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2盛唐伟业的奠基人唐太宗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6697399 上传时间:2017-12-30 格式:PPT 页数:66 大小:2.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一2盛唐伟业的奠基人唐太宗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专题一2盛唐伟业的奠基人唐太宗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专题一2盛唐伟业的奠基人唐太宗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专题一2盛唐伟业的奠基人唐太宗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专题一2盛唐伟业的奠基人唐太宗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一2盛唐伟业的奠基人唐太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一2盛唐伟业的奠基人唐太宗(6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清高宗实录、“文景之治”、永乐大典三个专有名词中的“高宗”“文景”“永乐”分别是( ) A、谥号、年号、年号 B、庙号、谥号、年号 C、年号、尊号、庙号 D、尊号、谥号、庙号,B,练习册讲评:,年号是皇帝在位的时候就有的,古代没有公元纪年,用年号来纪年。比如 贞观 开元 康熙 乾隆。 庙号是顾名思义就是宗庙里供奉而起的称呼 一般是XX宗 XX祖 唐太宗 宋高祖 清圣祖(康熙黄帝) 谥号是皇帝死后,后人对其的评价而定的称号 要说的是谥号不仅仅皇帝有,诸侯,有功名的大臣等历史上一些著名人物也有。比如说齐桓公,楚庄王,汉文帝 汉武帝。 以康熙为例,康熙是年号 清圣祖是庙号 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

2、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 这个是最长的是谥号,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三个关键时期:,3.“康乾盛世”是古代中华文明最后的辉煌阶段,1.秦朝是中国大一统国家的创建阶段,2.盛唐气象是古代中华文明的鼎盛阶段,秦始皇兼并六国,建立大一统的封建中央集权专制制度帝国,深深影响了古代中国的政治发展;但他对思想文化所采取的“焚书坑儒”政策,祸及后世。,唐太宗以文韬武略开创了“贞观之治”,为古代中国社会发展的高峰盛世伟业奠定了基础。,康熙帝外抗沙俄,内平叛乱,巩固和发展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成为“康乾盛世”的奠基人。,单元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家,唐朝历史发展的轨迹,衰落,兴起,发展,鼎盛,灭亡,贞观之治,武则天政绩,开

3、元之治,安史之乱藩镇割据,唐末起义藩镇灭唐,盛唐伟业的奠基人-李世民,单元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家,第二课,(599年649年)在位23年(627649年号贞观),1、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一、东征西讨定基业(军事统一全国),617年,太原起兵,杀王威,高君雅618年,灭隋,建立唐朝定都长安624年,统一全国,617年助父起兵反隋618年,打败薛举集团以攻为守击败割据马邑的刘武周 620年,击败窦,王两大集团(取得统一战争的决定性胜利) 624年,统一全国,朕年十八便为经纶王业,北剪刘武周,西平薛举,东擒窦建德、王世充,二十四而天下定,二十九而居大位,四夷降伏,海内归安 。(贞观政要卷十),唐 太

4、 宗 李 世 民,玄武门之变 李世民功勋显赫,对太子李建成的地位构成了极大威胁。李建成要保住太子地位,就必须除掉李世民。斗争中,李建成得到四弟李元吉的支持,处于优势。626年,他俩借突厥进兵之机,共谋调出秦王府兵将,以削弱李世民的力量。李世民得知后,与亲信房玄龄、长孙无忌等策划,抢先于宫城北门玄武门内设下埋伏。李建成、李元吉上朝路过玄武门,发现伏兵,急忙掉头回马便走。李世民从后面大呼追赶,李元吉仓皇转身张弓搭箭,连发三箭都没有射中李世民。李世民还箭,李建成中箭而亡。李元吉也被李世民部将射死。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玄武门之变”。,唐代长安,其宫在城北,故北军为卫宫之武力。苟明乎此,则唐代历次中央政

5、治革命之成败,悉决于玄武门即宫城北门军事之胜负自高祖、太宗至中宗、玄宗,中央政治革命凡四次,俱以玄武门之得失及屯卫北门禁军之向背为成败之关键。,议一议:你怎样看嫡长子继承制和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王位嫡长子继承制的确立,成为保证国家权力在一家一姓中和平过渡的理想模式,但它不能选贤与能,也不靠功勋,嫡长子的品质与君主专制需要经常脱节。于是皇位继承经常出现一幕又一幕子杀父、兄杀弟、弟杀兄、叔杀侄一类的争夺皇位的丑剧 ,成为中国封建社会里的一个政治现象 ,玄武门之变只是其中一例。,性质:一场争权夺利的宫廷政变,高祖窦皇后四子,四岁曾有相面先生预言,此子将来必能济世安民,因此为名李世民,“贞观之治”的

6、表现,“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评价贞观之治,评价唐太宗,商旅野次,无复盗贼,囹圄常空,马牛布野,外户不闭。又频致丰稔,米斗三四钱,行旅自京师至于岭表,自山东至于沧海,皆不粮,取给于路。入山东村落,行客经过者,必厚加供待,或发时有赠遗。此皆古昔未有也”。 贞观政要卷一从材料中,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社会景象?,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生产发展、民风淳朴,贞观:唐太宗年号(627-649年),“贞观之治”的表现,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恢复和发展人民生活得到改善,民风淳厚民族融合、中外交流繁荣文化繁荣,-全方位的繁荣昌盛,史实之一,主观原因:唐太宗的个人作用客观原因: 隋的政治制度和经济繁荣,为唐发展创造条

7、件 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唐太宗治国魅力一,贞观二年,王珪曰:“昔秦皇、汉武,外则穷极兵戈,内则崇侈宫室,人力既竭,祸难遂兴。彼岂不欲安人乎?失所以安人之道也。亡隋之辙,殷鉴不远,陛下亲承其弊,知所以易之。然在初则易,终之实难。伏愿慎终如始,方尽其美。”太宗曰:“公言是也。夫安人宁国,惟在于君。君无为则人乐,君多欲则人苦。朕所以抑情损欲,克己自励耳 。”,吸取隋亡教训,注重居安思危,认识到皇帝要勤于政事,大臣要廉洁奉公,政府要轻徭薄赋。,“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 “流水清浊,在其源也。君者政源,人庶犹水,君自为诈,欲臣下行直,是犹源浊而望

8、水清,理不可得。朕欲使大信行於天下,不欲以诈道训俗,卿言虽善,朕所不取也。”,注重个人素质、以身作则、励精图治、用人区别正佞,唐太宗治国魅力二,为君之道:存百姓安人之道:不夺农时,唐太宗治国魅力三,与民休养生息:,劝课农桑不夺农时 行均田制租庸调制轻徭薄赋 戒奢从简,“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岂如广任贤良,高居深视” 贞观政要卷一政体,唐太宗治国魅力四,致安之本,惟在得人 贞观政要择官吾为官择人,惟才是与。苟或不才,虽亲不用,如其有才,虽仇不弃。 资治通鉴卷194“广开耳目,求访贤哲”资治通鉴“房谋杜断”,选贤任能,

9、知人善任,凌烟阁24功臣图,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房玄龄 、杜如晦 、长孙无忌、 魏征、 尉迟敬德 、李孝恭 、高士廉 、李靖 、萧瑀 、段志玄 、刘弘基 、屈突通 、殷开山、 柴绍 、长孙顺德 、张亮 、侯君集 、张公谨、 程知节、 虞世南 、刘政会、 唐俭 、李勣 、秦叔宝,长孙无忌,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魏征,用人不问出身,用人扬长避短,用人原则德才兼备,魏 征,以_为镜,可以正衣冠;以_为镜,可以知兴替;以_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尝宝此三镜,用防已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唐太宗,铜,史,人,广开言路,克己纳谏,唐太宗治国魅力五,唐太宗在中国历史上之所以被人尊崇,和他纳谏

10、的过人气度是有直接关系的。他和魏征成了历史上首屈一指的名君和名臣。 魏征,字玄成,馆陶(今属河北)人,以敢于直言著称。,魏征原是太子李建成的谋士。唐太宗很赞赏他的直率,便以礼相待,根据他耿直秉性,让他任谏议大夫,贞观三年又任参予朝政,行宰相职权,成为贞观名臣。魏征有句名言“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唐太宗将其牢记在心,有了好的指导思想,纳谏也就有了良好的基础和前提。,魏征被唐太宗重用和他的宽容也有很大的关系,当初唐太宗质问魏征:“你为什么挑拨我们兄弟关系?”魏征并不求饶,反而倔强地说:“如果太子早听我的话,一定不会是今天的结局。”唐太宗很赞赏他的直率,便以礼相待,根据他耿直的秉性,让他任谏议大夫,

11、贞观三年又任参予朝政,行宰相职权,成为贞观名臣。,一天,唐太宗得到一只雄健俊逸的鹞子,他让鹞子在自己的手臂上跳来跳去,赏玩得高兴时,魏征进来了。太宗怕魏征提意见,回避不及,赶紧把鹞子藏到怀里。这一切早被魏征看到,他禀报公事时故意喋喋不休,拖延时间。太宗不敢拿出鹞子,结果鹞子被憋死在怀里。,以_为镜,可以正衣冠;以_为镜,可以知兴替;以_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尝宝此三镜,用防已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唐太宗,“死者不可再生,用法务在宽简”唐律比秦律减少160条死刑条款。如规定:对孕妇处以死刑,要在产后百日执行。,慎用刑法,尊重生命,既体现仁德,又保护了劳动力,唐太宗治国魅力六,在民间选拔官员的

12、时候,发现有一些假冒的人,太宗打算按照已经发布的命令处死他们。兵部郎中戴胄劝阻说,“按照法律应该处以流放”。太宗生气地说,“你想遵守法律从而使我失去信誉吗?”戴胄说,“皇帝的命令是出于一时的喜怒而下达的,而法律是国家公布的用来取信于天下的。陛下对欺诈之事很愤恨,因此要杀掉他们,当然也知道按照法律不可以这么做。如果用法律来衡量就可以忍己之小恨而取得整个天下的信任”。太宗说,“你能这样执法,我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后来胄几次直言进谏,滔滔不绝,太宗都听从了他的意见,天下没有任何冤狱发生,贞观王朝的社会秩序好得令人难以置信,全国判处死刑的囚犯只有二十九人。六三二年,死刑犯增至二百九十 人。这一年的岁

13、末,李世民准许他们回家办理后事,明年秋天再回来就死(古时秋天行刑)。次年九月,二百九十个囚犯全部回还,无一逃亡。,“偃武修文,中国既安,四夷自服” “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 想一想反映了唐太宗的何种政策?,文德治国,崇儒尊孔 (完善科举,大办学校),唐太宗治国魅力六,唐朝科举考试考场,皇榜(金榜),科举考生看榜图,“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唐朝统治者一般要组织新科进士,在京城长安参加曲江国宴,并在雁塔题名.,西安大雁塔,常设考试科目:秀才、明法、明书、明算等科以进士和明经科最为重要。,科举制的创立和完善,最早开始分科考试,设置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诞生,扩充国学的规模,首创

14、殿试制度和武举制度,多次亲自面试,诗赋成为考试内容,创立,完善,怎么考?,帖经:考官任择经书某一段,用纸条遮盖其中几个字或几句话,令考生默写出来。各科考试,均须帖经。,口试、帖经、墨义、策论、诗赋等,类似今天填空,类似今天简答,类似今天论述,类似今天作文,墨义:从经书中编出若干个问题,要求考生用经书原文回答。,策论:考生按策问临场撰文答题。,诗赋:考生临场按文题和规定的格律创作诗赋。,唐太宗治国魅力七-民族政策,步辇图是阎立本名作之一,表现了吐蕃使者禄东赞朝见唐太宗时的情景。贞观十四年吐蕃王松赞干布仰慕大唐文明,派使者禄东赞到长安通聘,步辇图描绘的就是当时唐太宗与禄东赞会面的场景。,材料:唐皇

15、室有“胡人血统”。唐高祖的祖母独孤氏是隋文帝独孤皇后的姐妹,唐太宗的母亲窦氏、皇后长孙氏、唐睿宗的皇后窦氏,都是鲜卑人后裔。唐皇室的“胡人”血统,反映了中国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结合上面图片和材料,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唐时的民族关系。结合教材,请用史实进行论证。,唐太宗治国魅力七-民族政策,回 纥,靺鞨,吐 蕃,南诏,突 厥,厥:武力征服;设立都督府,羁縻府州西突厥:武力征服; 设安西都护府,管辖西域,(1)唐初概况:边境不稳,(2)策略:,武力征服、设置机构、册封、和亲,突厥,吐蕃:和亲 文成公主入藏,中原文化影响吐蕃,民族关系:,(3)具体措施:,“战而后和”,武力征服 战而后和唐初,突厥、薛延陀、土蕃等;册封西北各民族设置机构羁糜府州(厥)、安西都护府(西突厥)和亲文成公主入藏,统一多民族国家进入鼎盛时期,体会唐太宗民族政策魅力,唐帝国东西有九千五百里,南北有一万六千九百十八里。与当时拜占庭帝国伊斯兰帝国并称“世界三大帝国”。,文成公主入藏意义?1、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发展;2、汉藏人民交往。3、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