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09三水主任防火防爆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2676837 上传时间:2017-07-26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1.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整理】09三水主任防火防爆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2017年整理】09三水主任防火防爆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2017年整理】09三水主任防火防爆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2017年整理】09三水主任防火防爆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2017年整理】09三水主任防火防爆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整理】09三水主任防火防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整理】09三水主任防火防爆(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防 火 防 爆安全技术基础知识第一章,一、燃烧及其发生的条件和防火灭火的基本原理 1、燃烧的特征(1)燃烧是发光放热的激烈的氧化反应。(2)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形成高温烟气, 高温烟气扩散是火灾蔓延的主要原因。(3)反应消耗氧并产生大量有毒烟气,窒息 中毒是火灾致死的主要原因。,2、燃烧的发生条件 燃烧三要素同时具备、有足够数量、并彼此相互作用。 燃烧的三要素是指可燃物、氧化剂、点火源。 可燃物是火灾的危险源。根据物质燃烧的情况分为可燃物、难燃物、不燃物。,可燃物:能被点燃且点燃后移去火种能继续维持燃烧,纸,火柴燃烧产生的热量传给纸的一角,纸被加热达到着火温度(130)而点燃。,纸燃烧产生的热量

2、又把周边未着火的纸加热到着火温度,使之被点燃。纸不断地燃烧。,氧化剂(助燃物):帮助可燃物燃烧自然状态下空气中含氧21,含氧21,蜡烛正常燃烧,含氧下降,火焰变小,含氧继续下降,火焰变得更小,含氧下降到16,火焰熄灭,随含氧下降火势变弱,当含氧下降到10以下大多数可燃物都无法燃烧。反之火势变大,在纯氧中鉄也能燃烧。,可燃物、氧化剂是燃烧的物质条件。 点火源是燃烧的能量条件,使氧化反应启动并持续进行。 点火源的本质是热量,明火是常見的点火源,但点火源不仅仅是明火。 凡是可以把可燃物加热达到着火温度,引燃可燃物的能量条件都可以成为点火源。,生石灰遇水发生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热量 这是化学能转换为热能轴

3、瓦没油润滑干磨而发热 这是机械能转换为热能电线过载、短路引起火灾 这是电能转换为热能焊渣飞溅落在易燃物上引起火灾 这是焊渣本身具有热能从能量的角度点火源分为热火源、电火源、机械火源、化学火源。,2、燃烧的发生条件:燃烧三要素同时具备、有足够数量、并相互作用。 即:同时具备下列三个条件时燃烧才能也必定会发生 (1)燃烧三要素同时具备; (2)燃烧三要素都有足够数量; (3)燃烧三要素彼此相互作用。,3、防火灭火的基本原理 防火原理:防止形成燃烧的条件 灭火原理:消除已经形成的燃烧条件 防火灭火途径:使燃烧三要素 (1)不同时具备 (2)没有足够数量 (3)不能相互作用 4、燃烧的历程,液体,固体

4、,气 体,二、燃烧的类型与相应的火灾危险性指标 1、点燃(强制着火)与燃点 2、自燃(自发着火、包括受热自燃与自热自燃)与自燃点 3、闪燃与闪点,点燃 外部的火种强行把可燃物加热达到着火温度,使可燃物被点燃。,点燃,燃点:强行着火的最低温度,受热自燃,炉 子,吸收热量,蓄热,升温,达到着火温度,自发着火,自热自燃,自身产生,外部供给,散热 不良,不断 蓄热,不断 升温,油,+,氧,热,受热自燃,自热自燃,充分散热,避免自燃,布,油布,自燃,自燃点:自发着火的最低温度,蒸 气,多,少,温 度,高,低,12,乙醇温度在闪点12以下,乙醇温度在闪点12以上,一闪而灭的瞬间燃烧,闪点,乙醇,乙醇蒸气,

5、乙醇的,乙醇的,闪燃,不着火(因蒸气数量不足),乙醇温度在,连续燃烧 至乙醇烧完,闪燃,直 接 相关,闪燃是可燃液体特有的燃烧理象可升华的可燃固体也会闪燃,乙醇温度在闪点12以下,乙醇温度在闪点12以上,乙醇温度在闪点12时,温度低,乙醇蒸气数量少,没有足够的可燃物故不着火。,随温度升高,乙醇蒸气数量增多,达到足以发生燃烧的数量, 蒸气被点燃。但因刚达到闪点,蒸气总量较少,燃烧产生的热量较少,传给乙醇的热量也较少,吸热少,挥发也少,没有足够蒸气补充,火一闪而灭。,温度继续升高,蒸气数量更多,燃烧产生的热量更多,传给乙醇的热量也更多,吸热更多挥发也更多,源源不断有足够蒸气补充,火持续燃烧 。,乙

6、醇,乙醇蒸气,热 量,4、三种燃烧类型及相应火灾危险性指标的消防意义 三种燃烧类型反映了可燃物三种不同的着火方式。强制点燃,自发着火,可燃液体因其蒸汽被引燃而着火。 可燃物的燃点、自燃点、闪点越低表示其越易着火,火灾危险性越大, 越要加强管理。能自热自燃的火灾危险性最大。 闪点是火灾危险性分类指标: 闪点28是甲类火灾危险性, 28闪点60是乙类, 闪点60是丙类。,三、爆炸现象及分类 爆炸是物质在瞬间大量释放能量并转化为机械功,按释放的能量可分为: 1、核爆炸 2、物理爆炸。主要有受压容器爆炸和水蒸汽爆炸。 3、化学爆炸主要有分解爆炸和可燃气体、粉尘爆炸。,四、化学爆炸 (一)分解爆炸 是化

7、学性质极不稳定的化合物在外部条件(如撞击、摩擦、受热)作用下发生分解反应产生大量热量和气体而引起的爆炸。,(二)可燃气体、可燃粉尘爆炸 可燃气体、可燃粉尘爆炸现象 当空气中: 乙炔浓度在1.582时 氢浓度在476时 汽油浓度在1.17时 棉尘浓度等于大于100 g/时遇上火源会爆炸,(二)可燃气体、可燃粉尘爆炸 1、爆炸发生的条件 (1)可燃气体、易燃液体蒸气或可燃粉尘与空气(或助燃气体)均匀混合并达到一定的浓度范围(这浓度范围叫爆炸浓度极限)形成了爆炸性混合物。 (2)爆炸性混合物与有足够点火能量的点火源作用。 2、预防措施 (1)防止泄漏,加强通风,避免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2)严格控制

8、各种点火源,使其与爆炸性混合物隔离。,3 、可燃气体、粉尘爆炸的本质、爆炸与燃烧的差别 (1)本质:反应速度极快,瞬间完成的燃烧氧化反应。 (2)差别:燃烧的速度不同 当先混后烧时,速度极快瞬间燃尽,发生爆炸。 当边混边烧时,速度较慢,平稳燃烧。,4、爆炸浓度极限及应用乙炔 1.582 氢 476 汽油 1.17 棉尘 100 g/,爆炸浓度极限,爆炸浓度极限:可燃物与空气混合后遇点火源能发生爆炸的浓度范围。爆炸下限:能够发生爆炸的最低浓度,低于这浓度时不能爆炸。爆炸上限:能够发生爆炸的最高浓度, 高于这浓度时不能爆炸。,氢,爆炸浓度极限 下限 上限476,76,4,下限以下,上限以上,能爆炸

9、,不爆炸可燃物不足,不爆炸氧化剂不足,可燃物氧化剂都有足够数量,爆炸浓度极限应用: (1)衡量可燃气体的爆炸危险性大小。下限越小,范围越宽越危险。 (2)衡量可燃性混合物是否具有爆炸性。可燃气体的浓度不在爆炸极限内则不具爆炸性。可燃粉尘的爆炸上限很大(一般在26kg/m3 ),一般不易出现,故当粉尘浓度达到爆炸下限则具有爆炸性。,五、物理爆炸(一)受压容器爆炸发生条件:容器内部 的压力超过容器的耐压强度。 1、在正常的工作压力下,耐压强度不足。 2、耐压强度达到要求,工作压力异常升高。(二)防止受压容器物理爆炸的基本措施(三)水蒸汽爆炸及预防措施,1、燃烧的特征:大量放热的氧化反应并产生大量高

10、温、有毒烟气。 2、燃烧三要素:可燃物、氧化剂、点火源。3、燃烧发生条件:燃烧三要素同时具备有足够数量并相互作用。4、防火原理、灭火原理。5、三种燃烧类型(着火形式)点燃,自燃,闪燃。6、三个火灾指标: 燃点,自燃点,闪点。7、可燃气体、粉尘爆炸发生条件和爆炸浓度极限,及预防措施。8、受压容器爆炸和水蒸汽爆炸发生条件及预防措施。,(一)管理措施1、执行消防法规、标准,贯彻预防为主、防消 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2、实行防火责任制,落实各级防火责任人和消防 安全管理人。3、健全和严格执行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 规程。4、进行全员的消防宣传教育和培训。5、组织防火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确保通道

11、出口通畅和消防设施完好有效。6、制定并落实灭火和疏散预案,组织消防演练。,防火措施和灭火方法(企业消防工作基本内容),(二)技术措施 1、防止火灾发生(依据防火原理) (1)消除燃烧的物质条件(控制可燃物、助燃物) (2)消除燃烧的能量条件(控制点火源) 2、防止火灾扩大、减少火灾损失 (1)建筑防火设计 (2)设置安全装置 (3)配备消防设施 3、灭火(依据灭火原理)与疏散的措施 (1)隔离 (2)窒息 (3)冷却 (4)化学抑制,防火措施和灭火方法(企业消防工作基本内容),六、防火防爆的主要技术措施 1、控制可燃物和氧化剂,消除燃烧爆炸 的物质条件 (1)材料替代 (2)控制用量 (3)隔

12、离储存 (4)设备密闭 (5)厂房通风 (6)监测报警 (7)控制工艺 (8)惰性保护 2、控制点火源,消除燃烧的能量条件 (1)消除火源 (2)火源替代 (3)隔离火源 (4)防止传热,七、防止火灾爆炸事故扩大减少损失的主要技术措施 1、建筑防火设计 (1)火灾危险性分类 (2)厂址选择 (3)总平面布置 (4)建筑物防火结构及构造 2、设置安全装置 (1)阻火装置 (2)泄压装置 3、配备消防设施 (1)消防给水 (2)灭火器(3)其他消防设施,八、灭火的基本方法 1、隔离 中断可燃物供给、分隔燃烧 三要素。 2、窒息 阻止氧化剂补充,降低空气 含氧量。 3、冷却 吸收燃烧生成热,降低着火

13、 物温度到燃点以下。 4、化学抑制 灭火剂参与燃烧的氧化反 应而抑制反应进行使反应终止。 灭火的基本技术措施有 。 A隔离 B窒息 C冷却 D化学抑制,九、常用灭火剂的灭火作用和适用范围及禁用范围 1、火灾分类 A类 固体火灾 B类 液体火灾 C类 气体火灾 D类 金属火灾 E类 带电火灾,2、常用灭火剂的灭火作用和适用范围及禁用范围 (1)水,起冷却作用。可用于A类火灾。遇水发生反应自燃或生成可燃气体的物质、油类的火灾和带电火灾不能用。成堆的可燃粉尘着火不能用直流水扑救(可引起粉尘爆炸)。 (2)泡沫灭火剂,起隔离作用。可用于A类和油类火灾。水溶性可燃液体有消泡作用,不能用普通泡沫,应用抗溶

14、泡沫。带电火灾不能用,遇水发生反应的物质不能用。,(3)干粉灭火剂,起化学抑制作用。 BC干粉(碳酸氢钠)可用于B、C、E类火灾 ABC干粉(磷酸铵盐)可用于A、B、C、E类火灾 干粉可用于50KV以下带电火灾 BC干粉有消泡作用不与普通泡沫灭火剂共用 BC干粉与ABC干粉是不相容灭火剂不能共用 BC干粉与泡沫、 BC干粉与ABC干粉不共用 故不能配置在同一场所。,(4)二氧化碳灭火剂,起窒息作用。可用于B类、C类及600V以下带电火灾。也适用于文物、档案、精密仪器等不能被污损的A类火灾。煤炭着火不能用(会生成一氧化碳)。 上列灭火剂都不能用于金属火灾。 泡沫、干粉、二氧化碳对于能自供氧的可燃物(如火药)火灾无效。 水、泡沫、干粉都会残留造成污损。 使用灭火器时,人应在上风方向(顺风喷)。,3、灭火器的选用A类火灾:水型、ABC干粉、泡沫B类火灾:泡沫(油类可用,但水溶性可燃液体应用抗溶泡沫不能用普通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灭B类火灾的水型C类火灾:干粉、二氧化碳E类火灾:干粉、二氧化碳D类火灾:金属专用灭火剂或干泥砂掩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