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2016一轮复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26676071 上传时间:2017-12-29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2.7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整理】2016一轮复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2017年整理】2016一轮复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2017年整理】2016一轮复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2017年整理】2016一轮复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2017年整理】2016一轮复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整理】2016一轮复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整理】2016一轮复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分析区域环境问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方法归纳,迁移分析,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南方丘陵为例森林的开发和保护 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湿地退化和保护以洞庭湖、三江平原为例,区域背景-问题-原因-危害-措施,案例: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水土流失:是指在流水作用下,土壤被侵蚀、搬运、沉积的过程。在自然状态下,水土流失进行得非常缓慢。,黄土高原地区、西南地区、南方红壤丘陵地区等,都有水土流失发生。黄土高原是我国甚至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太行山以西,乌鞘岭以东,长城以南,秦岭以北,黄土高原的位置与范围,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对当地:土层变薄,

2、肥力下降,农业减产,生态环境恶化对河流中下游:黄河含沙量剧增,下游河床淤积抬升,形成“地上河”,加剧洪涝灾害,黄土高原特殊的地理位置:具过渡性,平原山地高原沿海内陆湿润干旱森林草原农业牧业,自然环境条件不稳定,生态环境脆弱,(1)自然原因,黄土质地疏松降水集中于夏季,且多暴雨地表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与水、土有关系吗?,特殊的地理位置:具过渡性,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2)人为原因(主要原因),人口增长,植被破坏: 毁林开荒 过度樵采 不合理的耕作制度(轮荒) 露天开矿 营造宫殿、战争(古),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由原因找对策,控制人口增长退耕还林还草多途径解决能源问题采矿后土地

3、复垦小流域综合治理,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由原因找对策,控制人口增长压缩农业用地,扩大林、草面积采矿后土地复垦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措施:打坝淤地、护坡固沟、缓坡修水平梯田生物措施:退耕还林还草、植树种草农业技术措施:科学施肥、选育良种等,案例2:森林的开发和保护 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亚马孙热带雨林破坏的原因、危害和措施,(1)自然原因:雨林生态的脆弱性,1 、亚马孙热带雨林被毁的原因,有机质分解快淋溶作用强,土壤贫瘠养分主要存在地表植物体内,植被被毁后恢复难度大,长着森林的绿色沙漠?,(2)人为原因,根本原因:人口增长和贫困导致发展需求,直接原因:人类的开发,2、亚马孙热带雨林破坏的危

4、害,对当地:对全球:,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生态环境破坏,影响全球碳氧平衡,加剧全球变暖影响全球水循环、水平衡影响全球生态平衡,生物多样性减少,3、亚马孙热带雨林破坏的对策:,把保护放在首位,具体保护措施:,建立自然保护区发展雨林观光、生态旅游森林的采伐与更新相结合加强环境教育,提高环保意识全球合作等,案例3:湿地退化以洞庭湖为例,原因?危害?措施?,洞庭湖萎缩的原因和危害,针对原因分析,如何能使洞庭湖面积恢复?,自然,人为,日积月累沉积物填充,1、原因:直接原因:上游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导致湖泊泥沙淤积;中游围湖造田。根本原因:人口增长2、危害:调节径流能力下降,加剧洪涝灾害;枯水期航道断航;生态环境恶化等3、对策:上游植树造林,恢复植被;中游退田还湖;控制人口增长。,曾经的三江湿地,现在的三江湿地,退化非常严重。(2010年),三大生态系统湿地、森林、海洋湿地陆地上的天然蓄水库,“地球之肾” 调节气候, 涵养水源, 调节径流, 蓄洪防旱, 降解污染物, 保护生物多样性 湿地植被资源,湿地具有哪些生态环境效益?,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贸易/财会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