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万有引力是重力”观点的商榷

上传人:li45****605 文档编号:26869497 上传时间:2018-01-02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21.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万有引力是重力”观点的商榷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对“万有引力是重力”观点的商榷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对“万有引力是重力”观点的商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万有引力是重力”观点的商榷(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Vo128 No385 (S) 7201042 物 Journal 第28卷总第385期 2010年第7期(上半月) 对“万有引力是重力” 观点 的商榷 李维兵 江苏省南通高等师范学校,江苏省南通市226100 刘春兰老师曾于2009年lO月在物理教学 探讨第1O期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万有引力是重 力吗?的文章。在文章中,刘老师提出了万有引 力就是重力的观点,笔者对这一观点持不同的看 法。具体分析如下: 1 从两种力产生的角度分析 (1)万有引力是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之 间的吸引力,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大小与物体 的质量m 和 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距离 r的二次方成反比,即FGo了71 7f2

2、。 ,- (2)重力是由于地球对它表面附近的物体 的吸引而产生的。只在重力作用下,任何物体的 加速度都是重力加速度g。重力的方向和重力加 速度的方向相同,竖直向下,其大小为Gmg。 物体所受地球的万有引力的方向是指向地 心的,而地球表面物体所受的重力方向是竖直向 下的。所以在地球表面不同的地方,指向地心与 竖直向下不会始终重合,万有引力不能说就是重 力。 2 从重力受地球自转影响角度分析 由于地球自转,地球并不是精确的惯性系, 须考虑离心惯性力。若将质量为 的物体悬挂于 细线的末端且相对于地球静止。物体将受三个 力,即线的拉力T,地球引力F以及离心惯性力 厂一 cU R, 为地球自转角速度,R

3、为物体到地 球自转轴的半径。对物体受力分析如图1所示, 由三力平衡知,T+F+厂一0。 根据重力的定义知,G一一丁 故:GF+卵2(u R。 可见,在地球表面物体的重力等于地球万有 引力与离心惯性力的合力。假设地球自转角速度 块A的速度大于木块B的速度。 随着弹簧压缩量的继续增加,当弹簧的压缩 量分另0为z计1、z井2、Ax 一3、z计N, 有 Av l, z 2但从”+1项 开始,前一等式中的每一项均小于后一等式中相 对应的每一项,即 计i 州,Av,叶2 Av , 2 因此当N达到某一数值时必有 一 。 此时:zAx,件N, 所以F一矗 c +NkAx, +N,n倪 。 即两物体速度相等时

4、,木块A的加速度小于 木块B的加速度。 (栏目编辑 罗琬华) h 讨 e T 探 学 h 教P 理 o 第28卷总第385期 2010年第7期(上半月) 理教学探讨 of Physics Teaching Vo128 No385 (S) 7201043 加快,重力将变小。如果自转角速度足够大,重力 就可能为零。此时地球表面物体就要飘起来,由 于线的拉力为零,物体处于失重状态。重力在这 种状态下,的确是零,但刘老师认为失重并不等 于没有重力,而认为重力等于万有引力。笔者认 为这里对失重的理解有偏颇。对于失重,人教版 高中物理必修二是这样定义的:物体对支持物的 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所受

5、重力的 现象称为失重。这种定义笔者认为其实也并不是 很科学。比如假定地球自转加快,角速度足够大, 重力刚好小到零,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 挂物的拉力)也就为零,而此时物体处于失重。 笔者认为失重时,重力是可以为零的。实际上,在 地面上的物体,讨论其失重问题是在选定地球作 为参考系的基础上去分析的。虽然地球在自转但 物体却相对于参考系是静止的,故相对于地球处 于平衡状态,而不是失重状态。 3 从重力随纬度变化角度分析 地球表面上物体所在纬度不同,物体到地球 自转轴的距离R也不同,离心惯性力也不相同, 由此导致重力因纬度改变而改变。 图 1 首先讨论重力方向偏离万有引力的角度。如 图1,对图中

6、的三角形应用正弦定理, sinasinfl 一G r 解出sina一去sinfl 一rno2Rcos3sinfl , g 一 垦楚曼 2g 其中R地表示地球半径。 将7310_。rads,R地6410 m, 以及g98ms。代人,得: sina一17410一。sin2fl 可以看出,从赤道到两极,J8不断增大,重力 与万有引力之间的夹角0t也不断增大。 其次,讨论重力的大小随纬度的变化。仍对 图1分析, 旦一 sinfl sin(180。一 一a) 解出G,并假定eoso1,得 GF(1+ctgflsina) 将sina代入此式,有 GF(1+mzRCOS2 l g 括号内后面一项是小量,因此

7、重力随纬度变 化的关系式可化为 GF(1一 COS2 。 g 由此式可以看出,在赤道处, 一0,G最小; 在两极 一 ,G最大,且此时GF;在其它 厶 纬度上,重力的大小介于最小值与最大值之间。 因此,在地球表面上的物体所受的重力G和万有 引力F有区别。 4 从重力随高度的变化角度分析 物体离地球越远,所受的万有引力越小,此 时重力也会随之发生变化。由于地球自转的影 响,在地球表面(通常指大气层以内)的物体仍 然受到自转影响,即物体所受重力与万有引力的 关系:GF+删。R。 由上式可以看出:当物体远离地面时,万有 引力减小,重力也在减小,但是万有引力仍然不 等于重力。当物体继续远离地球,到达大

8、气层外 面时,物体将不再受地球自转对它的影响,此时 它所受的重力与万有引力的关系:G:F。对于 物体在大气层外面所受重力的情况,笔者查阅了 不同版本的大学物理教材,发现对重力的定义仅 仅限于地球表面,而远离地球表面时,就不再去 讨论重力这一物理量了。因此,当物体远离地球 时,万有引力在减小,重力也在减小,重力并不是 处处与万有引力相等。 综上所述,重力是由万有引力产生的,但不 能说重力就是万有引力。在地球表面物体的重力 为地球万有引力与离心惯性力的合力。 参考文献: 1刘春兰万有引力是重力吗物理教学探讨200910 23漆安慎,杜婵英力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E33程守洙,江之永普通物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社,2003 , (栏目编辑 罗琬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期刊/会议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