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罗县自然环境状况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26741633 上传时间:2017-12-3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平罗县自然环境状况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平罗县自然环境状况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平罗县自然环境状况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平罗县自然环境状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罗县自然环境状况(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平罗县自然环境状况1、地理位置:平罗县位于宁夏银川平原北部,青铜峡灌区下游,西倚贺兰山,东滨黄河,地理坐标为东经 1055710658,北纬 3836395。东西最宽约 84.5公里,南北最长 55 公里。北邻石嘴山市惠农区,东北与内蒙古自治区鄂托克前旗、鄂托克旗接壤,西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毗连,南邻银川市兴庆区和贺兰县。黄河在县境东侧由南向北穿过,京藏高速、110 国道、109 国道和包兰铁路从县境南北向通过。县城位于县境中部,西距石嘴山市大武口城区 18 公里,南距银川 58 公里。平罗县城是历史文化古城,沿黄城市带石嘴山片区次中心城市,宁北旅游集散地。平罗县城作为县域中心城市,集中了

2、绝大部分县级机关以及企事业单位,是平罗县政治、经济、文化和信息中心。平罗地处宁夏北部的交通要冲,公路交通十分发达,是客,货运输的中转站,县城距包兰铁路火车站 9 公里。随着西线高速的建设,平罗也将成为宁夏重要交通枢纽城市。平罗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依托沙湖风景旅游区和黄河生态湿地,有发展旅游事业的优越条件。平罗县可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建设成为宁夏北部旅游目的地、旅游集散和综合服务中心,发挥旅游组织、协调和商务服务的职。2、地形地貌:平罗县境内地势西高东低,山区最高峰海拔 3476m。全境自西向东分为贺兰山区、山前洪积扇区、西大滩蝶形洼地、冲积平原区、灵盐台地和河滩区六大地貌单元。其中贺兰山

3、地面约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 22.5,黄河冲积平原占 40%。黄河冲积平原区是全县的主要农业区。台地与平原高差在 60-80m,由于高差大,沟蚀严重,台地上冲沟发达,台地边缘大部分地区已形成高丘陵地带,沟谷下切很深。3、气候与气象:平罗县地处西北干旱地区,属典型大陆性气候,具有冬寒而漫长,雨雪稀少;夏热而短促,较为润湿;春暖而回温快,风沙较多;秋凉而早短,天气清爽,日照充足,蒸发强烈,昼夜温差大等气候特点。根据平罗气象站(北纬 3854,东经10633)19892010 年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统计,平罗县多年主要气候统计值为:年平均气压为 892.3 hPa;年平均气温为 9.4,30 年极端最高

4、气温为 38.9(出现在 1999 年 7 月 28 日),30 年极端最低气温为 -25.0(出现在 1993 年 1 月 20 日);最冷月份为 1 月,最热月份为 7 月;年平均相对湿度为 54%;年平均降雨量为 176.3 mm;年最多降水量 260.6 mm(出现在 1984 年);年均蒸发量 1706.1 mm:年最大蒸发量为 1904.0mm,出现在 2010 年;年平均风速为 1.9m/s。全年静风频率 16%,无主导风向,以南风频率最高,为 8%,以北风、东风和西北偏北风次之(风频均为 7%)。4、地质:平罗县属晋察冀地层区(V4)、华北西缘地层分区(V41)、银川地层小区(

5、V4 1-3)。银川地层小区(V4 1-3)为新生代断陷盆地,地表几乎全被第四系覆盖。距钻孔资料,第四系厚度大于 1600m,第三系达 20002500m。推测第三系下伏地层南部为奥陶系,北部为石炭系、二叠系。5、水文条件:主要河流黄河,在石嘴山市境内长 146 公里,黄河自南从平罗县南端进入到惠农区出境,多年平均径流量为 301 亿立方米/年(1957-1980 年),洪峰期均值流量为3440 立方米/秒,枯水期均值流量为 491 立方米/秒(1943-1977 年),输沙量 0.953 亿吨/年(1967-1977 年)。矿化度 0.424 克/升(1943 -1973 年)。都思兔河:位

6、于石嘴山市平罗县与内蒙古交界处,属于黄河水系,发源于内蒙古鄂托期海流兔八一农场,全长 16 公里,流域面积 8326 平方公里,流经平罗县红崖子注 入黄河。境内长 9.5 公里,年径流量 1408 万立方米,大洪峰期流量为 234 立方米/秒(1968 年 8 月 24日),1976 年估算洪峰期流量为 280 立方米/秒,含沙量 13.3 万吨,年输盐量 6.05 吨,矿化度 0.424 克。6、地表水:平罗县境内主要有黄河,都思图河两大水系,有唐徕渠、惠农渠及西干渠三大干渠。黄河在平罗县过境流程 62.3km,年平均过境量 310 亿 m,是主要水源。都思图河在县境东北流过,境内长度 10

7、km,径流量 1400 万 m,唐徕。惠农、西干等干渠,年饮水量 8.4 亿 m,灌区面积近 80 万亩。地下水也是重要水源,全县地下水年补给量为 5 亿m。第三排水沟是 1952 年冬由宁夏省农林厅水利局进行勘测设计的。沿线始于银川新城东北的西湖北端,东北行穿第二农场渠,平行包兰铁路,经贺兰县常信堡西,入平罗西大滩,到平罗县威镇堡穿古长城,沿燕窝池东边缘到石嘴山,在石嘴山黄河大桥上游约 500m 处汇入黄河,全长 88.8km,承担银川郊区、贺兰、平罗、惠农及国营农场 57 万亩农田的排水任务,年均排水量 1.72 亿 m;三二支沟位于规划区西部包兰铁路以西沿铁路南北一线向北至平罗火车站南侧

8、向东流入第三排水沟。7、地下水:地下水类型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含水层岩性以细砂、粉细砂为主,间夹粘性土,具有多层结构相间分布的沉积特征,自地表 0-170m 深度,从上至下可概化为两个含水岩组。即第含水岩组(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潜水)和第含水岩组(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承压水)。潜水单井涌水量 100-500m3/d,水位埋深 050m;承压水单井涌水量 500-1000m3/d,矿化度 310g/L,含水层富水性中等。8、生态:平罗县植被属暖温带阔叶落叶林、兼有温带针叶林的分布区,但区域开发利用很早,原始植被早已破坏殆尽。除低洼河沟等地分布一些次生低矮灌草丛及一些水生野生植被,大部分是人工栽培

9、植物,夏季地表植被覆盖率较高,冬季地面裸露。目前天然植被主要是在荒地、田埂、路旁、沟渠两侧生长的多年生杂草,次生灌丛、灌草丛等;乔木都是人工林(包括苗圃)、行道树等。野生动物主要是猪、羊、牛、鸡、鸭、鱼、鹅、螺、马、驴,均以人工养殖;还有鼠类、鸟类和两栖爬虫类等。鼠类中以褐家鼠、小家鼠为主;鸟类有麻雀、喜鹊、乌鸦、雨燕、野鸭、白鹭等;哺乳类有野兔、刺猬等;两栖爬虫类有蛇、蛙等;人工养殖的鱼类主要有鲤、鲢、鲭、草、鳙、鲫鱼等。9、土壤:平罗县为西大滩的蝶形地,地表层为素填土,厚度在 0.92m 左右,土壤质地偏沙,主要类型为白僵土和粉质黏土。原生地表植被稀疏,主要为荒漠、草原植被,由强旱生小灌木,小瓣灌木组成,主要种类有红砂珍珠、牛枝子、针茅、隐子叶、猫头刺、刺旋花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