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德县规模养殖场发展现状及对策的研究

上传人:li45****605 文档编号:26794931 上传时间:2018-01-01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96.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德县规模养殖场发展现状及对策的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化德县规模养殖场发展现状及对策的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德县规模养殖场发展现状及对策的研究(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口行业发展论坛 化德县规模养殖场发展现状及对策的研究 院 东 张彩云z 院 富3 (1内蒙古化德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013350,2内蒙古化德县草原站013350, 3内蒙古化德县家畜改良站013350) 化德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乌兰察布市东 北部,处于农牧交错地带。域内平均海拔1 500米,属 浅山、丘陵荒漠地貌,年平均气温38C,降雨量270 毫米左右,是一个典型的干旱和生态脆弱地区。由于 长期超载放牧,草原植被沙化退化严重,禁牧舍饲, 调整畜种结构,增加规模养殖比重,减少牛、羊散养 量已成为化德县畜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依据化德 县委制定的“三三三制”统筹发展战略,将建成面向 京津的

2、绿色畜产品基地和生成安全屏障。 1发展现状和特点 以水资源富集地区为中心的规模养殖场快速发 展。近几年,随着禁牧力度的加大,以朝阳盆地、七号 镇河谷洼地、德善一白音特拉乡丘间开阔地为中心, 初步形成了规模养殖场“聚集圈”的雏形。全县已形 成标准化规模养殖场72处,其中存栏300 500头奶 牛的奶牛牧场4处,存栏3 000只以上的蛋鸡规模养 殖场7处,年出栏5O万只以上的肉鸡养殖小区1 处,年出栏l520万只肉鸡标准化养殖场2处,年出 栏100头以上的规模猪场26处,年出栏1 000只以 上肉羊规模养殖场32处。 多种经营模式共同发展。一是“公司+基地+养 殖户”经营模式,如德胜肉鸡养殖小区,

3、依托乌兰浩 特荣大屠宰有限公司,采用“五统一”方式,引导农 户人驻肉鸡养殖小区,共同发展,目前已人住肉鸡养 殖户12户,年出栏肉鸡5O万只。二是农民自己筹 钱,合股办场,独立经营模式,如原部队农场肉羊场 由四家农户合股筹建,现已完成投资400万元,存栏 肉羊2 000只。三是“专业合作社+基地+养殖户” 的经营模式,如兴牧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由青岛三和 机电有限责任公司投资成立兴牧种养殖专业合作社 和建设养殖基地,为农户提供全程技术服务和回收, 目前已完成投资1 500多万元,存栏生猪3 000头, 发展养殖户200多户。 三级畜牧业服务网络逐 级服务站6个,各类技 站13个,各类技术人人 函 养

4、殖技术顾问20141 村 县 务 20 余人。二是社会化服务体系初步形成。全县现有各类 专业合作社212个,其中畜牧业专业合作社达到45 家,畜牧业协会5家,经纪人800余人,社会化服务 体系初步形成。三是技术推广体系逐步形成。依托全 国基层农技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化德县逐步 形成“农技专家+试验示范基地+农技员+示范户 +辐射户”的技术推广体系,实行技术人员包村联 户,对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应用起到重要的作用。 2存在的问题 化德县规模养殖格局初步形成,但缺乏能够起 到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全县养殖场 户没有形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市场衔接不畅,缺乏 市场竞争力,影响了全县畜牧业

5、的快速发展。近几 年,随着禁牧力度的加大,规模养殖场得到了的快速 发展。但是规模养殖前期投人大,存在后续基金不足 的情况。大多数养殖户缺乏专业知识,养殖场内缺乏 专业技术人员,规模养殖技术水平不高,管理不科 学,引种、饲料、兽药使用、管理等方面问题不断,良 种,良法和好的经营方式仍然运用的不是很充分。 3对策与建议 依托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 目,加大农牧民培训和技术普及,通过畜牧业三级服 务网络,加大良种、良法的推广力度,通过示范户的 带动,使农牧民真正实现科学饲养,增加养殖效益。 整合现有的社会化服务资源,在全县每个主导 产业建立35个能够真正起到带动作用的专业合作 社或龙头企业,实现统一供给、统一技术、统一销售 的服务体系,增强规模养殖场的市场竞争力。 通过多种渠道解决规模养殖场的资金问题。一 是政府加大规模养殖场的扶持力度,实行多种优惠 政策,如税收减免、土地优惠、水电路配套等措施,引 导扶持规模养殖场发展壮大;二是进行招商引资,如 今年招人的四个现代畜牧企业目前已完成投资达到 4 000多万元,已进入试生产阶段;三是积极挖掘民 间资本,实行股份制,由农牧民自筹基金,建设规模 养殖企业;四是规模养殖场实行联保风险共担的方 式,争取银行贷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期刊/会议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