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价值新论:档案双元价值观的逻辑内涵与实践体认

上传人:li45****605 文档编号:26922998 上传时间:2018-01-03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304.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档案价值新论:档案双元价值观的逻辑内涵与实践体认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档案价值新论:档案双元价值观的逻辑内涵与实践体认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档案价值新论:档案双元价值观的逻辑内涵与实践体认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档案价值新论:档案双元价值观的逻辑内涵与实践体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档案价值新论:档案双元价值观的逻辑内涵与实践体认(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术园地 酉兆刿先生在其双元价值观的 上产视野:中国档案事业的传统与 现代化(以下简称覃著)一书中对 于档案的fir值分析有独到见解。他 用“双元价值”来界定档案价值,认 为档案始终可以作两个面上的理 解:一是“工具价值”,即“它作为一种 行为方式,人类的初衷在于它的结 构形式所赋予的功能”;一是“信息 价值”即“作为记录或者文献归属 的实体,其内容负载的价值”。进而 提出:“一切x,-j-档案价值和档案现象 的分析都可以从此所谓双元价值的 视角来进行。”这些论述,为我们呈 现了一种崭新的档案价值分析思 路。 本文以“双元”z_-7-切入,x,l-双 元价值观的逻辑内涵、实践体认、学 术意义等

2、相关问题略呈管见。 一、逻辑内涵:“双元价值,反映 档案价值认识的终极追求 双元价值是笔者自以为合 适的一个视角”。一向治学严谨的 覃先生如是说。这里,我们不妨从字 面开始,层层剖析其中深意。 1、双元不等于二元:“双”相对 于“单”,具有对称、稳定、彼此关联等 特征,体现出价值分析的复合判断 双:“箜,会意字,篆文从雠(一 对鸟)。从又(手),会手指二鸟之意。” 说文解字雠部:“整,隹二枚也。从 雠,又持之。”本义为禽鸟二只。 引申义有“一对”、“成双的东西”; 双,有“两个的、两种的(跟单相对, 多指对称或者相对的)”,“用于左右 对称的东西”;辞海中还将“双”解 释为“偶数”。 可见,“

3、双”不能只从数量上理 解为“二”,它通常与“单”对应,具有 均衡、稳定、对称、彼此关联等特征。 覃先生用“双元价值观的视野”来观 照中国档案事业的传统与现代化, 实质体现了作者试图实现档案价值 认知上的终极追求:档案价值“舍双 元其何”?由此,我们似乎首先应该 将覃著纳入档案价值研究的范畴, 而不能因为其丰富的史籍梳理而看 不到 论宏旨。 “双元”与“二元”有着明显不同 的内涵。由于“双”的约定,档案的价 值分析就体现为“工具价值”与“信 息价值”的一体观照,这种约定不只 是表面上量的概括,更重要的是一 种立体认识,一种辩证态度。由于 “双元”最合于覃先生对于档案价值 的界说需要,因而自然不会

4、再有双 元之外的“二元”、“三元”、“多元”之 说。同时,“双”又与构成档案的两个 基本元素档案载体和档案信息 相对应,从而避免了与“档案一元 论”、“档案单值说”的冲突。“双”字之 推敲,可谓选词精准,寓意深刻。 2、“元”与本原:体现出档案价 4ti&i的终极追求 “元与兀同源,甲骨文从兀(削 去人头发)”,说文解字一部: “元,始也。从一,从兀。”元“本义当为 人头”,后来演变为“开始,第一”,垣有 “主要的、基本的,如元气”、“要素、元 素,如一元论、多元论” 等意思。此 外,辞海中还将“元”解释为“中国 哲学概念,指天地万物的本原”,如 春秋繁露重政有“故元者为万物 之本”,又易彖以

5、“乾元”、“坤元” 分别为万物所“资始”、“资生” 可见,元即本原,是指世界万物 来源和存在的根本。亚里士多德认 为,一切存在物都由本原构成,一切 存在物最初都从其中产生,最后又 复归为它。因此,正确理解“档案” (涉及一切档案现象的本原问题)的 产生、定义,在档案学理论研究和档 案工作实际中就成为最首要的问 题。 我们通常认为“档案是国家机 构、社会组织或个人在社会活动中 直接形成的有价值的各种形式的历 史记录” 故“原始记录陛”是档案的 本质属性。而覃先生却匠心独运地 从“元”出发,对档案的起源、定义和 本质进行了大胆设想和勇敢创新, 提出了“档案产生的初衷是作为实 现管理和凭证信息控制的

6、工具”,档 案的起源应理解为“档案方式”的起 源,“有了产生档案方式的人类心 理,然后才可能有实态的档案”,档 案一开始就是“以作为诚信的凭证 为主观目的的”,是“处于人类合目 的控制的凭证信息”,档案的本质是 “人类对凭证信息的合目的控制”, 是真和对真的维护”等诸多元 档案与建设月刊 口聂云霞 逻辑内涵与宾践俸认 档案价值新论 档案双元价值现 i2 学术园地 (原)创性的观点。 此外,在我们的认知习惯中, “元”还是“数学方程中-fi-的未知 数”回,譬如我们说的一元二次;b-程。 由于不满足于档案价值描述的有限 罗列,覃先生站在哲学的高度,用 “双元”来全新界定档案价值,充分 显示出其对

7、档案价值真谛的不懈追 求和追根溯源的精神。 3、系统观照:“档案双元价值 观”暗合档案的双重属性 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 出档案双元fir值观显然不同于档案 双重价值学说,因为后者注重的是 档案实体在不同阶段的价值,而前 者注重的是档案作为人类行为和档 案实体内容两个方面的价值。档案 元化价值观也不同于档案界普遍认 为的“凭证价值”和“情报价值”之两 分法,因为“凭证价值”是文物和其 它可以为证的事物共有的价值属 性,不惟档案所特有。但以“双元价 值”界定档案价值却有一个理论构 建上的高妙之处:它暗合于档案作 为管理行为的双重属性,即社会属 性和自然属性。而反过来,我们用档 案的双重属性又

8、完全可以解说双元 价值观。 档案作为管理的子系统,其本 身具有天然的双重属性。档案的自 然属性即作为人类行为方式和作为 社会实践伴生物的特征,决定了档 案必然具有参与社会实践的工具价 值;而作为文献信息的归宿,档案信 息的含量和社会共享性决定了档案 又必然具有信息价值。 因此,档案固有的双重属性,决 定了只有工具价值的档案实体是不 存在的,只有信息价值的档案实体 也是不存在的,档案必然是工具价 值与信息价值的双元结合体。这也 是档案与图书、档案与文件、档案与 文物的根本区别所在。从档案的社 会属性和自然属性的双重视角来分 析档案概念,档案的双元价值 工具价值与信息价值无疑合与其高 度耦合。 二

9、、两端并重:社会秩序控制与 公众利益的实践体认 档案的工具价值和信息价值是 关注社会实践的,甚至可以说,如果 没有覃先生对于档案实践的深刻体 认,就没有我们读到的档案双元价 值说。档案工具价值强调对社会负 责,档案信息价值强调为社会服务, 两者的恰当结合是档案双元价值理 论的阐释重心和终极诉求。这也正 是当前讨论“档案双元价值观”的意 义所在。 1、工具价值:记录的建构与整 体性、凭证性维护 “大道衰而有书,利害萌而有 契。”覃兆刿先生认为档案产生之初 便是一种有目的的控制工具。作为 记忆建构与整体性、凭证性维护的 载体,档案工具价值成为人类实现 记忆延伸的手段和忠诚的历史卫 士。人类至今没有

10、找到比档案更值 得信赖的记忆工具。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 开展的“世界遗产记忆工程”,就是 为明天记录昨天、留住今天,让未来 记忆过去、再现现在。 目前,在我国开展的有声有色 的家庭档案、社区档案工作,也日益 显示出社会基层对于档案工具价值 即档案作为一种管理方式的重视。 如截至2007年5月,沈阳市已经有 l2万多户建立了家庭档案。可以预 见,随着社会档案意识的不断增强, 社会公众对于档案工具价值的借助 将会越来越普遍。 档案212具价值主要表现为两方 面:一是作为记忆方式,表现为一种 结构和功能;二是作为记录的连续 体存在,负载着凭证性控制与维护 的诉求。档案工作者不仅要重视现

11、 有档案信息资源的内容真实性,还 要关注整个档案形成运动的全过 程,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 业务技能认真履行“维护”的使命。 如对于电子文件的前段控制、中端 控制和后端保管的流程管理就是这 种控制和维护的要求。 档案212具价值决定了档案方式 在刑事诉讼、人事管理、社会危机控 制、社会信用监管等有关社会秩序 管理方面必然受到重视。因此,强调 档案社会工具价值的实现,就必然 成为档案事业现代化目标中不可缺 少的内容。在档案事业现代化建设 中,如果忽视对档案“凭证”特征的 维护,忽视档案对于社会秩序的意 义,就会导致档案控制功能的弱化, 档案的社会工具价值自然就无法实 现。所以,对于档案工具价

12、值的认知 和实现,实则体现了档案工作的社 会责任。 2、信息价值:服务社会与资源 共享 档案信息在社会发展中具有不 可替代的作用,其社会信息功能主 要体现在人们利用其资治、求证、科 研、教育、休闲等,而档案信息价值 的目标实现则是以档案信息的有效 性为标志,即档案作为信息被社会 广泛认可并利用。 传统的档案工作重保存、轻利 用,多封闭、少开放,造成了档案信 息资源的极大浪费;加上档案馆本 身的“衙门”色彩浓厚,社会公众对 其知之甚少,以致于档案馆出现“门 可罗雀”的悲凉景象。在知识经济、 信息社会浪潮中,档案馆如果继续 抱着坐等上门的心态“死守”着档 案,那么在信息市场逐渐形成、信息 竞争日益

13、激烈、特别是WTO的“服 务贸易”协定已经把档案馆服务纳 入成员国之间的谈判范围 的今天, 档案馆不以向社会提供档案信息服 务作为档案馆的核心工作,那么从 社会道义和社会责任角度来看,档 案馆对于公众的意义及其合法性将 受到质疑。 档案传统对档案信息价值的忽 视,要靠服务社会公众的意识来加以 补充、改造、完善。档案信息是一种社 会公共资源,在社会民主化进程中, 争取信息民主权、公民矢口J隋权正在成 为人们努力的方向。档案信息价值 的全面实现必然以档案信息资源的 共享为前提。档案工作者有责任也 有义务让社会公众都享受到“档案 关怀” 使他们可以借助档案信息获 得根源感、身份感、归宿感,借助档案

14、信息实现自我发展的需要。 所以,档案信息价值决定了它 在文化积淀、文献传播、科学研究、 技术创新、管理决策等方面理应受 到重视。档案信息价值广泛、持续、 便利的实现,依赖于档案真正成为 社会公众共同拥有的财富。因此明 2010年第6期 学术园地 确档案馆的责任、权利和义务,明晰 档案利用者的身份认证及责任、权 利和义务,为档案馆资源优化、档案 信息利用传播营造适宜的法律环 境,是保障档案信息价值实现的必 要条件。 一言以蔽之,档案的22具价值 和信息价值的实现都是以服务社会 为目标的,“档案双元价值观”是对 社会秩序和公众利益的两端并重。 三、从传统中走来:中国档案事 业现代化的目标要件 档案

15、传统在覃先生看来,“应该 被理解为一个积累的系统构成或连 续体,是档案史中体现的共性和具 有惯性的部分”,包括“档案器物技 能、档案制度以及档案观念三个层 次”。他具体指出档案器物技能包括 档案的实态特征、结构形式和运动 方式;档案制度是指档案特性控制、 工作重心和社会功能发挥;档案观 念则包括档案产生的社会心理根 源、档案理念、档案思想以及电子文 件概念确立以前的档案管理基本原 则和基本理论。与档案传统相对应, 档案事业现代化同样包括三个层 次,“是指在新的技术和观念环境 中,档案业从对象的物态特征到运 行模式、社会功能、行业理念和价值 目标的创造性、适应性变迁。”档案 传统的系统性和连续体

16、性,使得研 究档案事业的现代化必然离不开档 案传统问题。 由档案工作传统走向档案事业 现代化必然经历一个转型期,如何 在转型期正确把握未来档案事业发 展的方向,关键就在于以何种价值 观来思考档案的制度创新、观念创 新,并实x,l-档案传统的借助。 古代档案工作向近代档案事业 的过渡标志是近代档案价值观的确 立,特别是信息价值的发现与强调。 近代社会,实现了从古代“三百年来 学士大夫不得一窥”到近代档案的 价值“为世人所共知”0,从传统的 “旧档无用”到近代“重视档案”,从 一元的资政功能到近代以信息价值 的认识突破为特征的双元价值观的 实质性飞跃,档案双元价值并重这 一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在档案事业传 统和现代化之间铺设了桥梁。 近代社会,档案信息价值被发 现并受到重视,档案专业技术因此 被上升到行业理念和“学”的层面, 进而推动了档案事业的专门化。但 是如果对档案价值某一方面过分 强调,反而又会使我们迷失档案事 业的固有方向,迷失本然的档案价 值追求。只重视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期刊/会议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