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去辛辛苦苦的讨好别人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672082 上传时间:2017-07-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不去辛辛苦苦的讨好别人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不去辛辛苦苦的讨好别人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不去辛辛苦苦的讨好别人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不去辛辛苦苦的讨好别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不去辛辛苦苦的讨好别人(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不去辛辛苦苦的讨好别人讨好者父母的共同特点是,以自我为中心。他们可能会有意或无意地和孩子“讲条件”,操控和训练自己的孩子,使自己的期望得到满足,忽视孩子的真实意愿和感受。其实,这样的情况也不仅限于家庭中;学校、社群、甚至讨好者儿时所处的文化环境,都可能会对其产生相似的影响。不想再继续讨好,该怎么办?在讨好父母的小孩步入成年时,讨好就成为了他们性格的一部分。虽然他们中的许多人已经离开家独立生活,但是儿时讨好父母的行为模式就像会自动运行的程序,在后来的人际关系、学习、工作等方面一再重复。在比较极端的情况下,讨好者会不自觉地允许(甚至鼓励)他人“利用”自己,给自己机会来讨好对方。与其他人相比,讨好者

2、非常容易与控制者(那些控制欲较强的人)相互吸引。控制者往往希望能够掌控事情的走向,他们是人群中比较难以取悦的一些人。而去努力取悦一个“难以取悦”的人,并从这样的“hard 模式”中要到赞赏和认可,正是讨好者在成长过程中一直在做的事,这会让他们不必面对内心关于被拒绝和被抛弃的恐惧,免受焦虑的折磨。这也是为什么,对他们来说,讨好比改变更容易。改变现状,意味着他们需要学着做一个“坏人”,学着“自私”,这与讨好者的信念相悖。一些讨好者会固执地认为,为他人牺牲自己才是正确的做法,而另一些讨好者,即使意识到讨好和被赞赏、被喜爱没有必然联系,也会发现保持现状让自己更加舒适,所以他们一边羡慕着其他人什么都不必

3、做就有人喜欢,一边无法从讨好模式中走出来。一般来说,当讨好者遭遇一些个人危机,比如身体或精神方面的疾病,需要他们不得不“对自己好一点”的时候,他们可能才猛然发现,在过去的生活中,几乎所有的心力都是向外投注的;一直从别人那里要赞赏和认可,已经无以为继。但同时,察觉自己的真实需要比想象中要难很多,“对自己好”、“以自己为中心”更是无从入手。这种困惑,也会降低他们寻找真实自我的动力。由于讨好是一种根深蒂固的人格模式,改变一定是循序渐进的过程。而如前文所述,讨好者改变的动力通常不高,这就更加需要讨好者正视自己的问题,不断审视自己的恐惧,以及投入时间、精力及耐心。解决讨好问题的终极办法,是自我确认(Se

4、lf-validating)。我们说过,讨好者所缺乏的,是看见真实的自我。所以,无论在过程中使用怎样的方法,讨好者最终需要做到的,是能够摆脱对于来自他人的赞赏和认可的依赖,自主确认自我的价值和需求。如果你是一个想要找回自我的讨好者,以下是一些可能会有帮助的小tips:1.一步一步来。不要试图立刻改变,那样做你很可能会被自己内心的恐惧吓到。2.承认及了解自己的“讨好模式”,接受自己的现状。明确地列出,自己会在什么情况下、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讨好别人?在讨好的时候,自己的感受和动机是什么?如果感到有困难,可以使用自助类书籍,或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帮助。3.有意识地关注自己的需求,以及这样做所引起的不适感。一上来就问自己想要什么,可能会让你大脑空白。做一些具体的练习,比如和朋友出去吃饭时,坚持点一道自己喜欢吃的菜;试着拒绝他人。一开始你可能会不舒服,但重要的是,你需要去分辨,这种不舒服是由于不习惯造成的,还是真的发生了什么伤害自己的事。人生这么短,与其做一个辛辛苦苦的“好人”,不如做一回真实的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