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模式--案例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672167 上传时间:2017-08-06 格式:PPT 页数:127 大小:383.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教学模式--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127页
小学数学教学模式--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127页
小学数学教学模式--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127页
小学数学教学模式--案例_第4页
第4页 / 共127页
小学数学教学模式--案例_第5页
第5页 / 共1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教学模式--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教学模式--案例(1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数学教学模式案例 一、模式一 某学校采用了五环节的教学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几种不同的变式,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 一 ) 基本训练 激趣导入( 5分钟左右) 这一步是为学生先学打下基础,是学生进行 “自学 ”前的准备阶段。对解决尝试问题的基础知识先进行准备练习,然后采用 “以旧引新 ”的办法,从准备题过度过 “尝试题 ”发挥旧知的 “迁移 ”作用,为学生学习解决尝试题铺路搭桥。 这一环节可视教材内容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方式: ( 1) 尝试题引路。(常用的) ( 2) 创设一种有利于学生积极思维的教育情景。 总之在这一阶段,通过尝试题的引路或情景的创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在迫

2、切要求学习的心理状态下开始新的一课。 ( 二 ) 认准目标 指导自学( 5分钟左右) 认准目标,即把一堂课的学习目标准确地把握住,这既是对学生说的,也是对教师说的。教师和学生只有目标明确,方向才不会跑偏,才会集中精力攻主要问题,才会高效。目标的认定方式可灵活多样。既可课前重点认定,也可课中逐一认定。 出示尝试题后,学生转入自学,这里关键的是教师要根据学情出示相应的自学指导。让学生自学提示的引导下,更加有目的的自学。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间,了解自学情况,特别应关注学困生的自学指导。同时要对学习态度不端正,不守纪律的学生以正面引导。 ( 三 ) 合作学习 引导发现( 12分钟左右)

3、合作学习首先是 “兵教兵 ”,学生在尝试的过程中,有了问题学生之间可以讨论、可以在课本范例中获得启示、也可以向老师请教,解决开始提出的尝试题,这也是学生自学后的第一次反馈。最后教师抓住普遍性的关键问题认真点拨,作最后的概括讲解,把新知纳入学生的知识系统。 ( 四 ) 变式训练 反馈调节( 8分钟左右) 这是第二次的集中反馈,学生经过了前面的自学,解决了尝试问题,还没有从本质上抓住问题的特征,有必要进行巩固。 这一层次教师要通过变式题的训练使学生从本质上了解所学知识,从多角度掌握解题的方法从而达到训练学生的思维掌握解题技能技巧的目的。教师也可以从这次训练中发现前面没有解决的问题作进一步的明确。

4、( 五 ) 分层测试 效果回授( 10分钟) 独立作业是一堂课必不可少的环节,分层测试是从面向全体学生的角度出发,设计不同层次的独立作业题,包括基础题、综合题和拓展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学习都有所得,都能从学习中获得成功的感受。这样设计能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需要,教师也能从中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和反思自己教学中的问题,从而进一步指导学生和改进教学。 这个模式的指导思想是: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改变原来僵死的教学模式,体现 “先学后教、先试后导,当堂训练 ”的思想。充分运用变式训练和分层测试,训练学生思维,发展学生的能力,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获得成功的感受。从而达到减

5、轻学生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最终目的。 模式说明:这只是一个基本模式,由于教学情况是不相同的,生搬硬套一个模式是不科学的。因此以上五步的操作模式不是固定不变的,应该根据不同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情况以及教学条件的变化而灵活应用。增加一步或减少一步,或合并均可以。但 “先试后导 ”、 “先练后讲 ”的基本特征不能变。因此,从基本式可派生出许多变式。 变式 1 调换式 把基本式中某几步调换一下。 例如,第二步自学课本与第三步尝试练习可以调换一下。出示尝试题后,不叫学生先看课本,而让学生先做尝试题。尝试解题之后,再让学生自学课本例题加以对照,检验尝试结果。 这样调换的条件是学生解答尝试题有一定的基础

6、,估计独立做尝试题困难不大。这样调换的优点是不受课本束缚。促使学生更主动地去探索,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同时也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出示尝试题后,学生急于想试一试,如果硬要学生按部就班先看课本再尝试,反而会影响他们的积极性。 变式 2 增添式 根据教学需要,可以在基本式上增添一步或几步。 例如在出示尝试题后可以增添一步学生讨论。出示尝试题后,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不同,有的胸有成竹,有的模模糊糊,有的一知半解。这时如果先学生议论一番,互相可以得到启发,有利于尝试练习。这种议论可以采用三三两两的自由议论式。 变式 3 结合式 学生熟悉了本模式教学以后,基本的模式就不必分得那么清楚,可以有机地结合进行

7、。 如出示尝试题后, 可以把自学课本和尝试练习结合起来,也可以一边自学课本,一边就动手做尝试题。可以把学生讨论与教师讲解结合起来,老师可以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之中,把讲解的内容穿插到学生讨论中去。 实际教学过程中,这种结合式的应用比较普遍。结合以后,步数就少了,可以节省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原来有些老师总感到时间来不及的矛盾就解决了。 变式 4 : 超前式 小学高年级有时内容较多,课堂教学时间不够,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在教学实践中产生了超前式。也称课外预习补充式。 使用 此 模式应遵循的几个原则: 1. 尝试指导原则:它包括学生的尝试和教师的指导。应明确学生的尝试不是盲目的,而是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

8、、有步骤地尝试。 2. 反馈原则:学生尝试的结果要及时反馈、及时矫正。有针对性 地 调节教学,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评价中来,这样可以大大改善学习进程,它是目标达成的必要保障。 3. 准备铺垫原则:先试后导,先练后讲必须要发挥旧知的迁移作用, 用 “以旧引新 ”的办法去解决尝试题。为此出示尝试题不能太突然,事先必须做好铺垫工作。 4. 差异性原则:在承认差异的前提下,进行多层次评价(分层测试),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激发其潜能。 5. 合作互补原则: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班级集体的有利条件,加强学生之间的互相合作和互相补充。 二、模式二 构建有效课堂,重点放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

9、力:思考能力,表达能力,合作意识,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知识是教学过程的一个载体,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副产品,是水到渠成的结果。 所以某学校将 小学数学课堂的一般模式 构建为 :目标导学 自主探究 点拨升华 变式训练 应用创新。 ( 一 ) 目标导学 目标导学的目的就是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让学生明白本节课学习的目标。做好目标导学也并非易事。 首先是抓住事物的本质,去伪存真。有的教师的目标导学设计得华丽,情景创设很生动,但过于追求形式的完美,反而使真正的问题不突出,学生被导向了其 它 的方向,不明白这节课是要做什么。其次是简明扼要,直奔主题,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有的教师导入新课就用去了 10分钟,显

10、然这节课的效率不会高。 最重要的是目标导学的问题要设计得精妙,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感和求知欲望,使学生产生矛盾和冲突,急于解决这一问题,又正好是这节课探究的问题。 比如在教小数的认识时, 老师 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下图是王叔叔车上的汽油表,通过观察你知道王叔叔车上的油箱里还有多少升汽油吗?学生可能会说 比 4升多,比 5升少,用什么数能较准确地表达呢?这一问题的提出,学生天性是好奇的,他们一定会想很多办法,他们说不定有奇思妙想。 总之目标导学既要简洁,又要切合主题。 ( 二 ) 自主探究 自主探究就是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来完成学习任务,这一环节主要培养学习的学习能力,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教师的重

11、点要放在如何使学生顺利地进行自主地学习。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可进行不同的学法指导: 1、阅读理解:阅读理解这种学习方式在人 的 一生中占的比例太大,它更多 地 用于语文等学科,但学习数学不可或缺。我们要结合所学内容的具体特点加以运用。比如在学习乘法的认识时,可以先让学生对教材进行阅读,再谈一谈自己的理解。 2、迁移尝试:这种学习方法是让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来解决类似的新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比如在教学小数的加减法时,教师让学生来解决用10元钱买了如 4.25元的白菜,又买了 2.6元的萝卜,找回多少钱?先让学习尝试做,做完后让学生说一说你为什么这样做?引导学生将整数加减法的方法迁移到小数的加

12、减法上来。 3、操作感知:在小学阶段,尤其在低年级,这种学习方式被广泛采用。如数的拆分,通过摆小棒,进行学习。在学习平面图形 、 立体图形时,要大量采用具体操作去感知,形成空间观念。这种学法要注意不能停留在纯操作的层面,动手操作之后一定要上升到语言描述和归纳概括,使学生的思维经历由具体上升到抽象的过程。 4、比较归纳:通过对大量具体实例的观察,分析,比较,找出规律,进行归纳和概括。比如在学习乘法的运算定律时,先让学习计算一组题,观察它们的结果,发现其中的规律,再尝试用语言来描述。再比如学习商不变的性质时,教师出示 10道计算题,当然他们的商都是一样的,让学生算,可能学生算到第三题就可能会停下来

13、,进行思考和判断,后面的题不用一一去计算。从具体的实例中去抽取事物的精华,是培养学生概括能力的有效途径。 5、整理链接:整理链接主要应用在复习阶段,将所学知识系统化。一方面我们可以让学生自主生成知识树,加深对知识间的联系与比较。另一方面我们可以设计一些一题多解的题,既强调算法的多样化,还要对算法进行优选优化,比如设计一道应用题,可以用一般应用题的方法解,可以用分数应用题解,可以用工程问题解,可以用比例问题解,最终进行算法的比较,可能是用比例问题求解是最优化的算法。 自主学习完全依赖学生去完成学习任务。但教师的作用也不可小视,如果没有教师的精心准备和安排,学生的学习也会是困难的。教师要给学习提供

14、必要的学习材料,设计合理的学习的步骤,提出具体的问题引导学习自主学习,认真组织好小组内的讨论与合作。 ( 三 ) 点拨升华 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教师引领学习进一步地讨论,形成共识,形成结论。这一环节十分重要,尤其要注意纠正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的偏差,找到更优化的方法。比如在教学进位加法时,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可能会得到 6种以上的方法,教学要引导学生进行比较,筛选出最合理的方法,避免学生今后走弯路。再比如说学生通过自我尝试掌握了小数的加减计算,教师还要引导学生用语言来概括计算的方法,并与整数计算的方法进行比较,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 ( 四 ) 变式训练 如果说 “点拨升华 ”是抓住了概念的内

15、涵,那么变式训练可以通过概念的外延,巩固对概念的理解。变式练习可以体现知识结构的层次性,由简及难,设置一定的坡度,我们可以从这几方面去设计变式练习: 第一,把握概念内涵,扩展外延,进行概念变式。主要是指保持概念的定义本质而对其实例变化,使学生能更清晰概念的含义,进行有效辨别。比如认识图形时,学习材料可能提供的是位置摆放比较正,便于观察的图形,在练习时就要适当安排一些旋转,移动过 的 图形。 第二,把握规则的产生式,适当改变情境性变量,进行规则变式。就是保持规则的本质特征,变化它的叙述部分或题型,是规则应用于新情境。如应用题的变式练习。 第三,设置多样化情景,进行认知策略变式。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分析,可以在练习中给一些多余的条件,让学生去判断,去取舍。 总之,不同的知识需要不同的变式方法训练,但要点只有一个,那就是本质不变,变化非本质特征,使知识在不同情景下应用,以促进迁移。宗旨也只有一个,就是让学生形成技能。 ( 五 ) 应用创新 应用创新的特征是开放性,结合学生生活实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