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激励性评价带来的课堂尴尬

上传人:li45****605 文档编号:26860912 上传时间:2018-01-02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74.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避免激励性评价带来的课堂尴尬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如何避免激励性评价带来的课堂尴尬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避免激励性评价带来的课堂尴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避免激励性评价带来的课堂尴尬(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苑时空-教例剖析 如何避免激励性评价带来的课堂尴尬 浙 忡 口 萋(312400(312400)裹小 浙江嵊州市剡 溪 小 学 张小丽 问题缘起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新课程如春风般 吹遍了大江南北,那崭新的教学评价理念逐渐渗透到教师 的教学活动中,我们欣喜地看到教师的评价从注意甄别与 选拔转向激励、反馈和调整。但是现在的课堂上,我们虽然 告别了“对不对”“是不是”“好不好”这样的机械式问答,却 迎来了“好”“很好”“很不错”“太棒了”这样的“激励性”评 价,导致评价迷失在一个生硬的、僵化的“赏识”怪圈中。课 堂教学中,教师不管学生的思考是否到位,也不管学生的回 答是否有可取之

2、处,好像负面的评价或甄别性的评价是老 虎屁股摸不得都要加以杜绝。不少教师认为只有这样才是 与新的教育观念相一致,只有这样才是保护了学生的自尊 心和自信心,只有这样才会构建起所谓的和谐课堂。可有时 这样的“激励陛”评价,往往会给我们的课堂带来不少尴尬, 让大家啼笑皆非。 案例描述 案例一:人教版第一册“金色的秋天”教学片断 师(出示主题图):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 生 :我看到有的小朋友在提蝴蝶,有的小朋友在拔草。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其他小朋友还看到了什么? 生 :老师,我对她说的有意见。我认为这两个小朋友不 是在拔草,而是在捉虫子。 师:嗯,你观察得更加仔细了。(这时,学生非常积极,小 手举

3、得一只比一只高) 生 :老师,我觉得他们不是在捉虫子,而是在玩石子。 师:你的观察也很仔细。(于是,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地说 开了,在接下来的十多分钟里,他们的注意力几乎都在这两 个朋友到底在干什么上) 案例二:人教版第二册“8、7、6加几”教学片断 师(出示8+5):你是怎样知道8+5=13的呢? 生 :我是用摆小棒的方法知道的。 师:嗯,真不错。 生:我是用数的方法知道的。我先从8开始数,9、10、 11这样一个一个数下去。(听到这种方法,其他学生便 开始窃窃私语:“这种方法我们在幼儿园里早就学过了。”) + +吉+击),你有什么样的想法呢?(学生思考) 生。:可以画图,用图形表示(师欣喜不已

4、,这就是 书本中所介绍的方法) 师:好,我们就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来解题。 师:还有其他想法吗? 生z:老师,我还有一种方法: 1+ 1+ 1+ =1一 十 一+一+ 一去=-一古=蔷。 师(意外的):这是将每个加数都拆成一个减法算式进 行计算的方法,比数形结合的方法来得更加直接,想得真 好!我们就将它称之为“拆数法”吧。 生。(迫不及待地):老师,我还有一种方法: 1+ 1+ 1 +古= 音+古+ 一古 =等。 师(喜形于色):这是先借,将原来的算式凑成整数 1,然后再从1中去掉 。这种方法简单易懂,我们-fl-称 之为 生 :借还法。 师:好,就称之为“借还法” 开放的课堂是心灵交流的场所,是

5、开发学生潜能的殿 26) 1囔审 阿 堂。这样的课堂有利于学生展示个性,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 学习活动的机会,都可以自主发表自己的观点,获得数学学 习的积极体验与情感。 如在上述教学片断中,从教师提出“你们对此满足吗” 这样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开始,学生的思维之窗已被打 开,教师更为学生思维之花的绽开留足了时间。在教师精心 的设计下,学生顺利地学习了书本中介绍“数形结合”的转 化方法。如果上课教师仅仅满足于此,我想也就不会有后面 的精彩了。有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多问几个“为什么” 或“你还有其他想法吗”,或许意外的收获就会不期而至。 “教是为了不教。”学习归根结底是学生自己的事,让学 生学会

6、学习、学会生活已成为当务之急。数学教学不是简单 地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它是师生对话交流、共同成长的历 程。随着学生自主意识的增强,学生的灵感和质疑或许会打 乱教学的节奏,但这恰恰会成为整节课教学的亮点,正像布 鲁姆所说的“没有预料不到的结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 术了”。因此,我们呼唤开放、真实的课堂,这样的课堂才是 我们所追求的有效的课堂。 叶澜教授曾说过:“课堂应该是向未知方向挺近的旅 程,随时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风景,而不是一切都必 须遵循固定线路没有激情的行程。”教学过程本身就是一种 探索与创新,让我们共同努力,使数学课堂成为学生个性发 展的乐园。 (责编杜华) 师:你真是太聪明了

7、。还有吗?(师满心欢喜,以为学生 能想出很多种方法,但等到汗流浃背,学生还是鸦雀无声) 观点与思考: 让我们一起来思考一下:为什么学生会对主题图中那 两个小朋友干什么的问题议论不止呢?为什么案例二中的 教师会出现课堂冷场的现象呢?为什么上述两个案例中面 带微笑以示民主、开放的教师,实质上却背脊冒汗,内心不 安和紧张呢?这样尴尬的场面是谁造成的?这些不和谐的音 符是谁弹奏出的呢?我想,究其原因,是出在教师那些所谓 的激励性评价上。 那么,如何避免激励性评价带给我们的尴尬呢?如何才 能真正构建一个和谐的课堂呢?我想,有以下几方面值得我 们探讨。 1引导评价应适时 学生之所以会纠缠主题图中两个小朋友

8、干什么这个问 题,关键就在于教师说的那一句话“你观察得真仔细”,且教 师说一句不够,又来一句“你观察得更仔细”。因为学生最期 待的是教师积极的肯定,所以把图看得更仔细,这样就会得 到老师“你观察得更仔细”的评价,这就难怪学生为什么要 在这个问题上探个究竟了。其实,课堂上学生经常会出现这 样的情况,尤其是一年级的学生。那么,如何把学生这些与 教学无关的思维转化成数学思维呢?教师该怎么办呢?让学 生别继续讨论下去吗?这好像显得不太尊重学生。可让学生 继续议论下去,他们却没有讲在点子上。如果教师能在评价 生 时做这样的引导:“你是这样认为的,那你能告诉大家 捉蝴蝶和捉虫子的各有几人吗?”这样,在不经

9、意间使学生 排除情景的干扰,回到数学学习中了。所以,我们千万不要 忽略了评价对学生学习的引导作用。 2甄别评价应恰当 教师在课堂上的评价用语,是调动学生积极性、创造性 的有效机制。案例二中,当一个学生用数的方法解决问题 后,教师大加赞扬“太聪明了”,显然是肯定了这种连幼儿园 小朋友也知道的所谓的好方法。那么,既然有了这种好方 法,还需要再思考其他的方法吗?难怪学生不想说出自己的 方法了。如果在学生说出用数的方法时,教师能够这样评 价:“看来,数也是一种方法。还有其他方法吗?”这样的评 价,既没有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又很好地体现了教师的主导 地位,使学生的思维继续向前深入。当出现8+2=10、10

10、+3= l3和5+5=10、10+3=13或其他更多、更好的方法时,教师可 以这样评价“这种方法也可以”“这是一种方法”“这真是一 种好方法”“这种方法也不错”教师如此评价,既对方法 的优化带有一定的暗示作用,又有利于学生选择比较合理 的计算方法。同时,让发言的学生感觉到教师对他的肯定与 尊重,更给其他学生的思路进行高一层次的点拨,使学生感 觉处在民主、平等、宽容的教学氛围当中,他们在课堂上才 会出现灵性的勃发和才气的彰显。 3学生互评应提倡 在传统的数学课堂中,评价是教师的“专利”,学生常常 教苑时空-教例剖析 处于被动甚至被忽略的地位,等待教师指点、评说,很少有 自主评价的机会。教师在评价

11、中应适当地“让权”给学生,变 教师评价为师生、生生互评。如案例二中,当学生说出数的 方法后,其他学生早就在评价了“这种方法我们在幼儿 园里早就学过了”,说明学生心中还有比这种方法更好的方 法。但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过急、过早地给予评价,造成其他 学生形成思维定式,认为教师极力表扬的肯定是一种好方 法。要是这时教师能发挥学生评价的作用,那么课堂也不至 于鸦雀无声,或许还会出现许多有价值的方法。所以,教师 在上课时应多问“还有想发表意见的吗”“对刚才同学的解 法你有什么想法对于同学的思路,你还有什么要问的 吗”“大家同意他的看法吗还有其他意见吗”“谁对同 学的回答还想作补充”等,引导学生参与评价,使教

12、师与学 生在课堂上形成一种互评互析的伙伴关系。这样就使评价 成为一种双向的活动,实现学生对自己学习行为的自我调 控,让学生在评价过程中发现他们的变化与发展,真正体验 到自己的进步与不足。萧伯纳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 个苹果,互相交换,各自得到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 一种思想,互相交换,各自都得到两种思想。”这样既增加了 评价的开放度,释放了评价的空间,拓展了评价的方式,也 开放了学生的思路,挖掘了学生的潜能。 4评价语言应得体 有的教师对学生回答的评价不切合实际,什么都给予 表扬,从而滋长了一部分学生盲目骄傲、自满的情绪。如一 节公开课,学生的回答相当精彩,教师这样评价:“你实在太

13、 聪明了,我们来握握手,让你智慧的血液流淌到老师的身体 里吧!”看得出,这位教师的评价是多么的夸张,一方面让其 他学生听了不舒服,另一方面这个得到表扬的学生接下去 还能专心上课吗?他恐怕一直在想:“我的智慧血液到底有 没有流淌到老师的体内?”所以,过于夸张的评价是要不得 的。 评价是开启学生智慧的钥匙,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更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和不断总结反思,才能真 正起到有效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作用。因此,课堂教学中教 师要优化自己的评价语言,正确运用激励性评价,以减少其 带来的课堂尴尬,让课堂真正成为师生互动的和谐场所。新 一轮的课程改革倡导激励生评价,希望每一位教师能跟上 时代前进的步伐,让激励性评价走进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成 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责编蓝天) ( 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期刊/会议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