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压发现的历史

上传人:li45****605 文档编号:26855655 上传时间:2018-01-02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1.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气压发现的历史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气压发现的历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气压发现的历史(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大气压 。王乃文供稿 发现的 l7世纪以前的人们认为自然界 不存在真空即所谓“自然界厌恶真 空”。对于抽水机能把水抽上来,则认 为是活塞上升后水要立即填满活塞 原来占据的空间。以阻止真空的形成。 在l7世纪中叶著名意大利物 理学家伽利略发现了一个奇特的事 实:一台抽水机最多能把水抽到10m 高无论怎样改进抽水机也不能把 水抽得更高了。他认为自然界害怕真 空是有限度的这个限度可以用水柱 的高度量出来。遗憾的是不久他就去 世了 对这个问题的研究由他的学生 托里拆利继续进行。 托里拆利预料因为水银的密度 大约是水的l4倍如果用水银代替 水水银升起的高度应该是水升起高 度的114 托里拆利设计了用水

2、银柱 检验这个预想的方案。1643年他的 学生做了这个试验结果证明了他的 预想是正确的。在托里拆利试验中, 玻璃管内水银面的上方就是真空可 见自然界是可以存在真空的。管内的 水银柱是被大气压支持着的。托里拆 自从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 之后人们都为爆炸后的核威力而震撼不已。在这 次原子弹袭击中有数十万人丧生,两座大城市瞬 间变成焦土。对这样一个神秘可怕的怪物,历史上 却曾有人把行将爆炸的它给掰开过。这听起来也 许十分荒唐但确有其事,这位“超人”就是加拿大 科学家斯罗达博士。 事情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当时德国 人在欧洲用闪电战吞并了大半个欧洲每天都有 数以万计人被屠杀。日本人在

3、亚洲称霸。侵略中国 和东南亚还偷袭了美国珍珠港。面对这两个疯狂 的强盗各国都想研制一种新武器来对付他们。 加拿大的科学家也不例外著名的核物理学 家斯罗达博士在实验室里主持着原子弹引爆临界 试验工作 他周围有许多科学家也在全神贯注地 进行着这项实验。 临界状态是原子弹引爆的关键。原子弹平时 保存需要安全用时要在规定时间内爆炸。核装料 装置平时要保持亚临界状态以确保安全:而在爆 炸时又必须使核装料迅速达到高超临界状态以 实现链式裂变反应。科学家还发现,要实现从亚临 界到高超临界状态的转变可以采用两种方法, 种是积木式的拼凑法比如说把核爆炸装料分成 两块每块都小于临界质量但如果合起来却大于 利的试验

4、不但揭示了大气压的存在, 而且测出了大气压的值。 托里拆利试验传到法国,引起了 科学家们的广泛兴趣。帕斯卡推论 说如果水银柱是被大气压支持着 的那么在海拔较高的地方,水银柱 应该较短。1648年,他的朋友沿多姆 山山坡从山脚到山顶设立了若干观 察站每个站上装一个托里拆利气压 计结果发现水银柱的高度随高度的 增加而减小从而证明了帕斯卡推论 的正确性 同一时期德国的科学家格里克 也进行了大气压强的试验研究,他做 了一个水气压计水能升高到他住房 的第三层格里克认为水的上升是大 气压的作用。通过长期的观察,他还 发现水柱高度的变化与天气有关。 1660年他根据一次气压的突然下 降,预报了一场大风暴。

5、临界质量。平时两块分开放着,每块都处于亚临界 状态不能发生链式反应,如果将它们迅速地合起 来就组成了一块超高质量的核装药,会立即发生 裂变。第二种方法叫压紧法,利用普通炸弹的爆炸 力量把分散的浓缩铀积压到一块使它超过临界 温度而爆炸。斯罗达博士的试验,就是在探索和解 决这种引爆的难题 某天斯罗达正与同事们研究两块被放在轨 道上的浓缩铀对合的临界质量。就在这时一场意 外事故发生了。拨动铀块的螺丝刀突然滑落,两块 铀在轨道上相向滑动就在两块铀即将滑到一起 的关键时刻斯罗达奋不顾身地用双手把它们阻 隔开了 这铀就是原子弹的核只要合到一起瞬间就 会超过临界状态而发生裂变爆炸斯罗达将铀分 开避免了一起极其可怕的核爆炸,不仅使实验室 的精密仪器设备安然无恙也解救了他的助手和 同事们 可是铀是一种强放射性物质斯罗达这位优 秀的科学家为了避免这场核爆炸的灾难受到高 剂量的致命辐射,出事之后的第九天,他就离开了 人世 加拿大政府和人民为了表彰这位优秀科学 家对人类所作的贡献把他誉为“用双手掰开原子 弹的人” 兰 兰堂堡 !坚 !兰竺竖 -,d 64 t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期刊/会议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