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组 合体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26861033 上传时间:2018-01-02 格式:PPT 页数:72 大小:4.9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6章 组 合体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第6章 组 合体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第6章 组 合体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第6章 组 合体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第6章 组 合体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6章 组 合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6章 组 合体(7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6.组 合 体,熟练掌握组合体的形体分析法,了解成面分析法;掌握组合体的画图,读图和尺寸标注;具备用形体分析法绘图,识读组合体的三视图及标注尺寸的能力。,教学目标:,返回,6.1 组合体的构成,6.组 合 体,6.2 组合体上的截交线与相贯线,6.3 组合体的画图方法,6.4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方法,6.5 组合体的读图方法和步骤,6.1 组合体的构成,6.1.1组合体的组合方式,6.1.2组合体的表面连接关系,6.组 合 体,6.2 组合体上的截交线与相贯线,6.2.1组合体上的截交线,6.2.2组合体上的相贯线,6.组 合 体,6.3 组合体的画图方法,6.3.1堆叠型组合体的画图方法和步骤

2、,6.3.2挖切型组合体的画图方法和步骤,6.组 合 体,6.4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方法,6.4.1 组合体尺寸标注的基本知识,6.4.2 组合体尺寸标注的注意事项,6.组 合 体,6.4.3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6.5 组合体的读图方法和步骤,6.5.1 组合体的读图方法,6.5.2 组合体的读图步骤,6.组 合 体,6.5.3 已知两视图,求第三视图,6.1 组合体的构成方式,组合体 :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基本体所组成的类似机器零件的形体。, 堆叠,6.1.1 组合体的组合方式,动画演示,2、挖切,动画演示, 两形体堆叠时表面平齐、不平齐,6.1.2 表面连接关系,(b) 平齐,无分界线,(a)

3、不平齐,有分界线,2、 两形体相交时,相交处应画出交线。 两形体表面相切时,相切处无切线。,6.2 组合体上的截交线与相贯线, 截平面截断组合体的平面。, 截断面组合体被截断后的断面。, 截交线截平面与组合体表面的交线。它是一个封闭的平面图形(平面折线、平面曲线或两者的组合),并且是截平面与组合体表面的共有线。,6.2.1 组合体上的截交线,例:求拉杆接头主、俯视图。,求解:,步骤:,已知:拉杆头部被正平面PH所截。,1、找到圆球与圆锥的分界线,则主视图在此分界线的截交线为圆,圆锥的截交线为双曲线。,2、找到双曲线的顶点。,3、找到双曲线的一般点。,同轴复合回转体的截交线,分析同轴复合回转体由

4、哪些基本体所组成 及它们的连接关系。,分别求出这些基本体的截交线。,依次将这些截交线连接。,6.2.2 组合体上的相贯线,两基本体相交叫作相贯体,其表面产生的交线叫做相贯线。,本章主要讨论常用不同基本体相交时其表面相贯线的投影特性及画法。,相贯线位于两基本体的表面上。,1、相贯线的主要性质,封闭性,相贯线一般是封闭的空间折线(通常 由直线和曲线组成)或空间曲线。,共有性,相贯线是两基本表面的共有线。,其作图实质是找出相贯的两基本体表面的若干共有点的投影。,表面性,2、求相贯线常用的三种方法:,利用积聚性求相贯线,辅助平面法,辅助球面法,3、作图过程,先找特殊点,再找一般点,判断可见性,光滑连线

5、,确定投影范围,确定交线拐弯情况,例1:求作两圆柱正交的相贯线。,找特殊点,补充一般点,光滑连接,求相贯线的投影:,利用积聚性,采用表面取点法。,当圆直径变化时,相贯线的变化趋势。,(a),(b),(c),(d),(a)实心圆柱相交,(b)圆柱与圆孔相交,(c)两个圆孔相交,两圆柱正交的形式,辅助平面法:,根据三面共点的原理,利用辅助平面求出两回转体表面上的若干共有点,从而画出相贯线的投影。,作图方法:,假想用辅助平面截切两回转体,分别得出两回转体表面的截交线。由于截交线的交点既在辅助平面内,又在两回转体表面上,因而是相贯线上的点。,辅助平面的选择原则:,使辅助平面与两回转体表面的截交线的投影

6、简单易画,例如直线或圆。,一般选择投影面平行面。,相贯线为一光滑的封闭的空间曲线。它的侧面投影有积聚性,正面投影、水平投影没有积聚性,应分别求出。,例2:圆柱与圆锥相贯,求其相贯线的投影。,空间及投影分析:,辅助平面法-假想用水平面P截切立体,P面与圆柱体的截交线为两条直线,与圆锥面的交线为圆,圆与两直线的交点即为相贯线上的点。,解题方法:,解:,解题步骤:,求特殊点,用辅助平面法求中间点,光滑连接各点,相贯线的特殊情况,两回转体公切于一圆球,两回转体有公共轴线,两圆柱轴线平行与圆锥共顶点,简化画法,6.3 组合体的画图方法,形体分析法将组合体分解成若干部分,弄清各部分的形状、相对位置、组合方

7、式及表面连接关系,分别画出各部分的投影。,画图方法:,1、分析组合体各表面及棱线、外形素线等与投影面的相对位置,以明确其投影特征;,线面分析法,2、分析表面之间的连接关系及表面交线的形成和画法,以便于画图和读图的方法。,对组合体进行形体分解 分块,弄清各部分的形状及相对位置关系。,按照各块的主次和相对位置关系, 逐个画出它们的投影。,分析及正确表示各部分形体之间 的表面过渡关系。,检查、加深。,画图步骤:,例1 :求作轴承座的三视图,6.3.1 堆叠式组合体的画图方法,k ”(切点),k ,k,动画演示,6.3.2 挖切式组合体的画法及步骤,动画演示,6.4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正确:,完全:,

8、清晰:,合理:,要符合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要标注制造零件所需要的全部尺寸,不遗漏,不重复。,尺寸布置要整齐、清晰,便于阅读。,标注的尺寸要符合设计要求及工艺要求。,1、标注尺寸的基本要求,6.4.1 标注尺寸的基本知识,2、 尺寸基准的选定,尺寸基准:,组合体是一个空间形体,有长、宽、高三个方向的尺寸,每个方向至少要有一个基准。,通常以零件的底面、端面、对称平面和轴线作为尺寸基准。,如果同一方向有几个尺寸,则其中一个为主要基准,其余为辅助基准且两基准间必须有尺寸联系。,例1:,长度方向尺寸基准,宽度方向尺寸基准,高度方向主要基准,高度方向辅助基准,例2:,轴向以端面为尺寸基准,径向以轴向为尺

9、寸基准,3、尺寸分类, 定形尺寸, 定位尺寸,确定各基本体形状和大小的尺寸。,确定各基本体之间相对位置的尺寸。组合体和基本形体尺寸基准之间的距离。, 总体尺寸,确定组合体总长、总宽、总高的外形尺寸,有时兼为定形尺寸或定位尺寸最大尺寸。,定位尺寸的标注:,6.4.2 标注尺寸的注意事项,定形尺寸尽量在反映形体特征明显的视图上。,(a)清晰,(b)不好,定位尺寸尽量注在反映位置特征明显的视 图上,并尽量与定形尺寸集中在一起。,(a)清晰,(b)不好,尺寸尽量注在视图之外。,清晰,清晰,不清晰,不对,不清晰,同轴的圆柱、圆锥的径向尺寸,一般注在非圆视图上,圆弧半径应标注在投影为圆弧的视图上。,不允许

10、这种注法,(a)清晰,(b)不清晰,尺寸排列应避免尺寸线和尺寸界线相交; 并联尺寸小尺寸在内,大尺寸在外;串联 尺寸箭头对齐,排成一直线。,6.4.3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以支架为例说明组合体尺寸标注的步骤。,1、对支架进行形体分析,2、选择尺寸基准,3、从基准出发,确定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对位置尺寸,宽度方向尺寸基准,高度方向尺寸基准,长度方向尺寸基准,6.5.1 组合体读图方法,6.5 组合体的读图方法和步骤,1、形体分析法, 参照特征视图,分解形体。,利用“三等”关系,找出每一部分的三个投影,想象出它们的形状。, 看视图,抓特征。,看视图以主视图为主,配合其它视图,进行初步的投影分析和空间分

11、析。,形状特征,位置特征,抓特征找出反映物体特征较多的视 图,在较短的时间里, 对物体有个大概的了解。,例:,形状特征视图最能反映物体形状特征的那个视图。,(c),(a),(b),还有其它答案吗?,形体分析法,动画演示,1,动画演示,位置特征视图 最能反映物体位置特征的那个视图。,(a),(b),2、线面分析法, 运用投影特征,分析线、线框含义。, 运用投影特征,分析线、线框空间位置。, 最后综合想象整个组合体形状。,线交线、外形素线、积聚线,线框面(平面或曲面)、复合面两个或两个以上表面光滑连接)、空心结构,线面分析法,动画演示,3、综合想象组合体的整体形状。, 看懂每部分形体, 分析各部分

12、形体之间的组合方式(表面连接关系)和相对位置关系。, 想象出组合体的整个形状。,对于一些较复杂的零件,特别是由 挖切式组合体,用需采用线面分析法 结合形体分析法。,初步了解 形体分析法,投影分析 线面分析法,综合想象,6.5.2 读图步骤,读图方法与步骤,例1:,动画演示,1、读懂已知视图。,3、补画第三面视图,2、想象形体的形状。,现以轴承座为例,说明补画第三面视图,6.5.3 已知两视图,求第三视图,步骤:,例1:,读轴承盖主、左视图补画俯视图,动画演示,本章小结,一、形体分析法是组合体画图、读图及尺寸标注的基本方 法,必须熟练掌握并应用。二、组合体组成部分之间的表面连接关系是正确画出组合体视图的关键,必须掌握。三、组合体上的相贯线。 1、了解相贯性的主要性质 表面性相贯线是两形体表面的交线。 封闭性相贯线在一般情况下是封闭的空间曲线。 共有性相贯线是两形体表面的共有线,是一系列共有的集合。,2、掌握相贯线的作图方法 利用积聚性求相贯线(表面取点法) 辅助平面法3、掌握相贯线的作图步骤 先找特殊点 再找一般点 判断可见性 光滑连接并完善轮廓的投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