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虫综合治理(IPM)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673932 上传时间:2017-07-26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1.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害虫综合治理(IPM)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害虫综合治理(IPM)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害虫综合治理(IPM)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害虫综合治理(IPM)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害虫综合治理(IPM)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害虫综合治理(IPM)》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害虫综合治理(IPM)(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害虫综合治理(IPM)(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第一节 害虫综合治理的概念及特点第二节 害虫综合治理方案的设计 第三节 害虫治理的展望,第一节 害虫综合治理概念及特点一、概念的提出 (1)起源 在20世纪初,在IPM一词创造以前,用于保护作物免受害虫破坏的IPM基本策略已被应用,但没有明确定义。,但50年代以后,人们又开始研究害虫防治的策略。原因是它巨大的副作用:3R,40-50年代,多措施害虫防治相对停滞。原因:1938年DDT出现(瑞士的保罗穆勒);1942年六六六。当时在军事上、农业上去了巨大的作用。,1962年美国的一位女海洋生物学家卡尔逊(Ra

2、chel Carson)出版了 寂静的春天(Silent Spring)。,DDT等药剂使用后,(2)综合防治(Integrated Control)概念的提出 这个术语最初于1952年由A. E. Michelbacher等提出。 在加利福尼亚洲以DDT为典型的杀虫剂,控制胡桃上苹果蛾(Cydia pomonell)的害虫种群时首次提出。(化学药剂的合理使用或喷雾改良计划 )以后Bartlett(1956年)等有类似概念。,胡桃树,苹果蛾成、幼虫,Stern 等人在 1959年将生态学原理应用于害虫的生物和化学防治后,才使其有较明确的概念。,综合防治:一种将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结为一体的、实用

3、的有害生物防治方法,只在必要时才采用化学防治手段且使其对生物的破坏最小化,它既可以利用自然存在的生物进行防治,也可以通过人工诱导的生物因子进行生物防治。,(3)害虫综合防治(IPC, Integrated pest Control ) 1967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在罗马召开害虫防治专家组会议上,采纳了Smith和Reyholds提出的害虫综合防治的定义:,是一种有害生物的管理系统,按照种群动态及与之相联系的环境关系,应用所有适当的技术和方法,尽可能相互协调,使种群数量保持在经济危害水平以下。,(4)害虫综合治理 (IPM, 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 1972年2月,

4、美国联邦政府机构环境质量委员会(CEQ) 出版的害虫综合治理报告中,“害虫综合治理”和其缩写IPM被录用到英语文献中,并被科学界所接受。其概念为:,IPM是“是决议支持系统,根据生产者,社会及环境利益和影响的效益分析,单一或联合地选择和使用害虫防治策略,协调成为治理战略” 。,相同点:概念的实质是一样的,都包含了A:生态学观点B:经济学观点C:环境保护学观点,(5)IPC 和IPM含义的比较,IPC 和IPM含义的区别:第一:从英文上区别IPC和IPM,第二:从害虫防治实践方面区别,棉铃虫综合防治(中国农科院植保所戴小枫和郭予元)1、农业防治法2、诱杀防治法3、化学防治法4、生物防治法5、防止

5、策略与指标6、棉花抗棉铃虫品种选育与利用,冀南棉麦混作区棉花害虫综合治理(中国农大张青文等)1、棉麦邻作布局2、精选棉种,呋喃丹拌种3、棉田分阶段种植油菜、春玉米、夏玉米诱集带4、根据防治指标用药5、加强水肥管理,提高棉株补偿能力,二、我国害虫防治策略发展过程: 1、50年代中期: “防治结合,改治并举”的综合防治策略。 2、1975年:在全国植保工作会议上制定了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的“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针。由昆虫生态学家马世骏对其做了如下解释:,从生态系统的整体观点出发,本着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和安全、有效、经济、简便的原则,因地因时制宜,合理运用农业的、生物的、化学的、物理的方法,

6、以及其它有效的生态学手段,把害虫控制在不足危害的水平,以达到保护人畜健康和增产的目的。,3、1986年:我国第二次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学术讨论会上,对害虫的综合防治作出了与国外IPM类似的描述:,综合防治是对有害生物进行科学管理的体系。它从农业生态系总体出发,根据有害生物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充分发挥自然控制因素的作用,因地制宜地协调应用必要的措施,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经济损害水平以下,以获得最佳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把这个过程总结一下:第一、 IPM系统的先驱,依赖害虫生物学知识和栽培实践来制定多手段的防治策略第二、综合防治,包括化学药剂的合理使用(正确选择杀虫剂的施药时间和剂量、保护有益的

7、节肢动物的方法);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结合。第三、害虫综合防治与害虫综合治理(害虫综合治理历史背景及当代发展),三、 IPM的特点(44页),1、允许害虫种群数量在经济损害水平以下时继续存在(有人称其为容忍哲学),2、充分利用自然控制因素,3、强调防治措施间的相互协调和综合,4、以生态系统为管理单位,5、强调害虫综合体系的动态性,四、 国内外关于害虫防治的其它相关概念:1、全(面)种群治理(Total Population Management,TPM):美国的Knipling,主张对某些关键性害虫用各种有效手段,包括化学防治,将害虫种群彻底消灭或持续抑制的方法。这种策略较适用于卫生害虫和检疫性

8、害虫,实际上是针对特定的防治对象及范围(螺旋蝇)。,2、大面积种群治理(Area wide Population Management,APM) 大面积种群治理的概念是由Ridgway和Lloyd在北美植保组织计划中提出的。他们建议大面积种群治理项目:(a)必须在大的地理范围内执行;(b)应该由组织而不是由农民个人来协调;(c)应集中减少和维持关键性害虫种群在较低的可接受的密度下;根除若可行和便利,也包括在内;(d)可能涉及到强制性成分“以保证项目的全面参与”。 它的特点一是“大的地理范围内”;二是“根除若可行和便利,也包括在内”。,3、有害生物可持续控制 Sustainable Pests

9、Management (SPM)内涵:1995 年7 月在荷兰海牙召开的第13 届国际植物保护大会上,由荷兰L.Fresco教授所作的主题报告“从保护作物到保护农业生产体系”(from protecting crops to protecting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systems),以及围绕大会主题的有关报道,阐明了有害生物可持续控制的涵义,指出应把过去植保的局限性保护作物,扩展到保护农业生产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即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其核心问题是可持续。 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决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是可持续发展最简

10、要说明。,有害生物可持续控制: 在有害生物控制中,以合理的经济代价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将有害生物维持在低发生水平上,实现当前生产的高效目标,且不损害他人和未来的利益(盛承发等,2002)。,生物可持续控制的核心问题是可持续。 关于IPM和SPM的区别,有人认为基本内涵是一样的;有人认为有一定的区别,它是建立以生态区为单元的,以多种作物的多种重要有害生物为对象的多种措施优化的调控体系。,尽管有种种新的有害生物治理策略的提出,IPM仍是当前国际上被普遍接受并采用的策略,但最近更多的是有害生物可持续控制。比较一下IPM、 TPM、APM 、SPM异同点。共同点:均主张采用多种方法进行防治。不同点:

11、 SPM以生态区为单元,以多种作物的多种重要有害生物为对象的调控体系。 IPM以某种作物为单元,控制重要害虫种群在不足危害的水平 TPM 对某些关键性害虫采用全部种群消灭和持续抑制的方法 APM 在相当大的范围内进行,但害虫种群一旦超过经济阈值,则应彻底消灭。它原则上采用IPM,具体防治方法上又偏重于TPM。,目前,国内外提出的害虫防治的策略模式还有:RPM Rational Pest Management,有害生物合理治理 APM Area pest Management 有害生物区域治理EPM Ecological Pest Management有害生物生态管理强调系统观点。(害虫综合治理

12、历史背景及当代发展2)(浅议有害生物可持续控制策略),需要指出的是,害虫控制的策略和实践是不断发展的A:从策略上由基本的系统原理(70年代) 系统工程(80年代) 可持续控制( 90年代);B: 从实践上由某种害虫的IPM 某种作物害虫IPM 特定作物区域或特定生态区全部害虫种群的SPM。 其呈现出逐步成熟完善的趋势,并与其它特定的害虫防治策略互相影响和渗透,从而组成一个系统的害虫治理对策体系。,植物医学Phytomedicine 1956年,德国科学家Braun首先提出植物医学Phytomedicine一词,德国也是首先将昆虫等有害生物对植物造成的为害归属于植物病害的国家。但很长时间一直没被

13、广泛采用。1971年Grossmann重新提出了这一词。 1994年,我国学者将其定义为:,植物医学:是指保护植物健康和预防、缓解或治疗植物疾病的科学和技术。,内科微生物(病理学内容) 植物医学组织结构 外科虫害(农虫内容) 保健科植物营养(农学)(植物保护+农学),第二节 害虫综合治理(IPM)方案的设计 (书44-46),一、方案的设计原则(一)分析各种害虫在生态系中的动态地位: IPM的目标不是针对作物上所有的害虫种类,而是针对少数如果不进行控制,它们的种群数量就会经常上升并超过经济允许水平的害虫种类,依此为标准进行分类。确定关键性害虫等。,(二)研究关键害虫与作物、天敌及其它环境因素之

14、间的关系,明确害虫种群数量变动规律及防治适期 (三)研究关键害虫种群数量与作物损失的关系,确定关键害虫种类的经济阈值(四)加强动态监控措施。 IPM的实质就是对害虫实行监控,只有通过动态监控,才能了解关键性种类的种群数量水平、发展趋势和影响因子,决定有无防治的必要。,(五)研究各种防治措施的作用,协调运用合适的防治措施,组建压低关键性害虫平衡位置的方案。其原则是:1、首先是作物生态系统的科学作管理。提高生物多样性,充分发挥生物潜能的作用,创造一个不利于害虫发生发展(如破坏害虫繁殖、取食、栖息或隐蔽的场所),而有利于天敌发挥作用的生态系统。2 、加强生物因子的控制作用。引进或建立新的自然天敌种群

15、(寄生性、捕食性、病原性天敌)。3、在危急情况下,尽可能采用对生态系统破坏性最小的防治措施。 有关国内外害虫治理的实例:美国的棉花害虫;我国的水稻害虫和棉花害虫等。(45页),第三节 害虫治理的展望 1、目前存在的问题(书46)(1)人们对生态系统的认识(2)研究者、推广者、实施者(3)实施者知识水平2、展望(1)需求提高 奠定了技术基础(2)素质提高 加速了技术推广(3)技术及理论发展 提高了技术水平,思考题:1、什么叫IPM ? 其特点是什么?什么叫SPM ?其特点是什么? 比较IPM、 SPM、 TPM、APM之间的异同点。2、如何设计害虫综合治理(IPM)方案。3、目前害虫综合治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第五章 农业昆虫(螨)的调查,农业昆虫调查即对某地一定时间的虫情和虫害状况进行实地调查。它是一切农业昆虫研究的基础,最终目的是为害虫防治的科学决策提供可靠依据。(16页)主要包括:一、调查的主要内容二、昆虫田间分布型和调查方法三、调查资料的统计整理,一、调查内容1、昆虫群落(相)调查2、种群分布调查 3、种群数量动态调查4、受害程度调查5、防治效果调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