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护理人员工作倦怠研究进展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2673935 上传时间:2017-07-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外护理人员工作倦怠研究进展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外护理人员工作倦怠研究进展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外护理人员工作倦怠研究进展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外护理人员工作倦怠研究进展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外护理人员工作倦怠研究进展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外护理人员工作倦怠研究进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外护理人员工作倦怠研究进展(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中外护理人员工作倦怠研究进展【摘要】本文就有关国内外护理人员工作倦怠的概念、测量工具及研究内容的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今后的研究提出展望。 【关键词】护理人员;工作倦怠; 进展 工作倦怠(Job Burnout)作为职业压力最主要表现形式,受到越来越多的社会、生理、心理学家以及政府部门的关注。美国临床及社会心理学家 Fredenberger 和 Maslach 及国内李小妹1,2 发现:护士作为服务于人群的职业群体,容易在工作中逐渐出现倦怠,并有自卑、冷漠、厌恶工作、失去同情心等表现,导致工作效率下降、缺勤甚至辞职的倾向增加。基于此有必要对国内外护士的工作倦怠及其相关因素进行研究,为预防和干预

2、护理人员的工作倦怠提供理论指导和支持。 1 概念 工作倦怠(Job Burnout) ,也称职业倦怠或工作疲溃。美国临床心理学家 Freudenberger 被认为是现代心理学关于倦怠研究的创始人。1974 年,他首次采用“倦怠”一词来描述工作中的个体所体验到的一组负性症状,如长期的情感耗竭、身体疲劳、工作卷入程度降低、对待服务对象不人道的态度和降低的工作成就感等1。Pines 等人认为工作倦怠体现在生理衰竭、情绪衰竭、心理衰竭等方面。他从衰竭方面分析工作倦怠,提出了工作倦怠的单维度理论。Maslach 等将工作倦怠定义为“在以人为服务对象的职业领域中,2个体的一种情感耗竭、人格解体和个人成就

3、感降低的症状” 。这一理论在工作倦怠研究领域比较流行。 2 工作倦怠的测量与结构问题 工作倦怠的测量与结构问题是工作倦怠研究的重要,国外学者对此一直未能达成共识。Maslach 等提出,工作倦怠包括情感耗竭、人格解体和个人成就感降低三个维度,并编制了工作倦怠调查问卷MBI(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 ,简称 MBI);Pines 等则认为工作倦怠体现在生理衰竭、情绪衰竭、心理衰竭等方面,并提出了工作倦怠的单维度理论 BM(Burnout Measure , BM)3。MBI 和 BM是工作倦怠研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测试工具。尤其是 MBI,该量表被广泛应用于服务行业,包括

4、 22 个条目,反应了三个维度,有较高的信效度,翻译成中文后应用于包括护理在内的各种服务行业,信度在 0.80 以上4,5。但是在 MBI 的结构与测量问题上,至今存在着广泛的争论。不同学者采用不同的样本,得出的因素结构具有很大差异。即使在对不同职业样本的交叉验证中,所得到的研究结果也不一致6。但从总体上来看,国外关于工作倦怠结构的研究,大多数研究都支持了倦怠的三因素结构模型。 3 研究现状 3.1 倦怠程度:1998 年欧洲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显示超过 80%的护士存在程度不同的工作倦怠。李小妹8对国内护士的工作疲溃感研究调查时发现:护士的高度工作疲溃感占 59.1%而其中情感枯竭感占59.1%

5、,去人格化占 34.5%,工作无成就感占 53.2%,而常模的得分分3别为 33%.而周彧 9的研究显示护士的工作倦怠的各维度均呈现中等水平,其中个人成就感的降低显著高于北美地区。研究结果的不一致可能跟样本及地域等因素有关10。 3.2 社会人口学特征:人口学变量包括性别、年龄、学历、婚姻及就业状况等。工作倦怠感与性别无相关性,与年龄成明显负相关。年龄对工作倦怠各维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是影响护士工作倦怠最主要的人口学因素11 。单身护士比已婚护士更易出现工作倦怠,而离异护士比单身护士工作倦怠程度高12。低学历护士倦怠感程度高于高学历者;在编护士比合同护士及护生倦怠程度低。 3.3 相关因素:

6、 3.3.1 工作压力源: 国内外研究都表明工作压力源与工作疲溃感有显著相关性。Demir 等13研究发现, 护士的排班制度, 照顾对象过多、人员不足、设备缺乏、工作环境杂乱、低收入等都能增加工作倦怠感。综合一些研究,我们将工作压力源2 分为生理、心理和社会三方面。生理方面有工作负荷过重和工作环境、职责不清、设施缺乏、噪音污染、工龄、职位、工作班次、每周平均工作时间。心理方面有面对病人死亡、担心出现差错、理想与现实的差距。社会方面有人际关系紧张、低收入等。压力源越多,倦怠程度越高。 3.3.2 组织管理学因素与护患之间的情感关系:Maslach 研究表明,护士工作倦怠还由组织管理学因素和护患之

7、间的情感关系引起。组织管理学方面,角色冲突和角色模糊是导致倦怠的两个重要因素11。Melchior11发现角色冲突是导致精神科护士倦怠的最重要因素。4被照顾者情感需求越高,与护士接触时间越长,护士越容易产生工作倦怠。 3.3.3 工作支持: 工作支持指积极的社会关系,包括在工作环境中自由发表意见,同事间的友谊、鼓励和帮助。来自领导和同事的支持是两种主要的工作支持源。研究表明工作支持与护士工作倦怠感呈显著负相关。Arklie 研究14表明社会支持与工作满意度有关,广泛的社会支持能减轻压力和工作倦怠感。Garrett 和 McDaniel15发现缺乏上级领导的支持能加剧情感枯竭和去人格化。 3.3

8、.4 人格特征: 具有型人格、外控、低自尊、防御性应对、神经质、缺乏耐性等人格特征的人容易产生工作倦怠12。林妙艺10研究发现,工作倦怠各维度均与人格特征相关。稳定性与情感枯竭显著正相关,而内外向与其成负相关。社会掩饰性与去人格化呈负相关,稳定性与精神质则与其成正相关。精神质与个人无成就感成负相关,而内外向及社会掩饰性与其呈正相关。蒋奖16等研究发现型人格和控制点与工作倦怠关系密切,表现在型人格和控制点与情感枯竭、去人格化呈显著正相关,与个人成就感呈负相关,并发现型人格和控制点对情感枯竭和去人格化有显著正向预测性;情绪稳定性与工作倦怠各维度成正相关,表明情绪越不稳定者倦怠感越强。 3.3.5

9、应对策略: 应对策略是指个体面对压力源时所表现的适应性策略或反应,来减轻压力源对其功能的影响。Duquette7研究表明行为指向的应对策略,如认知评价, 寻求信息及解决问题的策略可预防倦怠感;而逃避性策略, 如逃避、抑制、自责,则会导致倦怠感。 53.3.6 耐力: 耐力是三种个性特征的综合体,即挑战力、承受力和控制力。许多研究发现耐力与倦怠感有显著负相关。耐力水平越高,倦怠感越低。Hsieh18等在研究精神科护士耐力、应对策略和倦怠感相关性时发现,耐力与情感枯竭呈负相关, 与个人成就感呈正相关;敢于面对、乐观、依靠自我的应对方式与个人成就感呈正相关。4 展望 目前工作倦怠的研究普遍采用相关性

10、分析方法对引起护士工作倦怠感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但大量研究仍停留在横向研究上,纵向研究较少。因此所作的因素分析只能是相关性2,不能形成因果关系,这使预防干预措施缺乏一定的理论基础。另外,干预方面的研究很少,大部分学者只是在理论基础上提出建议。 护士作为服务于人群的职业群体,其身心健康更应受到关注和重视。除了因素分析外,解决问题才是重点,即寻找预防和降低工作倦怠的方法。国外学者目前为止,没有发现一种对工作倦怠三个方面都有改善作用的干预措施,因此这也是国内学者今后研究的焦点。参考文献 1FREUDENBERG H J. Staff burnoutJ. J Social Issues, 1974, 3

11、0(1):159-165 2唐争艳,李小妹.关于护士工作疲溃感的研究分析 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6,25 ( 1):45-47 3Pines, A. Burnout: from tedium to personal growth. New York. Free press,1981 64Beckstead J W.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of the Maslach BurnoutInventory among FlofidsnursesJ. Int J Nurs Stud, 2002,39:785-792 5Cam O. The burnout in

12、nursing academicians in TurkeyJ. Int J Nurs Stud, 2001,38:201-207 6王艳妮,裴利芳.中外工作倦怠研究现状的比较分析 J.中国水运,2006,12 (12):144-145 7Duquette A. Psychosocial determinants of burnout in geriatric nursingJ. IntJNursStud,1995,32:443-446 8李小妹,刘彦君. 护士工作压力源及工作疲溃感的调查研究J 中华护理杂志, 2000,35(11):654 9周彧.护士工作倦怠现状与相关因素分析D.北京:中

13、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5.7 10林妙艺,刘英.国内护士工作倦怠的研究现状J. 天津护理杂志,2006,14 ( 2):119-120 11Eva Garrosa, Bernardo Moreno-Jimnez, Youxin Liang,etc.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o-demographic variables, job stressors, burnout, and hardy personality in nurses: An exploratory study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 stu

14、dies,2008,45(3):418-427 12鞠钟鸣.国内关于医护人员工作倦怠研究的现状J. 青海医药杂志,2007,37 (4):78-80 713沈菊慧,马蓉.护士工作疲溃感的研究现状与发展J. 中国护理管理,2008,8 (1): 30-32 14Stewart M J , Arklie M. Work satisfaction, stressors and support experienced by community health nurses J. CanJPubHeal,1994,85(3):180-184 15Garrett D K, McDaniel A M. A n

15、ew look at nurse burnoutJ. JNursAdm, 2001,31(2):91-96 16Fong C M.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overload, socialsupport, and burnout among nursing educatorsJ. J Nurs ducation,1993,32(1):24-29 17蒋奖,许燕,林丹瑚.医护人员工作倦怠与型人格、控制点的关系研究J.心理科学,2004,27(2):364366 18Hsieh C J, Hsieh H Y, Chen P H, eta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ardiness, coping strategies and burnout in psychiatric nursesJ. J Nurs,2004,51(3):24-3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