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完整版1025

上传人:e****s 文档编号:26770293 上传时间:2017-12-31 格式:PPT 页数:92 大小:1.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完整版1025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教育学完整版1025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教育学完整版1025_第3页
第3页 / 共92页
教育学完整版1025_第4页
第4页 / 共92页
教育学完整版1025_第5页
第5页 / 共9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学完整版102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完整版1025(9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学,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第一章:教育和教育学,重点 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 教育学的建立赫尔巴特与杜威,第一节 教育的发展,教育的定义:广义:增进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狭义: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是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 社会要求教育者(期望)-受教育者(身心) 目的 计划 组织,学校教育制度,非正式教育-正式非正规教育-正规教育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近代以学校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以称制度化教育。P2前制度化教育-制度化教育-

2、非制度化教育前制度化-古代的教育到近代实体化教育中国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废科举,兴学校”以及颁布全国统一的教育宗旨和近代学制。P3非制度化教育-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衔接强化义务教育,延长年限义务教育的定义高等教育的类型多样化 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渗透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界限淡化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内外交流,中间加强,两头,扩展,古代教育思想,印度:婆罗门教:森严的等级制 佛教:关心大众埃及:宫廷学校:皇子皇孙与贵族 职官学校:贵族 文士学校:奴隶主(最多) 以吏为师,以僧为师,以法为教雅典:文化修养,政治家,商人。重商主义

3、斯巴达:体育训练与政治道德灌输。培养军人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1、阶级性2、道统性3、专制性4、刻板性5、象征性,近代教育与20世纪后教育,1、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加强2、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3、教育的世俗化4、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20世纪以后的教育: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P10,多元化, 技术的现代化,第二节 教育学的发展,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孔子:性相近、习相远-差异是后天形成。 有教无类-所有人都应该受到教育 基本科目-诗、书、礼、易、乐、春秋墨子:亲知、闻知、说知(依靠推理获得知识)老子:一切任其自然是最好的教育,学记,教育与政治:化民

4、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 藏息相辅-课内外相结合君子之教,喻也。-君子的教化是善于晓喻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启发学不躐等:学习不能超越等级-循序渐进,西方古代教育思想,苏格拉底:讽刺;定义;助产术。柏拉图:理想国 理性-智慧-哲学家 意志-勇敢-军人 情感-节制-劳动者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哲学家亚里士多得德:教育最高目的,追求理性就是追求美德。政治学,教育学的建立与变革,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教育的自然性(萌芽)卢梭 :爱弥尔 自然教育思想康德 : 充分发展人的自然禀赋,使人人都成为自身,成为本来的自我,都得到自我完善裴斯泰洛齐 :目的在于按照自然的

5、法则全面地,和谐地发展儿童的一切天赋力量。德智体全面发展洛克: 白板说 培养绅士,教育学的建立,(标志)赫尔巴特 普通教育学以心理学和伦理学为基础以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课堂为中心。杜威 现代教育的代言人民本主义与教育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从做中学 以儿童为中心当代教育学的发展教育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 将社会劳动与教育有机结合 将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有机结合起来P19,本章重点课后题,1.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有哪些?2.近代教育有哪些变化?3.20世纪以后的教育有哪些新特点?4.赫尔巴特的三个中心?,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本章重点教育相对于政治与经济的独立性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信息技术与

6、教育(简答),一、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 受教育权 教育目的二、教育与生产力生产力决定着教育规模和速度 结构的变化 内容和手段,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教育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1、教育有自身的规律2、有继承性3、与政治经济制度(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人力资本理论:舒尔茨,教育与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教育者的观念;数量和质量;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P31教育对科学技术的作用:科技知识再生产,科学的体制化,科学研究的功能,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P32信息技术与教育:P33改变着人们关于知识的观念改变着人们关于

7、学习和教育的观念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教育与文化,教育与文化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学校文化:定义P37-38核心: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最具决定作用的思想观念特别是价值观念学校文化的特性:组织文化,整合性较强的文化,传递文化传统的已任,校园文化-学校文化的缩影校园文化:定义P39,分类核心:学校的精神或观念文化,包括:认知成分,情感成分,价值成分,理想成分学生文化:成因(个人的身心特征,同伴群体的影响师生的相互作用,家庭经济地位,社区的影响)特征(过渡性,非正式性,多样性,互补性),本章重点习题,1.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有哪些方面?2.信息技术对教育有哪些作用?3.学校文化的成

8、因?,第三章 教育与个人的发展,本章重点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简答,论述)少年时期的年龄特征,第一节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个体身心发展: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P43特殊性:1、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实现的 2、具有能动性发展动因:1、内发论 2、外铄论 3、多因素相互作用论,个人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顺序性:身体心理都有顺序。阶段性:表现出的总体特征和主要矛盾不平衡性:两个方面(发展关键期,最佳期)互补性:器官之间互补,生理心理互补个别差异性:男女差异,身心差异,影响个体身心发

9、展的因素,遗传-有一定的影响,不能忽视.成熟-可能和限制环境-多种可能,有消极和积极之分学校-特殊作用作用:对个体的发展的方向和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不仅俱有即时价值而且有延时价值,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最近发展区:已达到:未达到(维果茨基)P52,中学教育的特殊任务,少年时代和初中教育:危险期和心理断乳期-帮助少年起飞青年时代和高中教育:成熟-理想与未来两种误区:过分欣赏自己和苛求社会 心理失衡在价值观上: 以自我为中心 只求生存,不求发展,本章重点习题,1.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有哪几种理论?2.个人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3.影响人体身心发展的因素有哪几个?,第四

10、章 教育目的,本章重点我国教育目的的层次我国教育目的的基础我国的教育目的和基本精神(简答)素质教育思想(简答),教育目的:广义: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心身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狭义:教育目的是国家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意义:出发点,落脚点,指导意义作用:导向,激励,评价,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1、国家的教育目的2、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3、教师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P62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1、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有不同的教育目的2、不同的社会制

11、度有不同的教育目的3、不同的国家文化背景也使教育培养的人各具特色我国的教育目的是建立在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基础上,我国的教育目的和基本精神,决定提出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建设者和接班人-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道德与知识)德智体全面发展,脑力和体力和谐发展(脑力和体力强调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个性与创造),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五育)素质教育是促进个性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12、第五章 学生与教师,本章重点儿童权利公约等法律法规教师的职业特点教师的专业素养,第一节 学生,学生是人生阶段发展最迅速时期的人:有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转换条件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儿童权利公约的核心精神:学生是独立的社会个体,有着独立的法律地位,他们不仅享受有一般公民的绝大多数权利,并且受到社会特别保护。基本原则:儿童利益最佳;尊重儿童尊严;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无岐视原则。,第二节 教师,教师的概念: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职业特点:最大特点职业角色的多样化传道者、授业解惑者、示

13、范者、管理者、朋友、研究者,教师的专业素养,一、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1.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基础)2.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横向)3.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纵向)4.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深度)二、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2.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3.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第三节 学生和教师的关系,教学内容-授受关系人格上-平等关系(师道尊严) 社会道德-相互促进,第六章 课程,本章重点:课程的分类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的三个基本特征课程具体的三个表现课程的评价,第一节 课程概述,朱熹:“宽著期限,紧著课程”(学习的范围和进程)Curriculum:“跑道”课程应重在为不同类型学生设计不同的轨道;把课程用于教育始于斯宾塞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课程指课业及其进程,狭义:特指某一门学科。广义: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是各级各类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学习科目及其进程的总和。全部教育内容的总和各门学科、课内教学课外活动、家庭作业、社会实践活动规定各门学科的目的、内容、要求各门学科设置的程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学周安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教育/培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