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构《外国小说欣赏》教和学的桥梁

上传人:li45****605 文档编号:26922670 上传时间:2018-01-03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99.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架构《外国小说欣赏》教和学的桥梁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架构《外国小说欣赏》教和学的桥梁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架构《外国小说欣赏》教和学的桥梁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架构《外国小说欣赏》教和学的桥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架构《外国小说欣赏》教和学的桥梁(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架构外国小说欣赏教和学的桥梁 屠丽萍 人教版的外国小说欣赏由于其理念新颖,内容丰 富,编排独特,被不少省市纳入选修模块。但是在外国 小说欣赏教和学过程中,无论是教师的指导,还是学生 的学习,都与课程存在隔膜,没有打通,有一种无法“入 乎其内”的感觉,自然就很难到达“出乎其外”的境界。 因此,要使这一门选修课程取得实效,就须设法架构通往 外国小说欣赏的桥梁。 一、明确文本的定位 如何教和学外国小说欣赏,需要有一个定位。 语文课程标准中没有单独提出小说教学的要求,在必 修课程中,仅明确了文学作品教学的内容要求,“在阅读 鉴赏中,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 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了解作

2、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 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在选修课程中,将小说和戏剧要 求并提。浙江省以语文课程标准为指针,根据外国 小说欣赏课程的实际,制定了模块教 学指导意见,提出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阅读外国小 说,传授给学生关于小说的一些基本知识,在阅读、领悟 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和知识水平,培养学生高 格调的审美情趣,提升他们的人生境界。”同时,将教学 基本定位为欣赏。结合编者的意图,编者在该书“前言” 定位于欣赏,比较恰当。”因此在教材处理和教 ,要定位于欣赏,兼及例文性。 这就意味着,师生要注重精读“这一篇”。正如浙 江省高中语文教研员胡勤老师指出: “教学应该着重帮助 学生读出文

3、学的味道,找到阅读这一篇作品的要津, 架设桥梁,到达文学的彼岸。要把文学和人生经验联系 起来,了解作者的思想心理图式,还原作者和作品的背 景,以作者的人生经验来帮助理解作品;同时重视读者 (学生)的生活经验,读者(学生)是以自己的经验和作 品对话,与作者交流。”(关于教学人教社的思考和建议,详见中学语文教学2008年第4 期)。由于注重精读“这一篇”,容易出现“只见树木, 不见森林”之弊,所以应适当顾及小说文本的“例文”性 质。王荣生认为:“将本来含有无限可能性的诗文,限制 在一个特定的侧面、特定的点来作为例子,这就是例文的 性质。”尽管这些例文,有无数个欣赏的点和面,但是在 教和学的过程中,

4、必须围绕其相应话题来进行,而不要过 多的逾越。在欣赏“这一篇”时,话题成为教学的“纲 要”,渗透于欣赏活动中,不要过多的枝蔓,做到“攻其 一点,不及其余” 同时,通过话题中相应知识的把握, 更好地指导师生的鉴赏实践,做到既要见到一颗颗活生生 的树木,不忽视大片森林的存在。 二、研究教材的体系 该选修教材编写,吸收了小说研究领域已被 广泛认同的新成果,以小说的基本元素来区分单 元,分为“叙述”、 “场景”、 “主题”、 “人 物”、 “情节”、 “结构”、 “情感”、 “虚构 等话题,有别于传统小说的三要素,耳目一新。 每个单元分为四个板块:阅读、话题、思考与实践、链 接。具体的说: 1“阅读”

5、部分两篇小说,一篇精读,一篇略读。精 读的小说需要在课堂上进行讲解、赏析,略读的小说可由 学生自行阅读,老师也可以在课内外对学生进行指导。 2话题大体上是各个单元的核心要素和分类依据,每 个单元所选择的小说文本,都比较典型地说明了这个话题 的作品。话题又分解为基本话题和延展话题,前者是教学 重点,必讲必学;后者是否讲解视情况而定,大致了解。 话题又分解出一些小话题,深入阐述该话题不同的方面。 3“思考与实践”,不同于传统教材中巩固性、补充 性和辅助性的作业,而如教科书“前言”中所言“本教科 书最有特色也最为紧要的部分,可帮助学生走出已习惯的 阅读陈见,发现另外的进入作品的方式”,可见是教材的

6、重要组成部分;相关的实践活动,是为了强化学生对外国 小说的体悟,同时也是为了锻炼写作能力。 4“链接”是为学有余力的学生和教师拓宽课外阅读 指示方向和范围的。 同时应注意到单元内部板块有着“纲”与“目”的关 系。话题是“纲”,是关于小说基本要素的知识,16篇小说 是“目”,是体现话题的“例文”。每个单元后的“思考与 练习”是另一种“目”,关涉到教科书“前言”所说的, “这篇小说的题旨、关键、奥秘与若干精到之处,甚至是由 这篇小说所引申出来的美学、哲学、风俗等方面的思考”。 这三者的关系,有论者将其表述为“一纲两目”:一纲 “话题”规定了阅读的主题,两目课文提供了阅读的例 文,“思考和实践”明确

7、了阅读的任务。 三、弥补知识的空白 传统观点认为,小说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 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 体裁;而如今认为,现代小说是作家凭想象虚构的一个世 界。主编曹文轩教授在谈到此教材时,曾说“引入较新的 学术成果,清洗关于文学、小说的一些陈旧认识”。然而 不少教师面临文学理论知识陈旧,现代派小说知识缺失, 对外国小说的认识不够透彻的困惑,以至于这些因素成为 影响外国小说教学的瓶颈,影响到教和学的有效达成。面 对外国小说欣赏的教学,对大量的中学语文教师而 言,需要认真补课。胡勤提出, “知识更新是教学的突破 口”,要求教师掌握新的文学要素,清洗陈旧的认识,建 构

8、新的知识范畴。“以便读者与作者,教师与学生,学生 备荔 与学生之间在新范畴里对话”,使我们有更多的方法解读 小说。 教师在实现上述要求后,如何来向学生讲授呢?既要 归纳话题的知识,更要借助具体的作品加以落实,而不是 乏味的阐述,下定义式的考查。如墙上的斑点虽然是 一篇自读课文,但它是属于典型的意识流小说。在引导学 生自读的过程中,除了引导关注话题“叙述”要素外,着 重体悟和归纳意识流小说的特征,如以“斑点”为起点, 诱导学生理解主题的复杂性,涉及历史、文明、宗教、文 学、人生等;通过内心独自,展示自己的意识或潜意识的 精神活动:采用自由联想,打破时空的界限;利用蒙太奇 的手段,不断跳跃、穿插展

9、现精神世界的复杂性。通过解 剖麻雀,达到窥斑见全豹的效果,使学生对意识流的小 说有一个较完整的认识。 又如雨果的炮兽由三个场景连缀而成:第一场 景,炮兽肆虐,惊心动魄;第二场景,人兽大战,紧张激 烈;第三场景,赏功罚罪,跌宕起伏。通过场景分析,明 确场景是以人物为中心的环境描写,一般由人物、事件和 环境组成,并不等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环境描写;结合朗德 纳克侯爵的出场,分析场景在给全篇“定调”、渲染气 氛、引导人物出场,揭示人物性格等方面的功能。 总之,要结合课文实际,适当梳理外国文学知识,能 够判断外国小说的类型,深入了解不同类型小说的特征,学 会运用不同方法阅读和阐释不同类型的小说,转换欣赏小

10、 说的观念,最终实现提升审美品位的目标。 四、设计好教学环节 每一篇小说都有着不可替代的具体性和丰富性;我们 每个人阅读小说的过程中,也都有着独特的体验和感受。 因此外国小说欣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考虑课堂上 如何教学的同时,还要考虑学情,让学生参与制定教学目 标、选择教学方法、质疑解惑、与他人合作和教学评价等 教学的全过程,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程 度,就如美国教育家杜威所言,“使教育过程成为真正的 师生参与的过程,成为真正合作的相互作用的过程”。教 师要认真阅读文本,揣摩文本,体悟文本,采用灵活多样 的方式,精心设计教学环节。 如从学生的误读点入手,如预习素芭时,不少学 生将其

11、结尾(“这次,她的丈夫用自己的双眼和双耳,非 常仔细地察听,娶了一位会说话的姑娘”)误读,将这位 “会说话的姑娘”当作素芭。以这一误读,作为课堂讨论 的切入口,作为师生研读文本的起点。依次研读:你为什 么会把素芭当作新娘?为什么新娘不是素芭?为什么新娘 不能是素芭?从人物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看,探求素芭悲剧 201402 汉字形体美与语文教学研究 0闫子琪 一、汉字形体美的简要探析 丝弦之形,表示一种弦乐器。说文解字:“乐,五声 中国汉字形体美主要可从四个方面进行剖析:象形 八音总名。”本义当为乐器。引申也指音乐,音乐使人愉 美、意蕴美、结构美、艺术美。 快,因此又读le,寓意快乐。 首先,象形美

12、。中国汉字最早起源于对自然的摹写, 第三,结构美。汉字讲究对称美、平衡美,比如: 在自然万物的启迪下“依类象形”。在抽象线条的勾勒组 本、木,豹、虎等,汉字还讲究对立美、差异美和流动 合中展示出感性的生命形象,比如(霉蹙梅)马; 美, 素上半部分整齐、庄重,下半部分给人印象是多 其次,意蕴美。中国汉字有着数千年的文化历史,集 变、轻松,两部分从视觉形象上是对立的,还有美, 结了古人丰富的智慧和想象,可谓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活化 从整体上看左右对称,给人一种静态美,单看大向两 石,反映了古人的审美观念和思想意识。在汉字教学中充 边延展,给人一种动态感,体现了汉字的对立美。汉字偏 分挖掘汉字意蕴之美有

13、益于拓宽学生知识面,弘扬中国传 旁及笔画复杂多变,避免了汉字的平淡单一、呆板的感官 统文化。以乐字为例,繁体桀,甲骨文直接就是 刺激,实现了汉字在感觉上的灵活性和变化性。汉字的对 一 的必然性。人物与自然环境描写的关系来看,凸显她在这 性。可以从某一点切入文本,如炮兽,在学生预习的 个世界中的无助。 基础上,提出一个问题:本文的主角是谁?是炮兽?是炮 如从学生疑惑点入手,如礼拜二午睡时刻,学生 手?是将军?假如是前两者,情节该如何走向,从而来探 自读过程中,这个儿子真的是小偷吗?作家故意躲在文本 讨文本为将军的出场如何进行场景描写的,场景功能得到 的背后,没有出来认定,学生也各执一词。作者为什

14、么偏 很好的体现。 要采取模糊化的写法,将其处理成一位疑似小偷?引导学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 生进行探讨。分别从母亲的形象决定了故事细节设计的角 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学习探究性阅读和 度,从作家的创作动机来的角度,从课文中枪杀的这一段 创造性阅读,发展想像能力、思辨能力和批评能力。 外 补叙性的文字的角度,展开讨论,体会作者对母爱感情的 国小说欣赏要实现上述目标,就要从筑桥开始,才有可 描写是有分寸感的,内敛而不放纵,体现了作家驾驭感情 能使小说重新塑造我们与生活世界之间的关系,赐予了我 的能力。 们以另一种方式观察生活、体验人生的“眼睛”。 也可以从比较入手,如将桥边的老人与都德的 最后一课、孙犁的荷花淀作比较,来体悟其反战 主题的表达方式;如丹柯与鲁迅的药作比,通过 兰情节、人物、主题等角度,来体悟作为“这一篇”的独特 (屠丽萍浙江嵊州市马寅初中学 312400) 201402 圈 Lf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期刊/会议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