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6900871 上传时间:2018-01-03 格式:PDF 页数:27 大小:117.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单元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本组围绕“作家笔下的人”这一专题,安排了 3 篇课文,其中一篇讲读课文由 3 个片段组成。这 3 篇课文向我们展示了描写人物的一些基本方法 。此 外, 本组 教材 紧紧 围绕 专题 还安排 了“ 口语 交际”“习作”“交流平台”等内容,也就是说,本组教材以“人”为主,形成了“读人、说人、写人”的这样富有特色的一组教材。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会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语句。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家笔下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下鲜活的人物特点和形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作者抓住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特点的方法,并在自己的习作中加以运用。教学重、难点重点: 1. 有感情的朗

2、读课文,认识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课文中重点语句的意思。2体会作家对人物描写的方法。难点: 1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2. 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自己的习作中加以学习运用。教学方法1.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读写知识和经验,以此为基础来学习本组教材。2. 注意整合和提升,注重将学生已有的关于“写人”的读写经验与本组教材的学习有机结合,提高阅读和写作这方面文章的能力。3、对人物形象的感受不应是几条干巴巴的结论,要以课文对人物描写的语言文字为依据,从人和事件的具体材料出发,对人物形象进行分析、理解和评价。在对人物有充分感性的、形象的认识后,再对人物形象进行概括和评价。对描写人物方法

3、的总结,也应如此。如,侧重从人物的语言上来刻画人物,首先应该充分理解人物对话的内容,并从这些语言材料中得出作者是如何运用这些人物的对话来描写人物的。课时安排9 至 11课时教学设计22 、人物描写一组教学目标知识能力1. 认识 12 个生字,会写 14 个生字,摘录课文中描写人物的精彩句段。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感受人物形象。过程与方法1. 体会人物的动作、语言、外貌等描写的作用,学习表现人物某一方面特点的写作方法。2. 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肖像、心理活动等描写人物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感受人物形象。2. 激发学生阅

4、读中外名著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感受小嘎子、严监生、王熙凤这三个人物形象的特点。难点: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学习通过语言、外貌、动作的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写作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背景,扫清字词障碍。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3. 学习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教学重点、难点1. 感受小嘎子这个人物形象的特点。2. 通过语言、外貌、动作的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写作方法。教具准备了解小兵张嘎的故事梗概。教学过程一、紧扣主题,谈话导入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个新朋友。板书:小嘎子。你认识吗?

5、你觉得他是一个怎么样的人?二、初读课文,感知形象1. 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大声朗读,注意读准生字,读通句子 , 遇到难读的反复读。2. 检查字词掌握情况三、精读课文,理解关键词语,感受人物形象1. 师: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把描写嘎子的精彩句子, 特别能体现嘎子性格的句子画下来读一读,看谁找得最准确最多。2. 交流 ( 1) ( 2) ( 3)的顺序可以打乱,根据学生交流句子的顺序朗读感悟 ( 1)小嘎子在家里跟人摔跤,一向仗着手疾眼快,从不单凭力气,自然不跟他一叉一搂。A什么词语写出了嘎子的特点?B什么是 “手疾眼快” ? “手疾眼快” 写出了嘎子什么的特点? (板书:机警敏捷)C这是

6、他的长处,相对胖墩儿而言,嘎子的短处是什么?嘎子知道扬长避短,所以他一向 , 从不 , 自然 , ”,从这几个词,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嘎子?(板书:富有心计)D感情朗读( 2)俩人把“枪”和“鞭”放在门墩上,各自虎势儿一站,公鸡鹐架似的对起阵来。A这一句虽然写的是俩人,但也包括嘎子,什么词语体现了嘎子的特点?(板书:虎势儿一站)“虎势儿一站”什么意思?B指名读C“虎势儿一站”,站出了一个怎样的嘎子?(板书:气势逼人)E感情朗读,一读出威风凛凛的感觉。( 3)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A什么词语写出了嘎子的特点?

7、 (板书: 猴儿似的蹦) “猴儿似的蹦”你体会到了什么?B自己读读这句话,想想:嘎子在猴儿似的蹦来蹦去的过程中,他在想什C动作的确是透视人物心理的多棱镜啊!以己之长,攻彼之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嘎子?你能把他的有心计读出来吗?( 4)比赛的结果究竟怎样?小嘎子已有些沉不住气, 刚想用脚腕子去钩他的腿, 不料反给他把脚别住了。胖墩儿趁势往旁侧里一推,咕咚一声,小嘎子摔了个仰面朝天。A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嘎子? (沉不住气) 他想取胜的心情太迫切了,所以使用了最后一招(板书:钩)B从这一钩上,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嘎子?(板书:求胜心切)3. 要是换在平日里, 机警敏捷、 富有心计的小嘎子早就获胜了,

8、 可今天他的对手是谁?胖墩儿什么特点呢?请你找到的体现胖墩儿特点的句子。( 1)“是吗 ?”小胖墩儿跳起来 , 立刻退后几步 , 一闪身脱了单褂儿 ,叉着腰说 , “来吧 , 是一叉一搂的 , 还是随便摔 ?”( 2) 可是小胖墩儿也是个摔跤的惯手, 塌着腰, 合了裆, 鼓着眼珠子,不露一点儿破绽。( 3)出示:胖墩儿膀大腰粗,一身牛劲儿,任你怎样推拉拽顶,硬是搬不动他。4. 那么精彩的摔跤比赛, 那么鲜明的人物特点, 作者究竟主要抓住了人物的什么来进行描写呢? (主要是动作描写, 兼有语言和心理描写) 板书:动作四 猜测后文,仿写运用1. 小嘎子摔跤输了,他会对胖墩儿说什么呢?2. 小嘎子到

9、底怎么说的呢?让我们看看原著吧!自由读。课件出示: “慢着!”小嘎子脑门上哄哄冒火,又羞又急,“咱们是三盘两胜,倒一回就归你啦?还有两盘呢!” “又三盘两胜啦,你可真会耍赖!好,三盘就三盘!”3. 把你想像中的第二次比赛写出来吧!4. 写好之后交流、点评。5. 欣赏原版的第二次摔跤。五 作业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 节选自中国当代著名作家、 电影编剧家徐光耀先生的中篇小说 小兵张嘎 。 这部小说在上个世纪 60 年代曾经改编成同名电影,影响了几代人。 1980 年小说和电影分别获第二届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一等奖, 最近又改编成电视连续剧。 有条件的同学可以课外阅读小兵张嘎 。第二课时 临死前的严监

10、生教学目标:1课堂交流,体会各个人物形象。2学习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教学重点、难点1. 感受严监生这个人物的吝啬。2. 通过神态、动作的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写作方法。教具准备阅读儒林外史 ,收集关于作家吴敬梓的有关资料。教学过程一、课前交流,阅读铺垫1. 你们读过儒林外史吗?谁能说说这部书主要写的是什么?2. 补充资料。作者吴敬梓出身于官宦之家。 父亲去世不久, 他的家就遭遇变故。 他对人生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 不追求功名, 这在当时是很难被社会所容的,这使他有机会接触更多的下层知识分子与普通民众, 为熟悉他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这样就从个人恩怨的小圈子里转向对社会不满与批批判上来。也正是在

11、1736 年前后,他开始了儒林外史的创作。这部小说描绘了不同类型的封建知识分子的生活和心灵, 表现了封建社会的极端腐朽和将要崩溃的趋势, 也描绘了我国封建社会中的市民心态以及在名利驱使下各种各样的人。尤其对人物性格的刻画,活灵活现,有血有肉。对一个有钱人严监生临死前的描写与心灵刻画, 成为 “千古绝唱” , 被人们津津乐道。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1.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真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利用上下文或者查字典的方法查不懂的字词。2. 指名学生朗读,正音。严监( ji n) 诸亲六眷( ju n) 两茎( j ng)3. 交流: 短文主要写了什么?短文记叙了严监生临终前因灯盏点了两

12、茎灯草, 伸着两根指头不断气, 直到赵氏挑掉了一茎, 才一命呜呼的故事,刻画了爱财胜过生命的守财奴的形象。三、纵向联系,感悟“吝啬”1. 生读课文, 想象画面: 边听边想象严监生临死前的样子。 出示句子: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 一声不倒一声的, 总不得断气, 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学生反复读这句,思考:他可能说什么?心理想些什么2. 观察交流,达成共识出示课文插图学生仔细观察。 作者对严监生临死前的动作、 神态作了细致的描写, 请同学们先找出有关语句细致地读一读, 并根据他的动作、 神态的变化揣摩揣摩他临死前的心理活动, 然后在小组里交流一下。与大侄子的交流伸出两个指头 把

13、头摇了两三摇与二侄子的交流越发指得紧了 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与奶妈的交流那手只是指着不动把眼闭着摇头与赵氏的交流点一点头 把手垂下从以上这些人物动作的变化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焦急的加剧与吝啬)3. 学生有感情地读课文, 体会人物的心理, 练习朗读后面话, 要读出心理的变化。四、拓展阅读有条件的同学阅读守财奴中葛朗台临死前的片段。第三课时“凤辣子”初见林黛玉教学目标:1. 理解人物的外貌描写。2. 体会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教学重难点1. 理解人物出场时的外貌描写。2. 重点体会人物的形象特点。教具准备1. 搜集有关红楼梦的信息,注意搜集有关贾母、王熙凤的资料。2. 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的

14、生词。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 曹雪芹的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全书以男女主角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要线索,通过贾家荣宁两府的兴衰败落,被喻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 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篇文章, 就是节选自这本古典文学名著。2交流课前搜集的信息。3教师补充: 红楼梦写的是一个大家族。这个家族的祖先曾随皇帝出过兵, 兄弟二人都受封国公爵位。 哥哥贾演封宁国公, 弟弟贾源封荣国公,两家府第相连,就叫了宁国府和荣国府。到红楼梦开篇时,第一代人贾演、贾源,第二代人贾代化、贾代善都已过世,只有贾代善的妻子贾母还在。 如今虽年事已高, 把家政交给二儿媳王夫人和孙媳妇王熙凤主持, 自己只带着孙儿辈

15、寻开心, 享清福, 但在宁荣二府中仍握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贾府的老祖宗贾母有两个儿子名贾赦、 贾政, 一个女儿名贾敏。贾敏嫁林如海,只有一个独生女林黛玉。林黛玉母亲因病去世,外祖母想到黛玉年纪小没有人照顾, 就派人把黛玉接进贾府。 本文介绍的就是林黛玉初进贾府,王熙凤与其见面的情景。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1. 读课文, 理解生字: 遇到不理解的生词可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实在不理解的画下来留作讨论。2. 检查学生读书情况: 指名接力读读课文, 要求把课文读准读顺。 师生随机纠错,并适当解答同学们的有关疑问。3. 再读课文,思考:王熙凤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三、深入读文,探究性格导语:王熙凤

16、,是贾琏的妻子,长着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她精明强干,深得贾母和王夫人的信任,成为贾府的实际大管家。 那么, 王熙凤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呢?请同学们, 再认真读课文,画出描写语言、外貌、动作的句子,仔细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1. 外貌描写美丽:( 1)同学们先读读外貌描写的文字,再看图,找出谁是王熙凤。( 2) 为什么要描写王熙凤的外貌? (因为这个人打扮与姑娘们不同,指导学生在描写人物外貌时要抓住特征写。)( 3)指导学生朗读。2. 语言描写放纵,逢迎:在红楼梦中,王熙凤有“语言学家”之称,下面我们就来领略一下她的说话艺术。“我来迟了,没得迎接远客!” 这儿“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王熙凤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王熙凤又给林黛玉留下了什么印象?(放诞无礼) 出示 “这些人个个 , 放诞无礼?” “敛声屏气” 什么意思? “个个敛声屏气”说明当时的气氛怎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