毗尼作持续释卷一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6900786 上传时间:2018-01-03 格式:PDF 页数:33 大小:265.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毗尼作持续释卷一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毗尼作持续释卷一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毗尼作持续释卷一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毗尼作持续释卷一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毗尼作持续释卷一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毗尼作持续释卷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毗尼作持续释卷一(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序0347b16 夫戒為通修之元基者。 由其能淨無量之染業能立無量之梵行故。若無戒德。則染心何以皎潔。梵行何以克成。故云。戒為無上菩提本。應當一心持淨戒。然持戒之心要唯二轍。一止持。二作持。止持則自唐迄今代有人弘。作持則數百餘載寂無提舉。余自乙亥春。納戒潤州。恒侍先老人。輔化諸方。每以作持扣請。老人云。汝既志存毗尼。願維絕紐。藏內有曇無德部刪補隨機羯磨。廼南山律祖之所撰集。事法兼備。誠為典型。但以久湮。卒難力振。俟汝異日為眾闡揚。於戲諄諄師訓尤在耳也。至乙酉夏。老人掩室委付棲山。念顧命之難違。感慈恩之當報。焚膏繼晷。窮律部之奧微。率眾躬行。闡羯磨之洪範。 是制必遵。 于非即革。 但羯磨藏本。

2、有綱目。 列而法不全。復有文句。古而義不顯。因憐初學臨卷罔措。故余依律廣其事法。釋其隱微。題云毗尼作持續釋。使諸展卷成壞了然。所冀同志諸仁知止作明是非。臨事稱量。應為當為。共沐戒海而盡浣凡心。俱踐道階而紹繼聖種。又豈例圖衒虗談空盈卷軸哉。0347c10 時康熙乙巳歲前安居日毗尼後學滇南讀體識於金陵寶華山之觀西軒毗尼作持續釋 凡例 一 律制羯磨。一切僧事依之成就。若靡羯磨。作辦不成。故律云。有秉羯磨。有說行者。斯則名為正法住世。又曰。不誦白羯磨者。終身不得離依止。是知比丘要務莫先於此。宜勉攻持。 一 羯磨諸法始緣隨事漸制。後因結集類分揵度。雖斂用討文浩。若不精徹非過難逭。上古諸大律師匡維正法嚴淨

3、毗尼者。咸皆從廣採略。恒誦不遺。今藏中曇無德部有三集。其二未融諸部。法儀欠備。唯南山宣祖撰集刪補隨機羯磨四卷。於對首心念會取他宗僧法羯磨。具如本部。施法應事。隨機准義。加儀便用。有異於二。故今特紹行持。 一 詳稽原卷。 前列綱目百八十四法。 合復略六十有五。 既云補集。缺意為何。及至文中。贅曰縱舒撰次。非學不知。徒廢時功。未辦前事。故闕而不載。必臨機秉御。大鈔詳委。嗟夫大鈔世沒。覓訪絕聞。是故研窮廣部。校讐作持。應准目續法者上標一續字。應依律釋義者上標一釋字。應顯過出非者上標一非字。應附證及便行者上標一附字。若無續釋非附四科。悉是藏卷原文。凡秉白之法。皆書頂格。餘下一字。俾明古本。以別新續。儻

4、讀懷疑。請閱北藏存字函。昭然可據。 一 別集戒相。 題曰毗尼止持會集。 若彼應秉白羯磨者。 咸示於作持中詳明。為分止作。故不相兼。今此卷內原題如舊。外權更云毗尼作持續釋。以便簡討。 一 宗紹作持。本欲重光息焰。必也前行後效。故 ( 體 ) 躬操二十餘年。稿成不速刊行者。為令依學練知見聞堅信。今 巳 已 信樂欽行故爾。壽梓流布。將來藉此以報佛恩。用酬師德。若受具 巳 已 一往不知。由失所傳。學而不行。其過何辭。設未受具者。窺閱律部。理當誡訶。如謂律法。先知而後受具。此則以毒飲人。寧不慎歟。01 毗尼作持續釋目次0348b08 卷第一序 凡例 釋原序篇目 釋本題 釋人題集法緣成篇第一一僧法羯磨 (

5、 略有一百三十四 )單白羯磨 ( 三十九法 ) 白二羯磨 ( 五十七法 )白四羯磨 ( 三十八法 )二對首羯磨 ( 略有三十六 )但對首法 ( 三十一 ) 眾法對首法 ( 五 )三心念羯磨 ( 略有十四 )但心念法 ( 三 ) 對首心念法 ( 七 )眾法心念法 ( 四 )前明僧法 ( 羯磨十緣 )一稱量前事 二法起託處三集僧方法 四僧集約界五應法和合卷第二六簡集是非 七說欲清淨 ( 一明與欲法二明受欲法 三明說欲法 ) 八正陳本意九問事端緒 十答所成法中明眾多人法 後明一人法僧法羯磨具七非一者非法非毗尼羯磨二者非法別眾羯磨三者非法和合眾羯磨四者如法別眾羯磨五者法相似別眾羯磨六者法相似和合羯磨七

6、者呵不止羯磨義立七非一人非 二法非 三事非四人法非 五人事非 六法事非七人法事非對首羯磨 ( 具七非並如上 ) 眾法對首 ( 具七非並如上 )心念羯磨 ( 具七非並如上 )卷第三諸界結解篇第二僧界結解法第一結初大界法 ( 解大界法 結同法利界法 結同法別利界法 結法別利同界法 )結戒場法 ( 解戒場法 結有戒場大界法 )結三小界法 ( 結受戒小界法并解 解受戒小界法 結說戒小界法并解 結自恣小界法并解 結說戒堂法并解 解說戒堂法 )結解衣界法第二結攝衣界法 解攝衣界法結解食界法第三結攝食界法 解淨地法結庫藏法 差人守庫藏法卷第四諸戒受法篇第三受三皈法 受五戒法受八戒法 出家授受戒法乞度人法 與

7、度人法度沙彌法 與剃髮法授十戒法 受戒體法卷第五諸戒受法篇第三之二比丘受戒法授比丘戒緣一能受之人 ( 一是人道故 二諸根具足 三身器清淨 四出家相具 五得少分法 )二所對 ( 一結界成就 二有能秉法 三僧數滿足 四界內盡集和合 五有白四教法 六資緣具足 七佛法時中 )三發心乞戒 四心境相應五事成究竟 ( 初明請師法 二安受者所在 三差人間緣 四出眾問法 五白召入眾法 六明乞戒法 七戒師和尚問法 八正問法 )二正授戒體法 次說隨相法授四依法卷第六諸戒受法篇第三之三請依止師法 與外道住法次教受戒 尼眾授戒法授沙彌尼戒法 授式叉摩那尼法乞學戒法 與學戒法次說戒相法 授比丘尼戒乞畜眾法 與畜眾法正授戒

8、前具八緣一明請和尚 二三差教師法 四教師出眾問法五喚入眾法 六明乞戒法七戒師白和尚法 八對眾問答正授本法羯磨文本法尼往大僧中受戒法請羯磨師法 乞授戒法戒師和尚問答 正問遮難法正授戒體法 次受戒相次說四依法卷第七衣藥受淨篇第四受衣法 受安陀會法受僧伽黎法 受縵衣法捨衣法 尼受餘二衣法心念受捨衣法 受尼師壇法受鉢多羅法 受藥法受時藥法 藥無七過授有三種 自受三法正食五觀 受非時藥法受七日藥法 受盡形壽藥法衣說淨法 請施主法正說淨法 心念說淨法金粟淨法卷第八諸說戒法篇第五僧說戒法 說戒和法 ( 初明卷首十二頌 次明戒序并總結三明七佛偈 ) 僧同化識罪懺白法僧同犯疑罪發露白法 尼差人請教授法教誡尼法

9、差教授尼師法告清淨法 疑罪發露法說戒座上憶罪露法 略說戒法非時和合法 諍滅說戒法增說戒法 與狂癡法並解解狂癡法 對首說戒法心念說戒法卷第九諸眾安居篇第六安居法 對首安居法後安居法 心念安居法忘結便成法 及界與園成安居法受日法 事訖羯磨受日法羯磨受日法 對首受日法命梵二難出界法 受日出界逢難法諸眾自恣法篇第七僧自恣法 差受自恣人法白僧自恣法 正自恣法略自恣法 四人以下對首法一人心念法 尼差人自恣法修道增自恣法 諍事增自恣法第二增自恣法 受功德衣法差人守功德衣法 付功德衣法捨功德衣法卷第十諸衣分法篇第八一二部僧得施法 二二部現前得施法三時現前得施法 四非時現前得施法五時僧得施法六非時僧得施法初明五

10、眾死物之所屬 二分法十種三同活共財法 四負債法五明囑授 六分物時七斷輕重物 八量德賞物九分輕物法 十得受衣法卷第十一懺六聚法篇第九之一懺海法懺波羅夷法 懺僧伽婆尸沙法懺偷蘭遮法續初懺波羅夷法犯波羅夷覆藏者與滅擯法續二懺僧伽婆尸沙法白僧行覆藏行法 八事失夜半月說戒時白法 白停行法白行行法 行法滿 巳 已 白僧停法與摩那埵法 日日僧中白法白摩那埵行滿停法 與出罪法與壞覆藏者本日治法與壞覆藏者摩那埵法與壞覆藏及壞摩那埵本日治法與不壞覆藏壞六夜本日治法與壞覆藏及壞六夜出罪法犯僧殘不覆藏者摩那埵法與摩那埵本日治法 出罪法比丘尼法卷第十二懺六聚法篇第九之二續三懺偷蘭遮法對僧乞懺法 請懺悔主和白法 正懺悔法

11、對四比丘懺法 對一比丘懺法懺波逸提法 前懺捨墮僧中懺法初明捨財 中明捨心捨罪法乞懺悔法請懺悔主法和白法正捨罪法還衣法初即座轉付法 後明即座直付法對四人 巳 已 下對首法 對一人捨墮法捨衣法明懺罪法先懺從生罪 懺悔二根本小罪法懺根本罪法 懺後墮法懺波羅提提舍尼法 懺突吉羅法正明懺儀 捨罪法悞作懺法 餘語法觸惱法 差說麤罪法護鉢法初明與鉢法 次明行鉢法正明護鉢法制不往學家法並解解學家羯磨法卷第十三懺六聚法篇第九之三尼與僧作不禮法並解解不禮法諫破僧法諫助破僧法諫惡性法諫惡邪法 諫擯惡邪沙彌二法諫隨舉比丘尼法 諫法諫勸住法 諫嗔捨三寶法諫發諍法 諫居士子法與覆鉢法差使告覆鉢法 解覆鉢法呵責法並解解訶責

12、法擯出法並解諫擯謗法 解擯法依止法並解解依止法卷第十四懺六聚法篇第九之四遮不至白衣家法並解差人懺白衣法 解遮不至白衣家法不見舉法並解解不見舉法不懺法並解解不懺悔罪舉法不捨法並解解不捨法憶念法 不癡法罪處所法雜法住持篇第十六念法第一念日月數 第二念知食處第三念知受戒時夏數 第四念知衣鉢受淨第五念念食同別 第六念身強羸白同利食前後入聚法 白非時入聚法作餘食法 呵責弟子法弟子辭和尚白謝法卷第十五雜法住持篇第十之二諫作犯法 諫止犯法老病比丘畜杖絡囊乞羯磨文僧與老病比丘畜杖絡囊羯磨法十誦律受三十九夜羯磨文十誦律受殘夜法僧祇二十七事訖羯磨文差人行籌法 離衣法減六年臥具法 作小房法作大房法持故房與道俗經營二

13、法差比丘料理房法 差分臥具法尼白入僧寺法0351c14 毗尼作持續釋目次 ( 終 )No. 730-B 曇無德部四分律刪補隨機羯磨原序0351c22 釋此原序分三。初明如來出世說法制戒之由二明世尊滅度教法流傳分律之端三明宣祖撰集羯磨刪補隨機之意0352a01 今初0352a02 原夫大雄御宇。 01 豈惟拯拔一人。0352a03 釋 原夫二字乃推原發語之辭。 大雄者讚佛。 頓超三界。 圓滿二嚴。居天中天。為聖中聖。故以大雄稱之。御者人王臨極為曰御極。宇者天地四方為之宇也。今借其義。謂如來應質娑婆。統御三千大千世界。本為普度諸有。咸脫輪迴。導引羣迷。共登覺果。豈惟拯拔一人。出現於世。拯謂拯救沉溺

14、。拔謂拔除邪見。此彰化利之廣也。0352a10 大教膺期。總歸為顯一理。0352a11 釋 大教者。 五時說法三百餘會為曰一大時教。 膺者當也。 期者從旦至旦復其時也。然雖五時設教皆是善巧。以就三根。當其時宜而為說法。至於一期佛事將終。演妙法華則無二三。總收權小。並歸大乘。為顯一實相理。令諸眾生悟入佛知見。故方稱如來出世之本致爾。此明說法之妙也。0352a17 但由羣生著欲。欲本所謂我心。故能隨其所懷。開示止心之法。0352a19 釋 此申明開權之義也。 如來不即說一佛乘而等濟之。 必先以權教攝化者。但由羣生迷真 巳 已 久。癡無正智。貪欲深著。難語大法。諦審貪欲之本。所謂第六意識妄執我故。我

15、執有二。一俱生我。謂凡夫於色受想行識五蘊法中。強立主宰。妄執為我。與身俱生。名曰俱生我執。二分別我。謂於計我法中。 分別我能行善行惡等事而起執著。 名曰分別我執。 因執二我引生煩惱。作種種業。繫縛生死。不能解脫。唯佛智知之。觀諸眾生種性樂欲。故能隨其所懷而開示止心之法也。0352b05 然則心為生欲之本。滅欲必止心元。止心由乎明慧。慧起假於定發。發定之功非戒不弘。是故特須尊重於戒。0352b08 釋 此明斷證非戒無託也。止者止息情慮。澄靜昏煩。元即本也。謂第六識心既為生欲之本。若滅貪欲。必止息此心。澄靜情煩。以空慧觀照。了知五蘊無我。俱生分別不執則十使頓除。永斷欲本。證無我理。名曰生空觀( 亦

16、名人空 )。所以止心由乎明慧。然此真明空慧乃自性德用。非正定之力莫能現起。定力弘大。非淨戒之功莫能發生。是故特須尊重於戒也。0352b16 故經云。戒為無上菩提本。應當一心持淨戒。0352b17 釋 此引華嚴經為證明。特尊於戒也。無上菩提四字乃華梵雙舉。梵語具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阿耨多羅翻云無上。三藐翻云正。三翻云等。菩提翻云覺。無上是理。正等覺是智。正謂正中。即一切種智寂滅相。等謂等。即行類相貌如實知故。然此極果理智非亞位所獲。唯佛與佛乃能證知。今以引證此者。 謂非獨人天樂報權乘取果。 功唯在戒。 即諸佛如來圓滿萬行所證無上菩提亦以戒為本因。凡諸真修行者。應當一心奉持淨戒。而云一心者。斯有大小之別。 大乘一心持戒者是自性戒。 真如不變本無染淨。 真如隨緣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