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陕西省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试题(二)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669585 上传时间:2017-07-2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年陕西省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试题(二)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1年陕西省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试题(二)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1年陕西省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试题(二)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1年陕西省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试题(二)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1年陕西省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试题(二)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年陕西省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试题(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陕西省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试题(二)(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 年陕西省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试题(二)语 文本试卷分第 I 卷(阅读题)和第且卷( 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 I 卷第三、四 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共巧 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2.答题时使用 0. 5 毫米黑色中性(签字) 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5.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 2B 铅笔在答题

2、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第 I 卷阅读题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一 3 题。在任何一个自诩为精英分子的人看来,我 们的很大一部分日子即是用 键盘敲出来的,用互联网的虚拟空可装备起来的。我 们每天的活动半径超不 过一公里,可是,斑斓的世界尽收眼底。这就是我们常常要说的 现代感。何 为现代社会的标志 ?现代社会的标志就是我们被抛入了大众传媒组织起来的社会。我们了解的世界大部分是由各种知识和消息拼贴起来的。少量的知识具体、可靠,可以从中体验到世界的质感和重量。然而,我们的更大一部分世界仅仅是文字、图片和影像连缀起来的。它们不是世界本身。大众传

3、媒是提供这些文字、图片和影像的强大支持系统。如果互联网全部中断,电视关闭,一切报刊停止发行,那么,我们心目中的世界立即会变得极其狭小。夸张一点说,诸多大众传媒就是我 们的文化感官。大众 传谋 决定我们看得到什么。相反,没有进入大众传媒的世界根本就不存在。然而,没有多少人意识到,我们同时生活在大众传媒提供的某一个知识架构内部。几 张报纸、几个 电视频道或者几个网站布置出一个一个大千世界的幻象。相当多的时候,我们对于大众传媒的信赖甚至超出了自己的感官。我们的眼睛哪儿比得上电视摄像机?我们的耳朵哪有互联网的覆盖面?一个人只看得见小小的生活区域,大众传媒通常拥有一个俯视社会的制高点。我 们已经习惯 了

4、将大众传媒提供的知识和消息视为生活。生活的各个维度都按照大众 传媒提供的比例展 现。只有在某些特殊 时刻,这种生活会突然卡在什么地方,出现 了几条巨大的裂缝,如同一 阵风 吹翻了舞台上的布景裂缝背后是另外一些出人意料的景象。这时我们突然觉得怪异: 大众 传媒展现的生活为什么如此单薄?许多人对于这种结论感到了不安仿佛我们的生活不是真的。什么是真的生活呢 ?大众传媒仅仅是一些幻觉,某些更有价 值的生活因此沉没了吗 ?我们怎么能保证,大众传媒之外不是一种更没有价值的生活?这个世界上,了解真相从来不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情。相反,获悉真相常常要付出生命的代价。当然存在另一种选择: 无知是福。真实就那么重要

5、吗?如果一个人即将命丧黄泉,真实不真 实又有什么关系?“真” 这个观 念有什么理由如此重要,以至于它的意义甚至超过了生命?当然,还有一些问题为难我们:什么是真实?如何定义真相?如果真实或者真相来自我们感官的经验,那么,那个由大众传媒营造的虚拟的空间不是已经征服了眼睛和耳朵吗?另一个更为致命的困惑是,我们怎么能证明,人们不是从一个虚拟的空间逃到了另一个虚拟的空间?所谓“真实” 会不会是另一种幻象?无论是沉溺于大众传媒还是挑战大众传媒,我 们并没有很好地解决 这些问题。思想史上的先哲曾经用各种寓言表明他们的困惑。 现今众多的精英分子 飞速地敲打键盘的时候,他 们甚至不清楚自己是在摧毁大众传媒制造的

6、“铁屋子”, 还是在继续生产“铁屋子”?(节选自南帆传媒的铁屋子,有改动)1.下列关于大众传媒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A.大众传媒作为一种支持系统将文字、图片和影像连缀起来提供给我们,形成了我们心目中的世界。B.大众传媒作为我们的文化感官过滤了世界,决定着我们对世界的认知,代替我们对世界作出判断。C.大众传媒因拥有俯视社会的制高点,其功能也远远超出人类的自然感官,所以赢得了我们的信赖。D,大众传媒使我们生活在它提供的知识框架内部,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而且左右着我们的生活。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A.人对世界的质感和重量的获取,源于自己对具体、可靠的知识的

7、体验而非间接感知。B.我们所能感知到的世界的范围虽然因大众传媒而扩大,可是这个世界并非世界本身。C.只要能觉察到大众传媒所提供的信息与现实不相吻合,我们就能识破其虚幻的一面。D.由大众传媒提供的知识和消息所营造的生活虽是幻象,但是这种生活未必没有价值。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3 分)A.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们不可避免的要受到大众传媒的影响,他们依靠大众传媒来了解这个世界,理解自己赖以生存的社会。B.既然无法定义什么是真实,那么也就无法判断什么是虚幻; 既然无法印证真实的重要性,那么也就没有必要为获取真相而付出。C.我们在信息时代所面临的认知上的困惑和困境有其深层的哲学根源:

8、自古以来中外哲学都没有能很好地解释什么才是真实。D.那种被人们称道的现代感其实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一定的虚幻性。精英分子们不应沉溺于此,而应认真思考有关真实的问题。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一)文言文阅读(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 一 7 题。 杨愔,字遵彦,弘农华阴人。愔风度深敏,容止可 观。人士见之,莫不敬异,有 识者多以远大许之。孝昌初,恰随父之定州。以军功除羽林监, 赐爵魏昌男,不拜。及中山为杜洛周陷,全家被囚萦。未几,洛周灭,又没葛荣。荣欲以女妻之,又逼以伪职。情乃托疾,密含牛血数合,于众中吐之,仍徉嗜不语。荣以为信然,乃止。永安初,还洛,拜通直散骑侍郎,时年十八。元颖入

9、洛,时愔从父兄侃为北中郎将,镇河梁。愔适至侃处,便属乘舆失守,夜至河。侃虽奉迎车驾北渡,而潜欲南奔,惜固谏止之。遂相与危从达建州,除通直散骑常侍。孝庄幽崩, 愔潜窜累载。属神武至信都,遂投刺辕门,便蒙引见,即署行台郎中。时邓未下,神武命情作祭天文,燎毕 而城陷。由是转大行台右丞。于 时霸图草创,军国务广,文檄教令,皆自愔出。遭离家难,以丧礼自居,所食唯盐米而已,哀毁骨立。神武愁之,但相开慰。及韩陵之战,愔每阵先登,朋僚咸共怪叹曰:“杨氏儒生,今遂为武士,仁者必勇,定非虚论。 ”愔从兄幼卿为岐州刺史,以直言忤旨 见诛。惜 闻之悲惧,因哀感发疾,后取急就雁门温汤疗疾。郭秀素害其能,因致书恐之,劝其

10、逃亡。愔遂弃衣冠于水滨若自沉者,变易名胜,潜之光州,因东入田横岛,以讲诵为业。神武知愔存,遣愔从兄宝猗赍书慰喻。仍遣光州刺史奚思业令搜访,以礼发遣。神武见之悦,委以重任,妻以庶女。孝静帝武定末,以望实之美,超拜吏部尚书。济南嗣业,任遇益隆,朝章国命,一人而已,推诚体道,时无异议。频遭选厄,冒履艰危,一餐之惠,酬答必重,性命之仇,舍而不问。 乾明元年二月,为孝昭帝所诛 ,时年五十。(节选自( 北齐书杨惜传 ,有改动)【注释】燎:祭祀的名称。 济南: 即济南王高殷。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潜欲南奔,倍固谏止之 固:坚决B.以直言,忤旨见诛 忤: 违背C.遣愔从兄

11、宝猗赍书慰喻 赍: 礼物D.以望实之美,超拜吏部尚书 望:声名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能表明杨愔机敏、有才干的一组是(3 分)密含牛血数合,于众中吐之 孝庄幽崩,惜潜窜累载遂投刺辕门,便蒙引见 遂弃衣冠于水滨若自沉者朝章国命,一人而已 性命之仇,舍而不问A. B. C. D.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杨愔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只好设法骗过葛荣,没有娶葛荣的女儿,也没有出任叛军的伪职,保全了自己的名节。B.杨愔遭受了家祸,就自行按礼制守丧,只吃加盐的米饭,以致骨瘦如柴。神武帝很哀怜他,经常对他进行开导。C.杨愔能文能武,不仅为神武帝撰写各类公文,而且每次作战都

12、冲在前面,令人刮目相看,受到朋友和同僚们称赞。D.杨愔被孝昭帝诛杀前一直受到帝王信任和亲待,他们有的将女儿嫁给他,有的越级提拔他,有的委之以国事大政。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人士见之,莫不敬异,有识者多以远大许之。(5 分)译文: (2)郭秀,素害其能,因致书恐之,劝其逃亡。(5 分)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比较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 8 一 9 题。春日 秦观一夕轻雷落万丝,聚光浮瓦碧参差。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外晓枝。春日 陈与义朝来庭树有鸣禽,红绿扶春上远林。忽有好诗生眼底,安排句法已难寻。8.两首诗是如何分别抓住春天的特有景物来描绘春天的

13、?请简要说明。(6 分)答:9.两首诗在写法上各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5 分)答:(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b 分)(1)潭中鱼可百许头, ,影布石上。 (柳宗元小石潭记)(2) ,将登太行雪满山。 ,忽复乘舟梦日边。(李白行路难(其一)(3鼎挡玉石,金块珠砾, ,秦人视之, (杜牧阿房宫赋)乙 选考题请从以下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考生作答时,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一(4)题。(25 分)钉子上俄契诃夫 一群十二品文官和十四品

14、文官刚下班,在涅瓦大街上慢腾腾地走着。今天是斯特 鲁奇科夫的命名日,他正带着他们到他家里去 举行命名日宴会。“马上我们就要大吃一顿了,诸位老兄!”过命名日的人想象着吃喝的 乐趣,说。 “我们可要大吃特吃了!我的好妻子已经 把馅饼烤好:面粉是昨天傍晚我自己跑去买来的。白兰地已经有了,是沃隆佐夫斯基牌的。我妻子恐怕已经等急了!”斯特鲁奇科夫住的地方非常远。他 们走啊走的,最后 总 算走到了他的家。他们走进前堂。他们的鼻子闻到馅饼和烤鹅的香味。“你们闻到了吗?”斯特鲁奇科夫问,高 兴得直笑。 “脱掉大衣吧,诸位先生!把皮大衣放在那口箱子上!卡嘉在哪儿呀?喂,卡嘉!全班人马都到齐了!阿库丽娜,你来帮着

15、各位先生脱大衣!”“这是什么?”这群人当中有人指着墙上问道。墙上有一颗大打子,钉子上挂着一 顶新制帽, 带着亮晃晃的帽檐和帽章。文官们面面相觑,顿时脸色发白。“这是他的帽子! ,他们窃窃私语道。 “他在这儿?!”“是啊,他在 这儿, ”斯特普奇科夫含糊其 词地说。 “卡嘉在招待他。我们走吧,诸位先生!我们到外面小饭铺里去坐坐,等他走掉再回来。 ”这群人扣上皮大衣的纽扣,走出去,懒洋洋地往一家小饭铺走去。“你家里所以有鹅的气味,是因为你家里正好坐着一只鹅!”档案副管理员放肆地说。“必是魔鬼把他支使来的! 他不久就会走掉吧?”“不久就会走掉。他在我家里至多不 过坐两小时。哎,我饿了!等他走了,我们先喝一杯白酒,吃点鰛鱼。然后我们再喝上一杯,诸位老兄。喝完第二杯以后,那就得马上吃馅饼。要不然胃口就差。我的女人烤的馅饼好得很。白菜汤也烧好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