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工作计划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26676030 上传时间:2017-12-2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教育工作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职业教育工作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职业教育工作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职业教育工作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职业教育工作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职业教育工作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教育工作计划(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职业教育工作计划年职业教育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围绕加快实现“四个率先” ,加快建设“四个中心” ,继续深化职业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推进校企深度融合,创新人才办学模式;提高质量和效益,狠抓内涵建设,更加关注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提高;不断拓宽服务功能,鼓励职业学校为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建设服务,全面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社会经济的能力,实现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主要做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围绕本市产业结构发展方向,夯实职业教育基础,提高服务社会经济的水平。1.进一步加强和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建设水平。根据本市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求

2、导向,进一步改善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条件、更新实验实训设施设备、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基础能力建设。积极组织实施国家县级职业教育中心计划,开展国家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创建工作,三分之一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达到国家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的基本标准。2.继续做好本市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和市政府奖学金资助工作。根据事业发展需求,完善本市郊区农村学生就读中等职业学校帮困助学政策,研究鼓励本市优秀初中毕业生报考社会急需专业政策,调整提高生均公用经费拨付标准。3.启动职业教育开放实训中心优化和能级提升计划。对已通过- 2 -评估验收的开放实训中心,根据其建设基础、建设水平、运行管理和服务能力,重点扶持若干与产业发

3、展和社会需求密切相关的职业教育开放实训中心,进一步优化和提升其能级和功能,做特做强,使之成为本市职业教育开放实训中心的标志性品牌。4.建立中等职业教育开放实训中心绩效评估制度。加大职业教育开放实训中心的绩效考核,制定并颁布市职业教育开放实训中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选点开展开放实训中心绩效评估工作,进一步提高实训中心的服务能力和运行水平,更好体现职业教育开放实训中心的“公共性、服务性、开放性” 。5.进一步推进中等职业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围绕加快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郊区产业规划布点建设需要,支持江南高级技工学校整体搬迁至长兴岛,支持南汇区临港科技学校的易地迁至临港新城,重点支持

4、设在郊区的“都市农林开放实训中心” 、 “化学工艺开放实训中心” 、 “数控应用技术开放实训中心” 、“机电技术运用开放实训中心”等开放实训中心的综合实训能力。进一步提高和完善开展适合郊区农村劳力转移和区域经济生产需求和特点的职业技能培训。二、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6.继续抓紧抓好十个行业性职业教育集团的组建工作。按照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和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中的“职业教育集团建设计划”要求,有序推进行业类职业教育集团组建工作。促进已经建立的现代护理、交- 3 -通物流、商贸和电子信息四大职业教育集团,坚持自主建设和政府引导相结合,强化优质职业教

5、育资源配置,使各个集团都能根据行业特点,深入开展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做特做优做强。继续推动旅游、机电数控、建筑、化工等职业教育集团的组建,在运行机制和功能发挥上形成各自特色,从而提高为行业服务的能力,进一步激发职业教育集团的活力。7.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由行业向区域延伸。研究制定关于本市推进组建区域职业教育集团工作指导意见 ,指导区域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工作开展。区域职业教育集团一般由区县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牵头组建,以区域重点发展产业为支柱,以区域内职业院校若干个骨干专业为核心,以一所或几所职业院校为基础,各行业、企事业单位、职业院校等共同参与,以实现资源共享、校企合作为目的,因地制宜地选择合适

6、的组建模式,在自愿、协议的基础上,形成的合作组织。坚持积极推进,稳步发展原则,分步骤、分阶段地组建区域职业教育集团。年在嘉定区、徐汇区、闵行区、黄浦区和浦东新区等进行推进区域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调研和实践。8.研究建立支持职业教育集团持续、科学发展所需经费保障机制。从提高经费使用效益的角度出发,合理安排相关学校的项目经费,对积极组建职业教育集团的有关单位项目给予支持和倾斜。开展调研,研究职业教育集团日常运转必须的经费保障措施,以促进职业教育集团开展正常的业务活动,支持职业教育集团内各学校持续、协调、健康发展。- 4 -三、制定关于全面提高本市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筹备与召开教学工作会

7、议。9.推出20*年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行动计划。在年开展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调研的基础上,继续完成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评估方案和指标体系研究,开展教学质量评估试点,制定20*年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行动计划和工作实施方案,建立和完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和保障体系。落实教育部即将召开的中等职业教学工作会议精神,筹备并召开本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会议。10.继续做好 20*20*年深化课程教材改革行动计划的总结,制定20*年的课改实施计划。继续推进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研究制定20*年市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教材改革工作实施方案,把工作重心从课程教材的开发、建设,转向课程实施,以抓课程实施促进课改进一步深化。

8、编辑出版 20*20*年深化课程教材改革的总结报告和课改课题研究的成果专集、课改特色实验学校的创建成果集、教师教学法评优活动优秀教学设计集等反映深化课程教材改革成果的专集。开发首批颁布的 12 个专业教学标准的专业培训包。调整和新建一批市专业中心教研组,完善教研和教学指导网络。组织开展“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与实践” 、 “品牌专业评价标准” 、 “任务引领型课程的教学实践”等一批新课题的研究。11.发挥“市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教材改革特色实验学校”作用。- 5 -加强对课改实施工作的研究和指导,推动面上改革不断深化。总结一批学校抓内涵建设的经验,确定课改特色学校的常规任务,确定各课改特色学校的特色实

9、验任务和研究课题,带动面上学校的课改实验和研究工作。12.加强中职学校专业设置的指导和监控。全面推进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引导学校依据产业结构发展方向,依法自主设置新专业。根据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开展中等职业学校自主设置专业(专门化)教学质量检查评估的通知 (沪教委职30 号)要求,对 20*年备案的 66 个目录内专业(专门化)点进行抽查评估,对 20*年备案的 17 个目录外专业(专门化)点进行检查评估。四、加大力度,继续实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13.开展专业骨干教师市级培训。落实教育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实施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培训工作的指导意见 ,统筹规划并推进市中等职业学

10、校专业骨干教师市级培训工作。提高专业骨干教师教学能力和基本素养,培养一批胜任任务引领型“做中学”职教课程、在教育教学改革发展中起骨干示范作用的“双师型”教师,进一步开拓骨干专业教师的能力提升渠道,为促进本市中等职业学校内涵发展,全面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奠定坚实的师资基础和人才保障。14.发挥市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培训基地作用。遵循“突出重点、优化结构、创新机制、完善制度”的原则,本市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市级培训主要包括:国际商务、数控技术应用、- 6 -汽车运用与维修、工业与民用建筑、现代物流、旅游服务与管理等15 个。进一步完善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依托 9 个市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

11、教师培训基地,开展主要包括现代职业教育理论与方法、专业知识与教学能力、专业实践活动三个方面的培训,参训教师培训学时计入教师继续教育 240 或 540 培训学时。15.研究制定特聘兼职教师资助方案。安排专项资金,支持一批发展势头良好、社会声誉较高、高水平专业师资紧缺的中等职业学校从社会上聘请在职或退休的专业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兼职任教,以充实学校专业课和实习指导教师队伍。五、关注教育公平,进一步扩大中等职业教育服务全国的力度16.做好对口支援都江堰和外省市招生任务。按照教育部统一部署,坚持普职比大体相当,全力以赴做好中等职业学校开展东部对西部、城市对农村联合招生合作办学等工作要求,继续与云南、

12、新疆、西藏、湖北和重庆等有关对口支援地区开展联合招生合作办学工作;做好都江堰等地震灾区中职校招生援助工作;落实沪赣两地政府有关会议纪要,继续做好招收江西垦民后代子女联合招生合作办学工作。17.继续试行中职校招收在沪农民工同住子女工作。在去年试行基础上,继续支持中职校招收在沪农民工同住子女,并尽早推动学校启动招生宣传工作,为每一个愿意报考本市中职校的在沪农民工同住子女提供在沪接受中职教育的机会。18.推进长三角职业教育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协调发展。深入- 7 -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 (国发30 号)精神,按照“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建立完善的

13、区域职业教育培训体系”的要求,以职业教育区域化和联动合作机制为切入点,深入推进三地职业教育区域化发展和资源共享,发挥三地职业教育服务、整合、辐射、提升的功能,联手打造职业教育区域联动发展的品牌,多形式、多层次的推进与江浙两省的合作,为区域内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发展服务。六、加强德育工作,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就业为导向,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19.切实推进学校德育工作,更加关注职业学校学生的全面发展。根据中职校专业特点,按照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教学大纲的通知精神,全面启动和深化中职校德育课程改革,并做好市级培训工作。开展中等

14、职业学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将学生行为规范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发展教育有机结合,培养中职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职业道德意识,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进一步把立德树人的任务落到实处。20.进一步加强职业指导工作、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加强学生就业推荐工作,不断提升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指导与就业服务工作质量,建立跟踪反馈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毕业生就业质量制度。加强就业公告统计工作的管理,细化就业率统计- 8 -体系中的二级指标,进一步做好毕业生就业状况跟踪调查工作。21.办好“星光计划”第三届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技能大赛。强化学生职业技能训练,立足于面向全体学生,扩大比赛项目,优化比赛内容,规

15、范比赛办法,提升比赛质量,全面提高学生技能水平。比赛内容和要求与专业培养目标、专业教学实际、就业岗位需要、国家职业标准和全国技能大赛要求相结合。进一步扩大“星光计划”品牌效应,健全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选拔、评价机制和“双师型”教师的激励机制。22.选拔优秀学生参加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争取再创佳绩。年,教育部将继续在天津举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本市将在“星光计划”第三届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技能大赛基础上,完善参赛激励机制和选手选拔的办法,全力以赴组织选拔优秀学生参加全国职业技能大赛,比赛成绩努力保持全国领先地位。23.继续开展“经典艺术走进中职校园”活动。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

16、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充分利用中等职业学校自身优势,结合中等职业教育特点,推动经典艺术进校园,组织本市专业艺术类学校开展“经典艺术走进中职校园”系列活动。通过多样化的优秀文化艺术的传播、熏陶,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审美情趣,丰富学生文化艺术修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24.开展“星光之约”系列活动。以寻历史文化之根,颂改革发展成果,抒“迎世博、为文明做贡献”之情为主题,开展年中等职- 9 -业学校学生“星光之约”系列活动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迎世博文明礼仪大赛。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开展国情、市情教育,陶冶思想情操、拓展综合能力、体验快乐、增强信心、提升能力,展现青春风采。七、做好体育科普卫生等工作25.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体育工作。结合迎世博 600天行动计划,广泛组织开展多种多样的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举行年市学生阳光体育大联赛,丰富校园体育活动,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落实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国家规定,增强学生体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