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要注重“五性”

上传人:li45****605 文档编号:26917604 上传时间:2018-01-03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100.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教学要注重“五性”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数学教学要注重“五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教学要注重“五性”(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数学教学要注重“五性 江苏南通师范第三附属小学(226007)张小阳 有趣的、现实的、具有困惑性的问题情境,容易激活学 生已有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激发学生学习的愿望,让学 生的学习有生长点。为此,教师应从学生身边选取一些有用 的、有趣的问题,让学生应用数学思想、方法及数学知识、生 活经验来思考解决,进而不断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此同 时,在教学中,不仅要科学地安排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呈 现螺旋上升,而且也把数学的发展与生活、学生的发展密切 联系起来,真正做到数学教学“五性”并重,实现课堂教学最 优化。 一、让数与计算情境化,增强趣昧性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要引导学 生联系自

2、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 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示和交流的 作用,初步建立数感。”虽然旧教材中也有一些调整,但还是 太追求科学性和系统性。例如,在教学认数时,新教材是先 集体认数、写数,加强数感,再把十以内数的组成从认数里 抽出来单独排成一个单元,最后以十以内数的分与合为基 础,教学加法和减法。为了能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 的紧密联系,认识到数、符号,是刻画现实世界关系的重要 语言,例题采用了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图示。例如,在教学“5 以内的加法”时,以小朋友在校园里给花浇水和玩跷跷板作 为背景,这样通过联系生活经验及分与合的思想,帮助学生 初步认识了

3、加法和减法。在“想想做做”中,也设计了许多学 生感兴趣的练习,然后让学生看图,说图意,写算式。从而认 识了数学是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从中感 受数学的价值,初步学会运用数学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 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问题。 二、生活现场搬进课堂。增强感知性 在信息时代中,生活充斥着各种数据,为了作出理智的 选择和分析,人们需要从纷繁复杂的情境中,收集、处理数 据,并作出恰当的选择和判断。课程标准指出第一学段的学 习,应侧重于初步的感受和体会,力求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 和现实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充分体验学习这部分内容的 必要性和重要性。因而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创设了一个学习 情境,让学

4、生如同亲身经历一样,从而培养一种感觉。然后 当他学会了统计知识时,就自觉地想到运用统计的方法解 决生活中的有关问题。甚至以往比较枯燥的计算教学,现今 也创设了一定的情境,让学生通过生活场景来学习数学。例 如,3+2=5的教学创设了“原来有3个小朋友在浇花,又来 了2个”的场景图。这样的教学不仅仅是计算教学,学生在 这过程中还可以看图说话、看图提问题、看图思考等,很好 地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融准备课于新授课。增强体验性 在旧教材中数一数、分一分、比一比是作为“准备课”来 教学的,而新教材中是作为正式内容让学生学习的。旧教材 、 综合平台教学一得 中,许多内容与学生生活有一定距离。例如,在

5、“数一数”中, 旧教材是以南京长江大桥做背景的,出示挂图时,学生不知 所云,更不用谈爱祖国、爱江苏、爱自己家乡的教育了。数学 知识与学生生活距离远,学生自然不能产生学习兴趣,当然 就更不能激发求知欲了;而新教材中,是以儿童乐园做背景 的,儿童乐园是小朋友们最喜欢的地方,他们自然而然会产 生熟悉感,也自然涌现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如“比一比”教 学中,不再是简单地进行比绳子长短,而是给学生创设生活 情境,比一比客厅里的物体,厨房里的东西,引导学生把生 活经验上升为数学思考。使学生切实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在 我们身边;“分一分”教学中,不再选用分一分各种车,而选 用了分一分学具与文具。这就是学生身边的事

6、,学生自己能 想得到、摸得着。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体验、操作、领悟,产生 了强烈的求知欲。 四、依据学生认知规律,增强科学性 儿童最先感知的是三维世界,看到的是一个个物体。所 以教师应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细看各个面,又由 于面附着在体上,所以应要求学生先学体再操作。在新课程 里,不再把认物体作为准备课内容,而是另辟一单元专门认 识物体形状,从学生玩的积木人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接着出示典型物体,再到抽象的图形,让学生说出名称;最 后举例分类,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等。为了 让学生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在认物体之后 还设计了一堂实践活动课有趣的拼搭,通过滚一滚、堆

7、一 堆、摸一摸、搭一搭、数一数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感受“空 间与图形”的教育价值,使学生更好地认识、理解生活的空 间,进而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五、在活动中拓展应用。增强应用性 在课堂上为了给学生提供进行实践性、探索性与研究 性学习的环境;为了使学生体会数学的文化价值和应用价 值拉近数学与人和自然的距离,强调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 之间的联系,在认物体后设置了活动课有趣的拼搭;在学 完10以内的加、减法后,增加了丰收的果园一课。有趣 的拼搭从搭积木人手;丰收的果园以小动物在兴高采烈 地搬运果实为背景,始终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处处 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依据 标准,运用新理念,沟通生活中数学与课堂上数学的联系, 从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触一些 有研究和探索价值的题材和方法,帮助学生全面认i只数学, 了解数学,使数学在学生未来的职业和生活中发挥作用。 在各个领域里教材都在时时渗透生活与数学、数学与 生活的紧密联系。除了教材和教师提出合适的实际问题外, 教师应积极创造条件,组织学生深入社会调查、收集、提出 生活或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并尝试用所学的知识予以解决。 (责编黄春香) ( 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期刊/会议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