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不对称对嵩明县蔬菜种植经营的市场失灵原因探索-开题报告

上传人:ji****72 文档编号:26839610 上传时间:2018-01-0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7.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信息不对称对嵩明县蔬菜种植经营的市场失灵原因探索-开题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基于信息不对称对嵩明县蔬菜种植经营的市场失灵原因探索-开题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基于信息不对称对嵩明县蔬菜种植经营的市场失灵原因探索-开题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基于信息不对称对嵩明县蔬菜种植经营的市场失灵原因探索-开题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基于信息不对称对嵩明县蔬菜种植经营的市场失灵原因探索-开题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于信息不对称对嵩明县蔬菜种植经营的市场失灵原因探索-开题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信息不对称对嵩明县蔬菜种植经营的市场失灵原因探索-开题报告(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政法与经管学院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选 题:基于信息不对称对嵩明县蔬菜种植经营的市场失 灵原因探索专 业 : 经 济 学 年级(班): 2012 级 1 班 学生姓名: 赵 雅 倩 学 号: 2012150152 指导教师: 曹 惠 敏(讲师) 年 月 日1开题报告一、选题概述(一) 选题的目的:现在蔬菜产品经济在嵩明县内崛起,然而,由于嵩明县内的大棚蔬菜种植尚处于起步阶段,当下其面临的“卖菜难”问题是信息不对称引起的市场失灵。这一问题在国内河北省、河南省、黑龙江省及江西省等地区已得到缓解。笔者试图通过借鉴这些地区的发展模式,结合嵩明县当下情况建立适合嵩明县的发展模式,缓解当地市场信息不对称引起的市

2、场失灵问题(二) 选题的意义:信息不对称制约着我国农产品市场的发展,损害各个市场主体的利益,解决农产品市场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刻不容缓。笔者从信息体系建设、发展农村中介组织、提高政府监管等方面入手,结合嵩明县当下情况提出适合嵩明县发展的建议,为缓解市场信息不对称引起的市场失灵问题提供参考资料(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1、国外研究与我国农户蔬菜种植相对盲目的情况相比,日本相关机构每年都发布种植计划,蔬菜种植的 20以上都加入日本农林畜产振兴机构的种植计划,由该机构对蔬菜进行价格保障 9。此外,日本为稳定蔬菜价格、保障市场的均衡供应和菜农的合理收入,综合运用了立法、补贴和政府调控等措施,有效应对菜价大幅波

3、动对生产者和消费者产生的不利影响,确保蔬菜生产稳定、供求平衡及价格稳定。日本稳定蔬菜价格的制度和机制,对我国建立稳定菜价的长效机制和短期应急预案具有一定借鉴意义。美国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管理广泛采用先进、完善的物流理论为指导,使美国拥有一个庞大、通畅、复杂、高效的生鲜农产品物流体系。它们的生鲜农产品的流通主要是直销主导模式,该流通模式与美国农场规模化经营以及连锁超市的快速发展是密不可分的。美国的农户大部分是农场主,单个农场或协会不需要经过产地批发的集散就能为零售商提供大量农产品。美国的行业协会也会起到一定的2作用,主要职责就是组织产品流通、供应链各个成员间传递信息、与政府沟通等。2、国内研究在我国

4、,农业生产仍以小规模、分散化经营为主,这使得“小农户”在与“大市场”的对接中常常处于不利地位,其中颇为突出的一点即是农产品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信息不对称的产生,纠其原因,有市场经济中市场存在的自身缺陷问题,也有商品本身的特殊性问题,以及政府管理方面的不足等多方面因素共同造成的。在探究农产品市场信息不对称产生的原因时,首先考虑农产品同时具备搜寻品、经验品和信任品等产品特性。其次考虑农户文化程度、农户生产规模、农户日常行为习惯等因素对农户选择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及效果产生的影响。再者考虑我国农产品市场信息传递途径单一、信息来源狭窄,信息容易出现滞后、失真,从而无法准确及时反应市场变动。另外现代化的

5、信息传播手段虽已普及到农村,但先进的信息收集和分析技术还未真正进到农民的生产经营中。在当下的农产品市场上,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存在于不同主体之间,诸如农产品生产者、收购商、消费者、政府以及农资供应商等。涉及的信息种类包括农产品种植销售的市场信息、技术信息、政策信息等。国内不少学者对此做了研究得出: 农产品从生产到消费的全过程及其各环节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其中比较突出的信息不对称情况是农产品生产者相对于收购者在供求信息、定价信息、市场竞争等信息上处于弱势。此外,农产品生产者与政府之间也存在信息不对称: 一是政府制定的农产品生产的优惠政策与保护措施很难直接传达惠及农民,信息传播渠道单一有限

6、。二是农民组织化和社会的程度低,其实际愿望和需求得不到全面表达,反过来使得政府难以及时准确地制定出切实符合农民需求的政策和措施。目前我国农产品市场的信息体系亟待健全和完善,对此,不同学者提出了各自的观点。一是要强化地方农业信息中心和基层乡镇农业信息服务站建设,完善农产品信息网服务体系; 二是引入竞争机制; 三是强3化政府在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建设的主导地位。在信息体系建设中,政府要加大对涉农媒体的财政支持,加强信息系统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同时创新农产品信息服务的模式,让农民及时便利地获得生产经营的信息。二、选题实施主要内容41、研究的主要内容运用问卷调查法,对嵩明县的蔬菜种植户进行调查,并回收

7、问卷进行整理,统计出原始数据表。对嵩明县蔬菜种植行业劳动力结构、生产经营状况 进行分析,并结合现下嵩明县蔬菜种植经营面临的问题对嵩明县蔬菜种植经营中由信息不对称引起的市场失灵现象进行研究,提出解决嵩明县蔬菜种植经营中市场失灵现象的措施拟达到的主要目标:本研究要达到的主要目标是:1) 了解嵩明县蔬菜种植经营情况2) 分析研究嵩明县蔬菜种植经营中信息不对称的原因及现状3) 提出缓解嵩明县蔬菜种植经营中信息不对称引起的市场失灵现象的措施52、研究中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在本文的研究过程中,重要的研究方法是问卷调查法,通过发放问卷的方式得出原始数据,再运用关联分析方法、比较分析法来分析整理数据,最后得出相应

8、结论。本文拟解决的主要问题是:1、 分析嵩明县大棚蔬菜种植经营状况2、 研究各主体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3、 分析嵩明县蔬菜种植经营中信息不对称的原因4、 提出解决嵩明县蔬菜种植经营中市场失灵现象的措施3、研究方法及主要措施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统计分析法、比较分析法。首先,运用知网、万方、维普等搜索、获取与论题相关的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研究现状,对农产品市场上信息不对称引起的市场失灵现象的原因、现状、存在问题等进行系统分析。确定论题方向与主要内容。其次,根据拟要研究的主要内容编写问卷,在此问卷中,将影响农产品信息不对称的因素分为四个方面:1、 基本情况:包含农户劳动力结构

9、、文化程度、生产成本、户籍结构等因素。因为假设这些因素都可能影响信息不对称。2、 种植技术3、 信息方面64、 政府政策通过问卷调查,统计出原始数据。对原始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分析影响农产品信息不对称的因素。最后,分析各因素与信息不对称的关联程度三、研究计划第一周:了解本专业毕业工作流程第二周:选题第三周:查阅与选题相关的文献,阅读文献第四周:写文献综述第五周:拟写开题报告第六周:写论文初稿第七周:修改初稿,写论文二稿第八周:修改二稿,写论文三稿第九周:定稿,申请论文答辩第十周:按学院安排准备答辩7四、主要参考文献81 高红阳 不对称信息经济学基础理论研究评述、反思与创新J 情报资料工作,200

10、6( 1) : 17-182 尹志洁,钱永忠 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不对称问题研究评述J 农业质量标准,2008( 1) : 443 马晓丽 我国农产品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研究D 山东: 山东农业大学,20104 朱述斌 农产品价值链中市场信息不对称性问题探讨J 商业研究,2010( 1) : 1315 尹洁,李艳 信息不对称对农产品市场交易的影响及其矫正以陕西关中地区为例J 理论导刊,2011( 11) : 736 赵紫胭,胡云杰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农产品价格J 大众商务,2011( 11) : 1277 彭泰中,廖文梅 信息不对称理论下的农产品市场风险研究从农民承担的风险视角分析J 农机化研究,

11、2007( 5) :88 向川,杨冬民 浅析信息不对称对我国农产品市场的影响及对策J 科技信息,2008( 26) : 1619 张利国 食用农产品安全政府规制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 科技与经济,2011( 24) : 310 李铜山 食用农产品安全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研究J 科学经济社会,2011( 29) : 3011 马晓丽 信息不对称与农产品市场问题分析及建议J 科技信息,2008( 36) : 196-24412 陈建斌,郭彦丽 信息经济学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13 聂祖东,王芳,朱述斌农产品市场中信息不对称下的消费者剩余及行为选择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

12、008(2) :11-1314 王庆 市场与政府双重失灵: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成因分析J 生态经济,92011( 11) : 127-12815 杨希武,杨焱 农业信息系统建设的研究J 河北农业科学,2009( 8) : 146-14716 于学江 市场化条件下农业中介组织问题探讨J 农业科技与信息,2007( 15) : 6-8 ( 008)17 吴勇毅.以信息化带动农产品流通体系的现代化期刊论文-信息化建设 2011(7)18 杨阿妮:我国生鲜农产品物流发展分析.物流科技 2012 年第 5 期19 王德章,王锦良,贾俊杰:中国农产品产加销发展模式对农户增收的影响.理论探讨THEORETICAL INVESTIGATION.2011 年第 4 期(总第 161 期)20 杜莉(西北政法学院西安710063).试论信息传播与市场失灵.情报杂志 2002 年第11 期五、审核意见10指导教师意见:签字:年 月 日教研室意见:负责人签字:年 月 日11学院意见:公章:年 月 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