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2评论·一周热评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26697554 上传时间:2017-12-30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891.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封2评论·一周热评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封2评论·一周热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封2评论·一周热评(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摘自 9 月 5 日中国青年报作者:邓海建9 月 1 日,位于深圳莲花山脚下的展鹏足球场结束了长达12 年的运营。这片每周可接纳约 300 支业余球队的绿茵场或将被两栋高档写字楼取代。一些球队发起了反对签名活动。足球场关门打烊了,当地舆论展现了截然不同的两种观点:一是强调民生,张扬踢球者的权益;一是主张法治,指出球场的非法性质。煽情还是理性,似乎是个哈姆雷特式难题。偌大一个足球场,青春与激情,成长与记忆,都在其中,市民多有不舍,也是人之常情;从法理上而言,这样一个足球场,却是鸠占鹊巢,霸着政府储备用地的位置,不清不楚地干着商业运营的活,而且,其背后还有诸多暧昧纠结的账单。拆不拆的两难对应两个

2、层面的考量:一是背离法治的煽情,无异于胡搅蛮缠。球场虽好,还得看是否合法。二是球迷的合理诉求,也要找到一个制度化的出口。展鹏球场既是非法用地,“被拆”就天经地义。但有一个事实无法遮掩:市民原本就有限的健身、运动空间,正在被高楼大厦所侵蚀、挤压。地方部门能不能借此推进两件事:一方面是加快现有运动场地的开发与开放,提高既有场馆的利用效率;另一方面,尽管寸土寸金,还是要在前置规划阶段考虑为体育产业多辟一方绿洲。深圳告别了“一个旧的足球场”,能否迎来一个又一个的新球场呢?【评中评】部分民众对深圳拆除非法球场不满的背后,折射的是体育运动场地不断被压缩、侵蚀的尴尬现实。以致于有网友吐槽,偌大一座城市,难道

3、已经容不下一块踢球的绿草坪了。非法占地固然该拆,但如果拆除前就规划出文体活动用地并告知群众,也许就不会激发这么大的“民愤”了。 摘自 9 月 9 日新民晚报作者:何小手网友偶遇官员捡垃圾,后者被赞亲民,上周,这样一条有策划嫌疑的新闻遭遇网友的无情围观与质疑。过去不乏类似的新闻,总有那么一些路人甲会充当新闻当事人,他们发现官员的“先进事迹”,继而通过新媒体平台发布消息,官方及时捕获继而放大。这样的新闻一经曝光往往会受到质疑,相对它实现的效果,官方所承受的压力恐怕要大一些。民间总是会对官员捡垃圾这类新闻发出质疑,这是因为,尽管网络发展日新月异,但政经领域的传播方式以及官员的行为模式依旧没变,人们习

4、惯于严肃、呆板的政经新闻,至于官员的亲民表现,恐怕也偏离了民众的预期。双方相互强化对方的固有认知,如此一来,网友形形色色的偶遇,只会被解读为一条用第三人称讲述的政经新闻,民间习惯性地表现出错愕甚至质疑,不仅不适应,甚至还会反感这种现象,无论它真的是一次偶遇,还是一次人为制造的作秀。如果官员普遍不够亲民,那么新媒体在塑造官员亲民形象方面的作用就很有限,这是因为,无论何种媒体形态,它们都只负责传播,却不会负责制造。传播过程会失真,但技术正在弥补这种缺陷,尤其是新媒体,它们会拉近彼此的距离,单纯依靠传播来塑造形象,容易露出破绽。而目前的网络舆论生态的批判偏好明显,在这种情况下,包装无疑是一项极具风险

5、的工作。【评中评】市委书记汗流浃背捡垃圾,县委书记骑自行车访农家,公安厅副厅长请农民工吃饭这类新闻频频遭遇公众的习惯性质疑。真相到底如何?有的仍存疑云,有的已经证实。官员“作秀”被怀疑,主要是因为现实中能够俯下身子真正深入基层的官员还不多。本报地址: 广东省阳江市万福路 5 号 邮政编码 :529500 总编办:0662-3280686 3280636(传真) 广告中心 :0662-3280289 3280809(传真) 发行中心 :0662- 2861212 定价:全年 350 元 / 份 全国发行 阳江日报印务有限公司印刷评论封2时评电子邮箱:一周热评2014 年 9 月 10 日 星期三

6、责编张文兵 版式林奕莲 校对黄恩朵生活导航责编张文兵版式林奕莲 校对 / 黄恩朵 本期点评 / 过河卒菜篮子报价(价格数据于 9 月 9 日采自市区岗列市场、银湾市场)整理 / 陈理新 王鑫市区空气质量优( 零售价格 单位 : 元 / 公斤 )一周高论一周追问一周特荐一周建言一周提醒瘦肉:28.00 排骨:48.00牛肉:76.00 羊肉:76.00光鸡:44.00 光鹅:34.00马鲛:62.00 带鱼:54.00 大眼:60.00 莲藕:10.00 生菜:8.00 菜心:9.00 白菜:8.00苦瓜:7.00芥菜:8.00生活门小窍1917 年 9 月 10 日,孙中山就任军政府大元帅。1

7、939 年 9 月 10 日,中日两军第一次会战长沙。1985 年 9 月 10 日,中国第一个教师节。截至 9 月 9 日 16 时,市区实时空气质量指数(AQI)为20,空气质量级别为优。空气质量令人满意,基本无空气污染。鸳鸯湖监测点 : PM2.5 最近 1 小时平均浓度约为 8 微克每立方米,最近 24 小时浓度约为 18 微克每立方米 ;马南垌监测点 : PM2.5 最近 1 小时平均浓度约为 14 微克每立方米,最近 24 小时浓度约为 20 微克每立方米 ;南恩路监测点 : PM2.5 最近 1 小时平均浓度约为 10 微克每立方米,最近 24 小时浓度约为 22 微克每立方米。

8、(数据来自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省环境监测中心)感冒指数 : 少发(感冒几率较低,避免长期处于空调屋中。)旅游指数: 适宜(有降水,稍热,出游注意携带雨具。)紫外线指数: 中等(涂擦SPF大于15、PA+防晒护肤品。)历史上的今天生活指数一周关注昨日下午天晴,东岳公园,家长在给小朋友拍生活照。 谭文强 摄萝卜片鸡蛋壳可让炸油变得清亮过年过节或者家庭纪念日时,许多主妇会应馋嘴孩子的要求油炸美味的小吃。让主妇们头痛的是,油炸食物过后,食用油就会因食物残渣变得浑浊,将其直接倒掉觉得可惜,继续使用又会让菜品因油中的残渣而串味,食用油往往成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那有什么办法可以让混浊的“鸡肋”

9、重新变为清亮的“必备”呢?其实方法很简单,市区二环南路一连锁小吃店的老板介绍,因为萝卜片可以吸附食用油中的残渣,所以萝卜片可使炸过食物的食用混油变清。具体过程如下:将白萝卜切厚片,用筷子在萝卜片上戳几个洞,放入浑浊的油中小火浸炸;然后捞出萝卜,去掉萝卜片上的残渣,再将萝卜片放入油中继续炸,反复几次就可以使油变清澈。另外,在油里放上几个干净的蛋壳,也可使食用油中的杂质沉淀下去,让炸过食物的油变得清亮。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日常生活中,我们食用的油大部分都为植物油,不适合油炸食品,因为植物油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且不耐热,高温加热后会产生有害的反式脂肪酸。此外,炸油若要继续食用也要放进密封的容器里存

10、放,以防产生酸变。 杨丽芳反腐不应该反职工的正常福利 摘自9月8日人民日报客户端中央“打虎灭蝇”,腐败分子纷纷落网。欢欣鼓舞之时,人们却发现,一些执行者在借反腐之名拿掉老百姓应有的职工福利。但中央的八项规定,反的绝不是职工的正常福利。一年就那么几个节假日,单位这时慰问基层员工,发一点福利,全体员工捧着节日福利喜气洋洋,这是多么体贴民心的好事,和腐败有多大关联?然而现在的情形是,一些单位中秋节的二斤简装月饼没了,甚至妇女节女职工的体检也没了。还有群众反映,因为单位领导干部要节俭过春节,基层职工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年终福利,也被“名正言顺”地不发了。职工积极性可想而知了。这岂不是歪曲了中央的反腐本意

11、?原因何在?很简单,歪嘴和尚吹喇叭经念歪了,是一些执行者故意而为之。这些人中不乏邪门武功的高手,面对中央反腐倡廉“降蛇十八掌”的刚猛掌风,他们想用“乾坤大挪移”借力打力,卸力于百姓。这样做,既可以让自己少受伤或不受伤,还可以通过拿掉职工正常福利的方式维持自己的心理平衡。更有甚者,有人想以此举诱发人们不满情绪,进而迟滞中央反腐步履。还有一种情形是,一些执行者不敢担当,沉迷于形式主义,为了乌纱帽从众而行,从不考虑群众的诉求。人们坚决支持中央反腐倡廉,但反对一些执行者借反腐之名拿掉职工应有福利的做法。反腐的最终目的之一,其实就是为了增进公众福利。服务于基层职工、低收入者的各种正常福利,在反腐过程中不

12、仅不应缩减,发放的范围和数额,还应根据实际情况有所扩大。应警惕“歪嘴和尚”运用太极推手卸力打力、以其人之 道 反 施 他 人 之 身 的“太 极 手法”,进一步采取措施,纠偏稳正,确保反腐倡廉的顺利进行。【评中评】从今年春节到刚过去的中秋,送礼收礼、公款吃喝等现象大减。但也有群众的正常福利被以反腐之名取消了。中央强力反腐,反的是少数腐败分子的权钱交易、贪赃枉法等不法行为,绝不是缩减全民的正当福利。厘清贪腐歪风与为民谋利的边界,看似考验执行者的智慧,实则反映大是大非的立场问题。“悬疑新闻”当休矣 摘自 9 月 9 日人民日报作者 :李浩燃“男子疑因嫌母丑拒见探亲母亲”“湖北武汉或建世界最高双子塔

13、”“传云南小学生用江水泡饭 校长称是生活习惯”不知从何时起,“疑”“或”“传”等意涵推测性质的字眼频频钻入新闻标题,读罢叫人疑窦丛生。浏览消息却带来越来越强的悬疑体验,不禁要问 :这样的报道,还能叫新闻吗?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有的 媒 体 惯 用“疑”“或”“传”等字词,表面上是出于严谨、不轻易给出结论,仔细推究却是既想抢时效、夺眼球,又想省去采访调查的功夫,同时给自己留点余地。然而,新闻标题不是小说标题,有严格的规范要求 ;新闻报道也不是悬疑剧,不能为了吸引关注就对事实敷衍塞责。媒体有责任核实信源、探寻真相,向受众传播准确无误的信息,而不是一报了之、做甩手掌柜,把甄别真伪的任务推给读者,让他

14、们去自行求证。随着新媒体技术应用广泛普及,媒介环境、舆论生态都在不断发生变化,新闻媒体间的竞争日渐加剧。当注意力资源变得相对稀缺,为争抢“第一落点”、追求“爆炸效应”,一些报刊、网站甘当“标题党”,无所不用其极,不惜以自身声誉做赌注,一味求新求异求快,一步步滑向新闻失实甚至虚假新闻的边缘。“当真相还在穿鞋的时候,谎言已经跑遍半个世界了。”正所谓“造谣张张嘴、辟谣跑断腿”,传播技术是把双刃剑,如果说真实信息的传递早已能做到无远弗届,不实信息特别是谣言的扩散也前所未有地便利。从这个意义出发,我们只有用权威消息战胜小道消息,用确定性战胜可能性,用经得起推敲的事实去澄清每一个网页、每一个朋友圈,谣言才

15、会无处藏身,真实才能充盈每个人的生活空间。新闻工作者“笔下有财产万千,笔下有人命关天,笔下有是非曲直,笔下有毁誉忠奸”。一些老记者回忆新闻职业生涯的黄金时代,常言“走到哪都受尊重”;如今,“防火防盗防记者”竟成为社会流行语。拒绝悬疑、进行负责任的报道,不仅是所有新闻人的天职,更是赢回信任的关键。【评中评】真实性是新闻的安身立命之本,也是媒体公信力的来源。作为“国家公器”“社会良心”,任何负责任的新闻媒体,任何有追求的新闻从业者,越是面对众声喧哗,越需要头脑清醒、明辨是非 ;越是面对乱云飞渡,越需要拨云见日、指引前程。一味追求市场化而丢掉真实性追求,无异于自掘坟墓。“女生遇害因快播被封”纯属臆断 摘自 9 月 7 日新京报 作者:午夜侃人连日来,女大学生外出失踪或遇害的消息接踵而至。在网上,有种论调也甚嚣尘上,那就是“女生受害案增多与关闭快播有关”。而日前也有媒体刊文对此批驳。尽管说,不少把快播和女生受害“杂糅”的段子只是调侃,像“解禁快播,解救女大学生”“唯有带 U 盘上街方可保命”,沿袭的是“内涵帖”的恶搞路数,当不得真。可也应看到,有不少人是在搞逻辑推演、严肃论理,如借助“需求管理 - 渠道管控”等解释框架分析,得出诸如“禁快播助长了女生受侵害的概率”之类的结论。这类纸面推演,也让很多人“深以为然”,表示“附议”。谬论背后,总有着“看似正确”的逻辑支撑。像“女生受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