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前臂骨密度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2674814 上传时间:2017-07-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老年人前臂骨密度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老年人前臂骨密度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老年人前臂骨密度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老年人前臂骨密度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老年人前臂骨密度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老年人前臂骨密度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老年人前臂骨密度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中老年人前臂骨密度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摘要】 目的 了解中老年人前臂骨密度的状况,分析影响中老年人骨密度的因素。方法 在上海市徐汇区田林、枫林、斜土 3 个街道,采用单能 X 线骨密度仪测量中老年人左前臂远端 1/3 桡骨总体、尺骨总体,以及桡尺骨间距为 8mm 处的桡骨远端、前臂桡骨超远端等部位的骨密度值。结果 4 个测量部位的骨密度均随年龄增加而下降,女性下降速率快于男性;同一年龄、同一部位的男性骨密度平均值大于女性;4 个部位中以前臂远端 1/3 桡骨总体骨密度最高;除男性 60 岁骨量减少的现患率低于 55 岁外,前臂远端 1/3 桡骨总体骨量减少的现患率及骨质疏松症的现患率均随年

2、龄的增加而上升。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显示,男性患骨量减少的可能性是女性的 019 倍;以 50 岁为参照,55 岁、60 岁、65 71 岁与之比较,OR 分别为 317,513,1503;月均收入在 1000 元以上与 1000 以下的比较,OR 为 070;补充钙片者与没补充钙片者比较,OR 为 136。结论 中老年人骨密度减少的现患率较高,骨密度减少与性别、年龄、月均收入、补充钙片等有关。 【关键词】 骨密度骨质疏松症是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疾病,其诊断的基本依据是骨密度(BMD) 减少1 。研究表明,骨密度与性别、年龄密切相2关2,3 。本文旨在了解上海市社区中老年人骨密度的状况

3、,分析骨密度的可能影响因素。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新概念家庭计划”是上海市徐汇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与上海市计划生育科研所联合开展的一项大型社区健康干预项目, “夕阳红健康促进计划”是其中的一个针对中老年人的子项目4 。该项目于 2003 年 8 月2003 年 10 月对徐汇区田林、枫林、斜土街道长期居住(住满 5 年) ,年龄在 5070 岁的部分中老年人进行基线调查,2004 年 4 月2004 年 11 月,邀请干预组中老年人进行免费体检服务。参加体检 1404 人,骨密度测量 1214人,其中男性 436 人,占 3591%,女性 778 人,占 6409%。年龄在 5071

4、岁之间,男性平均年龄 6230 岁,女性 6106 岁。12 方法 (1)应用 DTX100 型 BMD 仪(丹麦osteometer,a/s 公司);采用单能 X 线吸收技术,测定左前臂骨密度(g/cm2) ,包括前臂远端 1/3 桡骨总体、尺骨总体,桡尺骨间距 8mm 处的桡骨远端、前臂桡骨超远端(腕关节处)等 4 个测量部位,测定部位由计算机自动确定。测量前根据仪器配套的操作手册对技术员进行培训;所有测量均由同一名技术员执行。 (2)以3男女 4 个年龄组(50 岁、55 岁、60 岁、6571 岁)的BMD 值除以其相应的 BMD 丢失率4 ,取平均值作为该男/ 女BMD 峰值,计算得

5、男性为 0580g/cm2,女性为 0486g/cm2。根据“中国人骨质疏松症建议诊断标准(第 2 稿) 1 ,将 BMD 低于正常成人峰值 13%以上(包含 13%)判定为骨量减少,低于 25%以上(包含 25%)判定为骨质疏松症。13 统计分析 采用中文版 Epi Data30 建立数据库。应用SAS 82 软件进行分析。以 5 岁作为一个年龄组,用s 描述对象的 BMD 水平及分布,分层 2 分析性别、年龄与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症的关系,协方差分析性别、年龄与 BMD 的关系,用多因素非条件 Logistic 回归分析探讨骨量减少的影响因素等。2 结果21 各测量部位 BMD 水平( 表

6、1) 表 1 可见,4 个测量部位的 BMD 均随年龄增加而有所下降,对于同一部位同一年龄组男性BMD 大于女性。以年龄为协变量进行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的 BMD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总体上,当性别和年龄相同时,4 个测量部位均以前臂远端 1/3 桡骨总体(简称桡骨)的 BMD 最大,其次为桡尺骨间距 8mm 处的桡骨远端。按照不同性别,分别以年龄和 4 个部位的骨密度值为横轴和纵轴做散点图,4发现女性的下降趋势明显快于男性。表 1 不同性别、年龄的 4 个测量部位 BMD(略)注:对于同一测量部位,协方差分析显示,男女 BMD 比较P001,各年龄组 BMD 比较 P10

7、00 元者发生骨量减少的可能性是低于 1000 元者的070 倍,因为经济情况好,营养良好,骨量减少的可能性也相对小。研究发现,补充钙片者发生骨量减少的可能性是未补充者的136 倍,这可能是一种伴随现象,研究对象可能是由于骨质疏松或骨密度减少而补充钙片。本文中,男性骨量减少的现患率较陈福康等的报道低3 ,而女性骨量减少的现患率,除 50 岁略低于文献3的报道外,其他 3 个年龄组均较其高;男性和女性 50岁、55 岁骨质疏松症的现患率均低于文献 3报道,但本文60 岁、65 岁较高。这可能与选择的人群、测量方法不同有关。如陈福康等的研究对象主要是上海地区各级干部和文教卫工作者,文化程度高,营养

8、状况好,而本次研究对象为徐汇区的一般人群。本文采用的是单能 X 线吸收技术,而陈福康等采用的是双能 X 线吸收技术。此外,本文所采用的骨密度峰值参考值是通过骨密度的下降率计算得到的,可能有所偏差。本文采用整群抽样,结果不能直接推广到抽样总体外的其他人群,但样本量较充足。可以认为本文7的结果较好地反映了上海市中心城区 50 70 岁中老年人前臂骨密度的情况。(“夕阳红健康促进计划”得到上海市徐汇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大力支持与指导,同时徐汇区田林、枫林、斜土街道人口计生办张国利、任征微、马继红主任以及课题组李星珍老师对项目做了大量协调工作,在此表示衷心感谢)【参考文献】1 中国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中国人骨质疏松症建议诊断标准(第 2 稿) J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0,6(1):1-3.2 刘忠厚,潘子昂,王石麟,等.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的探讨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1997,3(1):1-15.3 陈福康,黄吟华,吴科峰,等.上海地区 2591 例双能 X线骨密度测量分析J.现代康复,2001,5(2):98,112.4 杨婕,周利锋,郭立燕,等. 社区中老年人糖尿病患病及相关知识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05,21(2):131-135.5 刘忠厚.骨质疏松学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81998:15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