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苏煤矿矿井开拓方案(1)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6893541 上传时间:2018-01-03 格式:PDF 页数:28 大小:101.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康苏煤矿矿井开拓方案(1)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康苏煤矿矿井开拓方案(1)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康苏煤矿矿井开拓方案(1)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康苏煤矿矿井开拓方案(1)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康苏煤矿矿井开拓方案(1)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康苏煤矿矿井开拓方案(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康苏煤矿矿井开拓方案(1)(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康苏煤矿二采区开拓方案说明书编 制 人:审 核:公司领导审批:康苏煤矿二一三年一月2 第一章 概况一、矿井概况康苏煤矿位于乌恰县康苏镇,距喀什市 117 公里,距阿图什市 120公里,距离乌恰县 20 公里。老井始建于 1958 年, 1960 年 3 月投产,原核定生产能力 21 万吨 / 年。 1990 年, 经过 30 多年开采的康苏煤矿老井资源枯竭,面临停产。 1992 年国家累计投资五千四百多万元建设康苏煤矿新井。新井由主立井和副斜井构成。新井基建工程于 2004 年基本完成,设计生产能力 11 万吨 / 年,开采深度为 360 米。康苏煤矿井田主要煤种为优质气肥煤,采矿证井田面

2、积 3.39 平方公里,探矿证井田勘察面积18.74 平方公里。可采煤层共有 7 层,其中 M7、 M6煤层为主采煤层,矿井地质储量 1217 万吨,可采储量 737 万吨,根据实际揭露煤层情况主采煤层 M7煤平均厚度 2.3m、 M6煤平均厚度 1.9m。 矿井开拓方式为主立井、副斜井混合开拓,主立井装备一对 2.5 吨箕斗,副斜井单钩串车提升。矿井通风系统为中央并列式,通风方式为机械抽出式。根据 2011 年瓦斯等级鉴定结构 M7 煤绝对涌出量 0.04m3 /min ,属瓦斯矿井;煤尘具有爆炸危险性;属易自燃煤层,在实际开采中没发生过自燃现象。现采掘工作面布置情况:现北一采区布置的工作面

3、均在 M7 煤中,一个回采工作面即 71103 工作面, 剩余 1.8 万吨储量, 两个掘进头即 71104下顺联巷和 71105 上顺槽,北一采区剩余 M7煤储量 12.1 万吨,计划 M7煤回采完后回采 M6煤, M6煤可采储量 17.2 万吨。二、 采区概况1、位置及范围3 F5 断层以西 +2030m 运输巷以北,标高: +2000m +2150m,作为北二采区。2、邻区情况本采区东为 F5 断层,北部为采空区,南部为 +2030m 运输巷,西部为实体煤。1)地质及水文地质简述地质情况简单,为一单斜构造,根据二维地震预报北二采区西南方向有一 F10 断层,届时边掘边探。水文地质简单,涌

4、水量不大。 (详见四水文地质)2)采掘情况目前本采区尚未布置采掘工作面,预计 2013年 3 月份开始掘进二采区运输巷车场。3)自然灾害及其它本矿区降水量不大,且矿区南、北部各有一宽 18m、深 15m 沟渠,且标高比矿区标高低 30m(副井口标高 +2384m,沟渠平均标高 +2354m) ,排水条件较好,受洪水威胁的可能性小。3、地面情况及受生产影响程度1)地面建筑设施等本采区上方无建筑物,均为山区和丘陵,采区上方有一干沟,属于季节性河流。2)地形(地貌、植被、地层出露情况等)采区上方地表均为沟壑、丘陵,地形复杂,植被稀少。4 3)水系及地面积水范围采区上方无积水,但地表有一干沟,属于季节

5、性河流,雨季时可能有少量流水,干沟和采区高差 320m 200m,雨季可能会有少量裂隙渗水,但对生产影响不大, 为什么? 。4)采掘影响及破坏程度采 区北部有采空区, 采空区标高均在 +2200m 以上,二采区首采面设计在 +2150m以下,距离采空区较远,并且掘进期间边掘边探保证安全生产。三、采区主采 M6、 M7煤层特征1、煤层赋存情况根据新疆地矿局第二地质队提供的 C/ZK2、 V/ZK 1、 V/ZK 2、 V /ZK1钻孔资料, M6、 M7 煤层赋存条件均不稳定,均为采区自东向西煤厚逐渐减薄, 且 M6 煤在采区中下段煤层夹矸 1.8m 左右,夹矸上部煤层厚度1.1-1.4m、下部

6、煤层 2.14-2.48m,采掘期间以下部煤层为采掘煤层 。2、煤层厚度、倾角、结构、间距根据新疆地矿局第二地质队提供的资料, 采区上部 ( +2050 水平以上)M7 煤层厚度为 2m-2.6m 左右,下部平均厚度为 2.6m-3m, M6 煤层厚度采区上半部平均 2.98m、 下半部平均 1.87m。 M6、 M7 煤层倾角为 2430。根据一采区实际揭露 M6 煤层和 M7 煤层的层间距平均为 6.5m。 M7 煤层含夹矸 24 层,夹矸厚度为 0.20.74m, M6 煤层含夹矸 13 层最多为 8层,夹矸不稳定,厚度为 0.1m 2.64m 不等,平均 0.79m。3、 M7、 M6

7、 煤层顶底板5 M7 煤层顶板为含碳粉砂岩,煤层底板为粉砂岩或细砂岩,煤层顶底板岩层外露后较破碎; M6 煤层顶板是粉砂岩和细砂岩, 底板为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和少部分细砂岩。 强度四、水文地质1、水文基本特征康苏矿区属干旱山区,矿体埋藏于地下水位以下,离地表水体较近,但水力联系极微弱,矿床充水水源主要为基岩裂隙水,构造裂隙为主要导水通道,属不均匀入渗型通道,单孔涌水量小于 50m3/d,属极弱含水层。矿区地表水不甚发育,只有发源于北部山区的康苏河由北向南从矿区西侧流过,流量 0.2 2.0m3/s,洪水期流量大于 20m3/s,康苏河在 F10断层以西距离本采区 较远 ,对采区基本无影响。2、

8、水因素及威胁程度本采区水威胁主要来源于采区北部采空区积水和地表干沟雨季裂隙渗水,但二采区首采面设计在 +2150m 以下,根据原老矿遗留图纸和资料二采区北部采空区均在 +2200m以上, 并且掘进期间严格按照 “有掘必探”的施工原则进行施工,所以老空积水对采区影响不大;雨季干沟流水量增大时,实地观测采区渗水量,如果涌水量增大对安全生产造成威胁时将考虑对地面干沟进行处理减少渗水量;综上所述采区整体受水威胁程度较小。3、水量预测及依据根据一采区实测涌水量推断,本采区正常用水量为 40m3/h 左右。4、防治水措施6 ( 1)在二采区运输巷 和轨道上山交岔口 低洼处建水仓,安装 2 台BQS60-6

9、0-22/N 型潜水泵(一配一用) ,配合 50mm 排水管排至 +2030m 水平运输巷水沟内 ; ( 2)雨季及冰雪融化季节,加强地表和井下的检查,防止地表水渗入入井下; ( 3)采掘过程中,坚持执行“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防治水措施。五、影响生产的其他地质因素现有资料只有 2011年新疆煤矿矿用安全产品检验中心提供的矿井瓦斯等级鉴定及二氧化碳测定结果报告对 M7 煤采样检验。1、瓦斯根据 2011年的瓦斯等级鉴定结果,绝对瓦斯涌出量为 0.04m3/ min,预计本采区的瓦斯涌出量变化不大。2、煤尘经鉴定煤尘有爆炸性。3、煤层自燃经鉴定煤层属较易自燃煤层。4、地温地质资料表明:井下温度

10、8-12,地温无异常。5、地压目前无相关资料, 。6、岩层与地表移动情况目前无资料。六、采区储量计算7 1、计算范围该采区走向长 520m,倾斜长 460m。 +2000m-+2150m 水平标高之间。采区面积 0.164km2。2、现有储量采用煤厚参照 87 年康苏煤矿地质报告和钻孔计算,本采区可采储量计算 为 341万吨 (仅计算 M6、 M7 煤层) , 其中 M6 煤可采储量 113万吨 ,M7 煤可采储量 228 万吨。第二章 开拓布置方案的选择一、方案说明根据矿井实际条件,共考虑 2 套方案。( 1)方案一二采区运输巷在 +2030m运输石门揭 M7煤处开口施工,沿 M7煤层走向布

11、置,运输巷设计为机轨合一巷 , 施工方位 344 16 36;二采区回风巷在 +2150m回风石门揭 M7煤处开口施工, 沿 M7煤层倾向伪倾斜施工,上半段最大坡度 37,下半段最小坡度 25,平均坡度 30;在靠近F5 断层位置布置三条上山,分别为二采区轨道上山、二采区回风上山、二采区运输上山,二采区运输上山和二采区轨道上山沿 M6煤施工,二采区回风上山沿 M7煤施工, 施工平均坡度均为 18 -20 , 其中轨道上山为进风巷,运输上山和回风上山为回风巷。该方案工程量为:( 1)二采区运输巷车场 120m(其中 100m岩巷, 20m 煤巷) 。( 2)二采区运输巷 475m(煤巷) 。8

12、( 3)二采区回风下山 449m(煤巷) 。( 4)二采区轨道上山 445m(煤巷其中 16m 的岩巷) 。( 5)二采区回风上山 406m(煤巷) 。( 6)二采区运输上山 449m(煤巷其中 16m 的岩巷) 。( 7)二采区绞车房 90m(岩巷) 。( 2)方案二利用矿井 +2150m水平原老巷( +2150m水平北翼运输巷)作为二采区回风巷,二采区运输巷在 +2030m运输石门揭 M7煤处开口施工,沿 M7煤层走向布置,运输巷设计为机轨合一巷,在采矿权范围中部布置三条上山。该方案可比工程量为:( 1)修复 +2150m水平北翼运输巷 370m。( 2)二采区回风巷 160m(岩巷) 。

13、( 3)二采区回风巷 250m(煤巷) 。二、方案比较1、方案一优缺点( 1)优点: a、由于 +2150m 回风巷年久失修,通风断面小,方案一甩掉 +2150m回风巷失修严重巷道,通风管理容易;b、运输方便,出煤系统和运料系统简单;c、开拓岩巷少,工期短;d、工作面掘进期间可以准确掌握煤层变薄位置。( 2)缺点:靠近断层, 施工难度 较大。9 2、方案二优缺点( 1)优点:采区上、下山和煤柱占用的煤量小。( 2)缺点:利用老回风系统,通风阻力大;巷道维修量大;开拓岩巷量较大。通过以上比较认为:本矿现状采区接替面临失调,需考虑掘进进度问题,另外 +2150m 回风巷失修严重,通风阻力大,综合考

14、虑所以确定采用方案一比较合适。第三章 采煤方法根据我矿煤层赋存情况和煤层厚度、倾角等条件,二采区将继续使用单体柱配合 型梁支护顶板炮采采煤法进行回采。第四章 巷道断面及支护方式根据巷道实际用途和掘进期间采用的掘进方式,另外根据二采区运输等需要的断面等综合考虑。1、二采区重要巷道设计情况:( 1) 二采区运输巷车场: 采用断面为半圆拱断面, 小断面: 净宽 2.8m,净高 2.6m,大断面:净宽 3.8,净高 3m;锚喷支护。( 2)二采区运输巷: 采用半圆拱断面,净宽 3.8m,墙高 1.2m,净高3m;梯子梁 +锚喷支护。( 3)二采区回风下山:采用梯形断面,上梁净宽 2.2m,净高 2.1

15、m;工字钢棚 +喷浆支护。( 4)二采区轨道上山:采用半圆拱形断面,净宽 3.2m,净高 2.2m;工字钢棚支护。10 ( 5)二采区回风上山:采用矩形断面,净宽 2.8m,净高 2.2m;锚喷支护。( 6)二采区运输上山:采用矩形断面,净宽 2.8m,净高 2.4m;锚喷支护。2、巷道断面见巷道断面图。第五章 采区运输提升一、采区运输1、二采区运输巷采用机轨合一巷,采用 DSJ80/40/2 40 带式输送机运输出煤,采用 SQT800/2 22 无极绳绞车运料。2、二采区轨道上山采用 JTPB-1.2 1.0 绞车提升。3、二采区运输上山采用 SST800/2 22 点滚筒皮带出煤。4、采

16、掘工作面运输采用刮板输送机配皮带输送机运输。二、采区提升设备采区轨道上山采用 JTPB-1.2 1.0 绞车提升运料,铺设架空乘人装置运送人员。第六章 采区通风矿井二采区设计 2 个炮采工作面, 2 个掘进工作面 , 各工作面的风量按以下进行计算。1 炮采工作面风量计算矿井二采区设计 2 个炮采工作面。工作面采高均为 2.2m,最小控顶距 2.4m,最大控顶距 3.4m,平均断面积为 6.38m2,考虑支架等设备占的面积按 0.9 m2计,断面 S=5.48m2,取 5.5m2;工作面斜长最大不超过 90m,上顺槽不超过 400m,下顺槽不超过 500m。11 1.1 按照瓦斯(或二氧化碳)涌出量计算:Q 采 =125 q 瓦采 K=125 0.2 2=50m3/min式中: Q 采 为采煤工作面需风量, m3/min K 为采煤工作面的风量备用系数,炮采取 1.4-2.0。q 瓦采 为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