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古诗词三首教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691880 上传时间:2017-07-26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9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5、古诗词三首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5、古诗词三首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5、古诗词三首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5、古诗词三首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5、古诗词三首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5、古诗词三首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古诗词三首教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 5、古诗词三首(备课者:徐天真) 修改意见教学目标:1、会写“洛、榆、畔、帐”4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洛阳、榆关、那畔、千帐”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泊船瓜洲 秋思 。 3、学习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4、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教学重难点:品味诗句,背诵,积累语言上。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诗人的思乡怀亲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教学准备:1、了解王安石的生平。2、了解宋朝诗人张籍、清朝纳兰性德。教学时间:3 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 、学习泊船瓜洲 ,能背诵并默写课文。2、了解诗

2、歌大意,感受诗人思念家乡、思念亲人、渴望归家的真挚感情。教学过程:一、创境,未成曲调先有情。1、配乐诵读。(1)同学们,古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而思乡是古诗中常见的题材,你们都读过或学过哪些思乡诗呢?(2)播放音乐,引导学生诵读思乡诗。2、引入诗题。是啊,故乡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字眼,可没有哪一个词能比它浸透着更多的爱,饱含着更多的情。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思乡诗泊船瓜洲(出示诗题) 二、初读,巧设铺垫显真情。(一)读题解题。引导学生齐读诗题,并说说从诗题中读懂了什么。(二)了解背景。1、学生交流已收集的诗人及这首诗的相关历史背景的信息。2、教师梳理、补充资料。王安石是北宋临川人,小时候,王安石

3、随父亲来到南京,他视南京为第二故乡;年轻时,王安石就中了进士,长期在外为官,公务繁忙,因而多年回家;宋神宗熙宁七年的春天,王安石第二次出任宰相,赴任途中,经过瓜洲,离家乡近在咫尺,于是感叹,写下这样一首诗。(出示诗句)(三)初读古诗。1、自由练读古诗。2、指名朗读。引导学生读准 6 个多音字,读出古诗的节奏和韵味。三、品读,读画结合悟诗情。(一)自读自悟。1、过渡:一首诗就是一幅画,一首诗就是一首歌。如果把这首诗看作是一幅画,那么画中会有什么呢?2、引导学生借助注释,了解古诗大意,并思考问题。(二)小组合作。在小组中试着说说大意。(三)互动作画,品悟诗情。1、品悟 1、2 两句。(1)引导学生

4、紧扣诗句,展开想象,运用简笔画板画出长江、京口、钟山、瓜洲等地点及诗人、小船等景物。A、抓住“一水间”,画出长江、京口、瓜洲。B、抓住“几重山”,画出钟山。C、启发学生想象:钟山是诗人今晚船过夜的地方,在这里还应画些什么?相机板画出诗人、小船等景物。(2)指名学生看图,说说板画的内容。(3)抓住“只隔”引导学生层层感悟,并指导个性朗读。A、从“只隔”、“一水之隔”中你发现了什么?你能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吗?B、如果是你,离家这么近,你会想到什么?请你带着这样的心情再读读这两句诗。(4)激情引读 1、2 两句。是呀,仅仅隔着一道长江,仅仅隔着几重山,怎不叫人想回家啊?引读“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

5、数重山。”2、品悟 3、4 两句。(1)过渡:诗人离家这么近,他又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引导学生齐读 3、4 两句,并继续根据学情互动作画。(2)品悟“明月”。组织学生议一议:“明月”应画成弯月好还是圆月好?(3)品悟“绿”字。A、过渡:画中还应补充什么?引导学生紧扣“春风又绿江南岸”展开想象,画出“绿树”、“绿草”、“红花”等景物。B、引出“绿”字。是啊,“春风又绿江南岸”,你认为这句诗中诗人哪个字用得最美,最能让人浮想联翩?C、启发想象。从这个“绿”字,你们似乎看到了什么?在你的印象中,江南的春天会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启发学生运用学过的有关描写江南春天的美文、美诗词、词语等自由表达。D、

6、欣赏“江南春景图”。师:多么富有诗情画意的江南春景啊!你们想看吗?那就让我走进春天的江南,一睹为快吧!(播放课件“江南春景图”,伴以简介“这就是诗人念念不忘的江南啊,这就是诗人念念不忘的春天啊!”)E、畅谈感受,相机指导美读第 3 句。F、小结“绿”之妙:一个“绿”字,它引发了我们多少联想,又为我们展现了多少幅江南春景图啊,真是一字用妥,尽得风流!(4)品析“又”字,引读入情。A、启发想象:一个“又”字,又让你想到了什么?引导学生紧扣“又绿”的理解感悟诗人“离家久”。B、补充资料,创境激情。师:是啊,春风吹绿一回又是一年,王安石 21 岁就离开故乡,考取进士后,为官四方,到写这首诗时,他离开故

7、乡已经整整三十多年了。同学们,三十多年呀,四百多个月,一万多个日日夜夜呀!一年过去了-引读“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十年过去了-引读“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三十多年都过去了-引读“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5)启发质疑、猜疑。A、质疑:学到这,有问题要问吗?引导学生抓住“离家近、离家久想回家却不能回家”这一矛盾点进行质疑:诗人为什么不回家呢?B、猜疑:是啊,想家为什么又不回家呢?猜猜看,有几种可能?C、补充资料:原来,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政治改革家,此番他又要回朝廷担任宰相,主持改革大计了。为了百姓,为了国家,有多少回春风拂绿两岸,又有多少回像今晚这样的夜晚,王安

8、石都虽到家门而不能入门呀。四、回归,设身处地动真情。1、创设情境,诉说真情。(1)听听故乡的呼唤。过渡:同学们,游子不能回家了,你们听,故乡也在深情呼唤着-反复播放故乡的云中的“归来吧,归来哟,浪迹天涯的游子不再漂泊。”(2)说说诗人的心声。A、出示泊船瓜洲图,伴以音乐,渲染情境。多么深情的呼唤啊,有多少个夜晚,诗人在这呼唤声中惊醒;又有多少个黄昏,诗人在叹息声中泪流。今晚,又是一个月圆之夜了,诗人孤身孑影,来到岸边,面对着滔滔的江水,眺望着隐隐的钟山,还有那一轮金黄的圆月,顿时心潮澎湃,思绪万千。假如此刻你就是诗人,面对此情此景,你会说些什么呢?B、学生自由表达。(或对故乡说,或对明月说,或

9、对亲朋好友说)2、回归整体,朗读升华。A、过渡:是啊,这句肺腑之言都道出了王安石的心声啊!可是,千言万语又怎诉得尽诗人那挥之不去的思乡情呢?它已化作文中短短的四行诗句,让我们怀着各自的心情读读这首诗吧!B、齐读泊船瓜洲。五、拓展,一诗一歌总关情。(一)拓展阅读。1、过渡:思乡,是人类恒古不变的一种情怀;思乡呀,又是一曲永远唱不完的歌谣。“明月何时照我还”,有此感叹的又岂止王安石一人呢?古往今来,无数的诗人写下了无数的思乡诗篇,这节课,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了席慕容的一首思乡诗乡愁。2、师配乐范读乡愁。3、学生朗读乡愁。4、欣赏音乐故乡的云。A、过渡:是啊,故乡的一草一木,都是游子们最热盼的美梦;故乡

10、的一山一水,都是游子们最难得的酒肴;故土的向心力对任何人来说,都是巨大的。树高千尺,落叶归根B、播放音乐故乡的云。5、熟读成诵。引导学生在饱含着浓浓思乡情的音乐中反复诵读。(二)课外延伸。1、品一品。据说,“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作者在作诗过程中曾改过多次,最后定稿时才用了“绿”字。试想象:作者可能用过哪些字,为什么最后用“绿”字?2、画一画。课外有兴趣的动笔画画泊船瓜洲图。板书设计:浓浓的思乡情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自主阅读“秋思 ”,借助注释等理解古诗的意思。2、揣摩关键词句,在反复诵读、想象中完形诗歌形象,感受形象中蕴含的意境,体会诗人的秋思情怀。3、能诵读诗歌,自主积累描写秋的

11、诗句。教学过程:课前谈话:师:听说同学们积累了不少古诗,今天老师想来考考你们。出示月夜图。看着这轮明月,你想到了李白的什么诗?静夜思一轮明月勾起了李白浓浓的思乡愁绪。这种抒发思乡之情的古诗称为“思乡诗”。(板书:思乡)思乡诗是古诗中一个很重要的题材,老师收集了几组有关思乡的诗句,一起读一读。 (齐读) 今天咱们来学习一首特别出名的思乡诗,是由唐朝诗人张籍写的一首七言绝句秋思。请同学们看老师写下题目。(板书:秋思)一、初读设疑,切入“思”情1.读诗题。师:请读诗题。(生读)师:读得很正确,满怀愁绪地读一读。(再读)师:题目也能读出味道来。2.书写指导。师:诗人张籍的“籍”笔画较多,我们一起观察一

12、下。要把这个字写正确写漂亮,需要注意什么呢?(学生交流)师:这个字上下结构,书写时结构要紧凑,竹字头写扁些,下面要写得饱满。让我们在田字格中写下最漂亮的“籍”字。3.解诗题。字写清楚是第一,写漂亮是一种水平。我发现不少同学是水平很高了。现在把笔放下,让我们将目光再次聚焦诗题秋思。你们读懂题目了吗?(“思”是思念家乡;“秋”是秋天或者秋景抑或是秋风。)身在异乡的游子总是满怀思念愁绪。4.初读设疑。同学们发现了,诗题传递出一份浓浓的思念情愫。那张籍是如何在这首诗中埋下思念的种子呢?请拿出课文,自由朗读秋思。注意,仔仔细细地读上两遍。读诗之前,老师有个温馨提示。(课件出示)要求:吐字清晰,字音正确,

13、读通句子。(请一位学生读。)明白要求了吗?好,自由读秋思,开始。5.正确朗读,解多音字“重”。师:谁愿意第一个来读给大家听?(指名读)师:诗中有一个多音字,你注意了吗?这个字有两个读音,一个念 “zhng”,一个念“chng”,在这里该怎么念呢?我们先来看看不同读音的意思再做判断。(课件出示)重的读法和意思。你们认为该怎么念?为什么在这里念“chng”?(你可真会读书,注释中有提到,借助注释理解诗意这是学习古诗的一种方法。)那你能读一下这一句吗?(指名读)请你也来读。(指名读)大家一起正确地读一遍。(齐读)6.读出节奏。师:同学们,读古代的诗词,我们不但要把它读得正确,读得有节奏,而且还要尽可

14、能读出它的味道来。今天咱们来一次合作,我读第一句,你们读第二句。好吗?(课件出示)带节奏的古诗。师:好,你们自己试着读一读,争取读出你的味道和感觉。明白吗?按自己的节奏读。(生自由读)有谁愿意再给大家吟诵一遍。二、品读古诗,探寻“思”源过渡语:不错,有那么一些味道了。同学们,这首秋思仅 28 个字,却抒发了诗人浓浓的思乡愁绪。到底是什么引发了诗人的思乡情绪,让他提笔作家书呢?请大家默读古诗,快速找出原因。(一)品读“见秋风”师:都说“秋风惹愁思,落叶断人肠”,原来是这场秋风拨动了诗人的愁绪。请你来读这一句。请你再读这一句。读着这句诗,你们有什么疑问吗?(生谈)我也疑惑了,风本无形,诗人为什么说

15、看见秋风了呢?请你想象一下,诗人独自站在洛阳街头,瑟瑟秋风中,他看到了什么呢?(预设 1 生:看到飘落的树叶。师:是飘零的落叶拨动了诗人的心弦呀。你都已经读出画面了。除了落叶飞舞的情景,诗人还看到了什么呢?)(预设 2 生:看见别的人一家团聚。师:看到他人和家人团聚,诗人会想起些什么呢?(生谈)我想这对离乡的游子来说更是一种深深的刺痛,因为和别人的团聚相比,他就显得更为孤单了。这正是他当时的心情啊。师:又是一年秋风至,诗人伫立街头,看着漫天飞舞的黄叶,看着他人团聚的温馨场面,他的内心会怎样?你能用一个词来表现诗人的心情吗?(孤独、忧伤、寂寞)你真是诗人的知己啊,就请你读,读出他的孤独;都说知音

16、难觅,诗人有你这位朋友,一定会感到温暖的。请你用朗读表达出来;张籍的寂寞深深埋于心底,也请你读出来。师:一阵秋风,一份愁绪,就是这种感受,这种感觉,我们一起带着这种感觉再来读一读秋思。试着把诗人内心的那份孤独与寂寞的心情读进去,读到诗的字里行间去。放开声音读,按自己的节奏读。(生自由读)师:好,谁再来读一读秋思(指名读)三、悟读古诗,品味“思”意(一)品读“意万重”师:同学们,站在这个街头,孤独的诗人思绪万千,此刻他最想做的是什么呢?(板书:作家书)出示:欲作家书意万重师:诗人提笔想写封家书,千言万语便涌上了心头。他想起了谁?想对他说些什么呢?(生自由交流)师:是啊,正如你们所说,诗人一提笔,许许多多的人,许许多多的画面,都浮现在了脑海。你们都感觉到了诗人内心的那份牵挂与思念。现在,请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