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形位公差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26859162 上传时间:2018-01-02 格式:PPT 页数:85 大小:2.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章 形位公差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第四章 形位公差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第四章 形位公差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第四章 形位公差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第四章 形位公差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章 形位公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 形位公差(8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形位公差与检测 第一节 基本概念 第二节 形状公差与误差 第三节 位置公差与误差 第四节 形位公差与尺寸公差的关系 第五节 形位公差的选择 第六节 形位误差的检测原理,概 述,机床夹具刀具间几何误差 + 受力变形 + 热变形 + 振动 + 磨损等零件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误差包括 尺寸偏差 、形状偏差 、位置偏差对零件的使用功能有较大影响功能要求 机床导轨表面的直线度、平面度,齿轮箱上各轴承孔的位置误差配合性质 间隙、过盈自由装配性 精度 模具,形位公差 限制零件的形状和位置误差 保证零件的装配要求、保证产品的工作性能,形位误差,第一节 基本概念4.1.1 几何要素 构成零件几何特征的点、

2、线、面按结构特征分轮廓要素 构成零件轮廓的点、线或面的要素中心要素 轮廓要素对称中心点、线、面或轴线的要素按存在的状态分理想要素 具有几何意义的要素,图样上的尺寸实际要素 零件上存在的要素,在测量时,由测得的要素代替实际要素,按功能要求分单一要素 对要素本身提出形状公差要求的被测要素关联要素 相对基准要素有方向或(和)位置功能要求而给出位置公差的要素,按检测关系分被测要素 图样上给出了形状或位置公差要求需要研究 和测量的要素基准要素 图样上规定用来确定被测要素的方向或位置 的要素,4.1.2 形位误差特征和符号 GB/T 11821996 14种,4.1.3 形位误差的标注 公差框格,1) 公

3、差框格由两格或多格组成。两格用于形状公差,多格用于位置公差。2) 框格中的内容从左到右:公差特征符号,公差值和有关符号,基准字母及有关符号。 代表基准的字母不用E、I、J、M、O、P、L、R、F表示。 单一基准由一个字母表示。 公共基准采用横线格开的两个字母表示 基准体系由两个或三个字母表示,先后顺序排列。3)带箭头的指引线指向有关的被测要素。 轮廓要素:箭头置于要素的轮廓线或其延长线上,与尺寸线明显错开。 中心要素:箭头应与该要素的尺寸线对齐。 指引线只能从框格的一端引出,可以曲折,但不得多于两次。4)相对于被测要素的基准,用基准符号表示在基准要素上。 基准符号用带小圆的大写字母以细实线与粗

4、的短实线相连,基准要素 也要注意区分轮廓要素和中心要素。,其他表示法,1)同一要素有一个以上的公差特征要求。2)同一公差带控制几个被测要素时,应在框格上注明“共面”或“共线”。,形位公差带,定义:限制被测要素变动的区域。作用:体现被测要素的设计要求,也是加工和检验的根据。要素:形状、大小、方向、位置。1)形状由被测要素的理想形状和给定的公差特征所决定。2)大小由公差值t确定,宽度或直径等。3)方向是指与公差带延伸方向相垂直的方向,通常为指引线箭头所指方向。4)位置有固定和浮动两种。 固定:公差带位置随图样上基准要素位置确定而固定。 浮动:公差带位置随实际尺寸变化而变动。,其主要形状有9种:圆内

5、的区域、两同心圆间的区域、两同轴圆柱面间的区域、两等距线间的区域、两平行直线间的区域、圆柱面内的区域、两等距曲面间的区域、两平行平面间的区域、球面内的区域。,形位公差举例,试将下列技术要求标注在右图中(1)左端面的平面度为0.01mm,右端面对左端面的平行度为0.04mm。(2)70H7的孔的轴线对左端面的垂直度公差为0.02mm。(3)210h7对70H7的同轴度为0.03mm。(4)4- 20H8孔对左端面(第一基准)和70H7的轴线的位置度公差为0.15mm。,210h7,70H7,4- 20H8,0.01,0.04,A,A, 0.02,A,0.03,B,B,0.15,A,B,(一)形状

6、公差与误差,形状公差:单一实际要素的形状所允许的变动全量。对单一要素而言,仅考虑被测要素本身的形状的误差。其公差带只有大小和形状,无方向和位置的限制。直线度 平面度 圆度 圆柱度,直线度公差,直线度公差用于控制直线和轴线的形状误差,根据零件的功能要求,直线度可以分为在给定平面内,在给定方向上和在任意方向上三种情况。,在给定平面内的直线度在给定方向内的直线度 任意方向上的直线度,在给定平面内的直线度,其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的两平行直线之间的区域。如图所示,被测表面上任一素线必须位于轴向平面内,且距离为公差值0.02mm的两平行直线之间。,在给定方向内的直线度,当给定一个方向时,公差带是距离为公

7、差值t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1)如图是一个方向的示例,棱线必须位于箭头所指方向距离为公差值0.02mm的两平行平面内。 2)如图是两个方向的示例,棱线必须位于水平方向距离为公差值0.02mm,垂直方向距离为公差值0.1mm的两对平行平面之内。,任意方向上的直线度,其公差带是直径为公差值t的圆柱面内的区域。如图所示,d圆柱体的轴线必须位于直径为公差值0.04mm的圆柱体,标准规定,形位公差值前加注“”,表示其公差带为一圆柱体。,平面度公差,平面度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如图所示,表面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1mm的两平行平面内。,圆度公差,圆度公差带是垂直于轴线的任一正截

8、面上半径差为公差值t的两同心圆之间的区域。如图所示,在垂直于轴线的任一正截面上,实际轮廓线必须位于半径差为公差值0.02mm的两同心圆内。,圆柱度公差,圆柱度公差带是半径差为公差值t的两同轴圆柱面之间的区域。如图所示,实际圆柱表面必须位于半径差为公差值0.05mm的两同轴圆柱面之间。,形状公差带的特点是不涉及基准,无确定方向和固定位置。其方向和位置随相应实际要素的不同而浮动。,线轮廓度,线轮廓度公差带是包络一系列直径为公差值t的圆的两包络线之间的区域,诸圆的圆心应位于理想轮廓线上。如图所示。特点:无基准的理想轮廓线用尺寸并加注公差来控制,其位置是不定的;有基准的理想轮廓线用理论正确尺寸加注基准

9、来控制,其位置是唯一的。,轮廓度线轮廓度和面轮廓度,有基准(位置公差)和无基准(形状公差),面轮廓度,面轮廓度公差带是包络一系列直径为公差值t的球的两包络面之间的区域,诸球的球心应位于理想轮廓面上。如图所示。特点:面轮廓度也分无基准要求的面轮廓度公差、有基准要求的面轮廓度公差。,形状误差是被测实际要素的形状相对于理想要素的变动量。 合格: t形状误差评定时,理想要素的位置应符合最小条件。所谓最小条件是指被测实际要素对其理想要素的最大变动量为最小。,形状误差及评定,评定形状误差时,形状误差 值的大小可用最小包容区域(简称最小区域)的宽度或 直径表示。所谓最小区域, 是指包容被测实际要素时, 具有

10、最小宽度或直径的包容区。最小包容区域评定形状误 差值的方法,称为最小区域法, 最小区域法则是符合最小条件的评定形状误差的基本方法。按最小区域法评定的形状误差值而且是唯一的,因而评定结果具有权威性。,评定直线度 实际直线应至少有高、低、高三点与两包容直线接触。评定圆度 实际圆轮廓度应至少有内外交替四点与两包容圆接触。评定平面度 实际平面轮廓度应至少有内外交替四点与两包容平面接触。 1)至少有三点与一平面接触,另一点与另一平面接触,且该点的投影能落在由上述三点连成的三角形内。 2)至少各有两个点分别与两平行平面接触,且连线空间交叉。,位置误差,位置误差是对关联要素而言的,关联要素相对于基准有方位要

11、求。因此,位置误差评定时,被测要素的理想要素的方位与基准有关。 可分三种类型: 定向误差 定位误差 跳动,位置公差,定向公差 1、平行度 2、垂直度 3、倾斜度 定位公差 1、同轴度 2、对称度 3、位置度,跳动公差 1、圆跳动公差 2、全跳动公差,定向公差,关联被测要素对基准要素在规定方向上允许的变动量,特点:定向公差相对于基准有确定的方向,公差带的位置可以浮动;定向公差具有综合控制被测要素的方向和形状的职能。分为:平行度、垂直度和倾斜度。,平行度(一),当两要素要求互相平行时,用平行度公差来控制被测要素对基准的方向误差。当给定一个方向上的平行度要求时,平行度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且平行于

12、基准平面(或直线或轴线)的两平行平面(或轴线)之间的区域。,线对线 面对线 线对面 面对面,平行度 (二),当给定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时,平行度公差带是两对互相垂直的距离分别为t1和t2且平行于基准直线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如图所示,d孔轴线必须位于公差值为0.1mm和0.2mm且平行于基准轴线的两对平行平面内。,平行度(三),当给定任意方向时,平行度公差带是直径为公差值t且平行于基准轴线的圆柱面内的区域。如图所示,d孔轴线必须位于直径公差值 0.1mm,且平行于基准轴线的圆柱面内。,垂直度(一),当两要素互相垂直时,用垂直度公差来控制被测要素对基准的方向误差。当给定一个方向上的垂直度要求时,

13、垂直度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且垂直于基准平面(或直径、轴线)的两平行平面(或直线)之间的区域。,A,垂直度(二),当给定任意方向时,垂直度公差带是直径为公差值t,且垂直于基准平面的圆柱面内的区域。如图所示, d孔轴线必须位于直径公差值 0.05mm,且平行于基准平面的圆柱面内。,倾斜度 (一),当两要素在090之间的某一角度时,用倾斜度要求时,倾斜度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且与基准平面(或直线、轴线)成理论正确角度的两平行平面(或直线) 之间的区域。,倾斜度(二),当给定任意方向时,倾斜度公差带是直径为公差值t,且与基准平面成理论正确角度的圆柱面内的区域。如图所示,D孔轴线必须位于直径公差值

14、0.05mm,且与A基准平面成45角,平行于B基准平面的圆柱面内。,定位公差,关联实际要素对基准在位置上所允许的变动量。定位公差带具有确定的位置,相对于基准的尺寸为理论正确尺寸;定位公差带具有综合控制被测要素位置、方向和形状的功能。分为:位置度、同轴度和对称度。,同轴度,同轴度用于控制轴类零件的被测轴线对基准轴线的同轴度误差。同轴度公差带是直径为公差值t,且与基准轴线同轴的圆柱面内的区域。如图所示。d孔轴线必须位于直径为公差值0.1mm,且与基准轴线同轴的圆柱面内。,对称度,对称度用于控制被测要素中心平面(或轴线)对基准中心平面(或轴线)的共面(或共线)性误差。如图所示,其公差带为距离为公差值0.1且相对基准的中心平面对称配置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位置度(一),位置度用于控制被测要素(点、线、面)对基准的位置误差。位置度多用于控制孔的轴线在任意方向的位置误差。这时,孔轴线的位置度公差带是直径为公差值t,且轴线在理想位置的圆柱面内的区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