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太平中学2017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与命题猜想《中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26698733 上传时间:2017-12-3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临沂太平中学2017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与命题猜想《中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山东省临沂太平中学2017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与命题猜想《中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山东省临沂太平中学2017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与命题猜想《中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山东省临沂太平中学2017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与命题猜想《中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山东省临沂太平中学2017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与命题猜想《中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临沂太平中学2017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与命题猜想《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临沂太平中学2017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与命题猜想《中(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历史试卷第 1 页,共 10 页山东省临沂太平中学 2017 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与命题猜想中国古代史上 (含答案和解析)一、选择题:1. 中华民族被称为炎黄子孙的主要原因是A.因为炎帝和黄帝是传说中的英雄 B.因为炎、黄两个部落走向了联合,形成后来华夏族的主体 C.因为炎帝和黄帝通过禅让制推选部落联盟首领 D.因为炎黄二帝带领人民治理了水患,发展了农业生产2.“第一次踏上这块土地,记者惊讶地发现,除了祖国境内最早的人类故乡,它竟然还集中了另外两大世界级的品牌资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石林地质奇观和时空横跨1 亿多年的恐龙公墓” 。这则新闻中的“这块土地”是指A.陕西 B.浙江 C.山东 D.云南

2、3.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的主要证据。下面一组邮票反映的是河姆渡遗址发掘出的文物,它见证了我国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据此可以推知他们种植的农作物是水稻 他们主要使用青铜农具他们居住的是干栏式房屋 他们已学会了制作舟船A. B. C. D.4.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继春秋时期之后的大变革时期。在这一时期,诸侯国互相攻伐,战争不断。这一时期也是中国的思想、学术、科技、军事以及政治发展的黄金时期,如出现了百家争鸣、各国变法或改革。以下属于战国时期的有:( )负荆请罪荆轲刺秦王鸿门宴孙子兵法减灶计韩非子城濮之战A. B. C. D.5.图中,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 )A.司母戊鼎 B

3、.青铜立人 C.青铜树 D.四羊方尊6.易中天在品三国中讲道:“天子是上天派来管理人世间万事万物的,享有神一般的威望。 ”春秋时期, “天子”的处境是( )A.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给亲属和功臣等 B.“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C.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天子反而依赖强大的诸侯 D.天子称皇帝,加强中央集权初中历史试卷第 2 页,共 10 页7.北宋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曾写过一首诗:“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这首诗赞扬了商鞅哪一方面的品质A.不畏权贵 B.勇于改革 C.言而有信 D.不贪荣华富贵8.如图是我国某游览胜地的实景照片。战国时,它使成都平原“水旱

4、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 ,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 。它是A.都江堰 B.灵渠 C.大运河 D.永济渠9.2016 年 11 月 30 日,我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下列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主要根据太阳运行规律测得 B.其主要意义在于便于安排农事 C.我国早在战国时就测得 D.有利于预防自然灾害10.三峡工程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利工程。早在战国时期,秦国就在长江修筑了都江堰水利工程。课堂上,同学们对都江堰的作用做了下面推断,你认为最准确的说法是( )A.防洪排水 B.水运 C.防洪灌溉 D.蓄水防旱1

5、1.“工匠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正是古代工匠的追求极致、追求品质的精神,造就了下图两件绝世青铜精品。它们铸造于( )A.夏朝 B.两朝 C.周朝 D.秦朝12.光盘行动,就是提倡人们在吃饭时不剩饭菜,养成节俭的良好习惯。在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中,提倡节俭、批判贵族奢侈浪费的是A.孟子 B.墨子 C.庄子 D.韩非子13.习近平总书记说,要想实现“中国梦” ,必须深入推进改革。战国时期商鞅变法措施中为实现“强秦梦” ,极大地打击了保守派贵族利益是A.编制户口 B.奖励生产 C.奖励军功 D.建立县制14.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之一。今天的汉字最早源于( )A.甲骨文 B.

6、金文初中历史试卷第 3 页,共 10 页C.大篆 D.隶书15.“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即按书写需要裁好的丝织品)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乃造意(发明、创造)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 ”文中的记载是下列哪一人物的发明A.张仲景 B.华佗 C.祖冲之 D.蔡伦16.2011 年, “王立群读史记 ”在央视百家讲坛栏目播出,吸引了不少历史爱好者观看。下列有关史记表述错误的是( )A.肯定了陈胜吴广反抗暴秦的精神 B.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C.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 D.作者司马光生活在汉武帝时代17.武广高铁的正式通车为长江流域与珠江流域的交流提供了一条便捷的

7、通道。秦始皇的哪一举措具有类似武广高铁的作用和功能A.派兵统一东南和岭南 B.开发岭南经济 C.兴修灵渠 D.修筑万里长城18.2016 年是国家倡导和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十周年,阅读是一个民族精神发育和文化传承的基本途径,也是一个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如果你有机会阅读史记 ,从中可以了解到的人物有黄帝 秦始皇 蔡伦 华佗 项羽A. B. C. D.19.成语是我国文化遗产中一颗璀璨明珠,许多成语来源于历史典故。其中“破釜沉舟”与下列哪一场战役有关( )A.城濮之战 B.马陵之战 C.长平之战 D.巨鹿之战20.“成由勤俭败由奢” ,是中国流传已久的古训,下列皇帝中最具备节俭美德的是A.秦

8、始皇 B.汉高祖 C.汉文帝 D.汉元帝21.你如果是汉武帝统治时期的一位丞相,可能会遇到下列哪些事件的发生( )中外朝制度 盐铁官营 颁布“推恩令” 设置刺史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A. B. C. D.22.我国老百姓的主食一般呈现出“北麦南稻”的格局,但在魏晋南北朝时,南方老百姓的餐桌上除了稻米之外,还有各类北方面食。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面食的营养价值高 B.民族融合的影响 C.南方商品经济的发展 D.南方人口增多23.图片是历史的佐证。下列图片反映的历史现象是A.民族交融 B.中外交往 C.国家统一 D.经济发展初中历史试卷第 4 页,共 10 页24.魏晋南北朝时期,传统风格

9、与外来佛教艺术结合的突出表现是A. B. C. D.25.下列能为我们深入了解农、林、牧、副、渔业提供丰富而有效的信息的文献是A. B. C. D.二、材料解析题:26.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1988 年 75 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发表联合宣言说“人类在二十一世纪还要生存下去的话,就必须回到 2500 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孔子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材料二 (他)因抱改革天下之宏愿,故政治活动之外更注意于教育,开中国史上民间自由讲学之第一声。钱穆国史大纲材料三 (他)是了不得的教育家。他提出的教育哲学可以说是民主、自由的教育哲学,将人看作是平等

10、的。胡适(1)作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开创了哪个学派?他的思想主要由哪两部分组成?(2)作为教育家,孔子“开中国史上民间自由讲学之第一声”的具体行动是什么?他突出体现“将人看作是平等的”的教育主张是什么?(3)他的言论,被他的弟子编入哪部书中?27.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同建设横跨欧亚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引起了相关国家的强烈反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初中历史试卷第 5 页,共 10 页材料一 下图为丝绸之路示意图。材料二 沿着这条道路,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西方的皮毛、汗血马、瓜果以及魔术、音乐、舞蹈、雕塑等也纷纷东来。 “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11、的桥梁。摘编自北师大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材料三 2100 多年前,中国汉代的张骞两次出使中亚,开启了中国同中亚各国友好交往的大门,开辟出一条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丝绸之路。近 20 多年来,随着中国同欧亚国家关系快速发展,古老的丝绸之路日益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发展同中亚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是中国外交优先方向。摘编自新华网(1)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材料一图片中的 A、E 两处分别是什么地方?(2)材料一、材料二分别体现了丝绸之路走向和交流的什么特点?(3)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古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往中有何重要作用?今天中国重提丝绸之路,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有什么现实意义?2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2、北魏孝文帝责问元澄(负责监督执行改革诏令):朕昨日出城,看见街道上妇女仍然穿戴着胡人的帽子和衣服,你为什么没有察觉? 元澄:只有个别人穿戴。孝文帝:真是奇怪,你难道想让全城人都穿戴?材料二 著名历史学家吕思勉说:有人批评北魏孝文帝的改革,说他是:从此以后就与汉族融合同化了,失掉本来民族雄武的特质。然而不如此,难道想永远和汉族相对抗?总体看来,塞外游牧的民族,侵入中原地区,其结果和汉族同化而融合是不可避免的,是大势所趋。请回答:(1)材料一中孝文帝为何批评元澄?他主张什么?这说明了什么?(2)材料二中吕思勉对孝文帝改革持什么态度?他认为改革有什么意义?(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初中

13、历史试卷第 6 页,共 10 页29.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材料一:“三国和西晋时期,北方的匈奴、羯、氐、羌、鲜卑等少数民族开始内迁到黄河流域以匈奴人灭西晋为序幕,各民族纷纷建立自己的政权他们彼此征战,人民被屠杀,牛马被掠夺,城市化为废墟,田地大量荒芜。为躲避战乱,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形成了又一次南迁浪潮。 ”材料二:“东晋南朝时,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大片的荒地被开垦为农田。水稻里开始使用绿肥,牛耕和粪肥也得到推广,水稻产量提高。除了主要种植水稻外,还普遍实行麦稻兼种江南地区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 ”(1)材料一中,北方的匈奴、羯、氐、羌、鲜卑等少数民族开始内迁到黄河流域,为躲避战乱

14、,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形成了又一次南迁浪潮。请你在下边示意图上划出箭头表示少数民族内迁和中原人口南迁的方向。(2)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江南地区开发的主要原因。(3)人口的內迁和南迁,进一步促进了民族交融,民族界限逐步缩小。请你谈谈民族交融对中华民族的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初中历史试卷第 7 页,共 10 页山东省临沂太平中学 2017 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与命题猜想中国古代史上答案和解析【答案】1.B 2.D 3.D 4.A 5.A 6.C 7.C 8.A 9.D 10.C 11.B12.B 13.C 14.A 15.D 16.D 17.C 18.A 19.D 20.C 21.C

15、22.B 23.A 24.C 25.C 26. (1)儒家;“仁”和“礼”(2)创办私学;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等。(3) 论语27. (1)A:长安 E:欧洲(大秦)(2)走向特点:自东向西;交流特点:双向交流。(3)它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有利于更好地促进东西方资源优化,推动社会的发展,促进各国共同繁荣。28. (1)原因:仍然有人穿胡服;元澄未能尽职贯彻执行改革诏令;主张:百姓都要穿戴汉服。说明:传统旧俗难以根除;改革阻力大;孝文帝坚决推进改革。 (2)态度:肯定(支持) 。意义:认为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民族融合符合历史发展趋势。(3)认识: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改革缓和社会矛盾,是国家发展的根本动力。29. (1)(2)南方自然条件优越;北方人口南迁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技术;南方战乱少,比较安定,统治者注意发展农业生产。(3)民族交融为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