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组课堂教学中“口算”导学训练策略的研究开题报告

上传人:ji****72 文档编号:26874094 上传时间:2018-01-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组课堂教学中“口算”导学训练策略的研究开题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二年级组课堂教学中“口算”导学训练策略的研究开题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二年级组课堂教学中“口算”导学训练策略的研究开题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二年级组课堂教学中“口算”导学训练策略的研究开题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二年级组课堂教学中“口算”导学训练策略的研究开题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二年级组课堂教学中“口算”导学训练策略的研究开题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组课堂教学中“口算”导学训练策略的研究开题报告(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年级组课堂教学中“口算”导学训练策略的研究开题报告市四小张学娟一、研究背景及价值(一)课题背景1、基于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需要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要求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能熟练地口算整数、小数、分数中简单的加、减、乘、除法。口算教学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教学环节。它既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计算的基础,也是培养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口算不仅关系到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2、基于师生对口算教学重视度的考虑(1)学生方面。学生在口算时常出现不重视,认为口算很容易,做起来马虎、注意力分散等问题。(2)教师方面。不少教师认

2、为口算易教,学生易学,则出现教学中重算法,轻算理;重练习,轻理解;重速度,轻质量;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仅满足于机械练习。只注重口算结果,忽视口算能力的训练。遇到偏难一点的口算题时,学生因缺乏能力,掌握不了规律,就用笔算的程序代替口算程序。因此,我认为开展“我们组小学课堂教学中 口算导学训练策略的研究 ”很有必要,而且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刻的指导意义。从口算教学这一小处着眼,围绕教师在教学中碰到的急需解决的现实的、真实的问题,共同反思与研讨,以此建构一种互动、对话的研究平台和行之有效的校本教研,提高教师参与活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有效地促进教师教科研水平的提高。同时,通过讨论、分析总结和提

3、炼,形成丰富的、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成果共享。 (二) 实践价值本课题主要在实践层面突显出一定的价值:1、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口算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在小学,口算教学更是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所出现的口算覆盖了小学数学中“数的认识 ”、“数的计算”、“式与方程” 、“正比例和反比例” 、“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 常见的量”以及有关长度、重量、面积、体积等知识面,可见口算训练的重要性。2、提高教师教学意识与能力通过导学训练策略的研究,寻找小学口算教学有效策略的切入点,解决教师实践中的困惑,促进教师课堂教学从简单的口算开始,引导教师把口算教学纳入到自己的课堂行为当中来,能用研

4、究的眼光来打量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3、提高群体合作研究问题的能力由于理论视野的限制,教师作为研究者主要不是以个体化的,而是以群体的形式出现,从事的是合作性研究。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增强教师合作能力,凝聚教师思想精华,打造教师队伍,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三)解决的主要问题通过对我们组小学课堂教学中“口算” 导学训练策略的研究,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建立一个开放性课堂,改变学生马虎、注意力分散的学习习惯,诱发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控制,自我创新,养成细致,注意力集中的良好学习习惯。通过自主参与教学和多形式的口算训练, 培养学生口算的兴趣和良好的计算习惯,懂得计算的重要性,掌握各种口算的方法,提高学生的

5、口算能力和数学素养,激发学生创造的潜能。同时让教师学会反思,以自己的课堂教学为切入点,寻求适合提高学生口算能力的教学策略,达到提高自我,完善课堂教学的目的。二、课题界定及理论依据1、理论依据(1)我国的数学教材历来都有口算的教学内容,在 2001 年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指出“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鼓励)算法多样化” 。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口算应用意识进行重新认识。2、课题界定课堂的口算训练可分为视算和听算两种。过去我们的教学口算训练常常以视算形式出现,忽略了听算。听,可以让学生高度集中注意力,激发学生大脑皮层的紧张程度,也起到先入为主的作用,也是对学生能力的一

6、种锻炼与培养。利用听算教学能增加课堂教学的训练强度和学生的思维密度,提高口算的能力,因此,必须把学生习惯的视算与听算相结合,对学生进行口算训练,使学生耳听、眼看都能迅速口算,随时作出相应反应,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三、研究的目标与内容要点研究的目标:本课题通过对教师如何在课堂上提高学生口算能力的导学训练策略的研究,全面提高学生口算的正确率和计算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具体内容为:1、调查分析造成学生数学口算的速度慢和口算正确率低的原因。 2、寻找能够提高学生数学口算速度和口算正确率的教学突破口和教学训练方法等策略: (1)、以口算能力训练为突破口,加强学生口算训练。在每天中可以安排 35 分

7、钟的口算训练,使口算成为学生每天的必修课,养成天天算的好习惯。 (2)、在减负的前提下,控制一定的训练量,培训学生一定的数感能力。 (3)、在重视学生思维能力训练的同时,对学生数学口算训练,重视训练,把握基础性,突出针对性,寻找规律性,适当综合性。 3、培养口算训练的变数、逆反变式(即条件与问题互换变题)等内容的课堂教学研究的实验,使教师掌握在课堂上提高学生口算能力的导学的方法,使学生掌握在课堂上提高口算能力的学习方法。四、运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和手段1、文献法。通过专题辅导、培训学习、收集相关资料,了解学习现代课堂教学有关理论,指导课题研究,为课题组成员夯实理论基础。2、调查研究法。通过调查我校

8、数学课堂教学现状,了解教师对待口算教学固有的方式,分析成因,寻求实验的突破口。3、个案分析法。通过课题组教师结合自身和对其他教师口算课堂教学实例的反思分析,制定解决的方法,最终形成有效的教学途径和方法。4、集优法。收集整理课题组数学教师及其他教师口算课堂教学的案例,有效地解决课堂教学中问题,形成优秀案例集,成为提高口算课堂教学的范本。5、经验总结法。在对口算教学案例研究的基础上,认真总结,将课题研究中形成的经验,进行梳理,撰写有价值的专题论文,课题研究报告,让课题能够得以推广。五、 课题组分工情况课题负责人:张学娟职责:主持研究工作,负责课题的整体设计,组织安排,指导协调,课题阶段性,总结性报

9、告等撰写工作。课题成员:李玉珍 史文静 贺新萍 王淑琴职责:作为课题研究的核心力量,负责小学口算教学调研,收集与整理研究材料,优秀课例展示,案例分析和教后反思,协助总结性报告的撰写等。六、课题研究进度计划第一阶段:准备研究阶段(2012 年 3 月 -4 月):初步拟订、 构思、规划、制定出本课题研究的总体方案及各阶段的实施要点,确定课题组成员及分工,明确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及做法,着手进行课题的申报以及进行实施研究 相关的准备 .。第二阶段:学习研究阶段(2012 年 6 月-2012 年 7 月):学习课题研究理论。1、加强理念学习。定期组织课题小组成员集中学习课程标准中的基本理念、设计思路和

10、课程目标等内容,通过多种渠道夯实理论基础,学习和借鉴典型经验。2、组织小组成员定期讨论研究的现状,确定研究的对象和目标。3、调查研究本课题研究的现状,并进行学生喜好情况的调查与分析。4、邀请专家指导,反思修正课题方案。第三阶段:实施阶段(2012 年 8 月 21 日-2013 年 5 月) :1、继续收集、查阅相关教育的理论,与日常工作结合改进课堂教学方法。2、根据修正方案,收集典型的课堂案例,开展教学研讨,并撰写研究报告初稿。3、根据学校实际,将课题研究转化为教学行为,撰写口算导学训练教学设计并进行上课、评课及案例分析,同时指导上课老师和学生进行有效反思,形成口算导学训练课堂教学反思策略。第四阶段:总结阶段(2013 年 6 月-7 月):整理分析过程中的研究资料, 总结撰写口算导学训练课堂教学论文收编成论文书,并发表研究成果, 提炼研究经验, 完成结题报告.七、研究的预期成果及形式优秀教案、课堂实录、案例分析、教学随笔、论文、结题报告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