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错误资源促进目标落实

上传人:li45****605 文档编号:26800816 上传时间:2018-01-01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97.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善用错误资源促进目标落实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善用错误资源促进目标落实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善用错误资源促进目标落实》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善用错误资源促进目标落实(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苑时空-教法探讨 善用错误资源 促进目标落实 浙江上虞市驿亭镇小(312353)马小海吕佳 学生由于受到家庭环境、思维方式、个性特点等方面 的影响,且表达方式又不准确,学习中难免会出现各类的 错误。同时,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自主建构的过程,常常需 要学生自己提出假设、修正假设,因而出现错误是在所难 免的。布鲁纳说过:“学生的错误都是有价值的。”教育名家 华应龙老师的融错教学理念中也指出“教师需要正确对待 学生的错误,错误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所以,学生的 “错”是自然现象,是不可避免的,更是“有利可图”的。 那么,作为数学教师应怎样通过行之有效的智慧调 控,利用锚误中有价值的因素,促进学生三

2、维目标的实现 呢?下面,笔者尝试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 态度四方面加以阐述。 一、利用错误。完善知识技能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人的知识不是被动地接受 的,而是通过自己的经验主动地建构的。特别是课堂上学 生出现典型性错误时,是一个借鉴、完善知识的好时机。这 时教师不应急于告诉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要给学生 留有探索的余地,让他们在主动的交流中寻求解题的策略。 例如,教学“画角”一课时,在自主探究、相互交流的基 础上,学生学会了画角的初步方法,然后教师让学生独立 尝试画角。但在巡视中,教师发现有几个学生把100。的角 画成了80。,这是画角时很容易出现的一个错误。于是教师 把这个

3、错误抛给学生,让出现错误的一位学生将画角的过 程在实物投影仪上演示,引导学生发现改进的方法。 师:在刚才这位同学画角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他数量角器上的刻度时数错了,所以就画错了。 生,:0刻度在内圈的,就要数内圈的100。,不能数到外 圈去。 师:从他的错误中,你受到什么启发? 生 :0刻度在内圈的,就要数内圈的度数;0刻度在外 圈的,就要数外圈的度数。 生 :我觉得画好后要再去检查一下题目要求画的是 锐角还是钝角,看看自己画的角是否差不多。 生 :一条边要对着0刻度,然后数刻度,从另一条边找 到100。就不会出错了。 上述教学中,学生画角时出现的错误看似平常,却是 很多学生经常出

4、现的错误,既是不良学习习惯所引起的错 误,也是画角技能掌握不清晰、不熟练的表现。“在刚才这 位同学画角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通过提问,让学生 深究出现错误的原因,直抵问题的本质。学生的发言不仅 指向了学习习惯,而且指向了知识技能的误区。但教师并 没有到此结束,而是继续提问“从他的错误中,你受到什么 启发”,引发学生的共鸣,这样既有对画角技能、方法的准 确叙述,也有对学习习惯的善意提醒。心理学家盖耶认为: “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有 48) 嬲丽 成效的学习时刻。”这样做,不但使学生明确了画角的方法 和技能,而且培养了他们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探究精神。 二、放大错误,

5、深化数学思考 郑毓信先生有一个重要的教育思想,即学生的错误不 可能单纯依靠正面的示范和反复的练习得到纠正,而必须 是一个“自我否定”的过程。由此可见,“自我否定”是学生 数学学习中的一项重要品质,更是落实数学思维培养目标 的重要环节。因此,教学中教师应该放大学生普遍存在的 错误,把学生的思维“聚焦”到错误上,在认知冲突和自我 反省的过程中实现有深度的数学思考。 例如,华应龙老师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一课 时,在学生尽情猜想、动手验证后,让全班学生交流汇报。 生,:因为平行四边形可以转化成长方形,所以面积应 该是长乘以宽。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 :我们搭了一个长方形,轻轻一推就成了平行四

6、边 形。因为长方形的面积是长乘宽,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就是长乘以宽。 师:因为长方形可以拉成平行四边形,所以平行四边 形的面积就是长乘以宽。你们同意吗?(同意的学生比原先 多了一些) 生 :老师,你看,还可以这样拉。(学生又将平行四边 形框架反向拉成长方形) 师:他又找到“行”的例子,证据更加明显,同意平行四 边形面积等于邻边相乘的请举手。(很多学生都举起了手) 那你们再看(师举起平行四边形框架,继续慢慢拉动, 直到边与边几乎重合) 生 :我觉得有问题。两条邻边的长度没有变,那么邻 边的乘积也没变,但是框框里面的面积却越来越少。 生 :现在框架里的面积几乎为零。 生 :老师,求平行四边形的面

7、积不能用邻边相乘。 在探求平行四边形面积时,用相邻两条边的长度相 乘,这是学生最初的也是最真实的想法。面对这种错误的 想法,华老师没有直接否定,因为华老师认识到这是许多 学生的错误,只有让学生在现实操作的过程中认识错误并 幡然醒悟才是上策。黑格尔也说过:“错误本身乃是达到 真理的一个必然环节。”所以,华老师将错就错,用学生两 个想当然的错误例子误导大家“上当”,再通过“他又找到 行的例子,证据更加明显,同意平行四边形面积等于邻 边相乘的请举手。那你们再看”的提问和操作,提供了 适当的外部情境变化因素,促进学生自我反省,让学生慢 慢发现“两条边长度没变,乘积也就没变,可是框架里面的 面积变了”这

8、么一个现象。截然相反的结论,深深刺激着学 生固有的认识,促使他们更深入地思考,直至发现正确的 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 三、推进错误,促进解决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中所指的“解决问题”,其核心是需要 学生通过观察、思考、猜测、交流、推理等富有思维成分的活 动才能解决问题。赞可夫说过:“只有学生在对教材的理解 上还有这样或那样的衔接不上的地方,他们求知的渴望才 会产生和增长起来。当某些不相符合的地方引起学生的警 觉,当他们感到还需要增加某些成分才能使知识相互吻 合的时候,这就是好事。”所以,教师应创造并利用这些“衔 接不上的地方”或是“不相符合的地方”大做文章,让学生以 积极的热情投入学习活动,引导

9、学生围绕问题进行深度探 索,正确解决问题。 例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时,教师设计了一 道练习题(如下图),让学生独立思考如何求这个平行四边 形的面积。 4 8cm 在巡视中,教师发现大部分学生的方法是正确的,但有 一小部分学生却写成了484或者65。于是教师先让方法 正确的学生交流自己的算式,然后提问:“老师这也有几个 算式,大家看看对吗?”教师边写边说:“48厘米是底,4厘 米是高,那么底乘高等于l92平方厘米,正确吗?”有个别 学生轻轻说正确。“6厘米是底,5厘米是高,那么底乘高等 于30平方厘米,正确吗?”说正确的学生多了几个。 师: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20x18,那么平行四边形

10、的底 是20厘米,高是19厘米,面积可以写成20197 生 :不能这么写,照这样写的话,反而是平行四边形的 面积大了。 生 :刚才面积是192平方厘米和30平方厘米的算式 是错的,面积不可能变来变去。 生 :底乘以高,这底和高应该相互垂直,才可以相乘。 大部分学生求平行四边形面积时,只知道用底乘高,所 以当教师说“48厘米是底,4厘米是高,那么底乘高等于 l92平方厘米”“6厘米是底,5厘米是高,那么底乘高等于 3O平方厘米”,部分学生认为是对的。如果教师直接说“这 是错的,应该”,这样不仅将学生的原生态思维扼杀在 起始阶段,而且会导致学生没有进行真正的思考。于是教师 先是欲擒故纵,让学生认为

11、平行四边形面积只要用底乘高 就行了,然后提供一个平行四边形、一个长方形,让学生计 算这两个图形的面积,使学生在巨大的面积反差中思考自 己的做法,纠正自己的错误认识,并在进一步的思考、推理 等思维活动中解决问题。 教苑时空-教法探讨 四、善待错误,培养情感态度 一些学生认为错误意味着失败,意味着丢人,并在错误 的体验中逐渐产生消极的学习体验。现代数学论的研究表 明,学生的学习效果与学习活动中的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 素密切相关。同时,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堂就是素 质教育课堂,许多素质是可以通过数学教学活动来培养 的。”因此,教师要通过自己的教学艺术,让学生在出错的现 实面前,仍然有积极的情感

12、体验,依然对数学产生好奇心、 求知欲,树立自信心,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 例如教学“小数四则计算”的练习课,我出示题目:“有 两摞同样的纸,第一摞500张,厚47厘米;第二摞厚705 厘米,有多少张纸?”我发现数学水平一般且不爱发言的生 也举起来了手,于是点头示意他发言。 生 :705减47等于235(原本安静的课堂,马上 传来学生说“错了、错了”的窃窃私语声,生 的脸一下子红 了,垂下头不安地站在那里) 看着生 难受的表情,再看着自己写下的板书(235正 好是47的一半),我眼前一亮,关切地说:“孩子,你没有说 错,只是没有说完。”他听后抬起头看着我。 师:结合黑板上的图想一想,235表示什么

13、? 生 :第二摞纸比第一摞纸多出来的厚度。 师:非常好!善于观察的你们,难道没有发现235和 47有什么关系吗? 生,:2-35是47的一半。 生,:第二摞纸比第一摞纸多一半,就是多250张,所以 第二摞纸有750张。 生 :题目中说是一模一样的纸,235是47的一半,纸 的厚度多了一半,那么纸就多了一半。(其他学生比然大悟) 师:这种方法怎么样?(生答“好”)通过大家的讨论,我 们找到了如此聪明的办法。你们说,这种办法同学们是怎样 得到的?(大家把目光聚集到了生 身上,随即由衷地响起 了掌声,生 脸上露出了笑容) 学生出错是常有的事,我们纠正错误,让学生获得清晰 的认识,这无可厚非,但有些时

14、候,我们忽视了出错学生的 心理感受。如果我们能努力挖掘错误中的闪光因子,引导学 生从错误走向正确,那么学生就能获得正确的认知,培养了 积极的情感态度。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体验一 次成功的喜悦,便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意念和力量。”“孩 子,你没有说错,只是没有说完。”虽是只言片语,却为生。 点燃了一盏学习的心灯,从他感动的神情和喜悦的眼神中 可见一斑。这样带给学生的是对学习积极性的呵护与信赖, 是成功的启示与引路,是对热爱数学的肯定与馈赠。 作为与新课改同行的教师,我们应该具备民主平等的 教育品质、睿智从容的教育艺术,在课堂教学出现错误时, 善于发现并利用学生错误中的“价值点”,随机应变地沉着 处理,激活学生沉睡的潜能。 (责编杜华)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期刊/会议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