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高中政治 4.10.1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上传人:琴**** 文档编号:26696477 上传时间:2017-12-30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3.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2015学年高中政治 4.10.1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2014-2015学年高中政治 4.10.1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2014-2015学年高中政治 4.10.1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2014-2015学年高中政治 4.10.1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2014-2015学年高中政治 4.10.1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2015学年高中政治 4.10.1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2015学年高中政治 4.10.1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第一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1.我国总体小康的实现:(1)表现:城乡居民的_、_明显提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_的历史性跨越。(2)特点:是_的、不全面的、_的小康。,生活水平,生活质量,小康,低水平,发展很不平衡,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1)特点:全面惠及十几亿人口的_的小康社会。(2)目标。经济发展:_基本实现、_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人民生活: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_明显改善、_良好。,更高水平,工业化,综合国力,生活质量,生态环境,政治文化:人民享有充分_、具有更高

2、_和精神追求。社会建设: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_。国际作用:对外更加_、更加具有_、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民主权利,文明素质,安定团结,开放,亲和力,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1.新要求:党的十八大从经济、_、文化、社会民生、_五方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提出了新要求。其中有以下几项新要求。(1)经济_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_、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_。,政治,生态文明,持续健康,协调性,翻一番,(2)人民生活水平_。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就业更加充分。_缩小,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扶

3、贫对象大幅减少。(3)_、_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2.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与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一样,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是一种_的发展过程。要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在现代化建设中继续走在前列,率先_,为全国改革发展作出更大贡献;相对落后的地区,则要奋起直追,_。,全面提高,收入分配差距,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不平衡,实现现代化,加快发展,1.邓小平提出的“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内容: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实现温饱;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再翻一番,达到小康;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再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2.总体小康的特点:(1)低水平:是指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

4、值水平较低。(2)不全面:是指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不协调,尤其是在文化、社会等方面欠账太多。(3)发展很不平衡:是指我国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水平有差距。,3.准确把握全面小康经济建设的新要求:(1)发展要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民生要求: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3)生态要求: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1.判一判:(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就是经济发展的人均水平更高。( )(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经济新要求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使所有人都过上小康生活。( )(4)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济上要求协调发展。( ),

5、2.想一想:(1)到2020年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这里的“人均”需要考虑哪些因素?提示:经济总量,人口增长。(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与我国的“第三步”发展战略目标相一致吗?提示:不一致。2020年实现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是第二步和第三步战略目标之间的阶段目标。,一、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探究问题1提示:(1)人民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2)国家加大了扶持力度和实施优惠政策、全国各地区的大力援助及该地区人们的自身努力等。,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探究问题2提示:(1)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计算即可。(2)经济综合实力不断提升、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6、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等。,一、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1.总体小康的表现(1)从微观上看(2)从宏观上看: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吃饭问题得以解决实现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跨越,2.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比较,【深化点拨】1.正确认识全面小康社会的意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的本质在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为此,我们必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实现共同富裕。2.全面小康消除差距全面小康强调发展比较平衡,并不意味着全面小康的实现就消除了地区、城乡以及各阶

7、层之间的差距,只是缩小了差距。,【生活零距离】 家住农村的小华衣食无忧,隔三差五改善生活,他很知足,认为农民和城里人没什么差别了。2014年春节,小华去上海的姑姑家做客,看到了林立的高楼、璀璨的灯火、丰富的夜生活。这深深地触动了他。思考:(1)为什么说农民和城里人没有什么差别?(2)从上述材料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提示:(1)近年来,农村经济不断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其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2)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人民的生活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跨越,但是我国当前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过关题组】1.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展顺利,人

8、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2000年城镇、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分别为6 280元和2 253元,2012年上述两个数据分别为21 986元和7 019元。由此看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依然较大。下列对全面小康社会认识正确的是()是邓小平提出的“三步走”战略的最后一个目标要求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发展,人民生活同步富裕其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是一个不平衡的发展过程A.B.C.D.,【思路点拨】选C。本题考查学生对全面小康社会的理解,可以运用排除法。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体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正确地反映了我们这样一个经济不发达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客观进程。作为“三步走”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小

9、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承上启下的地位与作用,是全面实现这一战略的关键,错误。中“同步富裕”的说法错误。是对全面小康社会的正确理解,故选C。,【变式训练】中国政府向全世界庄严承诺:力争到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使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B.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追求的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民生和生态文明的共同发展C.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加快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的发展,体现共同富裕的原则D.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使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宽裕,【解析】选A。A为总体小康的表现,不符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按照题意应该选。其余三项都是对全面建成

10、小康社会目标的正确理解,不选。,【时政术语】中西部地区将我国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三个地区的时间始于1986年,由全国人大六届四次会议通过的“七五”计划正式公布。目前,西部地区包括的省级行政区共12个,分别是四川、重庆、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广西、内蒙古;中部地区有8个省级行政区,分别是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东部地区包括的11个省级行政区没变。,2.由于历史、自然和社会的原因,目前中国少数民族事业发展仍然滞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够协调,地区之间、城乡之间、民族之间的发展存在着较大差距。这表明()A.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符合我

11、国国情B.相对落后地区的小康社会主要依靠国家支持C.小康社会的建设在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得更快些D.小康社会的建设过程是一个不平衡的发展过程,【思路点拨】选D。本题考查学生阅读理解和迁移知识的能力。地区之间、城乡之间、民族之间的发展存在着较大差距,表明小康社会的建设过程是一个不平衡的发展过程,D符合题意,A、B、C均与题意不符合。,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深化点拨】全面小康同时同步小康(1)不同地区的建设进程是不同的,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过程。(2)有条件的地方发展得快些,率先实现现代化;相对落后的地区要奋起直追,加快发展。(3)同时,国家要做好“五个统筹”,促进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

12、生活零距离】据分析,广东省农村实现全面小康目标存在五个难点:一是经济发展不平衡;二是农村社会保障水平比较低;三是农村基础教育设施落后;四是农民消费重“吃”轻“文”,文化娱乐消费支出较少;五是保证耕地面积动态平衡的任务相当繁重。思考:根据以上材料提供的信息,如果你是一位广东富裕农村的党支书,你将如何带领全村建设全面小康?,提示:要按照全面小康经济建设的新要求,继续发展经济,特别注意提高困难群众的收入;要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加大基础教育投入;提高农民文化素质;保护耕地等。要认识到全面小康社会不是单纯的经济发展,要坚持科学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过关题组】1.(2012新课标全国卷)2011年

13、1月,R市以居住证制度取代暂住证制度,300余万生活在该市的流动人口告别“暂住”状态,在劳动就业、医疗卫生、教育等12个方面开始享受与市民同等的权益。这一举措()促进了社会公平正义消除了收入再分配的差距有利于协调城乡统筹发展减少了城市管理支出A.B.C.D.,【思路点拨】选B。该市采取这样的措施,使外来人员可以和本市市民享受到同等的权利,从一个侧面实现了社会的公平正义,符合题意。同时也有利于协调城乡统筹发展,与题意相符。因为外来人口中,来自农村的居多,但这一举措不会消除差距,错误。也不会减少管理支出,错误。故本题选B。,【时政术语】居住证制度与暂住证制度居住证制度强化对居住事实的认定,弱化户籍

14、登记的概念,在实现管理的同时,更多的是为持证人提供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卫生防疫、计划生育、子女教育等公共服务,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暂住证制度的地域歧视和限制色彩。暂住证制度以加强治安管理为目的,具有强烈的管理色彩;居住证制度以服务为目的、以管理为手段,融服务与管理为一体。,二者的区别在于:在暂住证制度中,暂住人口承担的主要是登记领证义务,没有相应权利;在居住证制度中,流动人口除履行申报居住登记义务外,更多的是享受到当地政府规定的权益保障和公共服务,具体包括劳动就业、社会保障、计划生育、公共卫生、表彰奖励、留守人员权益保障等公共服务。,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力争2020年比2000年人均GDP翻两番

15、,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提高。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我们()优化产业结构、提高效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享有更加充分的民主权利A.B.C.D.,【思路点拨】选B。本题考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经济建设方面的新要求。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末就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符合题意。享有更加充分的民主权利与题意无关。,【知识拓展】1.人均GDP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也称为“人均GDP”,常作为衡量经济发展状况的指标,是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之一,它是人们了解和把握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有效工具。将一个国家核算期内(通常是一年)实现的国内生产总值与这个国家的常住人口相比,得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综合国力综合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基本国情和基本资源最重要的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政治、军事、技术实力的综合性指标。如何界定和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或战略资源,国际上尚无统一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