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开发局科学发展观整改报告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26656325 上传时间:2017-12-2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扶贫开发局科学发展观整改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扶贫开发局科学发展观整改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扶贫开发局科学发展观整改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扶贫开发局科学发展观整改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扶贫开发局科学发展观整改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扶贫开发局科学发展观整改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扶贫开发局科学发展观整改报告(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扶贫开发局科学发展观整改报告各位领导、同志们:根据市委学习实践活动领导组的安排,我们已经完成了第二阶段第一环节的准备工作,经领导组办公室批准,今天,召开局机关领导班子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专题民主生活会。首先,我代表局党组和局机关全体干部职工,对今天前来指导我们开好民主生活会的指导检查组牛局长、梁局长、成局长和李主任等领导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大家都知道,今天我们召开的是市扶贫局机关领导班子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专题民主生活会,既然是专题民主生活会,它就既具有普通民主生活会的特点,也就是说要解决普通民主生活会要解决的问题;更具有专题民主生活会的特点,就是要突出专题,集中精力

2、解决好市委提出的专题内容。对于开好这次专题民主生活会,市委学习实践活动领导组明确要求:专题民主生活会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三三战略” , “坚定理想信念,弘扬精神,奉献科学发展”这个主题,集中分析检查领导班子和个人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分析检查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特别要注重紧扣思想和工作实际,从宗旨意识、政绩观、责任心和事业心、艰苦奋斗作风、组织纪律观念等方面查找问题,深刻分析原因,开展严肃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我希望大家在发言的时候,要紧紧围绕这个主题,突出这个主题,不要本末倒置,更不要跑题。通过这次专题民主生活会,我们要切实分- 2 -析查找到班子

3、和自身的差距与不足,进一步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使我市的扶贫开发工作在现有的基础上再迈上一个新台阶。下面,我就代表局领导班子和个人作分析检查。首先,我对局领导班子和个人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分析检查。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六大以来,我市的扶贫开发工作与全国、全省各市一样,取得了很大成绩。全市绝对贫困人口数量大幅度下降,扶贫工作县(区)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有了较大改善,贫困县(区)农民收入明显增加,整体经济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个别贫困县甚至跨入了全省十强县行列。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上级扶贫部门和市直兄弟单位大力支持的结果,是扶贫县(区)干部职工,尤其是贫

4、困群众努力奋斗的结果,当然,也倾注了我们扶贫系统历届领导和全体干部职工的心血与汗水。31 年扶贫开发的历史值得认真总结;31 年扶贫开发取得的成效,特别是十六大以来取得的成效值得认真总结;在扶贫开发工作中创造的经验值得认真总结,在扶贫开发中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值得总结和表彰。但是,我们在看到扶贫开发所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必须看到迄今扶贫开发工作中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这些困难和问题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一是市恶劣的自然条件和致贫因素虽然有所改善,但迄今尚未根本改变。要从根本上解决我市“干旱” 、 “光秃” 、 “沟壑” 、- 3 -“闭塞”和“落后”以及由此带来的“水土流失

5、” 、 “资源流失” 、“资金流失” 、 “劳动力流失”和“人才流失”等问题,还需要进行长期不懈的努力工作和艰苦奋斗。二是我市贫困人口基数大,基础差,旱涝霜雹自然灾害频发而避灾能力很弱,因灾、因病、因学和因市场波动等因素造成大面积致贫返贫的压力没有减轻,反而有所加重。三是扶贫开发投入不足,瞄准机制不准,扶贫政策脱靶外溢和应扶持贫困群众未能得到全面、有效、持续地综合扶持的情况同时存在,并且后者更为严重。至今,文水、汾阳、孝义三个县(市)尚未被列入国家和省扶贫工作县(市)范围,这三个县(市)20*年底还有 10.8 万低收入人口没有机会享受扶贫政策的扶持。四是扶贫开发规划笼统抽象,系统性差、随意性

6、大、资金使用分散,项目论证、监管和效益评估跟不上,有一些项目未能起到应起的作用。五是全方位、多渠道、大扶贫的格局虽然初步形成,但体制尚未理顺,扶贫开发的合力尚未真正形成。六是到 2020 年,全国扶贫开发的目标、任务、方针、要求、机制、战略等已经制定,政策体系正在完善,下一个 10 年扶贫开发纲要 (20*2020)和“十二五”扶贫开发规划制定工作已经启动,而我市新阶段的扶贫开发工作思路刚刚形成,尚待进一步修定完善和在全市上下形成共识。用科学发展观来分析这些扶贫开发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4 -其主客观方面的原因是:第一、的“五大”贫困特征和“五个”致贫因素,是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

7、长期综合作用形成的结果,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采取综合措施,进行长期不懈的努力才能逐步取得效果。因此,的扶贫开发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持久战,而不是靠三两个阶段性的攻坚战役就能解决问题的“突击战” 。长期以来,无论是各级领导,还是扶贫部门的同志,在扶贫开发的指导思想上,自觉不自觉地表现出急于求成的情况。 “八七扶贫攻坚计划” 、 “新时期十年扶贫开发纲要 (20*20*) ”都明显带有这一特征,各级都想在一段时间内通过投入一定量的资金,实施一批扶贫开发项目就最终解决贫困问题,实现稳定脱贫。但扶贫工作的实际结果是,每个阶段结束以后,随着扶贫标准的提高,贫困人口并未减少,有时候还会增加。以市为例,

8、其贫困人口一直保持在 100 万人左右。这本身说明,在贫困特征和致贫因素彻底解决和消除之前,贫困问题就不会消除。由于的贫困特征和致贫因素在短时期内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市的贫困问题也就不可能在短时期内解决。除此而外,贫困概念还是一个相对概念而不是绝对概念,在人类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之前,贫、富的概念不会消失,贫困与富裕的矛盾会一直存在,扶贫济困问题一直会是社会领导者与组织者的重要任务之一。到 20*年底以前,我们即使圆满完成了扶贫开发的阶段性任务,也只是基本解决了我市绝对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按照国务院扶贫办范小建主任讲,就是基本解决了绝大多数贫困群- 5 -众的“饭能吃饱,衣能穿暖,居能蔽风

9、雨”的绝对贫困问题;到2020 年,我们即使胜利实现了扶贫开发的奋斗目标,也只是解决了我市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问题。这就是说,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后,绝对贫困现象虽然基本消除了,但相对贫困现象还会依然存在,扶贫开发的任务仍然不会结束,扶贫开发将贯穿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全过程。因此,我们从事扶贫开发的同志,尤其是领导同志,一定要从理论上弄清楚扶贫开发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要协助市委、市政府和各级党委、政府制定正确的方针和战略,克服急于求成思想,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当然,到 2021 年以后的贫困程度,肯定与现在的贫困现状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因此,我们也要科学制

10、定阶段性目标任务,如下一个十年扶贫开发意见 (20*2020) 、 “十二五”扶贫开发规划和年度扶贫开发计划等,以使扶贫开发工作扎扎实实地、循序渐进地取得成效,以使绝对贫困现象能够在 2020 年年底之前逐步加以消除,为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我们的力量。第二,贫困人口基数大,基础差,返贫压力不断增加的原因,从客观上讲,是由于我市的区位劣势和恶劣的自然条件短时间内不能从根本上加以改变造成的,但从主观方面讲,过去直至现在扶贫开发扶持政策和考核体系不够科学也是重要原因之一。扶贫开发考核体系只做“减法” ,不做“加法” ,使得贫富(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差距越来越大;扶贫开发扶持政策倾斜“基数”不倾斜“

11、绩效” ,使得一些县的贫困人口迟迟得不到减少,并且出现了各级政府- 6 -和扶贫部门竞相争取挤入国定、省定、插花贫困县的不正常现象。从我个人主导思想上也认为:市扶贫局和各县扶贫办在 20*年底保住了山西省扶贫开发最大市的头衔,这就是我们工作的最大“政绩” ,因为贫困人口少了、贫困村少了,省级以上给的扶贫资金就少了(临县、兴县沾了一个很大的光,石楼、中阳受了一个很大的害) 。由于利益驱使和地方保护主义作祟,这种不科学的扶贫政策和考核体系不改变,即使区位劣势和自然条件逐步改善了,但贫困人口基数问题与返贫人口数量过大的问题也不会解决,而且会在越扶越“贫”的怪圈中越陷越深。第三,扶贫开发投入不足,目标

12、瞄准机制不准,扶贫政策脱靶外溢和应扶持贫困群众未能得到全面、有效、持续地综合扶持的问题,从客观上讲,我市地处内陆山区,区位劣、条件差、灾害多、抗灾能力弱,再加上改革开放起步迟、发展慢、观念旧、技能低,综合素质跟不上时代前进的步伐,造成了较大的贫困人口基数和较多的基础设施欠账。尽管近年来,中央和省政府每年财政以 5000 万元的增幅投入我市的扶贫开发事业,从 20*年度不足 1 亿元到 20*年会突破 2 亿元,但其与我市需要扶持的贫困人口以及需要扶持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相比,仍是“小补丁补大窟窿” ,两者之间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特别是市、县两级规定的扶贫开发配套资金跟不上,各级扶贫部门的经费捉襟

13、见肘,使得一些该做的前期工作,如规划、设计和论证,扶持贫困对象认定与扶持项目确定,以及项目实施后的检查、验收与跟踪绩效评估等跟不上,从而造成了瞄准机制不准- 7 -和扶贫政策脱靶与外溢的问题。从主观上讲,县级党委、政府领导对特殊的扶贫资金与普通的支农资金两者之间的政策界限区别的不是很清晰,把针对贫困人口的特殊的扶贫开发资金视同于普通的支农资金捆绑整合使用(其在移民扶贫项目中表现的最为突出) ,而县级扶贫部门不据理力争,省、市扶贫部门也避事宽容,是造成这一问题较长期间未能得到很好解决的重要原因。我们相信,通过这次学习实践活动,在各级树立起了正确的政绩观后,这一问题会逐步得到解决。第四,关于扶贫开

14、发规划笼统抽象,系统性差、随意性大,资金使用分散,项目论证、监管和效益评估跟不上,有一些项目未能起到应起的作用问题,其客观原因是在新世纪初我们做扶贫开发规划时扶贫系统人员少、时间紧、经费缺,只是套着国务院和省政府纲要 、 规划作出了我市的十年扶贫开发意见 ,在之前未经过详细的调查研究和考察论证,规划本身不甚符合各县(区)实际;另外, 意见实施的主动权在省级以上而不在市县两级,我们只能被动适应,不能创造性地主动开展工作,如因完成“三个确保”任务而使扶贫资金使用分散的问题,市、县两级甚至省扶贫办也无能为力。当然,从主观上分析,也有我们争取不够和工作不到位的问题。除此而外,扶贫开发的一些体制和机制尚

15、不健全,如扶贫开发规划应当怎样制定?扶贫项目应当怎样管理?扶贫开发效果应当怎样进行评估?对扶贫资金使用效益极差的相关责任人应如何追究等,- 8 -都还没有一套成熟的办法和制度,也就是说扶贫开发的政策体系尚不完善,这些弊病只有在扶贫开发政策体系基本完善之后和扶贫开发工作完成立法以后才能最终得到解决。第五,关于全方位、多渠道、大扶贫的格局虽然初步形成,但机制体制尚未理顺,扶贫开发的合力尚未真正形成的问题,需在这次政府机构改革结束后,从上到下来进行理顺。第六、关于市 20*2020 年新的扶贫开发十年意见与“十二五”规划制定问题,我们正在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和国务院扶贫办和省扶贫办的安排,积极开展制

16、定前的调查研究、考察论证等前期准备工作。针对上述我市扶贫开发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以及主客观原因分析,我们在学习、调研、讨论的基础上,对我市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思路和具体工作内容已经拿出了一个初步意见,征求了各县(市、区)扶贫办的意见并向市委、市政府作了汇报。这个思路我们初步概括为“一、二、三、四、五、六、七、八” ,其具体内容为:咬住“一个目标”:全市到 2020 年底以前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抓好“两轮驱动”:一个轮子是抓好以农村低保为主的救济式扶贫;另一个轮子是抓好以帮助贫困群众发展主导产业,有效增加贫困群众收入为主的开发式扶贫。民政部门负责的农村低保要做到应保尽保,扶贫部门负责的开发式扶贫要做到应扶尽扶,并且两个- 9 -部门要搞好衔接,特别注意交叉部分贫困群众的救助和扶持工作。坚持“三条方针”:第一条是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变“输血”为“造血” ,以扶持扶贫主导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