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小论文(日、美动画对中国动画的发展影响)

上传人:ji****72 文档编号:26877416 上传时间:2018-01-0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小论文(日、美动画对中国动画的发展影响)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学年小论文(日、美动画对中国动画的发展影响)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学年小论文(日、美动画对中国动画的发展影响)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学年小论文(日、美动画对中国动画的发展影响)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学年小论文(日、美动画对中国动画的发展影响)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年小论文(日、美动画对中国动画的发展影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小论文(日、美动画对中国动画的发展影响)(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号 2013060592 大连艺术学院2013 2014 学年学年小论文日、美动画对中国动画的发展影响学院、系 大连艺术学院传媒学院 专业名称 动画 年 级 2013 级 学生姓名 熊拓 指导教师 时琳怡 2014 年 8 月 25 日评定等级 浅谈日、美动画对中国动画的发展影响摘要:作为世界动画片的一部分的中国动画片,已经有 80 多年的历史,曾经取得过辉煌的成就,并在世界动画影坛上享有“中国学派”之美誉。但是,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中国动画事业却出现不景气的迹象。今天我们的动画市场大多被美国、日本等国的外来动画片所占领。国产动画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本文以日本动画的发展进程,通过

2、对分析我国动画制作上的不足,从而为发展中国儿童动画开辟新道路。中国动画片应该有自己的民族特色,这种特色当然不能一味地仿照别人,但也不能完全排斥别人。学习外国的优秀的动画制作手法也是必不可或缺的。成功的作品和成功的市场运作缺一不可,这是良性互动不可忽视的两个方面。科技的进步为动画的创作提供了便利和更好的表现手段,也让我们从中可以借鉴到许多优秀的东西,但亦步亦趋的模仿是没有出路的,如何找出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呢?关键词:日、美动画对中国动画发展启示正文: (一)日本动画的成功发展道路::(1)摸索期:从一战后到 40 年代初期这段时期主要以战争题材和军阀题材为主,因此动画题材不离宣传、夸耀日本军国主

3、义的路线。如 1942 年的海之神兵即为此类。随后,日本战败到 1947 年开始了以反战争题材的动画创作,另外也有些人尝试不同的动画题材。所以这个时期的动画题材从很有意义到很低级的题材,应有尽有。像1968 年太阳王子大冒险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而成为后来高水准动画的基础。(2)形成期:70 年代后期第一次动画热爆发。 宇宙战舰是日本动画史上第一部超级剧情片(由松本零士负责脚本及人物)。该片在电视上播出后,造成造成松本零士旋风 。(3)成熟期:80 年代初期,第二次动画热爆发(画技突破期)-自 1982 年超时空要塞(macross)上演至 1987 年为止,此时期的画技突破有超时空要塞创新的视

4、点快速移动效果,造成极佳的动感;风之谷和天空之城 。精细写实的背景:机动战士 z和机动战士 zz的强调反光,明暗对比等,皆对后来的动画贡献很大。日本动画发展至本时期结束时(1987 年) ,剧情、内容、画技皆已达到极高的水准。于是动画进入了成熟期。(4)创新期:在画技、制作手法、构思设计方面都日趋成熟的日本动画,开始追求风格上的创新,试图突破原有的模式,以完善的技巧,加上超越时空的构思,带给观众全新的感官冲击电影攻壳机动队(ghostintheshell) 、由庵野秀明监制的电视新世纪 evangelion都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二) 日本动画向世界拓展之路:日本动画产业从上世纪 70 年代

5、正式进军海外,在美国和亚洲人气都很旺,一些作品在欧洲也引起了轰动。上世纪 90 年代后,世界范围内掀起了日本动漫热,好莱坞的电影公司争相购买日本动画片的电影改编版权,日本动漫产业的出口额急剧扩大。 宠物小精灵系列在全球 45 个国家公开播映,为日本带来了 380 亿日元的收入,约为日本本土的两倍。仅动漫电影、电视的制作销售额这一项,在2002 年就达到了约 1860 亿日元,目前,作为数字内容产业,日本的动画与游戏已在世界市场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三) 日本动画成为第三大产业后的持续发展据业内人士统计,动画已是日本第三大产业,年营业额达 230 万亿日元。据日本贸易振兴会 2004 年公布的数

6、据,销往美国的日本动画片以及相关产品的总收入为 43.59 亿美元,是日本出口到美国的钢铁总收入的 4 倍。 时代杂志曾刊登一篇封面文章认为,日本正从一个产品制造大国,转向一个文化产业输出大国。下面来看一下美国的动画发展:迪斯尼动画片的特点包括:以剧情为主,情节曲折,人物性格鲜明,动作表演生动夸张,音乐优美动听,适合绝大多数观众的审美口味。 其特有的美术特征:故事通常是公式化的发展,情节展开是因为善与恶的二元对立,而困难的解决方法是靠魔力或是奇迹,故事多半以大团圆作为结局。努力迎合广大观众的心理需求,其中英雄人物也是迪斯尼动画中不可或缺的角色。音乐作为叙事的工具,是迪斯尼动画片的重要特征,迪斯

7、尼将音乐和画面结合从而产生一种新的喜剧效果,并利用富有想象力的音效加强画面的夸张与力度。 主人公模式。一般在迪斯尼动画中充当主角的人物都是真善美的化身,英雄人物的设置一直是娱乐动画片的基本元素。 强调流畅富有弹性的动作设计。这不仅仅是迪斯尼动画的重要特点,同样也是美国动画比较普遍的特点。如白雪公主中,采用动画的方式演绎真人的造型和动作,创造出写实风格的动画,而且试图将这种写实风格和原有卡通风格相结合,白雪公主整个人物严格的按照人体的结构绘制,没有做什么变形和夸张的处理,写实性很强。可见,人物写实的动作设计,矮人卡通富有弹性的动作设计以及动物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同时夸张其可爱有趣一面的动作设计。人物

8、取代了动物成为主角,从而确立了写实的风格和完全不同的动画规范,主角人物动作规律上也不再保留经典的曲线运动和弹性变形,甚至惯性和附属动作都较以前少得多,而夸张变形等景点动作规律只在作为陪衬的动物身上保留着。 有趣滑稽的卡通配角。这是迪斯尼影片最为直观的一个模式。在不影响剧情的继续发展的前提下,在影片中塑造一些老少皆宜,滑稽逗乐的角色,尤其是一些可爱精怪的小伙伴,运用得十分成功。在狮子王中有丁满和彭彭, 花木兰有木须龙,汉马和幸运蟋蟀。一方面他们被设置为性格极度鲜明的类型化人物,他们总是将某个具有代表性的单一个性发挥到了极致,比如白雪公主中的七个小矮人,就是这样处理的,将他们的名字与个性进行巧妙的

9、合一,一方面他们的形象总是被设计成非常可爱的卡通类型,不是笑容可掬就是是精灵古怪,另一方面这些角色在影片中的重要职责是为影片增添各种噱头和笑料,所以他们完全继承了原有闹剧动画的精髓,在有限的空间里为影片增色不少,这样的角色已经变成了一个举足轻重的特色角色,几乎部部都有他们滑稽有趣的身影,给观众带来无穷的欢乐。 而迪斯尼的反派角色从视觉上想给观众一个心理的刺激。最后说一下我国儿童动画相对日本动画制作上的不足及启示: 1.日本动画对画面质量、配音上的浓墨重彩使之久盛不败日本动画在画面制作上可谓费尽心思。构图中的人物或动物、道具要交给原画师,原画师将这些人物、动物等的关键动作绘制出来。然后把扫描道电

10、脑里的动画线稿用软件按照定好的颜色进行上色。原画应该将人物刻画得富有生命感,活灵活现。既要有特点,但又不能太复杂。各个人物的正面、侧面、背面的造型都要交待清楚。不同人物之间对比可以强烈些,比如高瘦和矮胖。准确的唇部运动眉眼的高低,每个场景的设计,颜色的搭配无一不精雕细琢,相较于日本动画制作上的精细,中国儿童动画就显得粗糙简单,单纯的嘴部张合并没有与配音的相配合,使之呆板无味。特别要提到动画的配音,声优一个在日本备受追宠的行业,就是他们使得动画中的人物活灵活现。日本动画声优团重要性是看过日本动画的人最能体会的,他们声音的魅力是日本动画成功的关键之一。相较与日本的声优,中国的配音行业就显得老龄化,

11、中国的配音人士都是资深的配音员,多年的配音工作让他们经验丰富,但是缺少活力与力量,这也是中国儿童动画最欠缺的。2.相较于日本动画的种类繁多中国儿童动画稍显单薄首先从故事情节看,日本动画的故事情节之丰富是见仁见智的,从分类角度看,热血、青春、搞笑、诡异等等。每一类中又有着多种的题材像是海贼王这就是热血动画的代表作品,他没有以历史作为背景,也没有根据某某著名小说改编同样也没有根据哪个预言所作,就是单纯的凭借作者的想象力创作出来的,但是谁能说他不受欢迎,不受追捧创下日本漫画销售第一的成绩让人不得不佩服。友情的重要,追求梦想的执着,坚持不懈的努力在这部漫画中表现的淋漓尽致,让看过的无一不受影响,让人热

12、血沸腾。 花样男子这是部席卷亚洲的作品,我想没听过这部作品的人真是太少了。只是一部漫画作品就能够经年不衰被多次搬上萤幕。创下光辉业绩。杉菜的坚忍不拔,道明寺的执着都是现代人所缺少的。从这两部日本漫画看来教育不一定就只有单纯的教育,更重要的是从中能够感受到什么那这部作品就是成功的。而中国儿童动画就是太过直白,重点单一,只是单纯的为了教育而教育。没有隐晦的情节,直抒其意,使得儿童没有感受、思考、学习的过程。3.相对于日本动画的创作艺术性,我国儿童动画市场意识浅薄中国动画片的创作艺术性都很强,而市场意识相对薄弱。中国动画人更多注重在动画片的艺术表现和形式技巧上的挖掘。这有利也有弊,在动画艺术水准上我

13、们达到了一个很高的层次,可是在市场的开拓上却不够。发掘中国的动画市场是当务之急。在中国,动画片是有巨大的市场前途的,摆在动画人面前的是一条宽广的道路。中国动画片应吸收目前世界动画制作发行上的优点,特别是日本的。中国的动画制作能力和日本是不相上下的,中国拥有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技术手段也达到了世界一流。中国的动画市场是巨大的,有无限的开发潜力。除了创作观念的更新外,市场操作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中国动画发展要借鉴国外成熟的市场操作方式,并针对本国特点的灵活运用。 结合自身所学专业(学前教育)而言,我想谈谈我国儿童动画市场开发策略:1.根据不同年龄层的儿童的文化需求开发具有教育意义的动画艾利康宁和达维

14、多夫把儿童心理发展分为:直接的情绪交往活动(0 1 岁) ;摆弄实物活动(13 岁);游戏活动 (37 岁);基本的学习活动(711 岁) ;社会有益活动 (1115 岁) ;专业的学习活动(1517岁) 。所以根据不同年龄段的需要儿童动画应该提供不同的文化。一至三岁的儿童对外界事物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是色彩艳丽,活灵活现的事物,所以根据这一特点,对一至三岁的儿童制作的动画应该色彩鲜活,语言要夸张,这样才可以吸引儿童的注意。3 至 11岁的儿童处于好奇心重爱动的年纪,所以教育与娱乐相结合的动画就再好不过了。11 岁以上的儿童开始对事物有了自己的看法,感情开始形成,吸取知识的时期。积极,知识丰富

15、的动画是比较适合这一年龄段的儿童。2.提高 3d 动画技术制作更为精良的动画画面科技的进步为动画的创作提供了便利和更好的表现手段。现在的动画制作高科技因素占很大的比例。 玩具总动员便全是三维动画制作,还有小鸡快跑等。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历时四年的大制作宝莲灯在这方面做了尝试,在宝莲灯当中也运用了 3d 制作,丰富影片的视觉效果。这是国产影片在高科技上的尝试,也是一次成功的尝试,为以后的儿童动画创作奠定了基础。3.将动画的传播渠道由电视推向网络及电影院 电视已经不再是儿童接受外界事物的唯一渠道。网络、电影院已成为更加快速、更具影响力的渠道。网络,21 世纪的新名词,已被中国的大多数家庭所接受。如今幼稚园的儿童已经开始接触电脑,所以可以把儿童动画网络化,让他们更能多的接触动画,感受动画。像是日本的动画制作公司每出一部动画就会在网络上见一个这部动画的官方网站,不但可以让观众尽快并详细的了解动画的资讯而且方便制作公司了解动画的受欢迎度,观众的意见,同时也不失为一种好的宣传手段。电影院已经不是单单为情侣约会所准备的场所。 名侦探柯南的剧场版是迄今为止日本动画剧场版中最多的一部“高龄”动画。所以把动画电影化也是中国一个巨大的潜在市场。参考文献:1 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