流域最古老的地区之一,其历史渊源之深、之久,在江南各县市中毫不逊色 。2122两座山 香山凤凰山23 香山 旅游风景区位于 张家港 市西陲 南沙镇 境内,与 长江 边的 长山 、 巫山 相对,南傍东 横河 ,与 稷山 相望。全山占地面积 4 37平方公里,海拔高度为 1 36 6米。山体呈菱形状,由大、小香山组成,为全市之冠。北坡险峻,南坡平缓,顶部开阔,素

10、有江南名山之誉。清康熙江阴县志中赞: “ 香山突出 平壤 , 高峻 磅礴,甲于他山。 ” 香山,因传说春秋时吴王夫差遣美人上山采香而得名。自然风光秀丽,人文资源丰富,加上扑朔迷离的传奇故事,历来吸引文人墨客来此观光赏游,宋代诗人苏东坡游香山时曾为梅花堂题匾额;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多次登上香山,为这里的山、水风光留下了诗词、赋文,他在 游小香山梅花堂序 中赞叹曰: “ 千年迹冷荒丘,一旦香生群玉,不特花香、境香、梦亦香,可谓不负此山矣!。香山24+ 香山有广为人知的 “ 十八景 ” : 钓鱼台 、 采香径 、 梅花堂 、 洗砚池 、石 虎门 、 圣过潭 、观音殿、荷花茶厅、圆寂塔、听松吟、 桃花涧

11、 、圣清池、毗陵井、巫山夜雨、 天台石、归云洞、烽火墩、 藏军洞 。然岁月流逝,沧桑巨变,传说中的大部分景点已荡然无存。 + 自古以来,香山就是有名的风景旅游胜地, “ 香山十八景 ” 名闻遐迩,有大禹王、 姜尚 ;吴王夫差、西施、宋代大诗人苏东坡、元代 张士诚 、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清代皇帝乾隆等一批极具价值的人文资源,有藏军洞、烽火台等军事文化遗址,有佛教、道教、天主教等宗教活动场所。它以悠久的历史文化、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人文景观,在 苏南 众山中独领风骚。尤其登高远眺,长江美景和张家港全景尽揽眼底,极目天舒,令人进入一番别有风味的意境2526 凤凰山古称河阳山,位于港口、凤凰、西张三镇

12、交界处,山体由西而东走向,犹如丹凤展翅,故称 “ 凤凰山 ” 。主峰高86米,周 4公里,占地千余亩。山上有大片松林、竹林,树木葱郁,景色秀丽;山坡辟有成片桃、梨园,出产的水蜜桃汁多鲜甜,颇有盛名。山之南麓有永庆寺,始建于东吴赤乌年间,距今已有 1700多年历史,为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解放后被拆。山之西南有鸷山,占地 400亩,西北面树大葱郁,果园繁茂,著名凤凰水蜜桃源出于此。旁邓家宕的稀有名木红豆树,相传南朝梁武帝萧衍长子萧统所种,距今已 1500余年历史,为江南一绝。 2000年 5月 6日红豆树突然开花, 10月结得形似鸡心、鲜红颜色的果实百粒,与上次开花之日相距 30余年。旧志中载:

13、“ 盖以大江东下,山势西来,凤凰实导诸山以赴于虞者也。 ” 凤凰山迤丽多姿,风光佳丽,名胜古迹众多。曾有内外八景之说。 “ 内八景 ”有三潭、四井、古桧、空杨、秀峰、醴泉、丞相墓、状元读书台; “ 外八景 ” 有湖下书声、坊基酒肆、港口渔歌、柴场牧唱、桑岸啼鸣、莲塘游鱼、松林落照、精舍飘幡。几经沧桑变迁, “ 内外八景 ” 中绝大部分景点早已湮灭,唯秀峰、醴泉、状元读书台尚存。凤凰山2728河阳山歌河阳山歌是张家港南部地区,千百年来劳动人民自己创造的原生态歌谣,可追溯到远古时代。以凤凰镇为传承中心,分布在河阳山的周围地区。由于河阳山歌存在于江南水乡的纯农耕圈内,很少受外来文化的影响而独立地生存

14、着,传承性强,亦是过去农村中主要的文化娱乐活动之一,具有自己鲜明的艺术特点。专家们指出:河阳山歌中的斫竹歌改写了中国的诗歌史与中国的音乐史。他们把发现北京的周口店与发现 斫竹歌 的文化历史价值相提并论。周魏峙更是高度评价河阳山歌是人民的心声、民族的情结、国家的瑰宝、世界的奇葩,目前河阳山歌共搜集到三万余行,再加上近万行的宗教仪式山歌,共有近四万行。河阳山歌已经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行列。 29河阳山歌 斫( zhuo/)竹歌歌词大意: 嗯唷斫竹,嗬哟嗨! 嗯唷削竹,嗬哟嗨!嗯唷弹石、飞土,嗬哟嗨!嗯唷逐肉,嗬哟嗨! ”30张家港方言现在,张家港方言可粗略的分为:虞西话、澄东话、澄要话、老沙话

15、、常阴沙话(又称崇明话)五大类,另有少量苏北话(南通话、如皋话、泰兴话和靖江话。) 31 虞西话: 与常熟市区及西部话基本一致。 “ 今朝夜里到明朝 ” 蛮好听的,低低的,糯糯的,很有催眠的效果。 澄东话: 与江阴新桥、北漍,无锡港下一带类似。有趣的是,如果用这里的方言说 “ 各个国家有各个国家的国歌 ” ,多说几遍就会像母鸡下蛋时候的叫声了。 澄要话: 港区、南沙、后塍南部方言。 “ 澄 ” 是江阴的简称,江阴东部和南沙接壤,澄要片主要以江阴市区澄江、要塞话为代表。澄要话起伏比较大,听他们讲话很有意思,那的人们用普通话读 “ 南海岸鳗钙 ” ,会读成 “ ni hi i mi gi” 。 老沙话: 以西北部德积、大新、合兴为代表,如 “ 没有” 说成 “ 么得 ” ( mede ), “ 豇豆 ” 说成 “ 年豆刚 ” ,自成一体,发音上有趋近江阴市区话及靖江话的特征。 崇明话: 也叫 “ 常阴沙话 ” ,就是本地人常讲到的“ 沙上话(沙浪话) ” 。上话是最有特点的方言之一,学起来很拗口,比如 “ 馒头 ” 说成 “ 灭斗 ” , “ 我的儿子叫沙涛 ” 要说成 “ 五里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