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_豫北小尾寒羊种质特性研究

上传人:ji****72 文档编号:26878846 上传时间:2018-01-0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开题报告_豫北小尾寒羊种质特性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开题报告_豫北小尾寒羊种质特性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开题报告_豫北小尾寒羊种质特性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开题报告_豫北小尾寒羊种质特性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开题报告_豫北小尾寒羊种质特性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开题报告_豫北小尾寒羊种质特性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题报告_豫北小尾寒羊种质特性研究(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生物与食品工程 学院 20 15 届题 目 豫北小尾寒羊种质特性研究 课题类型 论 文 课题来源 自拟课题 学生姓名 此文稿修改了 13 次 学 号 063 专 业 动物医学 年 级 班 2011 级 1 班 指导教师 马发顺 职 称 教 授 填写日期:2015 年 3 月 9 日一、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目的和意义(一)研究主要内容本课题主要是对豫北小尾寒羊的种质特性进行研究,通过对小尾寒羊的遗传规律,生理生化水平,繁殖特点,生长发育特性,血肉营养利用价值,裘用性能等资料的总结整理,从而得出各项研究的指标,并掌握豫北小尾寒羊种质特性的各方面知识。通过搜集并整理大量的文

2、献资料,进一步了解豫北小尾寒羊的种质特性。要知道豫北小尾寒羊的生长发育繁殖特点,生长的速度达到什么程度,年胎产率以及生育数量,小尾寒羊的生理生化指标,公母羊的不同时期的新陈代谢差异以及肉质的营养价值高低,通过对比发掘出最佳的饲喂方式。还有要进行怎样的选育方式才能达到基因的优化改良,进而提高小尾寒羊的种质特性,从而更好地服务人类。(二)目的 本课题主要是为了掌握豫北地区小尾寒羊的种质特性,认识其生长发育的规律,了解其繁殖特点,测定其不同时期的生理生化水平,明白其遗传学特点,知道其肉用、裘用性能,根据豫北小尾寒羊的发育特点其总结养殖的技术环节,进行豫北小尾寒羊的基因优化,培育出适应性更强的新品种。

3、(三)意义豫北小尾寒羊的饲养可以给人们提供丰富的生活资料,毛可织衣,肉和奶可供食用,并且可以为轻工业提供原料,如羊毛、羊绒、羊奶、羊皮、板皮等。广大河南人可以利用农村的地理优势(水草不仅丰盛,且一年四季均有青绿饲料),从而大量养殖小尾寒羊。豫北小尾寒羊的排泄物可生产优质的有机肥料,羊粪尿富含氮、磷、钾等元素,具有增高地温,疏松土壤,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对防止板结能起到重大的作用,特别是对改善盐碱地和重黏土地有明显效果。豫北小尾寒羊养殖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将使小尾寒羊的生产和市场供应日趋均衡。在为农民增加收益进而改善农村落后贫穷的现状的同时,又能实现农副产品转化为高附加值的食品,从而增加商品货源,

4、满足城乡人民的生活需要,并活跃农村经济。养殖小尾寒羊能加快农村脱贫致富的步伐,帮助农村实现资源优势、市场优势、经济优势的转化起到明显促进作用。它既是农户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最佳项目之一,又是政府扶贫工作的最稳妥工程,也是国家封山退耕、种草养羊、建设生态农业的重要举措。小尾寒羊对我国绵羊品种的改良、新品种的培育、肉羊规模生产起到推动作用,是我国绵羊生产可利用的优良基因库,也是世界家畜品种宝贵的遗传资源。豫北小尾寒种质特性的研究,对改善豫北小尾寒羊的品质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进而促进小尾寒羊养殖业的发展,进一步活跃社会经济,为中国畜牧业贡献自己的力量,推进中国畜牧业的健康发展。二、文献综述(国内外相关研

5、究现况和发展趋向)豫北小尾寒羊属于蒙古羊的亚型,具有体格大、耐粗饲、抗病力强、成熟早、四季发情、生长发育快、繁殖率高、产肉性能良好等优点,在河南广大地区均有饲养 1。关于小尾寒羊种质特性的研究早有报道,但主要集中在小尾寒羊的饲养管理、生长发育、生理生化水平、肉用和裘用性能、适应性、以及繁殖和疾病防治方面,而对于豫北小尾寒羊的繁殖性能、遗传性能和优化育种方面的研究报道比较少,特别是遗传性能的研究。赵淑娟,庞有志对小尾寒羊的外貌进行了描述为,被毛多具白色,公羊有三棱形螺旋状大角,母羊有小姜角或无角;头狭长,鼻梁隆起(公羊较母羊显著),耳大且下垂。体躯长而深,背腰平直,尻宽略倾斜,四肢高,蹄质坚实呈

6、腊黄色。脂尾短而肥,尾尖紧贴尾沟上翻将尾分成两瓣,呈“W”形 2。据楚惠民根据25只母羊统计,小尾寒羊初次发情日龄平均为167.19d16.74d,最早128d,但最晚为200d。初次发情时体重平均为28.32kg4.66kg,相当于两周岁羊体重的49%。初配怀孕平均在178.56d14.07d,最早是152d,最晚为200d。初次配种时体重平均为29.5lkg4.89kg,相当于2周岁羊体重的 51.5%。一年四季均能发情、配种,春秋季节比较集中,受胎率也较高 3。河南小尾寒羊的体尺、体重生长速度以12月龄前较快,特别是6月龄以前。公羊周岁内体重平均月递增率12.16%,母羊为10.41%。

7、体高、体长、胸围、管围等主要体尺指标也是12月龄前增幅较快,12月龄以后各项体尺的生长发育速度转慢。所测项目中,除母羊在周岁前头长月递增率高于公羊外,其它指标公羊均高于母羊。在实地调查发现,我们仅仅根据体重和体尺的发育便可判定河南小尾寒羊在什么时候可以配种怀孕,并正常产羔 4。尾寒羊早熟、常年发情、繁殖率高。公羊56月龄即有成熟精子生成,一般是在公羊11.5岁时可以开始配种。母羊常年发情,67月份为配种高峰。许多研究表明小尾寒羊的妊娠期平均为148150d,平均每胎周期为7.19个月,1年可产1.67胎,2年可产3.34胎 5。吴忠良发现小尾寒羊的繁殖状况好于国内多数绵羊品种,更是国外绵羊品种

8、所无法比拟的。目前,我们利用集饲喂、运动、通风、防寒的一体化羊舍,在不同生长阶段的羊只要分圈饲养,利用以草粉为主的颗粒型配合饲料,立足舍饲,且要运动型放牧 6。河南小尾寒羊性成熟早,胡永献发现小尾寒羊初次发情时间为165.32日龄,产头胎时母羊只有10.62月龄。公羊4月龄后睾丸重量增加较快,并有成熟精子生成,精液品质良好。河南小尾寒羊的产羔率高,13胎平均266.00%,成活率达到95.51%,数据均表明河南小尾寒羊具有较高的繁殖性能,实地调查也发现豫北小尾寒羊颇受当地群众的欢迎 7。豫北小尾寒羊早熟性好,主要表现在2个方面,一是早期发育快,6月龄公羔体重可达其18月龄体重的50%60%,周

9、岁公羊体重可达其成年体重的80%90% 。6月龄公羔的体高、其体长可达到其成年体重的80% 以上。周岁母羊体重可达其18月龄体重的80%以上,体高体长达90%以上。因此其前期发育速度之快是其它绵、山羊品种无法比的。二是性成熟较早,一般母羔56月龄,公羔 67月龄就具备了繁殖能力 8。对于生理特性经测定得知,羊的平均体温分别是39.02(公)和38.73 (母) ,呼吸频率分别是18.53次/min 和18.27次/min,心跳次数分别是76.24次/min和75.40次/min,瘤胃蠕动2.1次/min ,与其它细毛羊相比,呼吸体温和心跳指标等均高,但适应性表现良好生长发育测定结果表明,小尾寒

10、羊的体长和体重的生长发育速度以12月龄前较快,特别是6月龄以前发育最快 9。同时小尾寒羊的产羔率还高于其他品种的绵羊。崔宏宇通过实践证明:同等饲养条件下无论国内品种还是国外品种产双羔的泌乳力远高于产单羔的泌乳力,但国外品种双羔泌乳性高于国内品种,值得庆幸的是在单羔的泌乳性能方面我们国内羊高于国外羊,说明小尾寒羊在泌乳性能方面有很大的发展前景。由于国外羊身上有这些需要借鉴的优点,所以我们在育种工作时就常常利用国外品种的优良基因,通过杂交以改良其这方面的不足,能使得小尾寒羊在生产性能方面能有一个很大的提高 10。据张培玉统计,18月龄的公羊平均胴体重为43.07kg;其屠宰率高为56.26%(最高

11、个体达59.16%);净肉率为47.17%( 最高个体达59.91%);其中网油仅占胴体重2.31%;骨重仅占胴体重的16.88%;尾脂仅占胴体重的5.36% 11。河南小尾寒羊裘用性能好,主要表现在羔皮面积大,1月龄2984.4 cm 2,2月龄可达4010.7cm 2,6月龄达到11456.6cm2;毛股大小适中、花弯较多、花案美丽、毛股倒向灵活;皮板薄、重量轻、质地坚韧、毛色洁白如玉、光泽柔和、花弯扭结紧密、花案清晰美观,是良好的制裘原料,其制裘价值堪与我国著名的滩羊二毛皮相媲美,而皮张面积却比滩羊二毛皮大得多。河南小尾寒羊体型高大、产羔率高、生长发育快,在今后的选育中,既要注重多产品系

12、、肉用品系的培育,也要在其中心产区划定区域,逐渐剔除粗毛型和细毛型,培育裘用品系,突出裘用性能,提高其裘用价值,从而提高养殖的经济效益 12,13。河南小尾寒羊是一个优良的地方品种。应加以保护并通过选育与提高优化其生产性能。小尾寒羊的种质特性与育种技术不断取得新进展,目前世界上对畜禽遗传资源的保存主要有活体保存、冷冻精液或冷冻胚胎保存等方法;杂交利用、同期发情、人工授精、胚胎移植;羔羊早期断奶、补料;种羊培育、快速育肥、健康与无公害养殖等技术日趋成熟;萨福克、无角道赛特均为世界著名的肉用绵羊品种,自引入我国以来在绵羊肉用性能改良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河南小尾寒羊产仔率甚至优于国内外多数绵羊品种。

13、基于我省实际情况,小尾寒羊的保种应以活畜保存为主,同时本着选育提高与开发利用相结合的原则,根据羊群分布状况,划定核心保护区、缓冲区和发展区 14。三、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方案、技术路线等)和可行性论证(一)研究方案1.搜集资料,形成可行的研究方案查阅大量文献,了解国内外研究现状,得出豫北小尾寒羊的遗传、生理、繁殖特性等一系列指标。2.研究条件的选择对养殖有豫北小尾寒羊的养殖场所进行实地调查,探究豫北小尾寒羊各个时期的生长速度,繁殖情况,毛皮质量的差异。并进行实验室操作,检测出不同时期的生理生化指标,鉴定肉用品质。3.条件的优化通过广泛搜集资料反复对比,并和实地调查的结果相结合进行分析,实践结合理

14、论,从而孕育出真理。(二)技术路线通过图书馆查阅资料上网查找进行补充上养殖厂对不同时期的小尾寒羊进行遗传、繁殖、生理生化等的调查结合理论和实践进行分析获得小尾寒羊种质特性精准的相关资料。(三)可行性论经过四年的专业知识学习,知晓了不少关于绵羊方面的知识,课堂上也常有涉及豫北小尾寒羊的案例,更是增加了对其认知程度。除此之外,还可以从互联网、电子阅览室、学校图书馆获取大量的相关信息。通过对一些养殖场进行实地调查,获得实践性资料,更为真实可靠。指导老师的大力支持。指导老师已从事高校一线教学工作多年,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指导过很多毕业生的论文写作,对学生认真负责。四、预期结果(或预计成果)豫北小尾寒羊

15、适应性强,青少年时期生长发育水平较高,繁殖周期为 7.19个月,可遗传性好,能进行基因间的杂交优化,可培育出了适应性更强的新品种,使小尾寒羊具备更为优良的遗传基因,提高优化其生产性能。丰富群众的生产资料,增加养殖户的效益,活跃农村经济。顺利提交合格规范的毕业论文。五、研究进度安排2015 年 1 月 12 日至 2015 年 3 月 9 日:收集相关资料,向指导老师提交开题报告。2015 年 3 月 9 日至 2015 年 4 月 18 日:毕业实习,并为论文做准备。2015 年 4 月 19 日至 201 年 4 月 29 日: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并进行分析,确定路线,撰写论文初稿。2015 年

16、 4 月 30 日至 2015 年 5 月 15 日:修改论文,预答辩。2015 年 5 月 16 日至 2015 年 5 月下旬:论文定稿,毕业答辩。六、主要参考文献1 马发顺,杨前锋.豫北小尾寒羊的适应性和种质特性研究 J.中国农学报,2002, 22(4):22-25.2 赵淑娟,庞有志.小尾寒羊的种质特性与利用现状J.畜禽业,2001(4):12-13.3 楚惠民,王富国,宫本芝.小尾寒羊繁殖性能研究J.中国草食动物科学,2014(11):213-216.4 胡永献,袁丽,杜勇杰,刘朝玉河南小尾寒羊生长发育规律的研究 J.中国畜牧兽医,2008,35(2):146-147.5 吴忠良,孟庆旺,韩慕俊.小尾寒羊的种质特性及饲养管理 J.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