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D不是未来电视主流方向】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678680 上传时间:2017-07-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8【3D不是未来电视主流方向】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18【3D不是未来电视主流方向】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18【3D不是未来电视主流方向】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8【3D不是未来电视主流方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8【3D不是未来电视主流方向】(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D 不是未来电视主流方向2011-03-01【摘 要】对 3D 电视来说,厂商们的热情或许只是一厢情愿。由于存在诸多瓶颈,3D 电视目前的处境颇为尴尬。更重要的是,在专家看来,3D 只是给电视机增添了一项新功能而已,它不是未来彩电产业发展的主流方向。生产厂商们对 3D 电视的热情还在高涨。据国外媒体报道,夏普在北美市场推出了新的四款 QuattronHDTV,屏幕大小从 40 英寸到 62 英寸不等。当然,它们都应用了夏普的 QuadPixel 技术,在传统电视机仅有的红绿蓝色基础上增加了黄色。夏普公司称,这个新系列的 QquosLE8353DLCD 电视“很快出货” ,并提供了出售价格。在

2、韩国,三星电子也于早些时候的 2 月 17 日发布了具有 3D 影像显示和双向交互功能的电视新品 D7000 系列和 D8000 系列,产品最大的看点就是采用了超窄的边框设计,并且支持智能操作系统。据三星电子介绍,这些新产品与之前的老产品一样采用了宽视角的主动快门眼镜方式。三星电子预定从 2011 年 3 月起导入 3D 影像的视频点播(VideoOnDemand)服务,开始发送电影和音乐视频等。而 LG 则在最近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FlickerFree(即无闪烁技术)”的3D 液晶电视 LW5700 系列,采用 LED 背光技术,支持 WiFi、DLNA 等众多功能并配有一副无需任何供电的

3、被动 3D 眼镜,上市时间大概为今年的 3 月。与外资品牌一样,国内的电视厂商也向 3D 电视发起了冲锋。从 2 月 26 日起,海信在全国范围内发起 3D 普及风暴活动,2011 更是被其视为“3D 电视普及元年” 。长虹也在上周对外宣布,旗下 938/738/758/880等十大系列二十多款 3D 电视新品经过权威机构检测,达到全高清 3D 显像标准,并于 2 月底陆续在全国各大城市上市。不过,与生产厂商的“热情似火”相比,市场和消费者的反应却给 3D 电视浇了一盆冷水。记者连续几周在北京各大家电卖场观察时发现,消费者只对 3D 电视表示出了兴趣,但并不像生产厂商宣传的那样成为实际销售的热

4、点,大部分消费者的第一选择还是 LED 电视。奥维咨询(AVC)的市场报告证实了记者的观点,其最近发布的彩电零售周度推总显示,2011 年春节彩电零售 319 万台,其中 LED 液晶电视占了半壁市场,销售渗透率达到 48%;而 3D 电视的零售量份额只有 2.2%。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 3D 电视的主战场北美市场上。据全球知名的市场调查机构 Nielsen(尼尔森 )提供的调查研究显示,北美地区(美国及加拿大)的很多用户不仅没有购买目前最为火爆的 3D 电视,而且更为雷人的是,他们居然抵制这项产品。据悉,在接受调查的市民中有 59%的人表示在今后的一年内他们“坚决不会”购买 3D 电视,还有近

5、三分之一的人表示他们对于 3D 电视既不需要也不喜欢,仅有 6%的用户表示出想要购买的意愿,而真正拥有一台 3D 电视的用户不超过 2%。市场推广存在诸多瓶颈3D 电视之所以并不如生产厂商想象得那样受消费者欢迎,原因在于,3D电视的市场推广存在多重瓶颈。Nielsen(尼尔森)将北美用户对 3D 电视的抵触归结为几点:其一,蓝光碟与高清 DVD 之间的斗争,两者之间的价格大战促使消费者对 3D 电视呈现出一种保守的观望态度;其二,一些用户对于观看 3D 电视需要佩戴特殊眼镜并不买账;其三,很多用户可能在出现更多 3D 频道或者其他配套服务后才会考虑购买;最后也是非常有影响力的一点,那就是价格。

6、而在中国,3D 电视面临的困难比在北美市场要艰巨得多。“最便宜的价格也在一、两万元左右, ”在大中电器北京中塔店,一位消费者向记者表示, “太贵了,不如去 3D 影院。 ”3D 电视目前的定位是高端新产品,每个品牌的产品价格都不会太低。不过,这样昂贵的价格着实让大众消费者咋舌,而 3D 电视的片源短缺问题,也冲淡了大多数潜在用户的热情。目前来看,虽然全球的 3D 影视剧在持续增加,但数量毕竟有限,如果只靠这些电影,3D 电视只能算是私人豪华影院。事实上,3D 电影现在还不能满足美国电影市场对 3D 内容的需求数量,更谈不上满足更为广阔的家庭电视的欣赏应用需求。按照生产厂商的规划,3D 电视的

7、3D 内容主要来自三个部分:3D 电视频道、互联网以及高清光盘等存储介质。但在中国,这三个部分现阶段都将是 3D电视的短板:3D 电视频道的开设仍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毕竟,推出一个 3D频道需要高达数亿元的成本和长达数十年的投资回报周期,难度较大;3D 电视对传输带宽和编码要求较高。要想播出真正的 3D 节目,首先要拥有 3D 独有的传输信道,但现在我们使用的传输信道为 2D 节目的窄带,如果在传输 3D 节目中使用 2D 的窄带,那么传输过程中就会损失大量信息,造成 3D 在播放时立体感和清晰度变差。另外,靠网络和存储介质传输内容也有瓶颈。一部 3D 大片拥有少说两、三个 G 多则几十个 G

8、 的容量,以目前的宽带网速,下载一部片子需要七、八个小时。更为关键的是,长期以来,在全球市场上普遍存在着消费者收看 3D 电视会出现眩晕、疲劳甚至是恶心、呕吐等情况,这些问题从技术的角度还无法根本解决,只有缓解和减弱。显然,3D 电视面前的困难不只是一两个。这一点,连 3D 电视的领头羊索尼也不得不承认。之前,索尼中国专业系统集团技术总监王亚明就曾表示,3D应用领域真正进入商业化应用的只有电影,电视离商业化应用还相距甚远。正因为如此,尽管不少生产厂商都将 2010 年视为 3D 电视的起步之年,而今年则理所当然被冠以 3D 电视全面发展之年的名号,但一些专业人士并不赞同这一说法。中投顾问文化行

9、业研究员蔡灵就认为,即使突破了技术障碍,3D 电视由于受到多种限制,短时期内很难普及开来,因而大部分消费者仍旧会选择在普通影厅观看 3D 电影。产业观察员刘步尘则表示,生产厂商在 3D 电视尚未成熟的情况下就进行市场培育是一种“大跃进” 。他表示, “3D 电视短期内发展存在诸多瓶颈,冒进的做法不值得肯定。 ”并非彩电产业主流方向虽然生产厂商还在认为 3D 电视的长期市场前景仍然光明,但一系列挫折已促使消费电子产业重新评价这一产品。在素有全球消费电子产业风向标之称的 2011 年美国拉斯维加斯消费电子展(CES)上,电视厂商的明显变化证明了这点:与 2010 年的重点宣扬不同,今年几乎所有的品

10、牌厂商都不再着重强调 3D 电视,转而突出 3D 只是电视内部的一项功能,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加以使用。不仅如此,外媒还将 3D 电视和微软主题演讲、4G 技术、Verizon 公司、NEC 公司一起评为 2011 年 CES 的五大最差。3D 电视在全球收获这样的“殊荣”还不止于这一次。去年年底,由于 3D电视在全球的糟糕表现,令 CNN(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 )将其和陷入“天线门”的苹果 iPhone4 手机、微软 Kin 手机、谷歌 NexusOne 手机、音乐社交网络 iTunesPing 等一起冠以 “2010 年十大失败科技产品 (事件)”的前缀。对于不太靠谱的 3D 电视,一些

11、业内专业人士同样选择了冷眼旁观。他们认为,现在生产厂商对 3D 电视的热捧只是为了追求更高的利益而已,并不能真正代表彩电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产业经济评论员洪仕斌表示,3D 电视只是一个概念化的过渡性产品,会遭遇当年的 VCD、背投一样的宿命。现今市场上都在高调宣称未来几年将会是3D 电视的发展期,一些企业甚至将 3D 电视当作家电业的下一个“金矿” ,但这些声音的背后,是以索尼、三星等为首的外资品牌“忽悠”中国的一种手段。就其本质来说,3D 只是给电视增加了一个视觉效果的感受,没有在技术上有更大的创新,也没有在功能上进行放大。而未来电视产品一定会从视觉感观转变到以功能多元化、操作系统化为核心。

12、洪仕斌认为,随着“三网融合”的脚步越来越近,电视产品真正的技术革命时代将会来临。现今的电视产品,不管是等离子、LED 还是 3D,都只是原材料和显示技术的创新,而未来“三网融合”强调的是操作系统等软件的创新,其价值会更高,对电视产品的创新力度与未来的发展会更加有力。家电产业资深专家罗清启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他认为,未来彩电产业仍将沿着两个方向发展:一是显示方式,也就是以面板技术为基础的显示技术;二是基于电视的平台应用。罗清启说,与对电视的显示和外形的改造相比,对于电视内核的升级或许更具革命性意义。因而,他建议中国企业不要被日韩彩电企业的 3D“障眼法”所蒙蔽,而要把握产业发展的趋势,从内容、软件、操作系统等软实力方面进行战略突破。来源:经济参考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