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组合机床设计-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上传人:ji****72 文档编号:26839542 上传时间:2018-01-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型组合机床设计-毕业论文开题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新型组合机床设计-毕业论文开题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新型组合机床设计-毕业论文开题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新型组合机床设计-毕业论文开题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型组合机床设计-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型组合机床设计-毕业论文开题报告(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毕 业 设 计(论文) 开 题 报 告 1结合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每人撰写不少于1000 字左右的文献综述: 组合机床(transfer and unit machine)组合机床是以通用部件为基础,配以按工件特定形状和加工工艺设计的专用部件和夹具,组成的半自动或自动专用机床。组合机床一般采用多轴、多刀、多工序、多面或多工位同时加工的方式,组合机床一般用于加工箱体类或特殊形状的零件。 1.发展史二十世纪 70 年代以来,随着可转位刀具、密齿铣刀、镗孔尺寸自动检测和刀具自动补偿技术的发展,组合机床的加工精度也有所提高。铣削平面的平面度可达 0.05 毫米/1000 毫

2、米,表面粗糙度可低达 2.50.63 微米;镗孔精度可达 IT76 级,孔距精度可达 0.030.02 微米。最早的组合机床是 1911 年在美国制成的,用于加工汽车零件。初期,各机床制造厂都有各自的通用部件标准。为了提高不同制造厂的通用部件的互换性,便于用户使用和维修,1953 年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和通用汽车公司与美国机床制造厂协商,确定了组合机床通用部件标准化的原则,即严格规定各部件间的联系尺寸,但对部件结构未作规定。在我国,组合机床发展已有 28 年的历史,其科研和生产都具有相当的基础,应用也已深入到很多行业。是当前机械制造业实现产品更新,进行技术改造,提高生产效率和高速发展必不可少的设备

3、之一。从 2002 年年底第 21 届日本国际机床博览会上获悉,在来自世界 1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 500 多家机床制造商和团体展示的最先进机床设备中,超高速和超高精度加工技术装备与复合、多功能、多轴化控制设备等深受欢迎。该届博览会上展出的加工中心,主轴转速1000020000r/min,最高进给速度可达 2060m/min;复合、多功能、多轴化控制装备的前景亦被看好。在零部件一体化程度不断提高、数量减少的同时,加工的形状却日益复杂。组合机床未来的发展将更多的采用调速电动机和滚珠丝杠等传动,以简化结构、缩短生产节拍;采用数字控制系统和主轴箱、夹具自动更换系统,以提高工艺可调性;以及纳入柔性制造

4、系统等。 2.部件分类通用部件按功能可分为动力部件、支承部件、输送部件、控制部件和辅助部件五类。动力部件是为组合机床提供主运动和进给运动的部件。主要有动力箱、切削头和动力滑台。支承部件是用以安装动力滑台、带有进给机构的切削头或夹具等的部件,有侧底座、中间底座、支架、可调支架、立柱和立柱底座等。输送部件是用以输送工件或主轴箱至加工工位的部件,主要有分度回转工作台、环形分度回转工作台、分度鼓轮和往复移动工作台等。控制部件是用以控制机床的自动工作循环的部件,有液压站、电气柜和操纵台等。辅助部件有润滑装置、冷却装置和排屑装置等。 3.组合机床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在我国,组合机床发展已有 28 年

5、的历史,其科研和生产都具有相当的基础,应用也已深入到很多行业。是当前机械制造业实现产品更新,进行技术改造,提高生产效率和高速发展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组合机床及其自动线是集机电于一体的综合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制造技术和成套工艺装备。它的特征是高效、高质、经济实用,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工程机械、交通、能源、军工、轻工、家电等行业。我国传统的组合机床及组合机床自动线主要采用机、电、气、液压控制,它的加工对象主要是生产批量比较大的大中型箱体类和轴类零件(近年研制的组合机床加工连杆、板件等也占一定份额),完成钻孔、扩孔、铰孔,加工各种螺纹、镗孔、车端面和凸台,在孔内镗各种形状槽,以及铣削平面和成形面等。组合机床

6、的分类繁多,有大型组合机床和小型组合机床,有单面、双面、三面、卧式、立式、倾斜式、复合式,还有多工位回转台式组合机床等;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一种新型的组合机床柔性组合机床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它应用多位主轴箱、可换主轴箱、编码随行夹具和刀具的自动更换,配以可编程序控制器(PLC)、数字控制(NC)等,能任意改变工作循环控制和驱动系统,并能灵活适应多品种加工的可调可变的组合机床。另外,近年来组合机床加工中心、数控组合机床、机床辅机(清洗机、装配机、综合测量机、试验机、输送线)等在组合机床行业中所占份额也越来越大。在这些方面我国组合机床装备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因此我国组合机床技术装备高速度、高精度、

7、柔性化、模块化、可调可变、任意加工性以及通信技术的应用将是今后的发展方向。参考文献: 1 谢家瀛. 组合机床设计简明手册M.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2 陈立德.机械制造装备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 陈立德.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课程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 陈立德.机械设计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5 陈立德.机械制造技术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6 沈阳工业大学、大连铁道学院、吉林工业学院编. 组合机床设计M.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7 赵如福.金属机械加工工艺人员手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8、1990. 8 李名望.机床夹具设计实例教程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10 李绍珍.机械制图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11 谢云峰主编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12 谢云峰,胡义华,汪列隆.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M. 长春: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13 滕伟. 组合机床的配置形式及结构方案研究J. 装备制造技术,2011,卷(期):05 期 13 大连组合机床研究所 组合机床设计图册 14 吴立梅. 组合机床发展及相关特点分析J. 科技资讯,2010,卷(期):08 期 15 顾琪等. 组合机床 CAD 技术的研究现状及进展J.机械设

9、计与制造,2010,卷(期):07 期 16 Hyung Wook Park, Young Bin Park and Steven Y. Liang. Multi-procedure design optimization and analysis of mesoscale machine tools J.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2011, Volume :5 毕 业 设 计(论文) 开 题 报 告 2本课题要研究或解决的问题和拟采用的研究手段(途径): 1.研究(设计)的基本内容:设计组合

10、机床前,首先应该根据组合机床完成工艺的一些限制及组合机床各种工艺方法能达到的加工精度、表面粗糙度和技术要求,解决零件是否可以利用组合机床加工、采用组合机床加工是否合理的问题,完成侧面孔钻孔。且其年生产纲领 5 万台以上。 2.设计主要内容有: 2.1查阅资料,调查研究; 2.2进行零件的工艺分析,选择加工方案,包括定位基准和夹压部位的选择; 2.3确定切削用量,切削功率; 2.4确定组合机床的配置形式和结构方案; 2.5编制“三图一卡”; 2.6夹具设计; 3. 研究(设计)的基本途径: 3.1、通过仔细阅读指导老师给定的设计任务书,分析本次设计的总体步骤,做好充分的准备; 3.2、通过自己已学的课程以及查阅组合机床相关的资料,参照给定的设计要求完成毕业设计。 毕 业 设 计(论文) 开 题 报 告 指导教师意见:1对“文献综述”的评语:该生能够按要求阅读文献资料,对组合机床的结构和功能有了初步的了解,对本课题所要解决的问题及设计要求也能够正确理解,达到预期目的。 2对本课题的深度、广度及工作量的意见和对设计(论文)结果的预测:本课题的深度、广度和工作量适中,能够完成设计任务。 3.是否同意开题: 同意 不同意指导教师: 2015 年 04 月 12 日所在专业审查意见:同意 负责人: 2015 年 04 月 13 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