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登海从普通农民到时代楷模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6893240 上传时间:2018-01-03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100.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李登海从普通农民到时代楷模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李登海从普通农民到时代楷模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李登海从普通农民到时代楷模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李登海从普通农民到时代楷模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李登海从普通农民到时代楷模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李登海从普通农民到时代楷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登海从普通农民到时代楷模(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李登海 :从普通农民到 时代楷模 从普通农民到 “ 时代楷模 ”日前,中宣部授予李登海 “ 时代楷模 ” 荣誉称号,以表彰他 40 余年致力于高产玉米的育种、攻关和推广,为我国粮食安全所做出的巨大贡献。笔者自 18 年前采访李登海以来, 一直有个问号萦绕在脑海: 为什么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可以成为育种家、企业家,为民族种业做出如此贡献。在不断的采访调研中,笔者愈发感受到,成就背后是精神信念的力量!正是李登海超乎常人的志向、精神、毅力和理念,使他最终成为了 “ 时代楷模 ” 。志向: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时势造英雄,时代楷模必然沐育时代精神。李登海青年时代,一直受董加耕、邢燕子等模范人物的精神鼓舞。

2、1972 年, 在莱州市西由公社后邓村农科试验队担任队长的李登海,偶然间在一份报告中看到美国农民华莱士创出春玉米亩产 2500 斤的纪录,是当时李登海家乡玉米产量的十倍。巨大的差距,极大地激发了李登海开创中国玉米高产道路,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决心: “ 美国农民能办的事,我们中国农民也能办到 ” 。此后 40 余年,李登海一直以国家利益为重,坚守着为国家而科研的人生信念。直至他获得 “ 时代楷模 ” 殊荣的今天,仍不改初心: “ 面对 32 亿元的资产,我个人没有感觉,将来我准备设立 ,李登海科学创新基金 ?。 ”精神:学无止境、学以致用一个初中毕业的农民,要干玉米高产攻关的事,比登天还难,怎么

3、办?答案是无止境的学习! “ 向书本学习,向专家和教授学习;向实践学习,向有实践经验的农民和科技人员学习。 ” 李登海说。白天他带领农科队员在田里搞高产攻关试验, 晚上点着煤油灯, 自学农技知识。县里、社里每次组织的专家学者的农业科学技术讲座,不论跑多远的路,李登海都要赶去听讲求教。 1974 年, 李登海到莱阳农学院进修, 用一年时间就拼命似的学完了作物栽培学和植物生理学等十二门课程。在边学习边高产攻关中,李登海发现,仅靠改善栽培条件、强化栽培措施突破不了平展型玉米产量极限;必须育新种、改新型。于是李登海理论结合实际,率先打破了栽培与育种的学科界限,将二者在高产攻关实践中有机地统一起来,相辅

4、相成,成就了他率先提出并确立我国紧凑型杂交玉米的高产之路。毅力:太忙了、太苦了、太累了40 余年持续高产攻关,没有毅力根本坚持不下来。用登海种业人的话说,李登海 “ 太忙了,太苦了,太累了,贡献太大了 ” 。李登海曾在海南育种连续度过了 37 个春节。 每年大年三十和正月初一的鞭炮声中,他都是忙碌在玉米地里。他没有星期天、节假日、没有八小时工作制,天亮就下地,天黑才收工,一天工作十四五个小时以上。即使外出开会,晚上回来也要打着手电到试验田转一转、 看一看。 李登海的实验室主要在田间, 每年为玉米套袋 200万个,都要逐个观察、纪录、选择、分析,全凭手工操作。春争日,夏争时,玉米授粉最紧张的时候

5、,他的作息时间只有 “ 玉米时间 ” ,没有 “ 北京时间 ” 。理念:创新、引进、再创新在自主研发的同时,李登海抓住机遇,在我国率先开始了对国外新种质资源的“ 消化吸收和再创新 ” ,选育出一批新的高产优良品种和自交系。美国和我国玉米育种界曾尝试利用半矮生的 br2 基因来降低株高、提高密度而增加产量,但都没有成功。李登海 “ 独辟蹊径 ” 走多基因之路降低株高。目前,他已经育成 10 多个超级玉米品种, 其中 2 个通过国家审定, 5 个通过省级审定。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宋同明认为: “ 这种玉米类型代表了世界现代玉米育种的大趋势和大方向。这是李登海在确立我国紧凑型杂交玉米高产育种方向的基础

6、上开拓创新的具有世界玉米高产育种趋势性、 方向性的新途径。 ” 农业部玉米专家指导组组长赵久然称: “ 李登海已经跨入精准快速玉米育种的自由王国。 ” 宋逊风再干二十年再增亿吨粮 记玉米育种家李登海和他的登海种业本报采访组登海,是一个人名。他是农民,只有初中学历,穿着解放鞋,戴着草帽子,种了一辈子玉米;他也是育种家,现任国家玉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主任,他所培育的高产玉米品种已累计为国家增产 1 亿吨玉米, 被誉为 “ 中国紧凑型杂交玉米之父 ” ,并被评为 “ 中国种业十大功勋人物 ” 。登海,是一个企业。脱胎于一家科研试验站,以 2 万元起家,是我国第一个民营玉米产业化种子企业,以 “

7、 登海种业 ” 为名登陆深圳证券交易所,目前总资产已达37 亿元。 它长期致力于玉米育种和高产栽培研究, 是全世界仅有的两家连续多年进行玉米高产攻关探索的企业之一。登海,是一个品牌。 “ 登海 605” ,自国务院 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意见颁布以来,首个推广面积突破千万亩的民族玉米品种; “ 登海 618” ,创下了亩产 1151.65 公斤的百亩方全国高产纪录。 “ 登海 ” 名下的高产品种,将我国土地亩均养活人数从 1 人提升到 4.5 人。“ 登海 ” 的故事,要从 1972 年讲起。登海其人 为了高产、高产、更高产经历过忍饥挨饿年代的人,对粮食产量数字格外敏感,对高产更有着近

8、乎信仰的推崇。1972 年, 普普通通的农民李登海, 无意中接触到一份我国农业专家赴美考察的报告。报告里,一个名为华莱士的农民,创出了亩均 2500 多斤的全美玉米高产纪录。而在李登海的家乡山东莱州,年景好的时候,每亩地也仅能打下 300 斤玉米。近 10 倍的差距!“ 美国农民能办的事,中国农民也能办到! ” 暗下决心的李登海,往玉米地里一钻, 开启了一场跨越大洋的赶超征程。 “ 开创中国玉米高产道路, 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明确了人生目标,这位共和国的同龄人,一干就是一辈子。“ 为了提高玉米产量,我这辈子就干了两件事,一件是高产栽培,一件是品种选育。 ” 李登海平静地告诉记者,过去 44

9、年中,他共进行了 790 多次高产攻关试验,完成了 121 代品种选育工作。1972 年夏,小麦收获后,李登海等 9 人带着玉米种子,拉着一头牛来到地里。原本很快就能种完的 1 亩 2 分地,他们用了好长时间才播下:开沟播种方式、种植密度、有机肥和化肥的施用方法 时间都花在了研究上。水分、 温度、 密度、 养分、 光合能力, 每一项都与产量紧紧挂钩; 浇水、 抢播、调行株距、施肥去雄、测量叶向角,李登海用尽了洋知识、土办法,反复地做高产攻关试验。在那个 “ 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 的年代,靠着 “ 没有肥料就挖厕所 ” 的一股子劲儿, 李登海硬是用 120 多块高产攻关田里的试

10、验, 把玉米亩均产量提高到了 500 公斤以上。玉米单产上扬的曲线,很快就停在了 660 公斤的刻度上。李登海用各种办法试种了 100 多个平展型玉米杂交种,但是,包括当时国内最好的品种在内,没有一个可以解决空秆和倒伏的难题。高产攻关的瓶颈,卡在了品种上。李登海的人生课题,也就相应地衍伸到品种选育上来。方向是育种的关键,李登海在高产攻关实践中发现了这把钥匙。起点是他与山东省农科院专家合作对玉米植株进行的一次改型试验。试验的结果是 “ 一增一减 ” :平展型改为紧凑型后增产 21% , 而紧凑型改为平展型后减产了 20%。 原因在于紧凑型玉米叶片上冲,阳光斜射,叶面温度低,气孔闭合少,不影响 C

11、O2 进入,光合作用能正常进行, 而平展型叶片则恰恰相反。 这一发现, 不仅为李登海此后 38 年的育种找到了方向,而且在我国率先证实和确立了紧凑型玉米品种选育是杂交玉米育种的主流,推动了我国杂交玉米由平展型向紧凑型的历史性转变。此后,杂交玉米品种的选育始终围绕 “ 紧凑型 ” 这个关键词: 1979 年, “ 掖单 2 号 ” 以亩产 776.9 公斤创下了我国夏玉米单产新纪录,获“ 国家星火一等奖 ” ; 1989 年, “ 掖单 13 号 ” 以亩产 1096.29 公斤首创世界夏玉米单产纪录,并斩获 “ 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 殊荣; 2005 年, “ 登海超试 1 号 ” 亩产达到

12、 1402.86 公斤,将世界夏玉米单产纪录提高了 305.57 公斤; 2014 年, “ 登海 618” 突破了 1151.65 公斤,创我国夏玉米百亩丰产方高产纪录,连同当年小麦产量,一亩地可养活 4.5 人。从不到 700 公斤, 到 1500 多公斤, 紧凑型高产品种较平展型亩产提高一倍多,是我国农作物高产能力提升的最大幅度的创新。 2011 年, 国务院发布 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紧凑型玉米等突破性优良品种的推广,被视为农作物种业取得的一项长足发展。“ 李登海是中国杂交玉米(紧凑型)育种第一人。 ” 这是今年 7 月,美国先锋公司负责亚太地区杂交玉米遗传育种的高级专

13、家威尔逊对李登海的赞誉。而这家名为“ 先锋 ” 的世界种企巨头,正是当年那个触动李登海的美国农民华莱士所创办的。登海种业 创新、创新、再创新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一同成长起来的企业,大多带有鲜明的企业家烙印。育种家李登海所创办的登海种业,骨子里带着科研创新的基因。“ 登海 ” 二字作为企业名称,始于 1998 年的莱州市登海种业(集团)有限公司,但其前身还要再向前追溯十几年。 1985 年 4 月, 李登海拿出自己攒下的 2 万元资金,又四方筹集了共 10 多万元, 在我国率先成立了集杂交玉米品种育繁推为一体的民营农业科研单位 后邓试验站。整整 20 年后的 2005 年 4 月, 山东登海种业股

14、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以 “ 002041”为代码,在资本市场上接受全社会的检阅。今年 8 月,登海种业发布半年报显示,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为 37.03 亿元。从 2 万元到 37 亿元, 登海种业靠的是什么?创新! “ 没有创新就没有登海种业。 ”在这个国家首批创新型试点企业,所有人都明白创新对种业意味着什么。每一个自主育种研发的企业,都有一个远在 “ 天涯海角 ” 的故事,登海种业也不例外。 1992 年,用推广紧凑型玉米品种挣得的收入,登海育种团队在 “ 育种圣地 ” 海南承包下 29 亩丘陵地,开始了育种基地建设。“ 挖了 1300 多棵树根,压断了 30 多条扁担,撅烂了

15、50 多把铁锹。 ” 李登海向记者回忆道,当时登海育种团队的 30 多个人,没日没夜地干了 3 个多月,靠着南泥湾精神,建起了大寨式梯田,登海种业有了第一个海南科研基地。在 “ 强化企业创新技术主体地位 ” 的今天,始终坚持创新立企的登海种业,除了海南育种基地外,还在莱州建设了高标准种质资源库,在山东青岛投建了研发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同时率先利用国外种业公司带来的新种质资源进行原始创新,从 “ 千里马 ” 中优中选优。在科研上白手起家的李登海, 比任何人都清楚: 设备不是研发, 技术不是品种。先进如分子育种平台,像一辆装载了导航系统的车,但毕竟不能代替人走路。只有不怕吃苦的育种人才,才是企业最大

16、的一笔 “ 资产 ” 。海南育种刚起步时,科研人员腿上套一条麻袋,防着毒蛇咬,头上再套一条,防着蚊子叮。就这样白天干活,晚上巡逻,困了就在地垄沟里躺一会儿。如今,登海种业招聘研究人员,第一条还是看能不能吃苦。凌晨 4 点半下地,中午太阳最烈的时候授粉, 晚上八九点钟收工, 东北春播一批, 山东春夏各播一批,广西春秋各播一批,海南连播 4 批,李登海率领的科研团队每年 9 个批次选育 3-4代品种, 从 1973 年到现在共进行了 121 代选育, 相当于完成了在我国北方需要 121年的科研工作量。掖单 2 号、掖单 13 号,登海 605 、登海 618 掖单系列、登海系列等 90 个通过国家审定的品种,正是登海种业创新、创新、再创新的成果。“ 我不会退休,再干 20 年,干出 60-80 年的科研创新业绩,争取再为国家增产1 亿吨粮食做贡献,等于再活一辈子。 ” 生命不息,创新不止,在李登海看来,科研的最终目的是奉献给国家。同样的,在他所一手创办的登海种业,当年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