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与金融 第三讲 3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26922109 上传时间:2018-01-03 格式:PPT 页数:68 大小:7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政与金融 第三讲 3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财政与金融 第三讲 3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财政与金融 第三讲 3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财政与金融 第三讲 3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财政与金融 第三讲 3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财政与金融 第三讲 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政与金融 第三讲 3(6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前回顾,1.下列( )属于转移性支出。A.国防费 B.行政管理费C.贫困补助 D.教育支出2、支持政府进行转移支付的理论前提条件是( )。A、资源配置的低效率B、收入分配的不公平C、通货膨胀 D、失业率过高,3.社会保障支出主要包括( )。A、失业救助 B、贫困人员的住房补助C、医疗费用 D、中央集权E、社会成员的养老金4.购买性支出不包括下列选项中的( )。、国防支出 B、公共教育支出C、公共保健支出 D、社会保障支出,5.购买性支出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A.影响社会总供给B.影响社会经济环境C.影响社会总需求D.影响社会经济发展趋势6.政府通过( )可以促进社会稳定与公平的实

2、现A.转移性支出 B.购买性支出C.国防支出 D.教科文支出,7.财政支出最主要的目的是( )A.调节资源分配B.履行政府职能C.调控市场经济D.维护社会稳定8.财政补贴按补贴的形式不同,可分为( )A.价格补贴B.亏损补贴C.职工和居民补贴D.政府贴息,财政支出规模,(一)财政支出规模的定义 财政支出规模是指政府在一定时期安排的财政支出的数量。财政支出规模通常表现为财政支出的总量,表现财政支出总量可以是支出数额的绝对量 ,也可以是财政支出占国民收入的相对量。,(二)衡量财政活动规模的两个指标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 在大多数国家的财政年度中,财政收入的量与财政支出的量都

3、是不相等的,通常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要高于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 从全球范围来看,财政支出无论从绝对量上还是相对量上都有不断增长的趋势。经济发达国家的财政支出比率在19世纪末约为10%,20世纪末约为45%。,财政支出规模,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由1978年的30.96%逐步下降到1995年的11.87%,之后回升至2000年的18.01%;在市场化进程中,传统的在国家财政范围内履行的政府职能逐步削弱;在原有的国家财政范围之外的新的政府职能,如社会保障职能、社区建设职能等得到很大加强。,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与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比较,支出占GDP%比收入占GDP

4、%更能反映实际情况 ,理由:(1)收入占GDP比重是衡量财政集中程度的指标,只是可能使用和支配的规模,不是实际发生规模。(2)财政收入反映财政参与GDP分配过程,财政支出反映财政在GDP使用过程。 (3)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都体现财政对宏观经济运行的调控,但支出更能地反映财政对宏观经济运行的调控能力。(资源配置职能的实现),二、财政支出规模的发展趋势,财政支出增长量:绝对量(财政支出总量)相对量(财政支出占GDP比重) 无论发达国家还是 发展中国家都经历了财政支出绝对量的增长历程。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各个国家有所不同,发达国家(低高);发展中国家(高低)。在同一个国家的不同时期,这一比重也是

5、不同的。,财政支出规模的发展趋势,在资本主义经济的早期,财政支出的量是比较小的。随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和激化,政府为了维持经济发展和克服日益频繁的经济危机,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 同时,随着人均收入的不断提高和收入差距的扩大,为了防止社会动荡,政府通过财政的转移支付向广大群众和低收入阶层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和社会保障,由此导致政府财政支出的日益膨胀。,财政支出规模的发展趋势,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里,财政支出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 从世界各国的实践考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国家职能呈日益扩张的趋势,社会共同需要的范围与总量也在不断增长,在质的方面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这导致了政府财

6、政支出规模的扩张,并表现为公共支出不断增长的特征。,我国财政支出占GDP的发展变化,在经济体制改革前,我国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是比较高的。实行“低工资、高就业”政策,在GDP的初次分配中,个人所占的比重较小,个人生活必需品由国家低价乃至无偿供给;国有企业的利润乃至折旧基金几乎全部上缴国家,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投资,乃至更新改造投资都由国家拨付。 经济体制改革以后,财政支出占 GDP的比重下降。放权让利 (对国有企业放权让利 )相当多的支出在财政支出账上缩小,甚至消失。我国列入预算内的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下降的速度过快,下降的幅度过大,18年间下降了近20个百分 点,平均每年下降1个百分点(7

7、896:30.9611.67=19.29),2003-2008年全国财政支出分析,2003-2007年,各级财政部门不断调整支出结构,持续加大对民生领域的投入力度,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倾斜,向社会事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倾斜,向困难地区、基层和群众倾斜,并着力建立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长效机制,财政支出结构持续优化,支出效益不断提高,促进了和谐社会建设。全国财政支出累计约17.7万亿元,比上一个五年增加9.6万亿元,年均增长17.7%。 2008年,全国财政支出62427.03亿元,增加12645.68亿元,增长25.4%,完成预算的101.7%。其中:中央本级支出13374.31亿元,地方本级支出490

8、52.72亿元。,2003-2008年全国财政支出规模及增长率 单位:亿元,发达国家财政支出占GDP的发展变化,早期的资本主义经济中,财政支出占GDP比重小。个人自由,国家对经营活动不加干预,国家的职能限于维持社会秩序和保卫国家安全 。 随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和激化,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社会保障导致财政支出膨胀。GDP的增长,筹措收入措施加强,增发公债,财源支持了财政支出的膨胀,,四、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因素,1.宏观因素:经济性因素:经济发展的水平、经济体制的选择、政府的经济干预政策等。政治性因素 :政局是否稳定;政体结构的行政效率; 。社会性因素 :人口、就业、医疗卫生、社会救济、社

9、会保障、城镇化等2.微观因素:公共物品的需求、成本、价格以及财政支出的效益(成本-效益分析法,最小费用法) 。3.政治决策程序:财政是一种政府经济行为,与政治密切联系(政府决策程序、选举制度、社会听证会),五、财政支出结构,财政支出结构是各类财政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财政支出结构优化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财政支出总规模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合理的前提下,财政支出内部各构成要素符合社会共同需要且各构成要素占财政支出总量的比例相对协调、合理的状态。 从社会资源的配置角度来说,财政支出结构直接关系到政府动员社会资源的程度,从而对市场经济运行的影响可能比财政支出规模的影响更大。不仅如此,一国财政支出结构的现状

10、及其变化,表明了该国政府正在履行的重点职能以及变化趋势。,财政支出结构具有规律性。 一国在发展经济初期,政府财政投资性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以及政府投资占社会投资的比重较大,社会性支出的比重相对较低。 随着社会经济尤其是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财政支出中的投资性支出比重逐步下降,社会性支出呈急剧增长的趋势。,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变化,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经济管理体制和政府职能在20世纪70年代末发生了根本性变革。在计划经济时期,国家注重经济职能的实现,政府调动几乎全部资源,直接从事各种生产活动,推崇“生产性财政”,财政支出大量用于经济建设。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在资源的配置上起基础性作用,

11、政府正在逐步减少资源配置的份额,退出一些适合民间部门从事的生产活动领域,财政用于经济建设方面的支出比例已大大降低。,伴随着政府职能的这种转变,财政支出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经济建设支出占财政支出总额的比重从改革前的平均60%左右下降到“九五”时期的不足40%;相反,社会管理支出比重则大幅度提高,从40%左右上升到60%左右。,1976-1980,1996-2000,经济建设支出比重下降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是流动资金支出下降。从1983年7月开始,除了核工业部、航空航天工业部部属的少数国有企业外,其它国有企业的流动资金供应由拨款改为银行贷款,从而使流动资金支出占总财政支出的比重大幅度下降,从改

12、革前的平均6.6%的水平下降到目前的平均0.5%。,二是基本建设支出下降。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以及投资主体的资金来源多元化,使得基本建设支出比重迅速下降,从改革前的平均36%急剧下降到1996-1998年的不到12%。这两项支出比重就下降了30个百分点。在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减弱的同时,社会管理职能得到加强,社会管理支出比重必然提高。,不过,在社会管理支出的增长中,有合理的成分,也有不合理的因素。 首先,社会文教费的增长是合理的。随着我们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认识的提高,政府不断加大对教育、科学等领域的投入。特别是 1981-1985年的“六五”时期,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支出

13、比重增长速度很快,高达44%;1986-1995年该比重增长率平均也达17%。,其次,行政管理费的增长不尽合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经济活动日趋复杂,公共事务也日益增多,行政管理支出增加有其必然性。但是,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行政管理费增长速度过快,1981-1995年行政管理费支出比重增长率平均高达35%,成为中国财政支出中增长最快的项目。,财政支出的经济性质与财政支出结构,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在财政支出总额中所占比重的大小,反映出政府在一定时期内直接动员社会资源的能力。 经济发达国家,由于政府较少直接参与生产活动,财政收入比较充裕,财政职能侧重于收入分配和经济稳定,两类支出占总支出比重大体

14、相等 发展中国家,由于政府较多地直接参与生产活动,财政收入相对匮乏,购买性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较大。,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影响财政支出结构的因素,(一)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宏观因素分析 为探讨财政支出的合理规模,必须从分析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宏观因素入手,参照前人的规范性分析并结合我国财政支出发展变化的现实情况,寻求我国财政支出的最佳规模。归纳起来,经常影响财政规模的宏观因素有经济性因素、政治性因素、和社会性因素三个方面。,1、经济性因素。 经济性因素主要是指经济发展水平、经济体制以及中长期发展战略和前经济政策。根据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的分析,说明了经济不同发展阶

15、段对财政支出规模以及支出结构变化的影响。经济发展水平决定财政支出规模的明显例证,是经济发达国家高于发展中国家。,我国总的情况是长期内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体制仍处于转轨过程中。 从经济性因素来看,经济改革之初曾导致财政收入占GDP比重的下滑,这是财政为经济改革必须付出的成本和代价。,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展和经济的稳定增长,财政收入增长加快了,但为了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建设新农村、大力发展教育卫生事业、扩大就业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保护生态环境等任务,这就要求在一段时间内仍然需要适度提高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因而财政收入的增长可能性和财政支出规模增长的必要性,将是今后一段时间内财政运行的主要矛盾。,2、政治性因素。 政治性因素对财政支出规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政局是否稳定。 皮科克与威斯曼认为,当一国发生战争或重大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时,财政支出规模必然会超常规地扩大,而且事后一般难以降到原来的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