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课程有效评价探寻

上传人:li45****605 文档编号:26800489 上传时间:2018-01-01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99.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品德课程有效评价探寻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品德课程有效评价探寻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品德课程有效评价探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品德课程有效评价探寻(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其他思品 品德课程有效评价探寻 浙江衢州市衢江区第一小学(324000)廖雪芬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是传授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是啊,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 重要一环,它系统地、有步骤地从数量上测量或从性质上 描述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据此判断是否达到了所期望 的教育目标。但是,把脉当前的品德课,“脚踩西瓜皮”“浮 光掠影”“眉毛胡子一把抓”等教学评价现象屡见不鲜。究 其原因,无外乎“眼里无人”、目标不明、形式单一等造成 的。诊断各种表象,不难发现品德课程的评价已经陷入了 瓶颈,问题重重,原因多多。为此,笔者边寻因探究,边尝试 实践,在摸索中追寻着品德课程评价的实效

2、性。 一、介入储备时,备足课前前置评 课前评价是教师根据学生的知识储备,对学科的准备 情况以及学习情绪的调节等方面的记录、分析。这样科学、 合理、有预见性的评价,能使教师准确介入学生的已知,是 提高课堂效率的一条捷径。 1重视兴趣激发 对于前置评。教师要放低姿态,降低期望值。课前评价 的目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养成整理资料的 良好习惯,培养学生敢于质疑问难、合作创新的精神。 由于品德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课程,课前资料的准备、 活动的调查、问题的探究等都需要学生有所储备。但在实 际操作中,教师往往有布置,却不注重反馈、检查、评价,久 而久之,学生便会产生厌倦,以至于应付了事。这样的前置 活

3、动是无效的。因此,要做到有布置、有准备,必须有反馈、 有评价,学生的准备得到了肯定,劳动成果在课中被利用 了,他们就会有成就感,兴趣自然就浓厚。 年段不同能性、年龄不同的学生个体差异也是存在 的,所以前置评要考虑评价标准的层次性、评价手段的多 样化。 如同样是钓鱼岛的素材,在三年级宝岛台湾一课 中,课前可布置学生了解版图,在爸妈的帮助下搜集图片、 文字,制作直观形象的课件,在课堂中展示、介绍。教师对 准备充分的学生给予奖励,以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兴 趣。 而在五年级不屈的中国人中,同样是钓鱼岛的素 材,则是布置学生观看新闻,浏览相关网页,谈看法,分析 原因,了解国家的过去及国际环境等。为课堂中

4、的辩论做 好充分的准备。同样,教师对观点鲜明,依据充足的学生给 予鼓励,以此调节学生做课前储备的积极性。 2立足方法指导 对没有指导的学习、活动过程的评价是空洞的,没有 意义的,因此要体现课前评价的价值,对学生前置学习过 程的具体方法指导很重要。 人手一本前置学习本,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资料收 集的习惯,同时能使收集的资料系统化,有的资料还可以 70 川 反复使用,这也培养了学生提炼资料的能力。 如果仅给学生一个主题,让其漫无目的地搜集资料, 效果可想而知。平常教学中,我通常给学生提供一个预习 准备或学习提纲,要求调查的,就提供相应的表格,如果一 个主题涉及面较多,就以小组为学习单位,分版块,

5、各自分 头准备。这样,活动的质量就有了一定的保证。 如四年级下册共同生活的世界版块,涉及面广,我 就有意安排学生从服饰、饮食、节日、人种等多角度去准 备,并有所分工,有所合作。在课堂实施过程中,对课前准 备充分、方法得当的学习小组予以肯定与推广,旨在辐射 好的活动方法。 二、把握进行时,扎实课中即时评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是学生知、情、意、行呈现 的主要场所,课中即时评价主要来自两方面:教师与同伴。 1教师评价要善“变” 课堂中能起到立竿见影之效的莫过于教师的语言评 价,但在实践中,有的教师把评价作为教学的一种点缀,在 表扬的同时带着一种高高在上的评判味,并不是发自内心 的、由衷的赞叹。而

6、超值的嘉奖却会让学生产生一种惰性, 长此以往,会让学生迷失自我。本人认为,教师的口头评价 应因人、因课巧妙变化。 (1)商榷启发式。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生的独立意识 和自我意识逐渐增强,他们不喜欢教师高高在上的架势和 盛气凌人的说教,期望和教师平等和谐地展开情感和思想 的交流。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多地运用启发的方式和商讨 的口吻,让学生理解并接受自己的意见。如一位教师在执 教我和小树一起长大,帮助学生认识“年轮”一词时,让 学生说说什么是年轮。一个学生说:“年轮就是一个圈。”教 师就顺着他的话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圈。学生一看又补充 说:“是树上的一个圈。”教师就在树上画了一圈。不对呀! 学生急了,但

7、同时也意识到自己的话不周密了,稍做思考 后竟说出了一段令所有在场的人惊讶的话:“年轮就是砍 断树干后,在截面上看到的一圈一圈的表示树的年龄的 线。”是什么力量让一个二年级的学生在没有任何资料,单 靠自己的认知的情况下说出这一串连贯的话呢?正是教师 这种商榷式的评价,不仅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 然”。 (2)真情涌动式。课堂中的评价语实际上是教师内心 情感的流露,教师对学生的褒贬,无不对学生心灵产生一 种冲击,尤其是当学生真情流露时,他们会期望得到心灵 上的共鸣。一位教师在执教退一步海阔天空一课时,到 了“诉说烦恼,掂量烦恼,感受宽容重要性”的环节,教师这 样引导:“如果把你心中的烦恼比

8、作一块石头,那么这块石 头会有多大,多沉呢?请根据各自心中的感觉静静地挑选, 然后把它掂在手心,感觉它的分量?”紧接着,教师随机访 问:“这位同学选择最大的石头代表心中的烦恼,老师很想 知道你此时的想法。”(师生对话)“看样子这块烦恼石已经 压抑你很久了,不过现在说出来感觉是否轻松多了?”教师 又访问另一学生:“同学,你为什么挑选这么小的石头来代 表心中的烦恼呢?”(师生对话)“哦,老师明白了,你已经把 烦恼忘却了,多么可爱的同学呀。”教师真诚的话语,诚恳的 态度打动了每个学生,大家毫无保留地倾诉了心中的烦恼, 打开了一个个心结。 (3)幽默点缀式。德国一个学者说:“用幽默的方法说出 严肃的真

9、理,比直截了当地提出更能为人接受。”文明得体 的幽默不仅能愉悦身心,还能发人深省。课堂中的评价引导 适当来点幽默,会收到余音绕粱的效果。 2同伴评价要巧“导” 同伴评价就像一对并肩而行的伴侣,相互补充,相互促 进。对于评价者来说,评价他人的过程就是促进自己发展的 过程。 (1)营造愉悦的评价环境。同伴评价关键要引导学生乐 于评价同伴和乐于被同伴评价。同伴活动时的气氛和谐愉 悦,充满信任,相互合作学习,共同探究,评价才会是真诚 的、有效的。在高年级段,难免会出现因个人“恩怨”不能客 观公正评价同伴的现象,容易引起同伴间的纷争,此时教师 的适时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 (2)重视同伴评价结果。大部分学

10、生比较首肯教师的 评价,教师评价在他们的心目中比较权威。特别是在合作小 组里处于优势状态的学生,往往对同伴的评价嗤之以鼻,这 样既不能发挥同伴评价的良性效果,对学生评价同伴的积 极性、责任感也是种负面的打击。所以,教师只耍在合理 的前提下,就应充分肯定同伴的评价结果,把他们的评价纳 入参考范围,这样才能把同伴评价模式引入正常轨道。 (3)适度调控评价局面。因为同伴评价常为实时评价, 学生往往既要参加讨论,又要倾听同伴的观点,部分学生会 因为同伴的意见分歧而影响发言的情绪和效果,教师就应 对课堂纪律稍作控制。同伴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与教师是 不能比拟的,往往在语言表达上比较随意,缺乏最起码的尊 重

11、与交流礼仪,因ll:tl导学生在同伴评价时语言要真诚、有 针对性、观点要明确也很有必要。另外,同伴评价往往在各 小组成员协商的基础上产生,因此课堂上需要预留出一定 的时间。教师应掌握好时间,以免关于评价的讨论占用太多 的课堂时间,有时也可以考虑把这一讨论过程移至课外。 三、放眼将来时,闪亮课后延续评 叶澜教授说:课堂应是向未来挺进的旅程,随时都可能 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风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 定路线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评价本身不是一个学习过程的 结束,而是一种持续的过程,旨在关注学生的发展,为学生 的终身服务。 1搭建立体评价平台家校合作 竞赛评比、展示成果、跟踪调查、建立“成长袋”这些

12、评 价方式都可以将课堂的即时评价延伸、巩固、辐射。但它们 赖以达成的载体不光是学校、教师,还有家庭、家长。只有双 方精诚合作,才能真正使延续评价绽放魅力。 其他思品 如家人关爱我成长一课,教师可设置“登山运动”小 游戏,“登山台阶”包括:会整理自己的小书包;吃饭时,能帮 爸妈摆碗筷;会倒垃圾;会打扫自己的小房间;会帮爸妈买 东西这是对学生自理能力的评价,家长是实地见证者, 家长的评价比较真实、有效。因此,此类的评价可以放手交 与家长来完成,效果会更好。 再如我家的故事一课,在课后可以安排学生采访自 己的家长,记录一家人最近某方面的打算,并互相监督、互 相帮助,由家长评价孩子一个较长时间段的表现

13、,这要比学 生在课堂40分钟内无所依托的发言要夯实得多。 2创设绿色评价环境新兴网络 互联网是一个自由的、无等级的宽松环境,儿童在这个 虚拟的世界中任心遨游,随意冲浪,体验着个人的自由与随 意。如条件允许的话,教师可以发动学生建立班级博客、QQ 群等新兴的网络交流平台,这样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引导 与评价就不再局限于教室、课堂、教师、家长、同学了,而是 可以借助整个社会,关注学生每一步的成长。 本人在上完竞争与合作一课时,准备在班级里布置 “努力向前冲”活动,旨在引导学生在竞争与合作中养成良 好的行为规范。规则是:得星最多的学生排在榜首,以此类 推,最少的排在最后。话音未落,就遭到了班中学生

14、的反对: “这样做不合理,会伤及排在最后的同学的。”乍一听,不无 道理。当然,班中的实力派是极力赞成的。一时之间,大家你 一言我一语地吵了起来,各有各的理。“好,咱们不急于拍 板。请大家结合今天学的竞争与合作,在班级博客里发表自 己的看法。”没想到,双休日打开博客,关于此话题,大家聊 得十分火热。竞然还招来很多“过路人”,有家长身份的、有 教师口吻的、有专家级别的。从论坛中可以看出,学生对竞 争与合作的认识有了提升,不再狭隘,不再偏激。由此可见, 新兴媒体评价,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评价方式。 有人说,评价是品德课程的导航灯,它不断地指引着孩 子前进的方向,把握着孩子的人生航标。是的,只要我们在 课堂中倾听、在生活中积累,在实践后反思,学生就会因为 我们的评价而一次次获得惊喜,我们也会因为自己的评价 而一次次享受课堂,高效的品德课堂也将不再是那可望而 不可即的遥远所在。 (责编刘字帆)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期刊/会议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