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专题二(走近法律)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26869890 上传时间:2018-01-02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2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复习专题二(走近法律)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中考复习专题二(走近法律)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中考复习专题二(走近法律)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中考复习专题二(走近法律)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中考复习专题二(走近法律)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复习专题二(走近法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复习专题二(走近法律)(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二 第七课 感受法律的尊严,2、社会规则包括哪些?,主要有道德、纪律、法律等。,1、什么是社会规则?,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社会是由人集合而成,社会活动是人的活动。社会生活中的规矩,是人们说话、做事所依据的标准,也是社会成员都应该遵循的行为规则。,区分道德、法律、纪律,自然形成,普遍适用,舆论、习惯、信念,本单位、本团体制定,局部使用,团体约束力,国家立法机关制定或认可,普遍适用,国家强制力,3、法律有哪些显著特征? ,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12010年4月14日,重庆市司法局原党委书记、局长文强因犯受贿罪、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等数罪并罚一审被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这案例说明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在我国,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违法必究是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A. B. C. D.,与题目内容无关,A,4、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含义?,所有公民都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 的权利;所有公民都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 的义务;国家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在适用法律 时,对所有公民的合法权益都平等地予 以保护,对所有公民违法和犯罪的行 为,都平等地追究法律责任;

3、任何公民个人或者组织都不得享有超越 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 , , , , ,5、 我国法律的本质(实质、目的)是什么?,我国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它通过规定权利和义务,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6、法律有什么作用? (OR为什么说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有规范和保护的作用。,法律的保护作用表现为:A、法律是我们日常生活的“卫士”;B、国家的治理离不开法律,法律是国家生活的保障。C、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法律的规范作用表现为:A、法律规定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B、人们违反法律,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和处理。C、法律为人们的行为

4、提供了一种模式、标准和方向。D、法律还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2醉酒驾驶机动车和在城区飙车,是人们深恶痛绝的两大“马路杀手”。刑法修正案(八)对此作出了回应,醉驾、飙车等危险驾驶行为正式入罪。这一规定体现了我国法律的( )A强制作用 B保护作用 C规范作用 D惩罚,法律的作用有规范作用和保护作用,对他们行为的一种规定或规范,C,7、我们该如何对待法律?,总之,法律是我们的生活卫士,我们需要法律的保护。学法、用法、护法是我们应尽的责任。爱法,是我们应取的态度。以守法为荣,以违法为耻,是我们应树立的价值标准。,8、违法行为的含义?,凡是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

5、都是违法行为。,9、违法行为的分类?,违法行为分为:行政违法、民事违法、刑事违法三大类,区分三种违法行为,行政法,民法,刑法法,行政制裁,民事责任,刑事处罚,较轻,较轻,严重,犯罪一定违法,违法不一定犯罪。,3中学生小李拒绝将拾到的500元钱交还失主,小李的这种行为属于 不道德的行为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A. B.C. D.,D,10、什么是刑法? 有什么作用?,含义:刑法是以国家名义规定什么行为是犯罪和对犯罪分子处以何种刑罚的法律。,作用:我国刑法是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惩治犯罪的有力武器。,11、什么是犯罪?,12、犯罪有哪些基本特征? ,犯罪是指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依法

6、应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犯罪是一种触犯刑法的行为。犯罪是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刑罚当罚性,是犯罪严重危害性及刑事违法性的必然后果,严重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法律标志,犯罪历来是国家法律打击的重点。,4贩毒分子陈某,先后贩运海洛因4000余克,给社会、家庭和他人造成严重的损害,人民法院以贩运毒品罪依法判处陈某死刑。从陈某的犯罪行为可以看出,犯罪的本质特征是:()A、 违反了法律 B 、应受到刑罚处罚 C、 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D、 违法刑法,C,12009年7月5日,乌鲁木齐市发生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案件。这次事件中共造成1700多

7、人受伤,197人死亡,直接经济财产损失达6895万元。经人民法院审判,参与这一案件的犯罪分子均受到了法律的严惩。(1)为什么说他们的行为是犯罪?,用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来判断即可,因为他们行为造成1700多人受伤,197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达6895万元是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而且触犯了刑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所以是犯罪,13、什么是刑罚?,14、刑罚的种类? ,主刑:,附加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刑罚又叫刑事处罚、刑事处分,是指人民法院对犯罪分子实行惩罚的一种强制方法。,主刑是对犯罪分子适用主要刑罚,每次只能使用一种。,附加刑,是补充主刑适用

8、刑罚方法,不能单独使用,只能附在主刑之后,可使用不止一种。,15、违法犯罪与道德水平的关系:,违法犯罪与一个人的道德水平的高低具有必然的联系。道德水平高、法制观念强,就会追求上进,不犯或少犯错误,行为上就不会做出违法犯罪的事情。道德水平低,法制观念淡薄,就会追求低级趣味,难免犯违反纪律的错误,发展下去就可能违法,甚至陷入犯罪的泥沼。遵守法律,也是践行道德的表现。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16、青少年犯罪的后果?,犯罪对自己、对家庭、对他人、对社会,都有百害而无一利。未成年人的成长受到国家司法的特殊保护,但未成年人如果犯罪,触犯刑法,也要承担刑事责任。,专题二 二、特殊的关爱与保护

9、,1、为什么要对未成年人进行特殊保护?P指21,国家制定专门法律对未成年人进行特殊保护很必要。未成年人代表着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然而,未成年人生理、心理都不成熟,没有经济实力,缺乏自我保护能力。现实生活中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和损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不良因素还存在。(因主题而变。)主题活动的意义(对青少年对国家社会),2.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两部法律是什么?P指21,党和国家对我们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专门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专门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严重不良行为 ”是指下列严重危害社会,尚不够刑事处罚的

10、违法行为:,3、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有的不良行为?P指21, ,4、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的严重不良行为?P指21,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有下列不良行为。不良行为是违背社会公德的行为,但不是违法行为。,5.未成年人保护法对未成年人实施保护的基本内容? P指21,未成年人保护法为我们设置了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四道防线。,6、家庭保护的主要内容?P指22,实施家庭保护的主体是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不得歧视 (全取),7、学校保护的主要内容?P指22,实施学校保护的主体是学校或老师学校应当(全取),8

11、、社会保护的主要内容?P指22,实施社会保护的主体是有关部门或经营者博物馆优惠开放;不适合未成年人的场所不得允许未成年入内;严禁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国家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和荣誉权不受侵犯;等等(全取),学校、家庭、社会保护都在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前。,9、司法保护的主要内容?P指22,实施司法保护的主体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特别提示:司法保护是在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后。,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公安机关;十四周岁以上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一般也不公开审理;人民法院免

12、除刑事处罚或者宣告缓刑以及被解除或者服刑期满释放的未成年人,复学、升学、就业不受歧视。,10、青少年如何加强自我防范,预防犯罪, 保护自己?(1-3)P指22,(1)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预防违法犯罪。我们应当自觉树立法律意识,维护法律尊严,自觉依法自律,做一个守法的人;加强道德修养,践行道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2)认真学习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明确是非界限。(3)青少年保护自己,维护权益的最有力武器就是法律。, , ,11、 获得法律帮助和维护合法权益的方式和途径?P指22,法律服务所、律师服务所、公证处等是为我们青少年提供法律服务和帮助的机构;通过政府有关部门、司法机关、人民团体、有关社会团体等,寻求帮助,或者通过调解、仲裁等方式解决争议、纠纷,这些都是非诉讼手段,都是维护合法权益常用的有效手段;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则是维护我们合法权益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一种手段,是保护我们权益的最后屏障,10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