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用电设备操作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670517 上传时间:2017-07-26 格式:PPT 页数:113 大小:6.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用电设备操作_第1页
第1页 / 共113页
安全用电设备操作_第2页
第2页 / 共113页
安全用电设备操作_第3页
第3页 / 共113页
安全用电设备操作_第4页
第4页 / 共113页
安全用电设备操作_第5页
第5页 / 共1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全用电设备操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用电设备操作(1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全用 与设备操作知识培训,2010.06.12,都康,电,为什么要学习安全用电? & ?,电气安全,每年因用电安全事故造成的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巨大,在重大工伤事故中比例仅次于高空跌落。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触电死亡人数占全部事故死亡人数的5左右。事故案例,情景:某日上午,水泵房1号泵电机烧坏。工段维修工按照工段长安排,通知值班电工到工段切断电源,拆除电线,并把电机抬下基础运到电机维修班抢修。16时30分,电机修好运回泵房。维修组长林某找来铁锤、扳手、垫铁,准备磨平基础,安放电机。当他正要在基础前蹲下时作业时,一道弧光将他击倒,同伴见状,急忙将他拖出现场,送往医院治疗。这次事故使林某左手臂、左

2、大腿部皮肤被电弧烧伤,深及II度。,案例1:一起电弧烧伤事故,事故原因:1.电工断电拆线不彻底是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电工断电后没有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将保险丝拔出,将线头包扎,并挂牌示警。2.工段当班操作工在开停泵时,误将开关按钮按开,使线端带电,是本次事故的诱发因素。3.电器车间管理混乱,对电气作业人员落实规程缺乏检查,使电工作业不规范,险些酿成大祸,这是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4.个别电工业务素质不高。,防范措施:1.将事故处理意见通报全厂,掀起学规程、懂规程、严格执行规程的技术大练兵活动,提高员工的业务素质,为防范类似事故创造条件。2.公司安全部门加强检查,对电气作业中断电不彻底、不挂牌的违章

3、行为,一经发现,予以50100元的罚款,并到公司安全部门学习1周。3.建议公司职教部门在职工教育中,注意维修工的“充电”问题,以加强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情景:一名工人正在操作2英寸(151mm)盐水管线的阀门,他穿着橡胶鞋,一只脚站在通电的制氯气的电解槽组上,另一只脚站在绝缘的工作台上。他为了站好位置,一只手扶在盐水管阀门上,另一只手伸出去抓架设在电解槽组上的金属栏杆支架。这时他遭到点击,刹那间不省人事,从8.5英尺(2.6m)高的地方跌落到地面,右臂肘部骨折。,案例2:操作工触电,事故原因: 1.操作台上的栏杆不合格(操作工能从台上掉下来是罕见的)。 2.操作工一手扶在接地的盐水管线上,一

4、手伸去抓带电的电槽组上的栏杆(操作工在干活时疏忽了)。,防止措施:1.通过深入地教育,提高对电的危险性认识和警惕。2.在冷盐水工作台上架设辅助栏杆。3.操作盐水阀时要带橡皮手套。4.设法使栏杆的支柱绝缘。,第一章 用电基础,电气安全,电在造福于人类的同时,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 统计资料表明:在工伤事故中,电气事故占有不少的比例。例如:触电死亡人数占全部事故死亡人数的5%左右。 世界上每年电气事故伤亡人数不下几十万人。,我国约每用1.5亿度电就触电死亡1人,而美、日等国约每用2040亿度电才触电死亡1人。,普及用电常识、用电安全常抓不懈,第一章 用电基础,电气安全,电流对人体的危害及电流对人体的

5、伤害分类人体触电形式防止人身触电的技术措施触电急救静电危害防护防雷、接地技术电磁辐射防护,电流对人体的危害及分类,电气安全,电流对人体的伤害电流通过人体头部、脊髓和心脏等器官的危害;热效应会造成人体电灼伤;化学效应会造成电烙印和皮肤金属化;电磁场辐射会导致人头晕、乏力和神经衰弱。,电流对人体的危害及分类,电气安全,电流对人体伤害程度的影响因素电流大小(感觉电流、摆脱电流、致命电流)持续时间电压高低频率通过人体的途径人体电阻状况人的身体健康状况,电气安全,人体电阻,人体阻抗等值电路RS1、RS2 皮肤电阻(皮肤外面的电极与真皮之间的电阻)CS1、CS2 皮肤电容(皮肤外面的电极与真皮之间的电容,

6、数PF 数F),Ri 体内电阻,电气安全,人体电阻的数值及影响因素,变化范围 皮肤表皮最外层角质层其厚度一般不超过0.05 0.2mm,但其电阻率很大,可达1105 1106 m。但数十V即可击穿角质层,使人体阻抗急剧下降。 除去角质层,干燥的情况下,人体电阻:10003000; 潮湿的情况下,人体电阻: 500 800。影响因素电气参数:U(接触电压) RP, I RP, f XCP;皮肤表面状态: 潮湿、导电污物、伤痕、破损;皮肤表面接触状态: 接触压力、面积。,电流对人体的危害,电气安全,不同电流强度对人体的影响:a.感知电流 对应于概率50%的感知电流成年男子约1.1mA,成年女子约为

7、0.7mA。对于直流电约为5mA。b.最大摆脱电流 对应于概率50%的摆脱电流成年男子约16mA,成年女子约为10.5mA;对于直流电平均约为50mA。 c.最小致命电流 在较短时间内危及生命的最小电流称为致命电流。一般情况下通过人体的电流超过50mA时,心脏就会停止跳动,出现致命的危险。,电流对人体的危害及分类,电气安全,电流对人体伤害分类1.电击 当人体触及带电导线、漏电设备的金属外壳和其他带电体,或离高压电距离太近,以及遭遇雷击或电容器放电等,都可能导致电击。 时间较长、较大的电流、低压触电2. 电伤 电伤是指触电时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以及电刺激引起的生物效应对人体造成的伤害。电伤多见

8、于肌体外部,而且往往在肌体上留下难以愈合的伤痕。常见的电伤有:电弧烧伤、电烙印、皮肤金属化,电流对人致命原因,电气安全, 心室颤动 数秒数分钟(分钟)死亡波前半部(约0.1s)心脏易损(激)区 心室颤动,幅值小,频率高(8001000次/每分钟以上),无规则,发生始于T波的前半部。,电流对人致命原因,电气安全, 窒息 窒息缺氧或中枢神经反射室颤. 特点:致命时间较长。1020分钟。 电休克(昏迷)由于中枢神经反射造成体内功能障碍,昏迷时间长后的死亡。,1.工频电流,电气安全,感知电流引起感觉的最小电流。如轻微针刺,发麻。 平均(概率50%),男:1.1 mA ;女:0.7 mA摆脱电流能自主摆

9、脱带电体的最大电流。 平均(概率50%), 男:16mA; 女:10.5 mA 最低(概率0.5%),男: 9mA; 女: 6 mA室颤电流引起心室发生心室纤维性颤动的最小电流。 I颤 50 mA 适用于当1s t 5s时; I颤 50/t mA 适用于当0.01 s t 1s时。,2.电流持续时间,电气安全,t 吸收电能 伤害t 电流重合心脏易损(激)期,危险t 人体电阻 人体电流 伤害t 中枢神经反射 危险,3.伤害途径,电气安全,不同途径,危险性不同,但没有不危险的途径。最危险的是:左手到前胸。判断危险性,既要看电流值,又要看途径。,4.电流种类,电气安全,高频电流烧伤比工频电流严重,但

10、电击的危险性较小。冲击电流指作用时间0.110ms的电流。种类:方脉冲、正弦波、电容放电脉冲。影响室颤的主要影响因素是It和I2t的值。(I 有效值)直流电流持续时间心脏周期时,室颤阈值为交流的数倍; 持续时间200 ms时,室颤阈值与交流大致相同。,人体触电形式,电气安全,人与带电导体直接接触-触电,直接触电: 人体直接接触带电导体造成的触电。单相触电两相触电,人体触电形式,电气安全,人与带电导体直接接触-触电,人体触电形式,电气安全,人与带电导体直接接触-触电,跨步电压:电气设备或线路发生接地故障,地面上形成分布电位,人在接地点20米以内行走,两脚之间电位差。人体离接地点的距离两脚之间的距

11、离,人体触电形式,电气安全,人与带电导体直接接触-触电跨步电压触电,人体触电形式,电气安全,人与带电导体直接接触-触电跨步电压触电接触电压触电,接触电压触电:内部绝缘老化,造成击穿或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带电。人碰到带电外壳发生触电就是接触电压触电。接触电压手触及外壳与脚之间承受的电位差。,防止人身触电的技术措施,电气安全,一、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保护接地:人的电阻有10002000而保护电阻小于4 。-原理 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通过接地装置与大地。-方法,防止人身触电的技术措施,电气安全,一、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保护接地,防止间接触电的手段,电气安全,防止间接接触电击的技术措施:保护接地(基本技术

12、措施)保护接零(基本技术措施)加强绝缘电气隔离不导电环境等电位联结特低电压漏电保护器,防止间接触电的手段,电气安全,TN-C系统,防止间接触电的手段,电气安全,TN-S系统,防止间接触电的手段,电气安全,TN-C-S系统,防止间接触电的手段,电气安全,适用保护接零适用于低压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三相四线配电网。此系统中,凡因绝缘损坏而可能呈现危险对地电压的金属部分均应接零。三种方式:TN-S系统、TN-C-S系统、TN-C系统TN-S可用于爆炸、火灾危险性较大或安全要求高的场所,宜用于独立附设变电站的车间。也适用于科研院所、计算机中心、通信局站等。正常工作条件下,外露导电部分和保护导体呈零电位最“干

13、净”的系统。TN-C-S宜用于厂内设有总变电站,厂内低压配电场的所及民用楼房。TN-C可用于爆炸、火灾危险性不大,用电设备较少、用电线路简单且安全条件较好的场所。,防止间接触电的手段,电气安全,目的构成等电位空间主等电位联结(Main Equipotential Bonding)在建筑物的进线处将PE干线、设备PE干线、进水管、总煤气管、采暖和空调竖管、建筑物构筑物金属构件和其他金属管道、装置外露可导电部分等相连结。辅助等电位联结(Supplementery Equipotential Bonding)在某一局部将上述管道构件相连结。(作为补充,进一步提高安全水平),防止间接触电的手段,电气安

14、全,1保护线; 2总等电位联结线; 3接地线; 4辅助等电位联结线;B总等电位联结(接地)端子板; N外露导电部分;C装置外导电部分; P金属水管干线; T接地极,总等电位联结图,防止人身触电的技术措施,电气安全,一、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保护接零,电气设备发生带电部分碰壳或漏电,就构成了单相短路,短路漏电流很大,使碰壳相电源自动切断。 -原理 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与供电变压器的零线相连接。 -方法,电气事故包括:人身触电事故、设备烧毁事故、电气引起的火灾和爆炸事故、产品质量事故、电击引起的二次人身事故。,安全用电包括三个方面:供电系统的安全、用电设备的安全及人身安全三个方面,它们之间又是紧密联系的。供电系统的故障可能导致用电设备的损坏或人身伤亡事故,而用电事故也可能导致局部或大范围停电,甚至造成严重的社会灾难。,防止人身触电的技术措施,电气安全,一、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二、安全电压,安全电压是低压,但低压不一定是安全电压。 -说明电业安全工作规程中规定:大于250V以上高压,小于250V为低压。 -解释 我国规定的安全电压是指36V、24V、12V 。 -定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