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中、西药物在不同疾病中的作用.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672608 上传时间:2017-07-26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不同中、西药物在不同疾病中的作用.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不同中、西药物在不同疾病中的作用.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不同中、西药物在不同疾病中的作用.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不同中、西药物在不同疾病中的作用.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不同中、西药物在不同疾病中的作用.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不同中、西药物在不同疾病中的作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不同中、西药物在不同疾病中的作用.(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不同中、西药物在不同疾病中的作用.天津市宝坻区史各庄医院 黄福军摘要:中、西药品在治疗各种疾病中都起到了一定作用,但他们在不同的疾病中、不同的身体中,又会产生不同作用,作用有的较明显,有的不明显,有的还会产生副作用,中药作用和西药作用又会不一样,副作用也会不一样,食品保健(食疗)在不同人身体中也会起不一样作用,本文着重综述几种中、西药在老年常见病(高血压、高血脂、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中的作用。虽无规律,但大都是导师、学者的研究成果。关键词: 药物作用 不良反应 老年疾病 实验结果 社区卫生 根据卫生部2008中国卫生统计年鉴发布的数据 1,脑血管疾病和心脏病分别位于我国城乡居民死因构成比的

2、第二位和第三位,若将两者相加,则超过居于第一位的恶性肿瘤。在我国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治疗中,中成药的使用很普遍,在综合性医院中,西医医师所开出的中成药远远超过中医医师。在使用中成药时应该对中医的一些理论有所了解,不能完全按照某种中成药适用于某种疾病的思路用药。辨证论治是中医对疾病治疗的基本原则,同一种疾病由于其中医证型不同,用药就不同,要求药与证相符,例如冠心病表现为气滞血瘀者可用复方丹参滴丸、血府逐瘀丸等,而表现为气虚血瘀者则应选用通心络胶囊、舒心口服液等。为有助于中成药在心血管疾病临床治疗中的合理应用,本文拟对临床上心血管疾病常见中医证型的辨证要点、常用中成药的适应证和使用注意事项进行简要介绍

3、。根据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特点,中医证型分为气滞血瘀证、心气虚证、心阴虚证、寒凝心脉证、肝阳上亢证等。.在用药方面也是不一样的。笔者用了两个病人的治疗来说明一个问题 2患者一,男,38岁,因“反复头晕、头痛数周”而入住某三甲医院多次测量血压均波动在16090 mm Hg(1 mm Hg=0133 kPa)左右,无高血压家族史,行肾动脉彩色超声、头颅CT、肾上腺MRI等多项枪查,结果均正常,逐拟诊“原发性高血压2级”,给予降压药物(非洛地平片5 mg,每日1次)进行治疗。之后患者血压明显下降,头晕、头痛症状亦明显改善,但出院后:述症状却反复发作。再次入院,加用抗凝、扩充

4、管药物,症状又改善,但一出院,又感头晕、头痛。笔者和患者交谈的过程中,发现他情绪低落,不善言辞,故抛开病情,着重询问了患者病前的工作及家庭情况,发现患者病前在工作中遇到了很大的压力和挫折。对他进行了心理疏导,并加用了氟哌噻吨美利曲新片,患者的症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在指导下逐步停用了所有降压药物,随访1个月,患者的血压一直正常,头晕、头痛症状完全消失。患者二,男,40岁,司机,高血压史5年,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倍他乐克片”,血压控制在12580 mm Hg左右。近半年来一直感头晕、精神差,多次检查血压均高于140伽mm Hg,最高可达160105 ITlm Hg,遂加大了药物剂量并增加r药物种

5、类,但血压仍然控制不理想,此时患者的用药已经达到了4种:硝苯地平缓释片(10 lllg,2次d),酒石酸美托洛尔片(50 mg,2次d),贝那普利片(10 mg,1次d),双氢克尿噻片(25 mg,1 0d)。按理说,这4种药物联合应用应该可以取得良好的降压效果,为什么他的血压一直居高不下呢?笔者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认真阅读其既往的检查资料,得出的诊断依然是“原发性高血压”。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他这半年来血压升高呢?带着这个疑问笔者询问了患者半年前由于单位的安排,由以往驾驶市内短途车改为了省际长途客车,每天工作时间长达十余个小时,不但没有充足的睡眠时间,而且经常出现药物漏服情况。建议患者恢复半年前

6、的工作生活方式,药物的用法、用最暂时不变。后来患者又回到以往的短途线路工作上,经过1个月的休养,血压恢复到12580 mill Hg的水平。再指导其逐渐停服贝那普利片和双氢克尿噻片,随诊2个月,血压一直I卜常,头晕、精神差症状也逐步消失。这两个案例都与心理、精神冈素及不良的生活方式有关。应该重视非药物治疗在疾病治疗中的地位。减轻体蘑、合理膳食、适当运动、充足睡眠、戒烟限酒、减轻精神压力等不仅适用于每一个高血瓜患者,而且还应该是高血压治疗的基石。临床有主要用于气滞血瘀型胸痹的中成药、主要用于气虚血瘀型胸痹的中成药、主要用于心气阴两虚型患者的中成药、主要用于寒凝心脉型胸痹的中成药,以上中药在临床经

7、常应用,但有的要根据药效慎用,各有利弊。如: 3.生物碱类有毒中药中,如马钱子、附子、川乌、草乌、雷公藤等除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外,均具有明显的止痹痛作用,是临床上治疗痹证的常用药物。.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的基础上,高危NSTEACS患者PcI前早期应用替罗非班比PCI前即刻应用,能及早强化抗血小板治疗,有减少PcI后MACE发生率的趋势 4。增龄、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是高危NSTE-ACS患者PcI联合替罗非班治疗中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从住院资料分析可见 5,不管是拜阿司匹灵还是普通阿司匹林肠溶片对老年人上消化道黏膜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影响,但拜阿司匹灵组明显少于普通阿司匹林肠

8、溶片组。普通阿司匹林肠溶片与拜阿司匹灵相比,由于工艺和处方的差异,难以避免肠溶阿司匹林片在胃中释放,对胃黏膜产生刺激和损伤。研究表明,小剂量肠溶阿司匹林片在长期用药中,可引起上消化道的黏膜损伤和上消化道出血,阿司匹林肠溶片在胃肠道的释放速度过快将对胃肠道黏膜产生一定的刺激和损伤。以上观点证实,拜阿司匹灵对上消化道黏膜的刺激和损伤要小于普通阿司匹林肠溶片。我们认为,阿司匹林肠溶片比其他剂型阿司匹林对老年人上消化道黏膜影响小;拜阿司匹灵比普通阿司匹林肠溶片对老年人上消化道黏膜影响更小;对需要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的老年人,建议同时应用质子泵抑制剂类黏膜保护剂,以尽量减少对上消化道的不良影响;对长期

9、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的老年人,应定期行胃镜检查。二甲双胍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已超过50年,是一种有效、安全的口服降糖药物。下面是二甲双胍的降糖作用和降糖以外的作用、临床特点优势以及在应用中经常出现的问题 6。1、降糖作用;二甲双胍主要的降糖机制是通过抑制糖异生和减少糖原分解来降低肝糖输出,是主要降低空腹血糖的降糖药物,可以降低空腹血糖25一30。由于二甲双胍不刺激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所以是抗高血糖药物,单药应用不产生低血糖。2、降糖以外作用;二甲双胍治疗一个特点是在降糖的同时可降低体重,这一优点是其他降糖药物所不具备的。.而胰岛素和格列本脲(优降糖)则显示体重逐渐增加。近年发表的糖尿病进展试验(AD

10、OPT)结果也显示,口服二甲双胍口J长期有效控制体重、减小腰围。在改善血脂异常方面、降压方面作用都有.二甲双胍与胰岛素相比,可更有效地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舒张压,但对收缩压的作用不明显。二甲双胍不但具有比较强的降糖作用,还同时具有降低体蘑、调脂、降压的作用。这些降糖以外综合作用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因此二甲双胍也属于胰岛素增敏剂。3、不良作用;乳酸性酸中毒是二甲双胍罕见的严重不良作用。二甲双胍诱发的乳酸酸中毒非常罕见,其发生率低于110万。胃肠道反应主要有腹部不适、恶心、食欲下降、腹泻等,和二甲双胍剂量有关,出现胃肠反应町通过药物减量或改为随进餐时、餐后服用等办法改善,一般坚持服用胃肠道反应会逐渐改

11、善。4、禁忌证二甲双胍在以下情况禁用:肾功能不全:肝功能损害:心肺功能不伞的严蕈缺氧状态:因在机体缺氧时,二甲双胍可以造成乳酸牛成增多而导致乳酸性酸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严秀感染。孕妇。接受大手术的患者。在行碘化造影剂检查前后暂时停用二甲双胍,避免肾功能损害。脑出血急性期由于血肿形成及其占位效应,压迫周围脑组织引起脑水肿,直接造成颅内压增高,甚则脑疝形成,造成血循环障碍、缺氧和代谢紊乱,或由血肿破入脑室,阻碍脑脊液正常循环,或脑干损伤影响脑干网状激活系统等从而出现意识障碍及相应的临床体征 7。中医学则认为脑出血是在肝肾亏虚或气血内虚基础上,复加劳倦内伤、情志失调、嗜食厚味、烟酒等诱因,引

12、起脏腑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直冲犯脑,血溢脉外导致脑出血发生。脑络破损,血溢于脑便是脑中蓄血,瘀血阻滞脑窍,致清阳不升,清窍被阻,神机失用,神昏偏瘫由是而成。瘀血又复郁而化热,而致瘀热搏结,形成瘀热阻窍之证。瘀热搏结不解,则热愈炽,瘀益甚,气机愈壅,进而化火、生风、成痰(水),三者互为因果兼夹,终致风火相煽,痰瘀闭阻,进一步加重瘀热阻窍的病势。古代有“酒能养性亦能乱性;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之说,多了就是酗酒,会伤身体。但适当饮用一些可以治病,中药有时用黄酒做药引就是这个道理,酒都是粮食所酿,粮食精华,所以也可以归属为饮食文化(也可归属为保健), 8适量饮酒尚无统一的标准。习惯以单位时间(日或周)内

13、饮用酒精饮料的单位数作为饮洒量,不同国家或地区采用的饮酒量单位标准不尽一致。所谓l单位饮酒量在美国、加拿大等北美地区相当于12 g酒精(或称乙醇);在西欧、澳大利亚相当于10 g酒精;而在日本则相当于21 g酒精。同时,适量饮酒的界定也不同。已有冠状动脉造影、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及颈动脉超声检查均证实适量饮酒可以减轻动脉粥样硬化H o。适量饮酒同样可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高危人群中尤其明显。少至适量饮酒(酒精量30 gd)可以降低冠心病发病率30一35,降低冠心病死亡率30,降低全因死亡率18J。涉及52个国家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危险因素的大型病例对照研究INTERHEART旧1揭

14、示,不论地域、种族或性别,规律的适量饮酒均可降低心肌梗死的风险。发现饮酒可以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后患者的预后,使全因死亡率、心血管死亡率、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卒中及心力衰竭风险均显著下降。.适量饮酒显著降低中老年人心肌梗死的发病率,而在年轻人群中比较容易出现外伤、酗酒等相关问题。女性人群中适量饮酒的心脏保护作用在绝经后最明显。研究显示,非吸烟者饮酒量与冠心病发病率呈负相关,少量吸烟者饮酒量与冠心病发病率呈“u”型曲线关系,但未在大量吸烟者中证实。适量饮酒降低代谢综合征的发病率。研究已证实适量饮酒可以降低TG、升高HDLC,并且不影响血压。而中心性肥胖患病率及空腹血糖水平在适量饮酒人群中均有所下降等发

15、现每日饮酒1单位可以使代谢综合征患病率下降40,同时发现适量饮酒降低冠心病发病率在代谢综合征人群更加明显。注射用炎珑宁是爵床科植物穿心莲叶中所含的穿心莲.具有抗菌、抗病毒等作用 9。临床多用于病毒性肺炎和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随着临床广泛应用,其不良反应(ADR)病例报道日趋增多。本文通过汇总国内 1981-2010 年文献报道的 37 例注射用炎珑宁所致 ADR 进行了归纳、分析.最后结果得出,注射用炎唬宁所致 ADR 在 10 岁以下儿童偏高,应重点观察儿童在用药时的反应。其所致过敏性休克比例较高,建议临床使用时严格掌握其适应证,权衡患者的治疗利弊,谨慎用药,用药前仔细询问患者的过敏史,对使

16、用注射用炎唬宁曾发生过过敏反应的患者应禁止使用,其他过敏体质患者应谨慎用药,如需用药,应在用药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密切监测。其所致过敏性休克的原因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螺内酯系人工合成的抗醛固酮药 10,卡托普利也可抑制醛固酮的分泌,二者均有排钠保钾作用,长期应用易引起高血钾,但小剂量联用发生高血钾急诊临床较为少见。由此提醒l 临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与螺内酯合用时,特别是对肾功能不全的老年人很容易发生高钾血症,应当引起临床注意。药物都是要经过严格的科学的实验才能应用与临床的,尽管这样副作用还是很多的,如2010年8月7日天士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在钓鱼台国宾馆召开新闻发布会.使很多人对 11复方丹参滴丸II期临床试验评价极高引起了质疑; 1、小组病例观察,样本数太少2、临床试验的观测方法及评价标准不够先进 3、有效性评价很局限4、安全性评价不可靠。复方丹参滴丸II 期临床试验结果证明此药的疗效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