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672640 上传时间:2017-07-2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1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1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3.1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3.1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3.1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3.1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1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1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 题 3.1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课 时 3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能源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2.理解能源资源开发的条件。3.了解山西省加强能源基地建设采取的措施。4.理解山西省构筑三条产业链的资源条件及意义。5.理解山西省产业结构调整与能源的综合利用与环境保护治理的关系。6.理解山西省工矿区生态环境建设模式,学会知识迁移,为我国其他工矿区生态环境建设出谋划策。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图表、资料,分析能源资源开发的条件及能源基地建设的成就。2.通过师生交流讨论,培养学生良好的地理思维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源工业是发展国民经济的基础,我国把能源工业放在战略

2、重点的首位,急需科技人才为能源工业出谋划策,使学生们深知肩负的重任,同时学会一分为二地看待能源基地的建设成就,力求能源基地的建设有新的突破。2.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经济发展与环境治理、保护要同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发展观与生态道德观。教学重点1评价山西资源开发条件2山西能源基地建设和能源综合利用的具体措施与发展方向教学难点 山西能源资源的开发过程中环境保护和治理的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1小组式讨论法;2多媒体教学法; 3读图分析讨论法;4案例分析法; 5启发式讨论法; 6自主学习法。教 学 程 序 和 内 容 复 备 栏第一课时【导入新课】充足的能源供应是保证区域经济发展和

3、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条件。本节课,我们就以我国山西省为例,来学习能源资源的开发。【自学检测】课件展示【展标】课件展示教学目标(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教学目标,2 分钟)【课件展示】一、能源资源及其分类【教师讲解】1、能源资源的概念:是指能够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动力的就是能源资源。 2、能源资源的分类: (1)按照能源资源的形成和来源分类(2)按照能源资源的性质分类在人类历史时期可以不断再生或者可以循环再现的能源,叫可更新能源或可再生能源,如水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等。反之,叫不可更新能源或非可再生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3)按照能源的基本形态是否改变分类从自然界可以直接

4、取得的天然能源,叫一次能源。由一次能源加工转换成人们所需要的另一种形态的能源,叫二次能源,如电力、汽油、焦炭等。(4)按照利用能源的技术状况分类已被人类利用多年,目前仍在大规模使用的能源,叫常规能源。近若干年才开始被人类利用或过去已被利用现在又有新的利用方式的能源,叫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过渡】区域能源资源的开发要因地制宜,不仅要考虑区域的资源状况,而且要考虑区域的市场和交通条件。【课件展示】二、资源开发条件【课件展示】 (1)资源状况: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学生阅读】阅读课本“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部分,回答山西煤炭资源优势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课件展示】【读图指导】课件展示课

5、本 P40 图 3.1“山西省主要煤田和煤矿的分布” ,识记山西省主要煤田和煤矿,并了解它们的位置。【课件展示】 (2)市场条件:市场广阔【提问】我国 2007 年煤炭的消费量接近 26.5 亿吨标准煤,而生产量约 23.7 亿吨标准煤,这组数字反应了什么问题,对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有什么影响?【读图思考】课件展示课本 P41 图 3.2“中国与世界主要能源消费结构” ,思考:1我国与世界的能源消费结构有哪些不同?2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对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有什么意义? 【点拨】1、我国的煤炭资源占绝对优势,石油的比重较大,天然气比重小;世界上石油资源占绝对优势,煤炭、天然气资源比重都较大,核电比重

6、也占一定比重。点拨: 2、从我国以煤炭为主的消费结构为山西省煤炭的销售提供了广阔市场等方面思考。【课件展示】(3)交通条件:山西省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点拨】山西省地处我国中部地区,邻近北京、天津、郑州、洛阳、西安、咸阳等工业中心,与上海、沈阳、武汉等城市相距不远,输煤、储量丰富 山西已探明的煤炭储量为 2 700 亿吨,按 2007年生产规模(6.3 亿吨)计算,可开采 430 年分布范围广 全省 40%的土地下面有煤田分布煤种齐全 全国 10 大煤种,山西省都有分布煤质优良 具有低灰、低硫、低磷、发热量高的特点。大同煤田为低硫、低灰、高发热量的优质动力煤产地,河东煤田则是优质主焦煤基地开

7、采条件好 煤田多为中厚煤层,埋藏浅,适于露天开采和大规模机械化开采煤层气是一种清洁燃料,山西省煤层气的储量占全国煤层气总储量的 1/3。输电的距离较近。有京包、石太、太焦、大秦、神黄等铁路通过,交通比较便利,为晋煤外运提供了较好的条件。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 P41“我国能源供求面临的五大挑战” , 通过这个材料,使学生了解到我国能源供求面临的五大挑战。小 结 综合以上分析,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是十分优越的。合理开发和利用煤炭资源直接影响到山西省乃至全国的可持续发展。板书设计第一节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一、能源资源及其分类1、能源资源的概念:2、能源资源的分类: (1)按形成和来

8、源分类:(2)按性质分类:(3)按基本形态是否改变分类:(4)按开发利用情况分类:二、资源开发条件1、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2、市场广阔3、位置适中,交通便利布置作业 配套练习 1-7 题;依据自主学习提纲自学余下内容。教后反思教 学 程 序 和 内 容 复 备 栏第二课时【自学检测】课件展示【展标】课件展示教学目标(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教学目标,2 分钟)【课件展示】三、能源基地建设【学生阅读】阅读课本“能源基地建设”部分,思考:1、山西省加快能源基地建设的目的是什么?2、加快能源基地建设的主要措施有哪些?【课件展示】1、目的:【课件展示】2、主要措施:【点拨】1、目的是充分发挥山西省的煤炭资

9、源优势,加快山西煤炭的开采和加工转化。2、主要措施:扩大煤炭开采量:形成了大同、平(鲁)朔(州)、西山、沁水、霍西、河东等大型煤炭生产基地。提高晋煤外运能力:逐步形成了以铁路运输为主、公路运输为辅的煤炭外运路网体系。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一方面,建设坑口电站,使电力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变输出煤为输出电力;另一方面,发展炼焦业,为冶金工业发展提供能源,并向外输出焦炭。【读图思考】课件展示课本 P43 图 3.4“山西省煤炭外用线路” ,认识晋煤外运的主要铁路线。【学生活动】课本 P43 活动:1根据下面的资料展开讨论:对于山西省来说,输煤或输电各有哪些利弊?(1) 从环境效益来看,向外输电, 。(2

10、) 从运输成本来看,输电的成本较低,而输煤需要建设铁路、公路等交通设施。煤炭在运输过程中还会有损耗,运输成本较高。(3) 山西省是缺水省份,而燃煤发电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点拨】 (1)输出煤会改善能源消费地区的环境,但燃煤发电会造成当地大气环境的污染;(2)从输出成本来看,输电成本低,而输煤成本高;(3)山西缺水,燃煤发电要消耗大量水资源。2阅读下面的资料,分析山西省煤炭的市场将面临哪些方面的挑战?山西省应采取什么对策实现煤炭工业的持续发展?资料 1:2002 年,我国启动了“西气东输”工程,建成后每年将向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江苏、浙江、上海市及沿线的河南、安徽两省供气 120 亿立方米,初步估

11、算可代替原煤 4000 万一 5000 万吨。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煤炭的主要消费地,也是晋煤消费量较大的地区。预计山西省将可能失去 2500 万吨的市场。资料 2:我国“西电东送”工程目前已取得实质性进展。滇黔两省与广东省签订了“西电东送”协议,预计到 2005 年,滇黔两省将向广东输送 500 万千瓦左右的电力。此外,黄河上游水电的梯级开发和四川电力开发将进一步加大“西电东送”的力度,再加上三峡电站逐步并网发电,这将使山西煤炭在东部地区的市场份额进一步减少。资料 3:我国规划到 2015 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将达到 4 300 万吨标准煤,每年替代 6000 万吨煤炭。 “十五”期间

12、,总装机容量为 660 万千瓦的秦山二期、秦山三期和岭澳、田湾 4 个核电项目将建成投产,并加快西部公伯峡、龙滩、小湾、洪家渡、三板溪等大型水电站建设。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我国过分倚重煤炭的能源结构必将发生重大变化。资料 4:由于长期开采,山西省煤炭的开采条件不断下降,开采成本不断上升,加之技术和设备更新缓慢,与相邻省区近年来开发的大型露天煤矿相比,山西省的煤炭开采不具优势。【点拨】资料揭示的内容有:(1) “西气东输”将使晋煤失去部分市场;(2) “西电东送” 将使晋煤在东部的市场分额进一步减少;(3)今后核电和水电的比重将大幅上升,国内对晋煤的需求减弱;(4)山西煤的开采因种种原因不具优

13、势。以上资料的引申信息有:山西煤炭工业将面临市场缩小、其他能源竞争的压力。如果不重视这个问题,不预先采取预防措施,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山西经济将不可能持续发展。改革开放以前和改革开放初期,山西省产业结构十分单一,这种以出售原材料为主的经济结构,首先对运输形式形成了巨大的压力,更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威胁。更为严重的是,如果国内能源市场需求减弱,将对山西以煤为主的经济带来更为不利的影响。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山西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围绕煤炭的综合利用,构筑了三条产业链,提高了煤的综合利用程度和增加附加价值。【过渡】 山西省在加强能源基地建设的同时,还加强了能源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开发。【课件展示】四、能源

14、的综合利用【学生阅读】阅读课本“能源的综合利用”部分,思考:1、山西省加强能源资源的综合利用的原因是什么?2、具体措施是什么?3、能源资源综合利用的结果如何?【点拨】1、改革开放初期,山西省的产业结构十分单一。煤炭工业是全省经济的核心部门。这种经济结构不仅效益低下,而且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2、山西省从“六五”时期开始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结合本区铁矿、铝土矿等资源优势,围绕能源开发,主要构建了煤-电-铝、煤-焦-化、煤-铁-钢三条产业链,提高了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价值。小 结 个别学生依据板书总结。板书设计三、能源基地建设1、目的:2、措施:扩大煤炭开采量提高晋煤外运能力加强煤炭的加工转

15、换四、能源的综合利用1、原因2、措施3、效果布置作业 配套练习 1-7 题;依据自主学习提纲自学余下内容。教后反思教 学 程 序 和 内 容 复 备 栏第三课时【读图思考】课件展示课本 P45 图 3.7“山西省煤炭的综合利用” ,思考:1、山西省构筑三条产业链依赖哪些资源条件?2、煤炭的综合利用使山西省输出产品有何变化?这种变化是否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点拨】1、 煤一电一铝:依赖煤炭和铝矿;煤一焦一化:依赖煤炭;煤一铁一钢:依赖煤炭和铁矿2、由原来输出煤炭,现在输出电力、煤气、液化气、焦炭、化工产品、水泥等;能够提高经济效益。3、能源综合利用的结果:使山西省产业结构由以煤炭开采业为主的单一

16、结构转变为以能源、冶金、化工、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促进了山西省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阅读活动】阅读材料“万家寨引水工程”【活动】根据下面的图文材料,分析以下问题。能源资源的蕴藏状况、与其他矿产资源的组合状况、区位条件以及产业结构等因素都决定着区域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向。内蒙古东部地区也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之一,由伊敏、霍林河、元宝山等煤田组成(图 3。10),探明储量 640 多亿吨,占全国煤炭总量的10,全国褐煤总量的 76,是全国褐煤资源最集中的地区。 (褐煤:煤化程度较浅的煤,热值较烟煤为低,除作为气化,低温干馏及其他化学加工的原料外,也可以直接用作燃料、吸附剂等。 )1、从煤炭资源蕴藏量和品种看,内蒙古东部地区与山西省有何异同?2、比较分析内蒙古东部地区与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的区位和交通条件。3内蒙古东部地区还有哪些矿产资源?山西省煤炭综合利用的经验,能够借鉴到该地区煤炭的综合利用中吗?【点拨】1、从煤炭的蕴藏量和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