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办科学发展观分析检查总结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26656418 上传时间:2017-12-2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扶贫办科学发展观分析检查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扶贫办科学发展观分析检查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扶贫办科学发展观分析检查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扶贫办科学发展观分析检查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扶贫办科学发展观分析检查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扶贫办科学发展观分析检查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扶贫办科学发展观分析检查总结(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扶贫办科学发展观分析检查总结分析检查阶段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从党员思想层面进入实践层面的重要阶段,是对第一阶段学习调研成果的应用和检验,也是做好第三阶段整改落实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关系到整个学习实践活动的成效。为此,县扶贫办高度重视,以征求意见、找准问题,分析原因,理清思路为主线,按照分析检查阶段要求的规定动作,稳扎稳打,全力推进分析检查阶段工作。一、所做工作1、深刻分析,认真查找问题分析检查阶段重在检查发现问题,采用“组织点、群众提、自己找、相互帮”等方式,认真倾听群众反映,通过开展“三对照、三查找” ,找准突出问题。查找发展观念、发展思路、发展规划等方面

2、存在的突出问题;对照制约扶贫事业发展的瓶颈,查找在建立健全配套制度、创新发展模式、推动扶贫事业发展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对照群众的新期待新愿望,查找在党性党风党纪、服务基层群众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强化理论学习,采用集中和自学等形式,认真学习胡锦涛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学习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科学发展观的相关文件,用理论指导实践,坚持在实践中学习,边学习边实践的做法,学习形式多样化,为深入分析查找问题打下了良好的思想- 2 -基础和理论基础。二是向社会向群众征求意见。通过设置意见箱、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等形式,广泛征求各部门、基层

3、乡镇、党员干部等各方面对领导班子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党风廉政建设、干部作风整顿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发放调查问卷 30 多份,收集整理意见近 6 条。三是开展谈心交心活动。班子成员采用了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坚持分层次、分时段,广泛深入开展谈心活动。通过谈心交心,谈出了问题和不足,谈出了原因和根源,谈出了观点和思路,为深入发现和查找问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四是深入细致、撰写分析检查报告。充分运用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和学习调研阶段的成果,紧密联系当前形势、本系统工作以及党员干部思想实际,认真对制约扶贫事业发展主观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刻剖析,撰写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这份检查报告充分反映本办党员干部在贯彻落

4、实科学发展观上形成的共识;充分反映党的十六大以来本系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情况,简明扼要概述取得的成效,系统全面梳理存在的问题,实事求是分析存在问题的主客观原因,特别是主观方面的原因;充分反映本系统科学发展的主要方向、总体思路、工作要求和主要措施。2、不走过场,开好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一是领导重视,精心筹备。扶贫办主任对开好民主生活会提出了具体要求,强调班子成员要围绕民主生活会主题,着重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等方面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对照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3 -能改的马上改,不能改的要制定方案认真抓好整改落实,为开好民主生活打下了良好的组织基础。在民主生活会上,肯定了扶贫办班子建设,认为班

5、子工作能力、思想水平较高,班子团结和谐。他强调要从抓整改、抓内涵、抓调研、抓廉洁、抓改革、抓绩效、抓服务、抓学习、抓团结等十个方面推动扶贫事业发展,努力做到扶贫事业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二是坦诚相见,勇于批评。领导班子紧紧围绕民主生活会的主题和主要内容,班子主要领导做到带头自我剖析,认真查找差距,班子其他成员也能结合自身的思想、工作、学习、生活实际,认真排查自身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党风廉政建设、干部作风整顿等方面的差距,大家敢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勇于承担责任,思想得到了触动,认识得到了提高,党性修养得到进一步升华,达到了找出问题、沟通思想、促进提高、增进团结的目的。三是认真落实、整改到

6、位。针对会前征求的意见和民主生活会上查摆出来的问题和薄弱环节,结合工作实际,专门制订了县扶贫办 20*年民主生活会整改责任一览表,对目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难题明确具体的负责人、落实部门和完成时限,逐项逐条抓落实,使民主生活会真正开出实效,取得实绩。二、取得的成效和经验(一)思想认识有较大提高我会始终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切实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 4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打下坚实的组织基础。把贯彻落实中共中央、省、市扶贫开发会议对促进扶贫事业发展的部署与开展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向扶贫和干部职工问计,落实整改措施,使科学

7、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的过程成为不断保障扶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权益的过程。(二)各项工作制度不断健全完善我们进一步完善了县扶贫办规章制度和县扶贫办政务公示制度 , 县扶贫办服务监督制度 ,规范内部管理制度,把制度建设贯穿于队伍建设的始终,形成以制度管人、管事、管权的良好局面。(三)中心工作得到充分开展我办立足扶贫工作的实际,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扶贫事业发展的意见 ,在新的起点上,全力推进扶贫事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协调发展,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一是固定资产投资进展顺利。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732 万元,为年初计划 765 万元的 95.7%,其中:续建项目完成投资 453 万元(20

8、*年第二批整村推进项目续建 225 万元,20*年底省级追加扶贫重点村项目续建 45 万元,20*年易地扶贫开发项目续建 183 万元);新建项目完成投资 279 万元(20*年省级第一批整村推进 195 万元,20*年市级整村推进项目 75 万元,20*年市级重点村巩固提升项目 9 万元) 。二是积极整合资源,整村推进项目进展顺利。共争取到省市级- 5 -扶贫整村推进项目 57 个,为年初计划的 142.5%,累计争取和整合扶贫整村推进项目资金 3135.8 万元,其中省级财政扶贫资金 780 万元,市级补助 84 万元,整合部门资金 1143.78 万元,整合信贷资金59.15 万元,其它

9、资金 3.25 万元,群众自筹 1065.62 万元。到目前为止,20*年追加省级 3 个,20*年省级第一批 13 个、市级 5 个已完成项目建设,第二批的 36 个正在实施,预计今年 12 月底可全面完工。目前已完成的 21 个整村推进项目主要在 8 个乡镇 16 个行政村 21 个自然村实施,项目总投资 1081.18 万元,上级补助资金 315万元,部门整合 421.87 万元,信贷资金 17.15 万元,群众自筹323.91 万元,其它扶贫资金 3.25 万元。已完成新建及修复村庄道路 22 条 67.88 公里;新植茶园 628 亩,低改 120 亩,新植泡核桃1540 亩,种植山

10、丹粉 50 亩,新植桑树 950 亩,配套建设小蚕共育室 10 座 300 平方米,标准大蚕房 3600 平方米,移动塑料蚕台10800 平方米,种植甜柿 50 亩,种植红花 450 亩,种植烤烟 1190亩,种植香料烟 280 亩,新植甘蔗 590 亩;养殖能繁母猪 168 头,公猪 2 头,育肥仔猪 204 头,养牛 70 头,养羊 974 只;建人畜饮水10 件,架设镀锌钢管 9.4 公里,埋设 pe 管 38.39 公里,建取水池11 个 28 立方米,调节池 20 个 360 立方米,解决了 1523 人 794 头大牲畜饮水困难;建 8 立方米沼气池 81 口,新建 24 立方米小

11、水窖17 口;建安居房 31 户 3560 平方米;改圈 307 户 5940 平方米,改厕 323 户 1161 平方米,改灶 202 眼;院场硬化 211 户 7760 平方米,墙体粉刷 172 户 47600 平方米;架设 10kv 输电干线 8.3 公里;建智- 6 -能化烤房 2 群 11 座。开展科技培训 64 期 3322 人。建设工程标志碑20 座。三是发放信贷资金,贫困群众“造血”功能逐步加强。围绕培植和建设支柱产业目标,积极扶持核桃、烤烟、甘蔗、茶叶、香料烟、蚕桑、畜牧等重点产业,通过积极努力,争取到 600 万元的第一批到户小额信贷扶贫资金,其中计划扶持茶园低改 41.9

12、8 万元,泡核桃种植 228.1 万元,养殖业 329.92 万元。计划在 7 月中旬发放到户,贷款将覆盖全县 4 个乡(镇) ,13 个村委会,1200 户农户将受到信贷扶持,将有效解决贫困群众发展产业的资金难题,为全县的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后续产业的培植奠定基础。利用扶贫专项贷款,加大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带动贫困人口增收。为了更多的争取中央扶贫专项贴息贷款扶持龙头企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组织上报贷款项目 5 个,计划争取扶持资金 2300 万元,计划扶持改造茶园 18000 亩,新建茶园 4000 亩;建设蔬菜示范基地 10000 亩;养猪 1000 头及建设猪圈 14800 平方米,带动

13、 23396 户农户发展产业,其中贫困户 10416 户。目前,项目立项申报工作已全面完成,待市级评审后组织放贷。四是不断总结经验,易地扶贫实现新突破。争取到投资 380 万元搬迁 760 人的易地开发搬迁项目,其中中央补助 210 万元 420 人,地方政府债券 170 万 340 人。按照县委政府的安排部署,易地扶贫开发转移安置任务全部安排到柯街华侨社区,用于解决侨胞安居问题,改善侨胞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侨胞生产发展。目前正在修改完- 7 -善项目具体规划和实施方案。预计 7 月上旬可通过市级评审并开始实施。项目预计总投资 809.02 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补助 210 万元,地方政府债券

14、资金补助 170 万元,部门整合资金 358.07 万元,群众自筹和投工投劳折资 70.95 万元。项目计划在 20*年 10 月完工,并完成县级初验。五是精心组织,外资扶贫稳步实施。累计完成项目投资 6386.4万元,为总投资的 80.3%,其中世行贷款 4160.7 万元,国内配套2225.7 万元。分项目完成情况为:农村基础教育 636.4 万元,为计划 834.29 万元的 76%,农村基础卫生 246.9 万元,为计划 294.75万元的 84%,农村基础设施 2247 万元,为计划 2339.62 万元的96.04%,大农业开发 2985.2 万元,为计划 3791.2 万元的 7

15、9%,社区能力建设 91.7 万元,为计划 303.61 万元的 30%,机构能力建设168.6 万元,为计划 375.25 万元的 45%,先征费 10.6 万元。项目建设内容:基础教育,完成学校综合楼建设 9 所 5844 平方米,学生宿舍楼建设 3 所 1133 平方米,采购学生课桌椅 1080 套,计算机等教学设备 7 台(套) ,减免学生书杂费 11010 人次。基础卫生,完成中心卫生院改造 6 所 2600 平方米,新建村卫生室 28 所 1680 平方米,开展乡村医务人员免疫技术培训 175 人次,救助特困孕产妇 125 人次。农村基础设施,完成村组公路建设 126 公里,新建人

16、畜饮水工程 25 件,整治渠道 38 公里,修建水窖 5022 口,改造中低产田地4000 亩,新建沼气池 1368 口。大农业开发,扶持农户完成水稻种植 2713 亩,玉米种植 13692 亩,茶园低产改造 10115 亩,种植核桃- 8 -21024 亩,养牛 1624 头,养猪 12165 头,养羊 3705 只,扶持茶叶初制所 52 所,扶持小型农产品加工点 11 个。社区能力建设,在 28个项目村开展参与式、农户实用技术等各类培训 26934 人次。机构能力建设,组建了县项目办,采购了办公桌椅、计算机、打印机台、复印机等办公设备,购置公务用车 1 辆,开展了项目管理、采购、财务、参与式等培训 1276 人次,组织了项目考察 3 次 15 人。六是加强技能培训,实现劳动力有序转移。完成了 61 期 5634人,昆明及省外转移 2505 人,县内转移 3860 人,使贫困地区农民增收 2300 多万元,成为了我县在金融危机爆发后引导农民就业增收、创业致富的主要支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