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14.2 科学探究:欧姆定律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26666919 上传时间:2017-12-29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1.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整理】14.2 科学探究:欧姆定律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2017年整理】14.2 科学探究:欧姆定律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2017年整理】14.2 科学探究:欧姆定律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2017年整理】14.2 科学探究:欧姆定律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2017年整理】14.2 科学探究:欧姆定律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整理】14.2 科学探究:欧姆定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整理】14.2 科学探究:欧姆定律(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节 科学探究:欧姆定律,第十五章 探究电路,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1、电阻,2、电阻的影响因素,复习,1、导体的横截面积,2、导体的长度,3、导体的材料,3:控制变量法,4: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能起到什么作用?,知识预备,导 入,1.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改变电压是否会改变电流,电流会怎么改变呢?,2.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改变导体的电阻,电流又会怎么改变呢?,有关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的问题,就是我们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前面我们学过:,观察以下实验并思考。,电流与电压有关。,观察思考,观察以下实验并思考。,电流与电路的电阻有关。,从以上实验我们看到了:电路中的电流与电压和电

2、阻有关。,思考与拓展,探究过程,电流同时受电压、电阻两个因素的影响,我们该用什么研究方法呢?,1.确定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具体做法:,2.再控制电压一定,看电流与电阻的关系。,1. 控制电阻一定,看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电路:,实验器材:,电流表、电压表、导线、滑动变阻器、电阻、开关、电源。,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探究过程,实验步骤,1、按电路图选择实验器材。,3、检查电路是否正确,试触后再闭合开关;,4、读出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记录在表格中。,5、移动变阻器滑片,记录多组数据;,6、观察数据,得出结论;,8、关闭电源,整理好仪器。分析评估数据,讨论得出结论,2、按电路图连接电路。(注

3、意:连接电路前先断开开关,并将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到最大值处,电流表和电压表要选择合适的量程和正确的接线柱),7、改变电路中的电阻,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演示实验,探究过程,讨论,实验时要测量哪些物理量,如何设计电路图和记录数据的表格。,保持电阻不变,保持电压不变,(总结)滑动变阻器的作用:1、闭合开关前,滑片滑到最大阻值处是为了保护电路;2、在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中,通过移动滑片来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3、在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中,通过移动滑片来保证在每次更换定值电阻后其两端的电压不变。,总结结论,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一、保持电阻不变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二、保持电压不变时,

4、电流与电阻成反比。,思考与拓展: 如何用图像法来描述这个规律?,欧姆定律,欧姆定律:一段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欧姆定律的公式形式:,I,=,U,_,R,注意:,2.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对应性,1.公式中单位的统一性,3.公式的扩展性,1A,=,1V,_,公式的对应性,U 、R、I三个量必须对应的是同一段电路(同一个元件)同一状态的电压、电阻、电流。例如:,R,U,I,R灯,U灯,I灯,欧姆定律,公式的扩展性,U=IR,主要用于已知电压和电流求电阻.,_,主要用于已知电流和电阻求电压.,欧姆定律,请注意!,R=U/I的意义:导体的电阻在数值上等于导体两端

5、的电压跟通过导体电流的比值。不能认为电阻跟电压成正比,跟电流成反比。“因为电阻的大小只与电阻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与电压和电流无关”。,?通过本节的学习,你知道为什么电流表串联,而电压表要并联使用吗?电流表的电阻很小(有的只有零点几欧),因此,实验中绝对不允许直接把电流表接到电源的两极上。否则,通过电流表的电流过大,有烧毁电流表的危险。电压表的电阻很大(约几千欧),把电压表直接连在电源的两极上测电压时,由于通过电压表的电流很小,一般不会烧毁电压表。,关于欧姆定律,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在相同电压下,导体的电流和电阻成反比B对同一个导体,导体中的电流和电压成正比C因为电阻是导体本身的

6、性质,所以电流只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D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有关,也与导体的电阻有关,例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导体的电阻就越大。B.导体中通过的电流越大,导体的电阻就越小C.在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小,导体的电阻就越大。D.以上说法均不对。,C,实战练习,目标检测,在研究欧姆定律的实验中,先保持_不变,得出导体的电流跟_成正比;然后保持_不变,得出导体的电流跟_成反比。这种研究方法称为控制变量法。图1所示电路电键闭合时,电流表示数为0.9安,电压表示数为4.5伏,导体电阻为_欧。断开电键后,电流表示数_安,电压表示数_伏,导体电阻_欧。,导体电阻,

7、导体两端电压,电压,导体的电阻,5,0,0,5,实战练习,例2:一只阻值为 的电阻,接在15V的电源上时,流过的电流为_A;若电源电压变为10V,电阻的阻值为_,流过电阻的电流为_A.,0.15,0.1,I=U/R=15/100=0.15,电阻是导体本身所具有的性质,与电压,电流无关,I=U/R=10/100=0.1,目标检测,有一根镍铬合金线,两端电压为6伏时,通过合金线的电流为0.3安,则合金线的电阻是_欧;若两端电压减小一半,则合金线的电流是_安;如果合金线两端不加电压,则合金线的电流为_安,合金线的电阻是_欧。一只电阻器两端的电压从2伏增加到2.8伏,通过该电阻器的电流增加了0.1安,

8、则该电阻器的电阻值是_欧。,20,0.15,0,20,8,练一练,1、如图所示,若干路电流I=1.2A,通过R1的电流I1=0.8A,R2=6,则R1= 。,2、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是3V,通过导体的电流是0.5A,若电压减小为1.5V,电流为 A;若通过导体的电流为0.8A,则导体两端的电压是 V。,练习,一个电阻两端的电压为3V时通过的电流为0.3A,当电压增大到6V,那么它的电流为_;如果要使电流为0.1A,那么电压为 。当电源电压不变的情况下,接上5的电阻时通过的电流为0.6A,那么把电阻改为15,则通过的电流为_,0.6A,1V,0.2A,目标检测,如图1所示,OA、OB两直线是A、B

9、两电阻的电压、电流关系图象。从图中可求得RA阻值为_欧,RB阻值为_欧。若将RA接在6伏电源上,通过它的电流为_安;若B接另一电源,B=A,则RB两端电压为_伏。,12,30,0.5,15,扩展练习,例4:电阻R1和R2的电流随其两端电压变化的I-U图线如下图所示,则依图可以判定( ),R1R2R1R2R1=R2无法比较,0,U,R1,R2,I,B,电学计算题解题步骤,1、画好简略电路图。在图上标明已知量的符号、数值和未知量的符号2、分析电路连接状态(串联或并联) 列出电流或电压的关系式3、结合公式进行计算 公式、代入(统一单位)、结果,。,实战练习,例1:某同学用一只电流表与灯泡串联,测得灯

10、泡正常发光时的电流是0.28A,再用电压表测得灯泡两端的电压是220V,试计算灯丝正常发光时的电阻?,解析:据题意电路如图示,U=220V,I=0.28A,R,=,_,I,U,=,220V,0.28A,=,答:灯丝正常发光时的电阻值是,有 得,用电压表测出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是.,用电流表测出通过这段导体的电流为.,求这段导体的电阻.,实战练习,7、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1=6,R2=12,已知通过电阻R1的电流I1=0.5A,求:干路中的总电流I。,6、如图所示,已知电阻R1=6,通过R2的电流I2=0.5A,通过R1和R2的电流之比为I1:I2=2:3,求R2的阻值。,某一电路中,电源电压

11、为9V。电阻R1、R2串联,R1阻值为3。电流表示数为0.5A求R2,两根电阻丝的电阻分别为2欧和16欧,将它们接在同一电源两端并联,则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为 A11 B18 C132 D81两电阻R1和R2接在各自电路中,当U1U2=21,I1I2=41时,两电阻R1、R2阻值之比等于 A12 B21 C81 D18,4、如图所示电路中滑动变阻器R1的阻值为200,电阻R2的阻值为300,电源电压为6V。当滑片P由a端滑到b端的过程中,电压表的示数变化范围是( )A6V0V B3.6V6VC6V3.6V D6V2.4V,再见,实验原理图,A,V,s,连接实物电路注意事项:连接电路过程中,开关必

12、须断开;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必须滑到最大阻值处;在使用过程中,电压表和电流表要选择合适的量程。,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表二 保持_不变,研究电流随电阻的变化。,电压,表一 保持_不变,研究电流随电压的变化。,电阻,分析与论证,在分析实验数据时,还可采用图像法。保持电阻不变时,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像。,电压不变时,电流随电阻变化的图像如何画哪?,I/A,结论:保持电阻不变时,电流跟电压 成_关系。 保持电压不变时,电流跟电阻 成_关系。,正比,反比,欧姆(G.S.Ohm,17871854)是德国物理学家。他在物理学中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了后来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欧姆定律。欧姆的研究,主要是在18171827年担任中学物理教师期间进行的。现在我们看到欧姆定律的公式那么简单,却不要忘记欧姆当时为了,信息窗,解决这一难题,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当时的实验条件很差,那些测量电流的仪器和电阻值不同的导体,都要自己设计制造。他能够完成这些精细的制作和精确的实验,主要得益于强烈的好奇心、执着的探究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贸易/财会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